赵 霞,周小潭,池营营
(江苏省地震局,南京210014)
为改善传统编委会功能缺失严重、名义编委大量存在、行政主导任命等专家不作为的局面[1],充分发挥编委会对科技期刊长远发展的重要作用,同时给期刊注入新的活力,已有一些期刊[2-4]尝试引进青年专家进入编委架构。通过组建青年编委会或青年工作委员会等,将学科内青年专家引入期刊发展生态[5],以达提升期刊影响力,实现期刊品牌升级的目的。
青年编委的遴选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专家自愿和编辑部审核。目前的相关研究中,已从青年编委会的遴选标准[3]、遴选途径[4]、内涵特点[1]、发挥作用[5]等多角度取得了一些经验,但其选拔方法和过程却鲜有提及,别刊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较难借鉴。《防灾减灾工程学报》作为国内唯一一个以“防灾减灾工程”命名的特色期刊,十多年来始终紧跟国家重大方针政策,致力于优质专家团队的构建,积极探索专家作用力发挥的有效途径,以打造期刊品牌和提升影响力[6]。2019年10月,在第三届编委会例行会议上,编辑部提出青年编委会的组建问题,并结合编委的建言献策,进行了一项专家对期刊认知和贡献程度的问卷调查,以期对青年专家的行为特点给予数据支持,为科技期刊组建和遴选青年编委提供参考。
2019年10月13日,《防灾减灾工程学报》编委会针对编委队伍新老更替、稿件发表滞后、提升影响力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应对措施。为了积极响应编委会会议精神,有针对性的策划下一年度的工作,10月30日,编辑部从对期刊的认知程度、对期刊的贡献程度这两个角度,通过问卷星设计了一份问卷调查。问卷的形式包括单选题、多选题和填空题,设计了调查人员年龄、职称、学科领域3项基本情况,“对期刊的认知程度”从“对期刊的总体印象”、“了解渠道”、“是否仔细阅读”、“在同类期刊中的学术地位了解程度”这4个方面展开,“对期刊的贡献程度”包含了“是否愿意引用期刊文章”、“愿意以何种方式助力期刊工作”、“投票或推荐可行性高、影响力大的分主题专辑”这3项调研内容。另外对调查者的详细个人信息进行了统计。
本次问卷发放的对象有期刊编委、审稿专家、学术圈专家、在校研究生等,发放方式包括专家群、会议群、小学术团体、学生群手机端推送和单个邮件发送。问卷调查时间为2019/10/30—2019/12/19,共收集267份,问卷有效率达100%,其中实名219份,达82%。问卷调查结果通过SPSSAU软件在线分析。
调查人员中,20~30岁的占29.59%,30~40岁的占37.08%,40~50岁的占20.22%,50岁以上的占11.99%;助工占21.72%,工程师占19.48%,副高占22.1%,正高占31.46%;学科领域上,地震工程、结构工程、地质工程、岩土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和其他分别占比12.73%,13.48%,5.62%。44.94%,16.1%和5.99%。由图1可见,调查人员的年龄和职称呈现显著的差异性,表现为职称跟年龄并不是完全的正相关关系,正高级专家正在呈现年轻化的趋势。研究表明,36~45 岁是科研人才创新能力与科研意愿最强的年龄阶段,也是科研成果产出的高峰时期,且各类杰出青年的评选年龄上限一般不超过45 周岁[5]。为便于统计,本文将30~50岁的调查群体作为研究的主要对象。对与期刊认知和贡献相关的7项问卷进行了基于年龄和职称因素的统计分析,见图1和表1。
图1 调查样本年龄与职称交叉分析图Fig.1 Cross-analysis chart of age and job title of survey samples
通过SPSSAU数据分析,本问卷的信度系数值为0.672,大于0.6,说明研究数据信度质量可以接受。问卷的所有研究项对应的共同度值均高于0.4,说明信息可以被有效的提取。KMO值为0.678,大于0.6,意味着问卷调查的数据有效度[7]。三道多选题选项的高低两组样本都呈现出显著性(p<0.05),意味着各项具有良好的区分性,需要保留。此三项指标均说明本问卷的内容设计是合理可靠的。
表1 基于年龄和职称因素的期刊认知程度统计结果Table 1 Statistical results of journal recognition based on age and job title
超过90%的调查者对期刊的总体印象偏好,超过70%的调查者选择感兴趣的文章阅读,对期刊在同类刊物中的学术地位“十分了解”和“听说过但未深入了解”的人数接近,都不超过50%。这三个题目中,30~40岁或职称为正高的人群的支持度最高,40~50岁或职称为副高的其次。
有分别超过60%和53%的人在了解期刊的渠道上选择了学报官网和学术会议,其余了解渠道分别为微信群、编委会、审稿和其它。统计发现,不同渠道与调查者的年龄、职称和学科领域在不同渠道的选择比例上呈现很高的一致性。
调查结果充分显示了期刊在防灾减灾工程领域的科研工作者中拥有较好的知名度、受关注度和持久度,尤其是30~50岁的“70后”、“80后”青年专家群体对期刊的认知水平最高。《防灾减灾工程学报》多年来致力于青年专家团队的构建,通过主办防灾减灾工程系列会议、开展优秀论文评选、参与青年学者论坛、出版会议专辑、精准送审等方式,不断吸引青年人才,凝聚专家力量,在多次“一对一”网络交流和面谈中,刷新他们对期刊的认识,听取他们对期刊的建议,满足他们实现自身科研价值的需求。本调研中,30~50岁的青年专家是主体,充分调动他们对期刊的关注和贡献,建立一支对期刊高度认可的青年专家团队,是编委会梯队建设中的重要组成环节[8]。
约60%的调查者愿意引用期刊的文章,36.7%的人表示如果用到,就会引用。其中30~40岁或正高在引用的支持度上最高。
在助力期刊工作的方式上,40~50岁的正高级专家群体是最支持期刊工作的,每个选项的投票率都达到最高;30~40岁的次之,这些专家群体更倾向于本人投稿、推荐优秀论文、在学术圈子推广期刊、担任审稿专家等;愿意担任常务编委或科技编辑,协助编辑部日常工作的人数接近20%,远远低于前4个选项,参与的多为40岁以上、副高及以上的专家群体。
“投票或推荐可行性高、影响力大的分主题专辑”这一调研内容与专家研究领域和当前研究热点息息相关,基本不受年龄和职称的限制,但从调研者提交的“其他热点研究方向”反馈结果来看,30~40岁的专家群体贡献的想法最多(40%),其次是40~50岁的专家群体(22%)。
多数调研者表示愿意为期刊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伴随着年龄层次和职称越高,贡献程度也越大。但大家对期刊的贡献方式相对比较单一,且不愿花费大量的时间参与编辑部的常规工作,乐意担任常务编委或科技编辑的多为编委,青年专家参与期刊工作的模式仍有待加强。
表2 助力期刊工作方式的问卷结果Table 2 Questionnaire results for ways helping journals work
近年来,“青年编委会”的概念被一些期刊提出并付诸于实践[3-4]。但大多数期刊鉴于主办单位的制衡或权威专家的学术地位,仍然保留了传统编委会的设置和功能,尤其对于知名度和影响力有限的期刊而言,有权威专家的坐镇对期刊的长期稳定发展是有利的。为了激活办刊活力、提升期刊影响力,越来越多的期刊组建了编委会青年工作委员会[5],但其产生机制、管理功能、机构定位都不同于青年编委会,学术地位和社会认可度也更低[1]。笔者更倾向于建设编委会青年专家梯队,大幅度增加编委会队伍中青年专家的比例,使青年专家与权威专家享受同样的身份和职位,拥有同等的话语权,同时接受更严格的选拔机制和奖惩机制,以充分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科技期刊编委会的结构组成应合理,不同年龄层次的专家缺一不可,“60后”是期刊的“门面”,作为学科的领军人物、权威专家,在期刊影响力和办刊长远规划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些长期以来对期刊有重要贡献的编委理应保留;“70后”是期刊的“智囊团”,这一阶段的专家很多已成为学科的中坚力量和挂职领导,对研究热点和趋势的把握最为准确,由他们承担期刊的特色专栏或选题的制定和策划、利用号召力组稿和推广等工作最为得心应手;“80后”是期刊的“先锋队”,他们精力充沛,工作热情,沟通顺畅,可自由支配的时间相对较多[4],最适合参与期刊的审稿、撰稿、宣传等工作,他们会是编委会最好的工作落实者,是编辑部最好的工作协助和技术把关者。科技期刊应根据自身专业特点、期刊现状、平台条件等自主选择编委会专家梯队的比例。
随着国家对青年人才培养力度的不断加强,支持青年专家发展的各类基金相继出台[4],越来越多能力突出的青年专家短短几年就评上了“青年长江学者”、“优青”、“杰青”或“青年千人”等。“头衔”的加重使青年专家可以接触到更优质的资源和更高端的平台,同时也加快了他们追求更高层次发展和价值的步伐,这样的结果是他们疲于应付各种课题申报、奖项评比、学术汇报,穿梭于各种学术会议积累人脉,而没有时间静下心来撰写论文,更何谈有多余的精力参与期刊的工作?这是目前国内科学生态的现状,对于科技期刊而言,一方面需要这样的青年人才以他们敏锐的、高视角的学科嗅觉来带动期刊的发展,另一方面也需要学术严谨、工作踏实、甘于付出的专家为期刊做更多实质性的工作。从本文的问卷调查中可以发现,热心期刊工作的专家中不乏一些功成名就的青年才俊,他们中有95%以上为期刊的专辑选题提供了很有建设性的想法,但愿意为期刊担任常务和科技编辑工作的不足10%,说明专家参与期刊工作的责任意识还不够。笔者认为,对青年编委进行精神奖励[9]和制度约束固然必要,但编辑部更应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通过“宣讲”、“培训”[3]等方式加深他们对编委这一工作性质的本质了解,也建议国家将“青年编委队伍建设”纳入专家队伍建设的体系,出台相应的政策和培训机制,以加强青年编委的职业操守和素养。
对于同类型的科技期刊来说,优秀的青年专家资源多有交叉和重合,故而这一群体也是期刊争相抢夺的对象。传统的科技期刊在办刊思路、办刊资源、国际化程度上与同类的EI期刊有较大差距,在选拔青年编委时并不具备优势。要想吸引和留住人才,平台很重要。一是“引进和发展”平台,编辑部应制定优厚的人才政策和奖励机制,通过公开招聘、专家推荐等方式吸纳科研能力突出、热心期刊工作的青年专家,也可通过核心作者和专家遴选、问卷调查、大数据挖掘[10]等方式建立专门的编委数据库,以发展和遴选有潜力、可培养的青年编委后备军。二是“推介和交流”平台,以《防灾减灾工程学报》编辑部为例,我们充分利用了自主创建的“防灾减灾工程系列会议”高端平台,组织了大量学术活动[6],配备各种资源,使青年专家有机会展示最新成果、发挥个人优势,同时设立专项基金,名正言顺地提供物质和精神奖励,为他们的成长提供必要的助推力;利用这个平台,编辑部也收获了优质稿源,扩大了期刊影响力和品牌效应,达到双赢。一些有经验的期刊编辑部还通过组织“青年专家沙龙”[5]、“名人讲座”[11]或“高校系列宣讲”活动[12]的方式,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通过不断地学术碰撞和交流激发青年编委办刊的创造力,进一步加深他们与期刊的“情感纽带”,同时达到宣传专家及其团队科研实力的目的。三是“工作和服务”平台,编辑部要为编委们创造方便快捷的投审稿和工作反馈平台,借助手机端稿件处理系统功能的不断优化和升级,使专家能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处理期刊工作,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借助“三系统一平台”、“两微一端”、“期刊集群”等[13]融媒体的传播优势,促使专家在期刊宣传、专题组稿、论文增强出版、学术热点抓取等微信内容[14]设置上发挥巨大作用,并为他们提供高质量的期刊资源共享、科研产品发布推广等个性化、多元化的增值服务,使期刊和编委成为一个“共生体”,一荣俱荣,强强联合。
青年专家是科研成果的缔造者,是行业领域未来的领军人物,是期刊发展获得持久动力的潜力股。为了激活期刊的活力,由青年专家组成的编委梯队正在成为期刊编委会的核心力量,为期刊的可持续发展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本文的问卷调查工作有针对性的分析了不同年龄层次的调查者在参与期刊工作时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特点,其中能力突出、热心期刊工作、年龄层次30~50岁的青年专家可作为青年编委的备选人才,需要编辑部创造条件,用心培养,努力构建他们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打造一支高质量的青年编委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