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博 程广东 卢惠迪
摘 要 马铃薯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经济作物,但在生长过程中会受到蝼蛄、蛴螬、蛲虫和小地老虎等地下害虫的为害。这些地下害虫为害马铃薯块茎或者在块茎上留下咬食后的孔洞,严重时可导致毁灭性灾害。基于此,从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4方面对马铃薯地下害虫防治技术进行总结。
关键词 马铃薯;地下害虫;防治
中图分类号:S435.32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0.15.019
马铃薯是一年生茄科草本植物,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经济作物之一,产量高,种植和生产稳定性很强,在我国有着广泛的种植。在马铃薯从播种到收获的整个生长过程中,地下害虫都会破坏马铃薯地下块茎和植株。马铃薯块茎生长在地下,因其富含营养,所以是害虫最喜爱的食物。地下害虫咬食马铃薯块茎后形成孔洞,不仅直接影响到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还为病原菌的入侵创造了条件,易导致马铃薯腐烂。马铃薯地下害虫主要有蝼蛄、蛴螬、蛲虫和小地老虎,会对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造成一定为害。我国是马铃薯产量大国,马铃薯种植面积特别大,地下害虫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极其严重。
1 常见害虫的生活习性及为害特点
1.1 蝼蛄
蝼蛄为直翅目害虫,又称拉拉蛄。蝼蛄成虫和若虫在土壤中活动,可以形成纵横交错的隧道,用口器为害播种的种子和马铃薯茎基,对马铃薯造成直接为害,受蝼蛄影响的部位表现为杂乱状。蝼蛄可以将马铃薯根从土壤中分离出来,导致马铃薯枯萎而死。春季地面气温上升,蝼蛄会到10 cm深的耕作层为害马铃薯,昼伏夜出[1]。蝼蛄咬食马铃薯的块茎从而使其形成了许多孔洞,大大降低了马铃薯的品质,严重时甚至可使块茎腐烂。
1.2 蛴螬
蛴螬是金龟子或金龟甲的幼虫,也叫作鸡乸虫等。蛴螬终生生活在土壤中,白天藏在土中,晚上8:00—9:00进行取食,蛴螬有假死和负趋光性。喜欢生活在马铃薯等肥根类植物种植地,可将马铃薯的根部咬食成乱麻状,可以把幼嫩的马铃薯块茎吃掉或在块茎上留下咬食后的孔洞,严重时可以导致毁灭性灾害。夏季,当地下10 cm处的土温达到5 ℃时,蛴螬开始上升到土表活动,13~18 ℃是蛴螬活动的高峰期,23 ℃以上就往深土中移动,直至秋季时期土温下降到其活动适宜范围时,再向土壤的上层移动[2]。
1.3 金针虫
金针虫是鞘翅目(Coleoptera)叩甲科(Elateridae)昆虫幼虫的总称,春秋两个季节的温度最适宜金针虫活动,其可以根据土温进行上下移动,当土壤温度达到6 ℃时,会上升到表土层进行为害[3]。金针虫的幼虫能咬食播下的马铃薯块茎以及茎的地下部分,易导致马铃薯枯死,造成缺苗断垄。
1.4 小地老虎
小地老虎又名土蚕、切根虫,白天潜伏在土壤中,夜晚进行取食等活动,具有趋化性,喜爱糖蜜等蜜源性汁液。土质疏松、团粒结构好、保水性好的土壤,多生杂草和比较荒漠的地方多有小地老虎。小地老虎主要通过咬掉靠近地面的马铃薯幼苗杀死整株植物,并经常将其拖进虫洞来伤害马铃薯幼苗[4]。
2 综合防治技术
地下害虫为害特点各不相同,但都在地下活动,因此防治方法基本相同,具体可分为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以及生物防治。
2.1 农业防治
1)清洁田园,在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清除杂草,保持田园的干净整洁。杂草不仅是地下害虫的隐蔽场所,也是地下害虫向田间迁徙的媒介,及时清除杂草可以减少害虫数量。在马铃薯出苗前也要及时铲除杂草,这样可以减少地下害虫幼虫时期的食料,并将杂草直接运出田外,尽可能地消除产卵寄主。
2)秋耕时可以把为害马铃薯的地下害虫翻到地表上,使其吹干、晒干或被天敌捕食。通过对马铃薯栽种土地的深翻,防止地下害虫进行生存越冬,可以将地下害虫的越冬环境破坏掉,减少次年的虫口密度,为下一年栽种提供良好环境,从而起到显著的防治效果[5]。
3)合理施用腐熟农家肥可以为马铃薯的生长提供营养。农家肥是很好的肥料,不同肥料的养分含量存在差异,结合施用,可以保证养分全面。在种植马铃薯时,只要农家肥搭配施用得好,加上平时注意些细节管理,让肥料养分得到更完全的利用,马铃薯的收成就能够得到保证。同时,也可以合理施用碳酸氢铵、腐殖酸铵、氨水等化肥,地下害虫闻到這些化肥气味就会躲避远离,因此具有一定的驱避作用。但要注意在施用过程中,避免对人畜造成为害。有条件的地区还可以因地制宜地采取水旱轮作的方法,大大减少地下害虫的发生量,也可以与非茄科作物轮作2~3年,有效减少土壤中有害生物种群数量的积累,从而降低马铃薯植株对化学品的依赖。
2.2 物理防治
鳞翅目类成虫、蝼蛄、地老虎等害虫都是在夜间进行活动,且具有趋光性,因此可以利用这一特性进行诱杀。在夜间(一般是晚7:00至早上5:00),利用性引诱剂诱杀法、黑光灯诱杀法、投射式杀虫灯诱杀法、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法和高压汞灯诱杀法等进行成虫防治。而对于活动性比较弱的或是假死害虫,可以实行人工捕杀。有些地下害虫还具有趋化性,因此可以用糖醋酒液诱杀地下害虫,这样可以减少成虫产卵,降低幼虫数量。糖醋液诱杀的方法是按照酒醋糖水1∶4∶3∶2的比例,再加入90%敌百虫晶体少许,混合后调匀盛在盆内,按7.5盆/hm2放置于田间,距离地面高1.2 m,每5 d添加1/2的糖醋液,每10 d全部更换新的糖醋液。
2.3 化学防治
1)在播种马铃薯时,可以采用每667 m2地使用1%的敌百虫粉剂3~4 kg倒入10 kg细土中,制作成毒土,搅拌均匀后在垄沟中撒播,翻地时被当作肥料翻在地里,可以毒杀为害苗期的地下害虫;或在中耕期将上述农药直接撒在苗根部,直接毒杀地下害虫,防止破坏幼苗。
2)使用质量分数为50%的辛硫磷乳油1 000倍液进行灌根防治,每株根部浇药液100 mL。灌根法对地下害虫均有一定防治效果,特别是对1龄幼虫防效高,既能减轻当年的害虫为害程度,也可有效减少来年害虫发生量。
3)小面积防治可以用谷子、豆饼、麸皮10~20 kg炒黄炒熟,或秕谷10~20 kg煮熟晾晒至半干,再将90%晶体敌百虫0.5 kg放入60~70 ℃适量温水中溶解成药液。也可以使用80%敌敌畏0.5 kg、水2.5 kg按1∶5的比例进行溶解,用喷雾器均匀喷在1~20 kg切碎的灰菜、刺心菜等草上,夜晚将其分成小堆后放在马铃薯田间诱杀地下害虫的幼虫。
2.4 生物防治
捕食蛴螬等地下害虫的天敌有食虫虻幼虫、寄生蜂、寄生螨和寄生蝇等。目前,对于地下害虫防治有效的病原微生物主要有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简称Bt),具有殺虫速度快、治虫范围广、杀虫效果好的优点。每公顷土地用2 000万活芽孢/g的苏云金杆菌7.5 kg与农家肥混合后翻入马铃薯耕作层,或在播种期将混合肥播到马铃薯的种穴中,确保杀虫率达到90%以上。
3 结语
马铃薯地下害虫是破坏马铃薯的大敌,因其种类多、活动规律不一、潜伏期长且活动场所隐蔽,单一防治方法很难起到效果,因此需要因地因时因虫制宜地综合使用多种方法,开展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治理。与此同时,要尽可能采用对环境没有毒害、成本低、对生态平衡有益处的综合防治方法,将地下虫害控制在经济为害水平以下。
参考文献:
[1] 高引全.马铃薯主要地下害虫防治技术[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7(10):74-75.
[2] 黄平.马铃薯地下害虫综合防治[J].云南农业,2019(7):79.
[3] 张微微.不同药剂对马铃薯主要病害及地下害虫的防治效果研究[D].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2018.
[4] 杨宏.马铃薯主要病虫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技术探析[J].种子科技,2020,38(1):89,92.
[5] 巨泽良,李秀玲.马铃薯主要地下害虫的为害及防治技术要点[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6(10):177.
(责任编辑:刘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