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云鹃,王倩倩,刘景东
(安徽大学商学院,安徽合肥 230601)
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进一步发展,新技术和新知识不断涌现致使企业间的竞争尤为激烈,创新被普遍认为是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然而企业中的创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投入和整合大量的信息、知识和技术等资源;同时,随着市场环境、技术知识等因素的变化,维持创新所需要的资源是变动的[1]。Cohen等[2]认为创新是一个知识创造和整合利用的过程。因此,企业识别、整合并应用技术知识的能力是其建立并维持竞争优势的关键。
已有研究表明,企业知识对创新具有重要的价值。企业中技术知识越丰富,越有可能增加知识可用量以及有效提升企业的创新绩效,然而,有关企业的技术知识与创新绩效的相关研究尚存在不足。首先,现有研究中大多是从企业内部知识出发,即资源视角、知识特征视角和知识管理视角等[3-6],但企业知识的构成较为复杂,这些研究并未揭示出技术知识的重要性。其次,随着技术能力规律的演化,技术知识的本质受到了重视,如朱方伟等[7]基于案例分析揭示了技术知识系统的演化与技术能力提升之间的内在规律,熊捷等[8]证实了技术知识的获取正向影响产品创新绩效,许长新等[9]从技术知识的视角研究了技术并购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而这些研究仍停留在技术知识层面,鲜有学者从技术知识的内在构成对创新绩效的影响进行研究。最后,刘岩等[10]提出企业技术知识非相关多元度与技术创新绩效之间呈倒“U”型关系,然而,为什么企业技术知识与其创新绩效之间呈倒“U”型曲线效应,以及技术知识到底通过什么样的机制与路径作用于创新绩效,现有文献并没有厘清该效应的内生性机制及其形成原因,且目前数据支持相对薄弱,实证研究更是缺乏。
本文认为,惯例复制是跨组织间知识转移的动态过程和企业创新的重要治理机制[11],以寻求组织边界的扩张、促进运营能力和适应能力的提高,为组织实现价值创造提供关键性战略。目前已有研究围绕着惯例复制与创新绩效之间进行展开,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惯例复制对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但是这些研究忽略了惯例复制的微观构成和复制机制存在的差异化程度,致使知识转移仍处于宏观层面,而这一层面不足以揭示对创新绩效的推动作用。惯例复制的形成在受到领域知识和架构知识影响的同时,也促进了创新绩效的提升,并且还存在一定的间接传导性能,而微观构成在其传导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差异性的影响[12],因此,惯例复制是廓清和阐明领域知识相似性/架构知识差异性对创新绩效影响的关键性切入点。
基于上述分析,本研究将技术知识分解为领域知识相似性和架构知识差异性,探索二者之间的直接联系,并引入惯例复制,揭示惯例复制的内在中介机制,从而厘清提高创新绩效的有效路径。
技术知识是企业在竞争市场中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有利于企业研发新产品,同时也可以为企业带来更高的创新绩效。徐彪等[13]验证了技术知识对创新绩效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通过深化和扩展技术知识,可以使企业更加熟悉技术前沿,为提高企业创新绩效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本文以技术知识为切入点,并在借鉴Yayavaram等[14]、张玲玲等[15]、顾元勋等[16]研究的基础上,将技术知识解构为领域知识和架构知识两个维度。本文对领域知识和架构知识的定义如下:
领域知识(domain knowledge)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拥有的专业知识。包括两个方面:公司拥有知识的领域数量以及每个领域知识的相对数量。企业在自己熟悉的技术领域寻求知识,能够帮助企业解决更深层次的问题,同时有助于加深企业本身的知识基础。领域知识相似性(similarity in domain knowledge)是指组织之间拥有共同领域的知识,它们之间的领域知识存在相似之处;相反,当组织间没有共同领域的知识时,则存在领域知识的不同。组织之间在同一领域拥有知识但在其相对知识水平上不同时,也可能存在领域知识中的差异化。
架构知识(architectural knowledge)是指企业如何将不同技术领域的知识要素通过相互渗透、相互联结以及重构等方式组合成新知识。通过跨领域来寻找架构知识,能够帮助企业解决更广泛的问题,同时有助于拓宽企业本身的知识基础。架构知识差异性(dissimilarity in architectural knowledge)是指组织之间存在相同的两个层次的领域但有着不同的整合、重构程度,即所产生的新知识也存在着差异。
“惯例”的概念是由Nelson等[17]提出,他们主要从“基因”的视角研究了惯例的演化问题,并认为通过惯例的应用使得组织边界得以扩展、运营效率和适应能力得以提升,即认识到惯例复制对于实现组织的价值创造是至关重要的[18]。另一方面,惯例本身是知识存储的重要载体,可以帮助行为主体有效地利用、存储、开发和变异组织的知识(特别是隐性知识),但其过程将会遇到更大的复杂性,这就需要从惯例复制的视角进行剖析。惯例复制是通过拆分结构、组合还原组织的知识模块,使组织边界得以扩张、创新能力得以提升的动态过程。Gupta等[19]认为,惯例复制不仅是知识发送者和接受者之间的知识转移过程,还是组织之间相互合作的缔结过程。在现有研究中,惯例复制的划分标准并未统一,主要从3个方面进行划分:认知行为视角下的形式面和执行面的惯例复制[20];层级视角下的低阶惯例复制、高阶惯例复制和能力视角下的常规惯例复制、柔性惯例复制[11,21-22]。惯例复制的动态特征不仅要求在“前惯例”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提高适应能力,还要求通过组织之间的知识获取、储存、利用和共享来提高学习能力[23-24]。惯例复制基于不同视角的划分不仅仅是表现形式的差异,更是能力特征的差异[25]。认知行为和层级视角均忽略了学习过程中知识模块特性,其维度的划分并未体现惯例复制的本质,而能力视角则揭示了组织对惯例生成、部署的进程,帮助组织实现了知识的整合、重组[26],因此,本文从能力视角出发将惯例解构为常规惯例复制和柔性惯例复制,并探究其作用机制。
常规惯例复制(conventional routines replication)是指组织固有的营运能力,知识的构成较为单一、结构相对稳定以及演进具有连续性和渐进性特点;柔性惯例复制(flexible routines replication)是指组织所特有的动态能力,知识构成较为多元、结构复杂多变以及演进具有不连续性和激进性特点[22]。这二者具有差异化的耦合互动的特征[12]:其一,常规惯例复制中知识模块具有内涵清晰、结构稳固的特征,而柔性惯例复制中知识模块具有知识多元、结构复杂多变的特征;其二,常规惯例复制通过复制扩展组织边界来优化吸收现有知识,促进和提高利用式学习能力,柔性惯例复制通过复制扩展组织边界来发现、修改新知识,创造和扩展探索式学习能力;最后,常规和柔性惯例复制各有优缺点,二者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在现有研究中,大多数学者均忽略了惯例复制机制的复杂性,因此,需要进一步探索惯例复制机制在增加组织的领域知识和架构知识、提高创新绩效中的作用机制。
领域知识相似性和架构知识差异性对创新绩效的产生具有重要影响,是企业获得创新能力、提高创新绩效的关键因素,但在现有研究中,鲜有学者从技术知识的角度研究领域知识和架构知识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有些学者仅仅关注的是技术知识与创新绩效的简单线性关系,同时还指出企业试图利用技术知识解决新问题[27],但并未探究其内在机理。因此,本文从技术知识中领域知识相似性和架构知识差异性两个维度展开研究,旨在廓清二者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
企业创新绩效取得提升的本质是惯例复制与拓宽和加深知识基础的动态互动过程。首先,惯例复制作为组织创新的重要途径,不仅是组织获取知识的动态转移的支撑过程,还是组织之间知识共享意愿的感知过程;其次,在企业间缔结的网络关系中,惯例复制的互动过程亦是对知识的利用、储存、开发和变异的过程,而组织间的领域知识和架构知识为惯例复制提供了更方便的偏好选择,促使组织边界的扩展和自上而下的技术创新演化,结合惯例复制动态特征,可进一步揭示常规惯例复制和柔性惯例复制之间的差异化性能,及其在领域知识、架构知识和创新绩效之间的内在机制。例如,在领域知识相似性的基础上,华为与浙江移动等国内外相关企业以及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引领5G时代的到来,走在世界的顶端,如今已成为我国甚至是世界IT领域的领军企业;安靠科技公司利用其与德州仪器(TI)的制造合作,获得了与TI公司的数字镜像设备(DMD)相关的架构知识,随后开发了若干光电子器件,其中DMD的“光机械和机电元素的独特组合”被认为是电子领域的重大技术突破之一。
综上所述,尽管有部分学者研究考察了技术知识、惯例复制与企业创新绩效的两两关系,但并未有学者将技术知识解构为领域知识和架构知识这两个维度并研究其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以及忽略了惯例复制的“拆分解构—组合还原”动态过程,同时,也未将三者纳入一个整体框架进行研究。因此,本文针对以上的研究缺陷,将其三者纳入同一框架(见图1),形成“技术知识—惯例复制—创新绩效”的研究路径,探究领域知识相似性/架构知识差异性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揭示常规惯例复制和柔性惯例复制的不同中介效用,试图剖析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机制。
图1 本研究概念框架
领域知识相似性是指组织之间拥有共同领域的知识,并且这些领域知识存在相似之处。领域知识相似性能够解决更深层次的问题、深化企业自身知识基础,是企业实现创新绩效的重要因素。首先,组织之间领域知识相似性越高,对彼此之间的知识熟悉程度也就越高,能够增强吸收能力。Cohen等[2,28]认为吸收能力是企业通过积累相关知识基础而逐渐发展的能力,具有一定的路径依赖性;Cohen等[29]还指出吸收能力能够帮助企业利用外部知识,为企业带来创新回报,领域知识相似性越高,能够使企业获得高水平的吸收能力,从而促使企业获得更高的创新绩效。刘学元等[30]通过对创新网络中关系强度、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的调查研究,证实了企业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钱锡红等[31]将企业吸收能力划分为知识获取、消化、转换和应用能力,并验证了这4个维度均能有效推动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
其次,组织间的领域知识具有高度相似性,虽然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会遇到类似的发展问题,但在解决问题上仍存在差异,这就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相互学习机会,从而有利于深化企业自身的知识基础。许晖等[32]通过对3家外贸企业的案例分析,得出了组织学习可以帮助企业发现新的市场机会,进而转化创新路径的结论。梁阜等[33]研究指出,通过组织学习,企业能够整合、优化、升级旧知识,持续探索新知识,进而提升创新绩效。岳鹄等[34]研究认为,根据组织间不同的学习机会而作出相应的调整,是促进企业创新绩效提升的重要行为。
最后,领域知识相似性程度越高,组织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情况就会减弱,从而可以增加彼此之间的交流,减轻组织学习中的不利风险,有效避免企业将现有知识转化为创新绩效所存在的障碍。杨建君等[35]的研究证实了信息不对称性的降低对企业创新绩效有直接促进作用。余晓东等[36]通过对信息不对称性与创业资本的核心能力的分析,指出信息不对称是创业资本和发展新兴融资市场的关键性因素,信息不对称性的减低能够提高企业的核心能力和竞争优势。
通过以上分析,本研究认为组织间领域知识的相似性有利于加大企业知识基础的深度,进而促进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因此,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
H1:领域知识相似性正向影响企业创新绩效。
架构知识差异性能够解决更复杂的问题,拓宽企业知识基础的广度。一方面,企业知识基础的宽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企业创新绩效,而组织间架构知识差异性是获取新知识、扩大知识基础的有效途径。Moeen等[37]研究表明,知识作为创新的重要投入,其整合、利用过程不可避免地受到了组织知识基础的属性影响。Strambach[38]的研究表明,若制造业仅利用内部知识进行企业研发,很难达到创新绩效所要求的知识基础的重大变革。Carnabuci等[39]的研究认为,由于知识重组搜索的过程中具有路径赖性,企业内部知识的重组、开发较为困难,这就需要从组织中获得自己需要的架构知识,以获得新的知识来提高企业创新能力。而Cassiman等[40]的研究进一步指出,组织间知识差异性是知识的创造和转让的有效途径,企业的创新绩效提高依赖于新知识的开发和整合。Caner等[41]研究认为,对不同技术领域的知识进行重构、组合、利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使企业突破原有的技术知识极限,进而提高创新绩效。
另一方面,企业需要通过组织间架构知识差异性进行知识转移并整合新的知识、提高创新效率,保证创新绩效的提升。Fabrizio[42]研究认为,不同领域知识交互产生隐性知识有利于扩大企业技术知识范畴,为不同类型的知识元素间的重组、整合提供创新的可能。Jayaram等[43]的研究表明,对现有知识的利用和重构有助于企业在创新过程中对知识的选择、重组以及提高利用效率,最终会有利于创新绩效的提升。Frone等[4]指出,内外部知识的结合能够使不断改造升级企业的知识结构、丰富企业的知识基础,从而改善企业的创新绩效。在最新研究中,姚艳虹等[44]对知识域耦合、知识创新能力和企业创新绩效展开研究,结果验证了知识域耦合对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通过以上分析,本研究认为组织间架构知识的差异性有利于扩大企业知识库的广度,进而促进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因此,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
H2:架构知识差异性正向影响企业创新绩效。
领域知识相似性是指企业在自己所熟悉的技术领域寻求知识,能够帮助企业解决更深层次的问题,有助于加深企业本身的知识基础深度。领域知识相似性能够扩大知识基础深度,有利于强化惯例模板对已有知识元素的认知水平,推动惯例复制的形成,加大对现有知识基础的积累,从而提升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在能力视角的划分下,常规和柔性惯例复制有着根本性的差异,故领域知识相似性对二者之间的影响方式也不同。
领域知识相似性与常规惯例复制之间:首先,领域知识相似性程度越高,所营造的学习环境就越稳定,这对于依赖于稳定的学习环境和利用能力的常规惯例复制而言是有利的,如Macher等[45]研究认为知识专业化程度越高,越有助于提高对熟悉领域的应用,从而推动技术流程制度的标准化、系统化,即提高利用式创新能力;陈彦亮等[22]认为常规惯例复制是在内外部环境较为稳定的情况下形成的。其次,领域知识相似性受到知识内部一致性、易于分解的结构特性影响,有利于增加惯例模板解析组合的可能性与整合效率,如刘岩等[46]研究表明,随着知识基础的可分解性加大,企业对元素间聚合程度的关联性认知水平也越来越高,最终推动常规惯例复制的形成。
领域知识相似性与柔性惯例复制之间:首先,领域知识相似性能够扩大企业知识基础的深度,有利于捕捉复杂多变的知识需求,推动柔性惯例复制的探索性学习,如陈彦亮等[22]研究指出在较为稳定的关系中知识基础是无法得到满足的,需要更有深度的知识基础;其次,领域知识相似性能够为组织提供反复试错的条件,为柔性惯例复制提供探索式学习能力的优势,如Rerup等[47]研究认为惯例的良性变异即柔性惯例复制的形成是反复试错学习驱动的结果。
通过以上分析,本研究认为领域知识相似性对常规惯例复制和柔性惯例复制都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
H3a:领域知识相似性正向影响常规惯例复制;
H3b:领域知识相似性正向影响柔性惯例复制。
架构知识差异性是指在组织之间存在相同的两个层次的领域中知识要素相互渗透、联结、组合与重构,但其耦合程度不同。架构知识差异性能够扩大知识基础的广度,促进新思路、新机遇和替代方案的涌现,为惯例复制提供基础。同理,架构知识差异性对二者之间的影响存在差异。
架构知识差异性与常规惯例复制之间:首先,架构知识差异性扩大了组织边界,进而为常规惯例复制提供优化吸收现有知识、提高利用式学习的途径,如Hajro等[48]研究认为,知识交换过程中知识元素的多样化、差异性程度越高,越有利于吸收现有知识,即为常规惯例复制的形成提供途径;其次,受架构知识差异性影响,影响知识基础内部不一致、中度分解的结构特性使得组织元素之间具有较高的延展性,促进了常规惯例复制模板间的知识转移和接收意愿提高,如Yayavaram等[49]研究认为,知识基础的可分解程度越高,其知识的延展性越强,组织发明创造的有效性越高,即推动常规惯例复制的接收意愿提高。
架构知识差异性与柔性惯例复制之间:首先,架构知识差异性是对专业知识的组合重构,进而为柔性惯例复制提高发现修改新知识、创造和扩展探索式学习能力的提供机会,如。陈彦亮等[22]的研究强调柔性惯例复制是通过复制扩展组织边界寻求新知识和学习能力的创造与扩展的动态过程;其次,多样化知识基础在广度搜索战略引导下,能够在持续接触外部环境下促使柔性惯例复制的形成,如Rosenkopf等[50]认为组织在扩大知识基础广度的过程中形成了跨越组织边界、技术边界的探索式行为,激发柔性惯例的形成。
通过以上分析,本研究认为架构知识差异性对常规惯例复制和柔性惯例复制都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
H4a:架构知识差异性正向影响常规惯例复制;
H4b:架构知识差异性正向影响柔性惯例复制。
通过惯例复制促进组织快速实现创新是推动企业创新绩效逐步上升的关键路径;同时,惯例复制作为组织实现价值创造的重要战略,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创新绩效。惯例复制和创新绩效之间:第一,通过惯例复制能够使组织边界得以扩展、运营效率和适应能力得以提升;第二,是对知识模块进行拆分解构、组合还原以及创新能力提升的动态过程;最后,惯例复制保障了组织之间的紧密联系,具有引导、促进组织学习的作用[51]。因此,惯例复制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推动作用。
从动态视角下惯例复制的构成来看,由于常规惯例复制和柔性惯例复制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方式也各不相同。常规惯例复制与创新绩效之间:一方面,常规惯例复制的知识构成单一、结构稳定特征减少组织间的认知障碍,强化了创新绩效的支撑条件,如魏龙等[26]研究认为,在常规惯例复制的引导下,企业能够通过利用式学习,并通过组织间的桥接关系提升组织基础的多样性,从而促使企业创新绩效提升获得持续性知识摄入;另一方面,在常规惯例复制的作用下,组织间具有强联结和紧密联系的创新优势,如Shipilov等[52]研究指出受路径依赖的影响,通过常规惯例复制能够加强组织间的知识、关系和合作,最终作用于企业的创新绩效。柔性惯例复制与创新绩效之间:一方面,柔性惯例复制的知识模块清晰、结构多变特征有利于促进知识转移[12],为创新绩效提供知识基础,如Ashforth等[53]研究表明柔性惯例复制更注重动态能力,是通过探索式学习来提高组织的创新绩效;另一方面,柔性惯例复制主要是通过搜寻、修正、对比等途径获得新知识,更关注对惯例模板的过滤、变异以及优化,推动异质性知识基础的整合和利用,如Raffaelli[54]认为引入新的主导设计能够促进传统技术的重新定义和再现,而这种探索有利于组织合作关系的再次缔结,获得新知识。
通过以上分析,本研究认为惯例复制作为组织实现价值创造的重要战略,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创新绩效。因此,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
H5a:常规惯例复制正向影响企业创新绩效;
H5b:柔性惯例复制正向影响企业创新绩效。
综上对领域知识和结构知识、惯例复制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描述可以看出:一方面,领域知识相似性和架构知识差异性促进了惯例复制的形成,不仅强化惯例模板对组织已有知识元素的认知水平,加大对组织现有知识基础的积累,还扩大了组织知识基础的广度,促进新思路、新机遇和替代方案的涌现,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另一方面,惯例复制有助于提高组织适应性、创造性能力,具有实现组织价值创造的效能,有利于企业创新绩效的提高[22]。但是,由于惯例复制会随着环境的变动、知识的更新而演化,其常规惯例复制和柔性惯例复制的知识转移方式也不同[11],二者的传导效能存在差异性。在领域知识相似性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中,常规惯例复制在领域知识的差异性和创新绩效的中介作用更强,主要原因是:一方面,组织间领域知识相似性更强调在一个稳定的创新合作环境中进行,这有利于促进常规惯例复制的形成和利用式学习开展,并通过组织间的桥接关系提升组织基础的多样性,从而促使企业提高创新绩效获得持续性知识摄入;另一方面,领域知识相似性所营造的稳定安全的创新合作环境并不是柔性惯例复制所需要的,而柔性惯例复制适合复杂、动荡的环境来开展探索性学习,推动企业创新绩效。在架构知识差异性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中,柔性惯例复制在架构知识差异性和创新绩效的中介作用更强,主要原因是:一方面,组织间架构知识差异性能够扩大企业知识基础的宽度,有利于促进探索性学习的开展,为企业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推动企业的创新绩效提升,如陈彦亮等[22]研究认为,相似稳定的关系无法满足组织的知识基础需要,需要更宽更广的知识基础来促进开展探索性学习;另一方面,在架构知识差异性下,组织会面对更大的不确定性,而常规惯例复制在该环境下匹配不敏感,因此,常规惯例复制受到一定的影响,压制了传导效能。
通过以上分析,本研究认为领域知识相似性和架构知识差异性可以通过惯例复制间接影响企业创新绩效。其中,常规惯例复制更能够推动领域知识相似性对企业创新绩效提升;柔性惯例复制则因为环境情境不匹配导致传导效能不明显。因此,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
H6a:相比柔性惯例复制,常规惯例复制在领域知识相似性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更强;
H6b:相比常规惯例复制,柔性惯例复制在架构知识差异性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更强。
为了更好地刻画技术知识、惯例复制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本文主要以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工程与新医药等高技术产业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相关数据。同时,所要调查的企业应该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第一,由于企业技术知识的积累需要一定的时间,则主要选取成立时间在3年以上(含3年)的企业;第二,企业拥有一定的技术合作伙伴。
为了保证研究数据的真实可靠,在正式调查之前先对个别企业进行访谈,以便了解企业内部知识结构及其创新情况,同时采用国内外已有的成熟量表,并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优化量表的结构和内容后确定最终问卷。数据的收集方式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借助本研究团队与合肥高新区管委会、安徽省工商联等机构的合作关系,以他们所掌握的符合本研究调研情况的企业为对象,团队成员到这些企业发放并收集问卷;另一方面,借助本研究团队所在单位的工商管理硕士(MBA)教学资源,通过学员的帮助向相关企业的管理者或技术人员发放、填写问卷。本次调研问卷共收回了489份,其中,通过第一种途径共收回356份,通过第二种途径共收133份。最终在剔除221份无效问卷后,剩余有效问卷为268份,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54.81%。样本的描述性统计情况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样本的基本特征
本研究参考国内外已有的成熟量表,并结合调查对象的实际情况进一步优化量表的结构和内容,以保证测量结果的信效度。其中,以Likert五级量表对所有变量(领域知识相似性、结构知识差异性、惯例复制和创新绩效)进行测量。其中1表示非常不符合,5表示非常符合。具体内容见表2所示。
(1)解释变量。
1)领域知识相似性。组织间领域知识的相似性有利于加深知识基础的深度,参考Prabhu等[55]、Moorman等[56]和刘景东等[57]的测量方法,主要测量企业领域技术和知识所掌握的程度,共包含4个题项。
2)架构知识差异性。架构知识差异性主要是指两个领域之间的耦合度,即表明这些技术领域间知识元素彼此整合利用的程度,因此本研究借Karim等[58]、周浩军[59]和叶江峰等[60]的测量方法,共包含4个题项。
(2)中介变量。
1)常规惯例复制。在借鉴Pentland等[61]、孙永磊等[62]研究的基础上,以及根据常规惯例复制的含义特征,采用魏龙等[12]对惯例复制的测量方法,共包含4个题项。
2)柔性惯例复制。在借鉴Bresman[51]、陈彦亮等[22]研究的基础上,以及根据柔性惯例复制的含义特征,采用魏龙等[12]对柔性惯例复制的测量方法,共包含4个题项。
(3)被解释变量:创新绩效。由于创新绩效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其测量量表也有所不同,本文借鉴Liu等[63]的量表对创新绩效进行测量,共包含6个题项。
(4)控制变量。
1)企业规模。企业规模越大,创新性合作伙伴就会越多,以企业人员作为衡量企业规模的指标。
2)企业年龄。企业随着成立时间的增长,其知识基础不断积累,因此将企业年龄作为控制变量。
3)所属行业:行业性质的不同也会影响企业的创新能力,其中1代表电子信息产业,0代表其他行业。
首先,本文测量变量的题项均为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具体实际情况进行修正的,具有一定的信度和效度。其次,通过采用 SPSS22.0和 Amos23.0软件进行检测,验证各量表的信效度,检验结果如下(见表2):第一,在各变量的克朗巴赫系数(Cronbach'sα)值中,最小值为0.787,大于标准值0.70,则表明量表的内部一致性较好,信度较高;各题项中因子载荷最小值为0.749,远大于0.50;CR值最小值为0.862 8,远大于最低标准0.50,说明变量之间有较好的组合信度。第二,各变量的KMO值最小为0.769,大于标准值0.70;AVE值最小为0.611 4,大于最低标准0.50,表明具有良好的聚合效度。第三,通过验证性因子分析发现,各变量的RMSEA,CFI、IFI、TLI均达到要求,则说明变量之间呈现出较好的结构效度。最后,对变量区分效度进行检验,将五因子模型与其他几种因子模型进行比较,五因子模型测量结果(Χ2/df=1.52、TLI=0.960、CFI=0.965、RMSEA=0.044)明显优于其他几种模型,说明各变量之间具备良好的区分效度。
首先,通过验证性因子分析发现(见表3),单因子模型结果拟合度不优(Χ2/df=6.962、TLI=0.541、CFI=0.585、RMSEA=0.149;其次,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采用Harman单因子检验法进行检验,最大因子解释量为36.47%,小于40%,说明本研究不存在同源方差问题。
表3 样本变量区分效度检验结果
各变量的均值、标准差以及两两之间的相关关系如表4所示。从表4中可以看出:各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均小于0.50;同时,变量的AVE平方根均大于其对应行和列的相关系数,各变量的方差膨胀因子(VIF)在2.00左右,远小于10,说明各变量之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
表4 变量的平均值、标准差和相关系数
本研究通过层级回归验证研究假设,分别验证解释变量(领域知识相似性、架构知识差异性)和中介变量(常规惯例复制、柔性惯例复制)的作用机制,检验不同模型中回归系数显著性水平的变化,同时对解释变量和中介变量之间作用的差异性进行比较。共构建12个模型,其中:模型1至模型8的被解释变量为创新绩效;模型9至模型10的被解释变量为常规惯例复制;模型11至模型12的被解释变量为柔性惯例复制。回归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变量的层级回归分析结果
(1)领域知识相似性与创新绩效之间关系检验。从回归分析的模型1可以看出,领域知识的差异性与创新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β=0.399,P<0.001),从而验证H1成立。本研究从领域知识的角度支持徐彪等[13]的研究结论:技术知识中的领域知识相似性通过深化组织现有的知识基础,为组织提升创新绩效提供有利条件。该结论说明了,领域知识相似性能够解决企业更深层次的问题,深化企业自身知识基础。这主要是因为组织间领域知识相似性的越高,组织间的信息不对称就会减少,吸收能力增强、相互学习的机会更多,是提升创新绩效的重要因素。
(2)架构知识差异性与创新绩效之间关系检验。回归分析的模型2显示,架构知识差异性与创新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β=0.273,P<0.001),从而验证H2成立。本研究从架构知识的角度再一次支持徐彪等[13]的研究结论:技术知识中的架构知识差异性通过扩大组织现有的知识基础,使企业更加熟悉技术前沿,推动企业创新绩效提升。该结论说明了,通过不同领域知识要素的组合与重构等方式整合成新知识,有利于提高企业创新效率。这主要是因为,架构知识差异性为组织获取新知识、扩大知识基础的宽度提供有效途径,从而有利于激发企业创新潜力。
(3)领域知识相似性与惯例复制之间关系检验。回归分析的模型9显示,领域知识相似性与常规惯例复制之间存在显著正向关系(β=0447,P<0.001),从而验证H3a成立;模型11显示,领域知识相似性与柔性惯例复制之间存在正向关系(β=0.483,P<0.001),并且柔性惯例复制的回归系数大于常规惯例复制,从而验证H3b成立。领域知识相似性有利于强化惯例模板对组织已有知识元素的认知水平,推动惯例复制的形成。该结论表明,领域知识相似性为惯例复制的形成提供良好的创新合作环境,并且对推动常规惯例复制和柔性惯例复制的形成有一定的差异性。这是因为领域知识相似性一方面为常规惯例复制的形成提供了较为稳定的创新合作内外部环境,另一方面为柔性惯例复制提供探索式学习能力的优势,因此,导致了领域知识相似性正面效应的差异性
(4)架构知识差异性与惯例复制之间关系检验。回归分析的模型10显示,架构知识差异性与常规惯例复制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β=0420,P<0.001),并且对常规惯例复制的回归系数大于柔性惯例复制,从而验证H4a成立;模型12显示,架构知识差异性与柔性惯例复制之间存在正向关系(β=0.294,P<0.001),并且常规惯例复制的回归系数大于常规惯例复制,从而验证H4b成立。架构知识差异性有利于促进新思路、新机遇和替代方案的涌现,为惯例复制提供基础。该结论表明,架构知识差异性为组织惯例复制的形成提供了较广的知识基础,并且对推动常规惯例复制和柔性惯例复制的形成存在一定的差异化。这主要是因为架构知识差异性一方面为组织常规惯例复制提供优化吸收现有知识、提高利用式学习的途径,另一方面为组织柔性惯例复制提高发现修改新知识、创造和扩展探索式学习能力的提供机会,因此,导致了架构知识差异性正面效应的差异。
(5)惯例复制与创新绩效之间关系检验。回归分析的模型3和模型4检验惯例复制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其中,模型3显示,常规惯例复制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存在显著正向关系(β=0.377,P<0.001),从而验证H5a成立,则魏龙等[26]的观点得到支持,即在常规惯例复制的引导下有利于提升组织创新绩效的持续性知识摄入,该结论说明常规惯例复制具有知识构成单一、结构稳定的特征,这一特征减少组织间的认知障碍,强化了企业提升创新绩效的支撑条件;模型4显示,柔性惯例复制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存在显著正向关系(β=0.356,P<0.001),验证H5b成立,则Ashforth等[53]的研究结论得到支持,即柔性惯例复制具有动态能力,通过探索式学习提高企业创新效率,该结论说明柔性惯例复制结构多变的特征有利于促进知识转移,为企业创新绩效提供知识基础。总的来说,惯例复制不仅仅是组织实现价值创造的重要战略,还是推动企业创新绩效逐步上升的关键路径
(6)惯例复制在领域知识相似性与创新绩效之间的中介效应检验。本文采用Baron等[64]提出的层级回归方法检验惯例复制在领域知识相似性与创新绩效之间的中介效应。通过对比回归分析的模型1以及模型3至模型6可知,当加入变量常规惯例复制和柔性惯例复制后,领域知识相似性与企业创新绩效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β=0.278,P<0.001;β=0.286,P<0.001),可以看出惯例复制在领域知识相似性与创新绩效之间有显著的部分中介效应,同时常规惯例复制回归系数小于柔性惯例复制;并借鉴Liu等[65]提出的方法,采用结果表明常规惯例复制的中介效用更强,即相比柔性惯例复制,常规惯例复制在领域知识相似性与创新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更强,则验证H6a成立。该结论说明了,领域知识相似性所营造的相对稳定的创新合作环境,使得常规惯例复制表现出较高的复制水平,通过开展利用式学习,进而促进企业创新绩效提升,而与柔性惯例复制更偏向在复杂、动荡的创新合作环境中进行探索式学习相背离,同时进一步验证了陈彦亮等[22]的观点,即在环境较为稳定时,常规惯例复制有较高的复制水平。
(7)惯例复制在架构知识差异性与创新绩效之间的中介效应检验。同理,通过对比回归分析的模型2至模型4,以及模型7至模型8可知,当加入变量常规惯例复制和柔性惯例复制后,架构知识差异性与创新绩效之间效用呈现出较大的差异。其中,在模型5中加入中介变量常规惯例复制,架构知识差异性与创新绩效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但不显著(β=0.131,P>0.05);在模型6中,加入中介变量柔性惯例复制,架构知识差异性与创新绩效之间呈显著正向关系(β=0.180,P<0.05)。这一结果表明常规惯例复制在架构知识差异性与创新绩效之间存在完全中介效应,柔性惯例复制在架构知识差异性与创新绩效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即常规惯例复制的完全中介效应强于柔性惯例复制的部分中介效应,则H6b并未通过验证。这主要是因为:一方面,惯例具有一定的情境依赖性,创新合作环境的复杂性会影响惯例复制的水平,而柔性惯例复制要求组织具有诠释惯例模板的能力,具有创造和扩展组织知识和学习能力意识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柔性惯例复制的水平[22];另一方面,常规惯例的复制更多地是依靠组织现有的知识和利用能力,复制成本低,易于被组织采纳,其复制效果和效率都较好,利于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即常规惯例复制在架构知识差异性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存在完全中介效应,柔性惯例复制在架构知识差异性与创新绩效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
本研究将技术知识解构为领域知识相似性和架构知识差异性,探究二者对创新绩效的差异化影响,以及根据能力视角将惯例复制划分常规惯例复制和柔性惯例复制两个维度,进一步讨论常规惯例复制和柔性惯例复制的内在中介效应强度,并结合对高技术行业的调研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1)领域知识相似性和架构知识差异性是技术知识的两个解构维度,均对创新绩效产生正向影响。这表明:领域知识相似性能够解决企业更深层次的问题,深化企业的知识基础,同时减少了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性,增强了相对吸收能力,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进而有利于推动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架构知识差异性能够解决企业跨领域的、复杂的问题,拓展企业的知识基础,同时也是企业获取新知识、提高创新效率的重要途径,进而提高企业创新绩效。总之,企业通过深化和扩展技术知识,可以更加熟悉技术前沿,为提高创新绩效提供了有利条件。本文这一研究结论进一步支持徐彪等[13]观点,即技术知识的增加有利于企业创新绩效的提高。
(2)领域知识相似性和架构知识差异性对惯例复制均存在正向影响。这表明了技术知识的两个维度促进了惯例复制的形成,推动了组织间利用式学习能力和探索式学习能力的学习效率提高。其中,领域知识相似性为常规惯例复制提供了较为稳定的创新合作环境,为柔性惯例复制提供探索能力,均有利于复制水平的提高;架构知识差异性通过组合和重构新知识,推动常规惯例复制的利用式能力的形成,以及柔性惯例复制探索式能力的形成,进而使它们表现出较高的复制水平。
(3)常规惯例复制和柔性惯例复制是惯例复制的能力视角的划分维度,对企业创新绩效均产生正向影响。这表明:一方面,常规惯例复制更注重组织固有的运营能力,通过复制优化企业现有的知识,更偏向于采用利用式学习能力提升企业的创新绩效;另一方面,柔性惯例复制更偏向于组织动态能力,通过复制修改新知识,以及更偏向于采用探索式学习能力提升企业的创新绩效。二者通过利用式学习能力和探索式学习能力均有利于提高企业创新绩效。
(4)常规惯例复制和柔性惯例复制的中介效应存在差异:在领域知识相似性与创新绩效之间,常规惯例复制的部分中介效应更强;在架构知识差异性与创新绩效之间,常规惯例复制存在完全中介效应,柔性惯例复制存在部分中介效应。这表明:常规惯例复制的中介效应均强于柔性惯例复制,主要是因为柔性惯例复制需要企业去理解并诠释惯例模板,有意识地通过搜寻和调试来提高组织知识和学习能力,如若企业为达到要求可能会造成“复制困境”,并制约了柔性惯例复制在领域知识相似性/架构知识差异性对创新绩效影响的传导过程。
本研究是对惯例和技术知识理论的扩展和丰富,可能的理论贡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本研究跳出了现有关于企业自身知识基础静态特征的逻辑窼臼,将技术知识解构为领域知识和架构知识,引入知识和创新绩效的理论框架中进行动态分析,为创新绩效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第二,目前惯例复制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存在一定的“黑箱”,本文从惯例复制的微观过程解释其内在运行机制,揭示了能力视角下常规惯例复制和柔性惯例复制对创新绩效不同的影响机制。最后,本研究将领域知识和架构知识、惯例复制、创新绩效纳入同一研究框架,弥补了现有研究的空白,廓清了惯例复制对创新绩效的推动机制,揭示了常规惯例复制和柔性惯例复制在领域知识相似性/架构知识差异性与创新绩效之间的中介效用强弱。研究结论有利于扩展对企业创新绩效提高的应对战略,增强企业管理者对惯例复制引导意识。
同时,本研究的结论可以为企业创新管理提供新思路,具体的实践启示如下:
(1)企业应积极建立并拓展合作网络,高效识别技术知识特征和属性,密切关注企业自身知识基础变化,实现领域知识和架构知识的协同并进,为提高企业创新绩效奠定基础。通过组织间知识领域的相似性和架构知识差异性两种途径,帮助企业解决更深层次、更复杂的问题,加深和拓宽企业知识基础,这就要求企业更加熟悉技术前沿,了解自领域知识和架构知识与其他企业之间的匹配性,充分发挥两类知识的协同效应。
(2)企业应发挥惯例复制的引导作用机制,同时,加强管理者对惯例复制的引导意识,触发与合作伙伴的协同创新战略。当领域知识和架构知识对创新绩效的推动达到一定的饱和期时,及时准确地识别出惯例复制所特有的利用式学习能力和探索式的学习能力显得极其重要,通过惯例复制的间接作用改善企业创新绩效。本研究为验证惯例复制的中介作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当企业形成与其自身发展战略相一致的常规惯例复制和柔性惯例复制,组织间的协同合作行为就趋于规范且有效,进而促使领域知识和架构知识的机制演化,提升企业的创新绩效。
(3)企业应加强对常规惯例复制和柔性惯例复制的差异性认知。由于目前我国企业正在处于竞争激烈,需要加快技术追赶阶段,需要发挥惯例复制的传导作用,提高企业创新绩效;相反,如若对常规惯例复制和柔性惯例复制不做区分,可能会造成“复制困境”,制约了惯例复制在领域知识相似性/架构知识差异性对创新绩效影响的传导过程。本研究检验的中介机制的差异化尤为重要,对惯例复制实行差异性的引导,促使企业形成常规惯例复制,发挥其运营能力以及利用式学习能力,促使企业形成柔性惯例复制,发挥其动态能力和探索式学习能力,从而提高复制水平,加强惯例复制的中介传导机制,使企业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处于优势地位。
本研究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由于研究条件的限制,研究采用的是横截面的调研数据,忽略了惯例复制是长期发展、动态演化的过程,不同时期的惯例复制对企业创新绩效可能具有差异性影响,因此,在今后研究中需要采取持续性追踪调研,深入分析惯例复制在不同阶段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差异化影响;其次,本文主要从技术知识的角度揭示了其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实际上还存在技术知识的异质性这一影响因素,本文忽略了这一因素的调节作用,因此,进一步考虑这些情境变量,将其纳入同一研究框架,揭示其内在机理是未来研究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