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信息技术时代拓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广度与深度的策略

2020-08-12 09:02姜曦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广度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看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信息技术时代如何借助信息化手段与前沿技术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值得我们深思。通过探索和实践,笔者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拓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广度与深度:一是拓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传承的广度与深度;二是利用新技术拓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广度与深度;三是利用新媒体拓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广度与深度。

关键词:信息技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广度;深度

中图分类号:K878.4;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18-0132-02

一、前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它(中华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基础。”①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世界上众多国家的共识,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关键,但传承方式向多元化发展,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信息技术时代如何借助信息化手段与前沿技术来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值得我们深思。

二、拓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传承的广度与深度

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了一个民族的审美特征与独特的精神文化,需要传承和发展。人是传承的核心要素,技术是辅助的传承手段。人在则艺存,人息则艺亡。培养大量的传承人是促进非遗传承的根本。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是培养传承人最有效的手段之一。面对面的交流,手把手的传授,与通过其他技术手段进行的非遗传承,在效果上还是存在较大差异的。

拓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传承的广度与深度,自然是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题中之义,广度包含三层含义:一是要将学生的范围从中小学生拓展到大学生,甚至研究生,实现学生群体的全覆盖;二是拓展单个项目传承人的群体数量;三是拓展传承项目进校园的数量,让更多的项目得到保护。深度是指传承人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年龄、不同文化层次的受众,采取不同的方法,既有普及,也有提高。以大连为例,复州皮影戏、庄河剪纸、复州东北大鼓、民间传统面塑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被引进校园进行传承。

(一)因材施教

考虑到不同类型的校园的受众对象不同,在针对初高中、小学以及高等院校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的过程中,我们要因材施教,中小学生们年龄较小,应注重在理论方面的学习,如可以讲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内涵、发展历史及艺术表现形式等。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都很强,因此更适宜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促进学生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传播方式的创新。

(二)内外结合

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方式进行传承,我们可以采用课上课下、课内课外、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法。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定期进校园授课或讲座;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纳入学校的选修课程当中,使感兴趣的学生进行更为深入系统的学习;要求学生们利用假期或业余时间完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作业;鼓励学生们组建参与更具有灵活性和创新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社团组织,在校园内组织一些相关的比赛和表演,激发学生们传承的积极性。

(三)编写教材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很多项目,主要是通过口耳相传、师徒相传、家族传承的方式流传至今,且传承人的文化素质有限,因此,很多项目鲜有文字记载,缺乏规范性,传承起来难度较大,尤其对初学者造成较大的障碍。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校园传承过程中,最好对其加以整理,使其统一规范,用文字和图解加以描述,再编写成册,并配备相关的影音资料,形成一套具有规范性、可行性、可操作性的教材。

三、利用新技术拓展非遗传承与保护的广度和深度

借助新技术开展非遗传承工作,是在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完整性、多样性的原则基础上,以数字采集、数字处理技术为基础,以非实物形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再现出来,并借助互联网加以新的解读、存储以及传播,开发新的利用方式的系统化过程,涵盖了数字化展示、数字化存储、数字化设计、数字化虚拟现实等多方面的新技术。

(一)新技术拓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广度和深度的优势

通过数字化处理的照片、音频、录像等,达到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原貌和永久存储的目的,将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经过数字化处理之后,通过包括3D技术在内的可视虚拟技术,形成动画、虚拟空间等,配合音频、视频等资料,更直观、真实地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现给人们,从而更好地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交流与创新工作。

(二)AR技术在拓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深度与广度的作用

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V,简称VR)是一种有效的模拟生物在自然环境中的视、听、动等行为的交互技术②。增强现实技术(Augemented Realitv,简称AR)是VR的延伸,AR技术可以将现实世界难以感知、难以传达的信息通过虚拟的数字化形式呈现并融入到现实世界中,将AR技术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增强大众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精神的感知和理解,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最大程度地得以展示和传播。

2002年,德国学者Tim Gleue等人利用AR技术在移动设备上进行了一个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展示与体验项目ARCHEOGUIDE,目的是通过可视化的展示方式为游客再现文化遗产场景。

2017年,陶燎亮等人基于移动增强现实技术(MoblileAugemented Realitv,简称MAR)结合以龍泉青瓷为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研究并设计了一个应用在智能手机平台上的系统。

(三)人工智能在拓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广度与深度的作用

人工智能技术(称为AI)与人造物体的智能行为有关。这些智能行为包括复杂环境中的感知,推理,学习,沟通和行为。人工智能的出现加强了人类与智能机器之间的对话。一些领域已经实现了人机信息的实时交互,以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的社会生活和生产,因此可以将人工智能技术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来:

一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将智力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结合,复兴古代文化,复兴传统文化环境,更好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扮演好承载者的角色;

二是深入挖掘和优化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系统,实现个性化输出,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效率,使用户获得良好体验;

三是运用智能语言翻译,克服语言障碍,实现不同文化之间的传播与交流,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四是利用大数据技术建立非遗知识库,实现数字管理系统;

五是将人工智能与虚拟现实技术相结合,利用现场再现的方式进行继承,突破传统静态展示的局限性,增强用户的互动能力。

一些成功的案例为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如敦煌莫高窟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保护区,2016年5月推出的“敦煌小冰”成为了人工智能的口译员,受到了很多旅行者的喜爱。“敦煌小冰”可以通过自然语义的学习和信息网络数据的使用,立即总结出大量的知识材料,很好地回答用户提出的问题。由于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敦煌小冰”可以随时随地为用户提供信息帮助。用户可以通过与之对话直接感受到知识和信息服务。

据统计,每年至少200万人在“敦煌小冰”的帮助下了解了莫高窟文化,“敦煌小冰”已成为敦煌的“网红”,受到了大家的喜爱。AR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用于数字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拉近了用户与古代文明之间的距离,使用户可以在娱乐体验中感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四、新媒体在拓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传播深度与广度的作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传承方式主要是口口相传、口耳相传、师徒相传。新媒体打破了传统方式,以文字、影像、AR、交互游戏、网站等方式,动态地、全方位、立体式地展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充分发挥其互动性、自主性、传播快、容量大的优势,突破传统媒体的局限性,让人们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强化人们对保护工作意义的认知,帮助人们加深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程度,拓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范围,实现超时空的传播,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更多的传承和融入现代生活的途径。

传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根本目的。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实施保护的主体,更是被保护的主體,因此激发传承人的主体能动性是新媒体的重要努力方向。而新媒体要通过多种方式让这种能动性获得迅速的爆发力或持久的耐力,如利用抖音、快手、哔哩哔哩、淘宝直播、京东直播、v5直播等直播平台,传承人展示非遗产品,普及非遗常识,增加非遗作品的曝光量,积累大量的人气,通过双屏互动、链接跳转等方式即看即买,直接通过电商、线上线下等多种立体销售渠促进非遗物品的跨时空销售。而消费者通过新媒体技术实现“私人定制”,对于传统手工艺融入现代生活有非常好的推动力。众所周知故宫文创就是典型的文化经济,故宫牌产品如口红、包包受到大众热评,以文化拉动了经济。

目前各地也在积极尝试和探索推动非遗与新媒体的融合。如不久前湖南省举办的首届“2020年湖南非遗购物节暨网红直播带货大赛”、大连市举办的“大连非遗购物节”等,都充分利用了电商和新媒体平台,让非遗更好地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让人们在非遗的购物体验中实现对非遗的保护,从而进一步推动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注释:

①习近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人民网http: //cpc.people. com cn/n/2014/1016/c16411325845591 htm12014-10-16.

②邹湘军,孙健,何汉武,等,虚拟现实技术的演变发展与展望[J].系统仿真学报,2004(09):1905-1909.

参考文献:

[1]易善炳.人工智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运用[J].科学经济社会,2020(01).

[2]赵忠波.大连市AR数字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发展[J].戏剧之家,2018(04).

作者简介:姜曦,大连市文化馆(大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调研部馆员。

猜你喜欢
广度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网络在拓展学生阅读广度中的运用
金融广度:指标选择与政策建议
科学把握氧化还原反应教学的深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