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标准化养殖技术

2020-08-13 03:08:38陈远红何安奎
兽医导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活苗哺乳圈舍

陈远红 何安奎

(镇坪县畜牧兽医中心,陕西镇坪 725600)

1 圈舍建设要求

1.1 圈舍选址

要具备三通(通路、通电、通水),地势干燥,背风向阳,利于排污。

1.2 圈舍结构

标准的镇坪模式圈舍。即圈舍外墙为双砖夹泡沫的保温墙,地面下设U形火道,山墙设两个风机孔,两个通风窗,舍内设一个操作间(缓冲间)位于进火口端,每栏安装两个自动饮水器,走道设在圈舍正中,粪沟设在两边,圈舍横向坡降为1%,走道应高于圈面1-2cm,粪沟纵向坡降3%,屋顶由下至上为屋架、檀条、彩条布、6cm泡沫板,红瓦盖顶。

1.3 排污及无害化处理设施

配套干清粪发酵棚、三级沉淀池和病死猪无害化处理池。

2 良种繁育技术

2.1 品种选择

适宜我县推广的种猪为长白、大约克、杜洛克等优良猪种。

2.2 杂交模式

2.3 后备母猪的选留

选留的后备二元杂交母猪体型要符合繁殖生产技术要求,体格发育良好,阴户较大,有效乳头7对以上,排列整齐,性情温顺。

2.4 适龄配种

由于二元杂交母猪的性成熟较晚,母猪出现初情期时先不要急于配种,在3个发情期后,也就是第四个发情期才能配种。一般认为,优良品种的母猪初配年龄为8~10个月,体重达100~140kg宜。

2.5 母猪的发情鉴定方法

采用“一看、二算、三听、四按背、五综合”的发情鉴定方法。即观看母猪外阴是否红肿,颜色是否发红,是否有分泌物;推算是否为母猪的发情期;听母猪是否鸣叫、闹圈;进行压背试验,按压母猪腰背部母猪是否静立不动、两耳直立、尾根竖起。

2.6 配种时间

母猪发情后一般在第2~3d配种,按照“老配早,小配晚,不老不小配中间”原则,对青年母猪发情后推迟配种,老母猪发情后早配种,中年母猪在发情中间配种;一般母猪阴户流出的粘液呈拉线状,阴户肿胀开始消退,阴门开始裂缝,颜色由潮红变为紫红,压背试验出现静立反射便是适宜的配种时间。第一次配种后经12~20h再配种一次。

2.7 妊娠鉴定

母猪配种之后不再接受公猪的爬跨,并表现出贪食、贪睡、容易上膘,皮毛光亮,性情温顺,外阴部较干燥,配种结束后18~24d未表现发情症状,即可鉴定为已妊娠

3 饲养管理技术

3.1 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技术

妊娠母猪在妊娠前期实行分群饲养,每群4~5头,到妊娠后期实行单猪单圈(栏)饲养;妊娠前期(配种后1个月以内),一般饲喂2.5~2.8kg/d,加强营养,减少哺乳时的失重,一般消化能为2950~3000MJ/kg,粗蛋白水平14%~15%;妊娠中后期(妊娠第31天-临产前)饲喂量为2.3~2.5kg/d,消化能为2950~3000MJ/kg,粗蛋白水平13%~14%;严禁饲喂霉烂和农药污染饲料,发霉变质会产生大量毒素,如玉米发霉、黄曲霉素等会影响受精卵着床和胚胎的发育,造成胚胎死亡和流产。

3.2 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技术

3.2.1 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哺乳母猪要饲喂营养全面优质的全价饲料,粗蛋白17%,消化能3200MJ/kg;母猪产前3天减少喂量,产前第2d少喂,产前当天不喂;产后第1d不喂料,第2天少喂,第4d以后增加饲喂量和次数,喂5次/d,一般哺乳期母猪日采食时5~9kg;提供足够的饮水,母猪哺乳期每天饮水量在10~15kg左右。

3.2.2 接产技术。仔猪出生后,接产人员应立即用毛巾将仔猪口鼻中粘液擦净,再将全身擦净,将初生仔猪置入30~32℃的保温箱中。先将脐带内血液向仔猪腹部方向挤压,然后距腹壁3~4cm处用缝合线结扎后剪断脐带,断端涂5%碘酒消毒,以防破伤风。

3.3 仔猪的饲养管理技术

重乳食,过好初生关。让仔猪充分吸食初乳,使其获得必要的营养物质和免疫物质,以增强体质。早开食,过好补料关。抓旺食,过好断乳关。仔猪达4周龄后,进入旺食期,采食量增加,生长迅速。为了提高仔猪的断乳窝重,必须抓好旺食期的饲养管理。

3.4 育肥猪的饲养管理

3.4.1 圈舍清洗。新圈舍在进猪前5d,老圈舍在进猪前一周,对舍内所有设备进行一次彻底清洗。

3.4.2 消毒。新舍进猪前一天对猪舍用20%的石灰水或“8.4”消毒液进行全面消毒。

3.4.3 加温。新圈舍进猪前2~3d火道加温,老圈舍进猪前一天加温,猪舍温度控制在26~30℃,湿度小于70%。

3.4.2 饲料。进猪前准备好仔猪采食的饲料,如颗粒料或配合饲料,最好选用原仔猪场采用的同一品种饲料。

3.4.3 饮水。仔猪入舍时应及时将自动饮水器关闭,在食槽内加入温水和口服补液盐+电解多维+土霉素片(阿莫西林粉或痢菌净粉),保证仔猪入舍后半小时内有充足的饮水。

3.4.4 消毒。前2周每三天消毒1次,第3周后每周消毒1消毒液更换使用,消毒液浓度适当加大。

3.4.5 驱虫。每两周用敌百虫(2%)+来苏尔(2%)体表喷洒,驱体外寄生虫或防湿疹。

4 生猪程序免疫

4.1 种母猪免疫程序

每隔4-6个月免疫口蹄疫灭活苗、猪瘟弱毒苗、高致病性蓝耳病灭活苗;配种前免疫猪细小病毒灭活苗和猪伪狂犬基因缺失弱毒苗;产前4~6周免疫猪大肠杆菌双价基因工程苗和猪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二联苗。

4.2 商品猪免疫程序:

25-35日龄免疫猪瘟弱毒苗,60-70日龄加强免疫一次;30~40日龄免疫高致病性蓝耳病灭活苗,间隔一个月加强免疫一次;35~45日龄免疫口蹄疫灭活苗,间隔一个月加强免疫一次。

猜你喜欢
活苗哺乳圈舍
会哺乳的树
不同稀释液对鸡新城疫活苗免疫效果评价
管好种公猪可提高受胎率
鹅副黏病毒病的防治
两种猪蓝耳病活苗单独与同时免疫试验
猪业科学(2018年4期)2018-05-19 02:04:35
冬季发酵床与加温舍养猪环境观察
哺乳仔猪大肠杆菌病的SM2疗法
部分漏缝地板的母猪圈舍可铺设秸秆
猪业科学(2015年10期)2015-01-25 07:14:18
适用于地面平养的可防暑降温的禽类圈舍
家禽科学(2014年11期)2014-04-29 00:44:03
一起哺乳仔猪猪瘟腹泻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