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乒乓球球体与球质改革后反手技术的演变与发展趋势

2020-08-12 01:20张敏
当代体育科技 2020年18期
关键词:乒乓球发展趋势

张敏

摘  要: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录像观察法、对比分析法,对乒乓球台内反手技术、台外反手技术、反手单项技术实战中的运用、反手技战术组合运用在不同时期的表现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并得出以下结论:球体、球质的改变创新了反手技术和技战术组合,新技术和技战术组合提高了反手技术在比赛中的使用比例和击球威力,具体为反手技术处理台内球由“稳”变“凶”,由“难”变“易”;台外球反手技术威胁增大;反手单项技术在实战中的运用简单化、粗暴化;技战术组合运用更加多样化;正反手技术的运用日趋均衡。

关键词:乒乓球  反手技术  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20)06(c)-0252-03

The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and Trend of Table Tennis' Backhand Technique with the changes of the ball's material and size

Zhang Min

(Table Tennis Management Centre of Fan County, Puyang City, Henan Province, 457000)

Abstract: By using the method of documentary review, expert interview, video observation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this paper makes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table tennis' backhand technique of short court, middle and back court,  the application of single backhand technique in actual combat, and the combination of backhand skills and tactics in different periods, and draws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 the changes of the ball's material and size innovate backhand techniques and tactics, new techniques and tactics' combination promote the using rate of backhand technique and strengthen the power of hitting. Specifically, the backhand technique changes from "stable" to "fierce", from "difficult" to "easy"; the threat of backhand technique increases; the use of single backhand technique in actual combat is becoming simplified and rough; the tactical combination is becoming more diversified; the use of forehand and backhand is becoming balanced.

Key Words: Table Tennis; Backhand Technique; Trend

乒乓球項目在发展历程中无论器材、技术、打法和规则都在不断发展与创新。器材上从木板、颗粒球拍演变到海绵球拍再到海绵胶皮套胶球拍;技术上由简单的推、攻、挡技术演变到现在的搓、摆、拧、拉、反拉、反撕等技术;打法上由快攻打法演变到弧圈球打法再到快攻结合弧圈打法;规则上从21分制改成11分制;近期国际乒联又将直径38mm乒乓球改成40mm乒乓球并由赛璐璐材质球变成塑料球。纵观每次器材或规则改变之后乒乓球赛场都会酝酿出新的打法,新的打法中蕴含着新的技术。国际比赛成绩证明,在规则改变后哪个国家或个人最先掌握新器材的性能,最先掌握先进的打法和新技术,最先适应新规则,他就能占领先机,引领时代的潮流,立于不败之地。现阶段乒乓球球体增大使得运动员击球旋转减弱、球速减慢,在这种相对低旋转、慢速度的条件下乒乓球技术又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观看近期重大乒乓赛事,发现球体增大以后运动员比赛中反手技术使用比例和得分比率明显增加,对此现象让我们认识到当今的乒乓球项目过度依赖正手技术已不能在世界乒坛立足,乒乓球技术的发展正由正手技术为主反手技术为辅的技战术风格向均衡使用正反手技术的方向演变。当前形式下只有不断强化、创新反手技术,合理运用正反手技术才能达到更高的境界。因此,针对现状研究乒乓球反手技术并讨论反手发展趋势是十分有必要的。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资料法

通过阅读乒乓球书籍和查阅知网、万方等数据库相关资料并进行整理分析,为文章奠定理论基础。

1.2 专家访谈法

走访高水平运动队,探访高水平教练及运动员,听取他们对不同时期反手技术特点的看法和观点,收集他们对反手技术的现状与发展方向的意见和建议,为本文提供技术支持。

1.3 录像观察法

选取小球时代末期、大球时期及新材质大球时期运动员在奥运会、世界锦标赛、世界杯、世界乒乓球巡回赛总决赛四分之一决赛、半决赛、决赛技术录像和世界排名前十名优秀运动员的比赛视频作为研究基础进行分析和探讨。

1.4 对比分析法

将不同时期的反手技术进行对比研究和逻辑分析。

2  研究内容

2.1 台内球反手技术分析与讨论

乒乓球台内球是指落置本方台面后不出台的球。处理台内球技术主要包括摆短、劈长、挑打、撇、拧拉等技术。

小球时期的击球特点是速度快、旋转强、弧线低、变化多。这些特点致使运动员在处理台内球时不易使用进攻性技术。尤其是反手位的台内短球处理起来更加困难,用反手摆短技术接不转球一不小心就会回球冒高被动“挨打”,用反手劈长技术接球也往往会因回球不够低、转、快、长而被对方冲、打。为摆脱反手技术接球的劣势并争取在被动的接发台内球、对方摆短台内球中寻求主动,故很多运动员便尽可能的采用正手技术接球,即:来球到反手位也强行侧身站位用正手技术回接来球。这样回球的优点一是正手技术接球质量高于反手技术;二是除搓、摆等过渡性、控制性技术外还能增加正手挑打技术来争取战略上的主动;三是侧身位的正手接球有利于和正手拉球、攻球等杀伤力大的技术形成有效的技术衔接。不过,侧身站位正手接反手台内球的弊端在于正手位的空档比较大,需要时刻提防对手偷袭正手位和使用压左调右战术。

进入新材质大球时期,球的旋转减弱及速度减慢,给反手技术处理台内球创造了有利条件,带来了发展的机遇,反手拧拉技术应运而生。分析其内在机理是因为球速的减慢能让运动员有充分的时间去选位;旋转的减弱能让运动员更容易控制球(摩擦、击打)和发力击球;反手动作小、灵活性强的特性容易在得到台内施展。反手拧拉属于进攻性技术,其动作是一个利用肘关节作为杠杆带动前臂、手腕迅速向前、向上摆动并及时制动的过程。其动作结构流畅,手臂、手腕发力充分,击球瞬间像是甩在球上一样非常有力。这项技术击球的特点是拧拉出的球具有旋转变化(上、下、侧)、弧线变化(高、低)、落点变化(左、右、长、短)、速度变化(快、慢)。比赛中如能拧出高质量的落点刁钻的弧线球会加大对手判断球和控制球的难度,尤其是拧出的侧上旋球或侧下旋球常常会令对手感到匪夷所思,无从下手回球的感觉,给对手制造极大的威胁甚至是直接得分。反手拧拉技术适应能力很强,它可应对不同性质的来球,尤其对侧上下旋处理起来更为顺手,纯下旋相对难一些;在位置上一般用于回接反手位半台的台内球,在判断准确的情况下中路短球和正手位亦可使用。目前运动员处理反手台内球时不再一味侧身使用正手技术,而是首先选用比侧身正手技术处理球更为便捷、上手速度更快,质量更高的反手拧拉技术作为处理反手台内球的主要手段。可以说反手拧拉技术不仅解决了反手位台内球被动的难题,也有效地解决了反手位使用正手技术出现的正手位空当问题。

2.2 台外球反手技术分析与讨论

此处将落置本方台面后出台的球统称台外球,反手位台外球技术包括反手近台技术和反手中远台技术。

乒乓球小球时期训练指导思想为“技术全面”“特长突出”,所谓“特长突出”指的是突出正手技术,明确把正手技术定性为乒乓球技术当中最主要的得分手段。突出正手技术的原因是正手击球动作能充分借助脚、腿、髋、腰手臂力量,能使击球力量更大、速度更快、杀伤力更强、得分率更高。为此教练员训练运动员时通常会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练习正手技术,比赛时要求队员有机会就要使用正手技术,没机会也要创造机会,不仅在正手位使用,连反手位甚至反手位不是明显机会的情况下也要冒着失误的风险强行正手进攻,这样也无形中增加了正手使用率,降低了反手的使用比率。所谓“技术全面”是指除了正手以外的技术也都要掌握不能有短板技术,反手近台技术就是技术全面中的一项技术。作为一项次主要技术它主要运用于反手位,处理下旋球时以拉为主,处理上旋或平击球时以反手攻、反手挡、反手弹击为主。反手技术动作较小,击球具有速度快和突然性的特点,但击球的力量并不是很大,比赛中只能依靠快速的击球和变线赢得主动,直接打出制胜球的概率并不高。

改为新材质大球后运动员击球时乒乓球在球拍上停留的时间有所加长,球到球拍上反弹的速度有所减慢,这种瞬时出手速度的减慢也使得小球时代的反手技术击球速度快的特点有所减弱。不过球拍和球接触时反弹速度慢的同时,球变得容易控制了,也有充分的时间去摩擦球制造旋转了。运动员掌握新球特点和击球规律之后,反手技术不再一味追求速度,而是用球拍撞击来球的基础上融入摩擦球,将速度与旋转高度融合,形成既有速度又有旋转的高质量上旋击球,这个技术也有了新的名称叫做反手撕技术。反手撕技术在主被动条件下均可使用,主动时可发力进攻,被动时可以借力打力,回球均具备有速度带旋转,球落置对方台面后有一定的上旋前冲力特点;这项技术有时还可通过制造低弧线球、高弧线球、假旋转球等配合使用,以打乱对手击球节奏,加大对手判断球、回接球的难度,是全面优于反手攻的一项新技术。随着反手反撕技术的出现和击球质量提高,增强了运动员使用反手技术的信心,具体表现为:(1)运动员比赛中反手技术的使用比例大幅增加,正手技术使用比率下降,正反手技術的使用正在趋于均衡;(2)反手技术的使用范围更大,运动员比赛中不仅反手位使用连中路球、正手位使用反手技术的现象也时常发生。

乒乓球反手中远台技术主要包括反手中远台拉球、反手放高球等技术,是指离台50cm以上远的距离进行处理球的击球方式。乒乓球比赛如果一方被逼迫到中远台意味着该方进入被动挨打的局面,这种情况下被动挡一板或者放起高球都属于正常现象,不过随着球体的增大,球速减慢(退台后减速更加明显),运动员放高球的局面减少,反手反拉、反手远台对拉的局面增多。另外和小球时代相比反手拉球动作放得更开,全身力量用的更足,击球绝对力量更大。

2.3 反手单项技术实战中的综合运用与反手技战术组合运用分析与讨论

反手单项技术综合运用是指将自己所掌握的反手各项技术合理地运用于比赛之中,是反手技术综合实力的体现。反手单项技术在主动进攻条件下是有意识完成的击球动作,在被动防守条件下是无意识地完成击球动作,综合运用主要反映运动员比赛中应对不同对手,不同来球时,灵活、准确地运用反手技术处理各种球路中的各种速度球、各种落点球、各种旋转球、各种节奏球的能力。反手技战术组合是指将自己所掌握的反手各单项技术组合成具有战略意义的技战术套路。反手技战术组合是反映运动员在主动进攻或攻防转换条件下反手单项技术一板接一板连续击球的能力和战术素养。反手单项技术是应激条件下的自然条件反射,可能是一板球就能结束战斗,技战术组合更像是有意打出的组合拳,它不追求于一板球致胜,但是每一板球的出手都很有针对性、目的性并步步紧逼,直到最后的胜利。行之有效的技战术组合能给对手造成连续施压,让对手陷入被动,无法摆脱困境的局面,从而充分发挥自己技术水平抑制对手水平的发挥,达到克敌制胜的效果。一般情况下主动进攻或攻防转换时较易发挥技战术组合,被动防守时更加考验反手单项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力。

从反手技术在实战中的比赛运用来看,小球时期反手技术的运用具有多样化特征(搓、拉、弹、打、攻),同时技术的运用具有相对固定的模式(面对各种球路、性质的来球,运动员只能采用相对应的技术来应对,不能任意拿出一项技术应对各种球,否则容易造成失误)。大球新材质后反手技术的运用演变为单一性、简单化特征(反手拧拉、反手撕这两项技术适用球路、球性的能力强,可应对各种来球并且技术稳定强,击球威力大)。从反手技战术组合在实战中的比赛表现来看,技战术组合运用在这两个时期也有了明显不同。小球时期的反手技战术组合指导思想是每一分球的第一板击球以过渡技术为主进攻球技术为辅,接下来的每板球打出速度和落点,创造机会正手进攻。常用的组合:板球控制或进攻到对手反手位,在反手位形成相持球后利用速度压制住对手反手,伺机正手进攻得分或反手位形成相持后变化落点,利用线路的变化取得主动寻找机会正手进攻得分;反手下旋拉球起板后迅速结合反手弹击技术,利用旋转与速度的变化得分。大球新材质时期的技战术组合指导思想是每一分球的第一板的击球以进攻技术为主,难以进攻或战术需要时才会选择过渡技术,尽量反手技术直接得分。常用的组合一、第一板反手拧拉技术上手后,在反手位形成相持,突然大力反撕对手正手位边线位置,利用加旋转的快速度、大落点的回球和突然性得分;反手技术发动进攻后,在相持中利用反手主动击球的线路变化(例:击球线路由反手→至中路→回反手→变正手→再回反手,总之击球变线的落点始终在对手的被动之处),配合击球旋转强弱、弧线高低、力量轻重、速度快慢的使用,反复不断调动对方,制造回球难度导致对方的失误得分。

3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反手拧拉、反手撕技术的发展,运动员比赛中反手技术的使用比例明显提高,反手拧拉、反手撕技术有效的解决了小球时期台内球不易进攻,台外球击球威力小的难题,使得乒乓技术正在向正反手技术均衡运用的方向发展;新技术发展的同时技战术架构也得到重组,反手单项技术的运用更加简单化,技战术组合运用更加丰富,新的技术架构有效的解决了防守即进攻,进攻就要多变的难题,使得技战术体系由攻防结合模式向全攻全守模式发展。由此,反手技术及技战术组合在整个乒乓球技战术体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运动员和教练员要更加重视反手技术的研究和训练来迎接未来的挑战。

参考文献

[1] 唐建军.乒乓球运动教程[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

[2] 刘建和.乒乓球教学与训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4.

[3] 王璇.不同材质塑料球影响下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的技战术对比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2019.

[4] 卢永妍.不同材质塑料球影响下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的技战术对比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2019.

[5] 张新,商徽.使用40+乒乓球的规则对乒乓球技战术的创新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5(12):52-54.

[6] 徐君偉.新球时代男子比赛技战术运用特征、成因及发展趋势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8(4):119-125.

[7] 蒋津君,姚家新,孟庆华.乒乓球反手中远台拉冲技术的生物力学特征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8,1(5):44-56,63.

[8] 陈光伟,冯嘉诚,陈洪淼.软梯训练对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脚步能力的影响[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8,1(5):64-75,80.

猜你喜欢
乒乓球发展趋势
乒乓球与大铁球
迷你乒乓球
乒乓球快速变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