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以及人工智能、5G技术发展,传统新闻生产发生重大变革,人工智能的环境不仅改变了新闻生产模式和新闻理念,还对新闻生产思维和新闻文本叙事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运用新闻叙事学理论,分析了人工智能技术与互联网思维之间的关系,继而对互联网背景下的新闻叙事模式特征、新闻叙事体验、新闻叙事策略三方面进行分析,给出人工智能环境下互联网思维与新闻文本叙事之间的双重建构关系,指出人工智能技术对新闻文本带来的影响。
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说[1],产品经济和服务经济之后的下一个浪潮是体验经济,从用户体验、读者接受角度来看,一个新闻作品,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即使是已经完成,但如果没有读者阅读,那只能算半成品。
新闻生产主体提供的是可供体验的新闻作品,当用户通过阅读,将自己的情感、经验、兴趣投射到作品中时,才能宣告新闻作品的完成。在新媒体平台,用户阅读的过程就是体验的过程,新闻从业者需要将视角从新闻产品转向用户,一个新闻作品的优劣不是由新闻作品自身和生产主体来评价的,而是由用户决定的,从技术逻辑角度来说,人工智能技术能更好地帮助新闻生产从产品思维转向互联网思维。产品思维是以如何生产好新闻作品为最高原则,用户只能被动接受。互联网思维的特征是用户的主观体验,通过持续的体验产生互动,最后形成用户群,让用户从关注新闻到对新闻文本产生兴趣,再到成为新闻平台的使用者甚至粉丝,最后形成用户群。
传统的新闻叙事是一种告知思维,也是一种实践性事件描述,新闻文本按照新闻主题和时间轴的线性叙事进行表达,但这样的方式并不能全面明晰地叙述清楚整个事件的发展趋势,而且欠缺人性的温暖。人工智能环境下,新闻叙事选择的主题是一些以小见大的题材,从个体切入聚焦社会热点,贴近用户生活,以近期有关“新冠肺炎疫情”的报道为例,运用人工智能开展报道的新闻主题大致分为五类,分别是:疫情的防控措施报道、疫情现状报道、疫情数据分析、疫情的相关科普知识及应对疫情所采取的其他措施报道。例如,从新华社有关新冠肺炎疫情的报道来看,3月20日的报道《戴?不戴?》指引用户如何科学佩戴口罩、3月10日的报道《别了,方舱》宣告武汉16家方舱医院全部休舱、3月13日的报道《分吧》提倡在疫情期间推广分餐制。新闻标题简单直观、具有画面感,以小切口表现大主题,贴近生活,吸引用户点击观看,满足用户需求。
互联网思维强调“打动”,新闻叙事是用户与新闻之间产生互动的唯一渠道,人工智能新闻与传统新闻的不同在于,新闻中嵌入了故事性的表达形式来展现新闻叙事。新闻的故事性包容力更强,不仅能讲述新闻事件的相关信息,还能运用简单的图片和视频讲述事件的背景信息。新闻在对事件进行叙事的过程中,需要通过故事层面进行展开,而故事层面如何发展,很大程度上受媒介属性的影响。人工智能技术扩展了新闻叙事的故事内容,在叙事结构的话语层面上,其主要功能是故事层面的显性输出,通过内容生产者的逻辑和节奏来重组故事顺序,在故事层面基础上进行组合。传统媒体的叙事表现力逐渐下降,超文本的运用和超链接技术的加持使新闻叙事中的故事镶嵌有更多层次性,增大信息容量,链接新媒体。
为了打动用户,新闻叙事主题和叙事不再是告知式表达,相比较淡漠的传统新闻话语,互联网思维更加注重与用户互动。用自动监测和行为识别技术挖掘用户深层次的需求,靶向性的新闻叙事主题更贴近人文生活、接地气。新闻文本叙事打动用户的不仅是人工智能技术的体验,更多是叙事主题背后的情怀表达,让叙事话语变得有温度。运用讲故事的思维方式,从讲故事的角度定义新闻主题,运用故事传播新闻。
□ 上图 央视频5G慢直播:带您云登顶看珠峰。
□ 下图 《中国战“疫”制胜之道》截屏。
打动用户是以互联网思维进行新闻叙事的开端,而如何服务用户并带给用户极致的体验才算是真正的互联网思维。新闻叙事话语是故事的表达载体,不同层面的话语表达是叙事视角的转换,也是新闻主体多样性的体现。传统新闻叙事视角往往为全知视角,叙事者无所不知,以上帝视角讲述新闻,距离用户较远。但是在互联网时代,新闻叙事视角的多重性体现为:在运用全知视角基础之上,网络直播和VR、H5技术还会运用限知视角或者第一人称视角,以新闻介入者的身份对新闻进行叙事报道。例如新华社推出的“新青年”专栏,2020年4月20日播发《落地中国,请找他们打卡》,三名青年分别奋斗在机场、转运点、隔离观察点,无缝衔接组成防止境外输入战线,以自拍Vlog的视频形式,为用户讲述了他们的防疫故事,相比较专业的新闻记者,主人公亲民、友善的形象拉近了新闻与用户之间的心理距离。短视频、直播、Vlog,大多以第一人称视角作为新闻视频的主要视角,通过互动、自拍等方式,让用户以故事讲述者的身份参与新闻事件,感受到自我的存在感以及与新闻讲述者的平等地位。
叙事视角的多重性还体现在叙事主体的多样化上。传统的新闻媒体由于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采编新闻程序简化、挑重点信息发布新闻事件,主旨信息单一,需要通过用户自身的逻辑去区分故事的层次性;人工智能技术下,新闻生产的变革使新闻采集渠道变宽,新闻从多视角、多空间进行故事叙事,打破了传统媒体版面大小的局限性和地理空间性,在不同媒介中运用不同技术组合形成多种文本的呈现。例如2020年4月19日,中国电信联手“央视频”APP推出珠穆朗玛峰5G直播,通过360度广角镜头24小时全景记录,立体化的空间增进沉浸感。直播间设立了四个叙事视角,分别是“珠穆朗玛峰”“珠峰大本营”“珠峰绒布寺”“珠峰VR”,用户可以随时通过直播欣赏珠峰的实时景观变化,同时发布弹幕进行互动,其中“珠峰VR”视角内,用户还可以通过转动手机,自主调节观看角度,拥有全新的视角及更丰富的感受。
人工智能技术改变了新闻生产模式,新闻生产主体呈现多元化的趋势,AI主播、写稿机器人、现场云、智能视频生成平台等都成为新闻生产主体,叙事主体的多样化实现了新闻叙事视角从单一到多角度的转变。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使用户在体验新闻时,以新闻当事人的视角体验新闻现场,加强了沉浸式体验。自拍视频及第一人称视角的运用激发了用户对新闻人物的认同感和新闻事件发生时的沉浸感,在更好服务用户的同时,拉近了用户与新闻之间的距离,给予用户个性化的信息解读空间。
聚集用户、使用户形成社群是互联网思维的最高形态。新闻文本叙事中,除了运用传统的事实修辞增强新闻的真实性之外,人工智能时代下新闻叙事修辞主要运用功能修辞和符号修辞。功能修辞是指运用新闻发布平台的功能,在描述新闻事件时,配以新闻组图和链接,提升新闻文本的叙事效果,增加叙事空间。符号修辞是指运用符号表情明确表明文本的叙事意图,提高用户的阅读效率。两种修辞既能增加新闻的画面感,也能更好地提供新闻事实和细节,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把用户的感官“搬”到新闻发生现场,感知整个事件的发生过程,同步事件发生时间,有助于用户从新闻报道中及时捕捉新闻要点,逐渐习惯高效率和方便快捷的新闻阅读方式,更能体现新闻的客观性。叙事修辞的创新将传统的新闻叙事结构由“线性叙事”逐渐转向为“非线性叙事”。
传统新闻“线性叙事”是记者将所收集到的线索,进行整理、归纳、加工,按照时间顺序或者以某种逻辑作为主线串联新闻故事,在建国、建党等相关纪念性活动和重大主题报道中经常被采用,以时间为节点叙述事件,串联全篇;或者将新闻事件中最重要的部分放在新闻开头,随着重要性依次递减安排文章结构,从而吸引用户。再加上传统的新闻文本中只有图片、文字和视频元素,无法满足用户观看新闻的需求,而在人工智能环境下,叙事修辞的多元化和技术的使用打破了原有的新闻叙事结构,形成一种不按照时间、逻辑、空间顺序,与之相背离的非线性叙事结构,营造出360度全方位的新闻现场。线性叙事向非线性叙事的转变也体现出新闻结构上的创新,传统新闻叙事中比较固定的结构以标题、导语、摘要为固定元素,但是人工智能技术改变了这一叙事结构。例如新华社2020年4月8日报道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的新闻《中国战“疫”》,仅有标题、评论和视频,打破了原本固有的结构形式。
创新式的叙事修辞和叙事结构对于用户了解新闻事件更加便利,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新闻叙事给用户极致的新闻体验,获得更多用户青睐。用户充分认可新闻产品,就会口口相传,在短时间内形成用户群。新闻文本做到有多极致、用户体验有多完美,新闻产品的传播范围就有多大覆盖面积,由此形成的用户群体就有多大的感召力。
专家评审意见:《人工智能环境下互联网思维与新闻文本叙事》一文以人工智能环境作为背景,选择新闻文本叙事进行具体研究与分析,逻辑思路清晰,观点有一定的新意。论文具有现实针对性,较为全面地阐述了互联网思维对新闻叙事模式、叙事体验、叙事策略的影响。选题贴近媒介前沿实践,结构严谨。语言平实简洁,能揭示研究对象的特征。在论证过程中也能较好地将新闻专业知识原理与现实问题结合起来。文章内容紧扣研究选题,将人工智能技术与新闻文本叙事结合起来,充分体现时代特色。但还是有一些不足的地方,对人工智能技术与互联网思维之间的联系是怎样的,人工智能技术和互联网思维是如何渗透到新闻文本中,分析得不够细致,还需加强和改进。
研究人员对1000多名儿童分别在其出生、4岁及6岁时的骨密度和骨矿含量进行检测,并将收集的数据与儿童居住区周围的超市、保健品商店、快餐店等的数量进行比对分析。有趣的是,研究人员发现,快餐店越多,儿童的骨骼发育越不理想。而出生在快餐店聚集区的新生儿骨密度和骨矿含量比平均值略低。
互联网思维中,让用户有信任感和认同感是核心。新闻文本是服务用户的媒介,服务用户是主体,叙事体验是产品与用户交互的整个过程。人工智能技术下,新闻更加注重与用户的双向互动,这是相对传统新闻生产的创新之处。一篇新闻报道要真正做到有效传播,需要将用户带动起来、增加其参与感,增强用户的黏性,通过用户的反馈获取新闻信息,做到“以内容为王”,充分挖掘新闻真相。对于让用户进行滑动屏幕等互动性行为的新闻,不是只靠新闻记者或者编辑就可以完成的,用户与新闻作品之间的互动,通过触屏改变了用户比较被动的身份,不同的选择对应不同新闻叙事的结果,有了用户的参与,新闻才会成为一个整体。这样的新闻稿件不是一次报道的结果,而是将多种互动元素穿插在报道中,让新闻的内容有了延展和扩充。新华社2020年2月24日报道《3D交互新闻|了解新冠病毒》,运用3D立体模型技术,让用户通过手势滑动实现多角度观察新冠病毒的构造、如何进入人体引发肺炎的过程、病毒的生存条件和病毒的传播途径,并且更加清晰、直观地让用户知道如何运用有效措施进行防护。
人工智能时代,生产平台多样化带来的是新闻文本的创新和新闻体验平台的变革。从用户开始关注文本时,体验已经开始,不论是评论、关注还是订阅新闻,只要发生互动,就已经成为正式的用户。新华社的“现场云”平台不仅是新闻生产平台,还给用户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体验平台,用户既可以进行跨屏迁移,也可以不间断进行交流互动,能够实现横向和纵向空间的有效衔接,优化整合资源,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获得更多的信息空间,能够提高用户黏性[2]。重新定义新闻,使用户其不再局限于阅读的范畴,并使其沉浸其中,仿佛亲临现场真实地进行体验与交互[3]。例如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多家媒体机构联合长江日报,在2020年2月3日开启24小时5G高清不间断的武汉火神山医院施工现场直播,697万[4]人参与了直播互动,沉浸在直播间当起了“云监工”。新闻平台带来的沉浸式体验,激发了用户对新闻事件的共情感与认同感,提升他们对新闻场景的理解与认识,努力使传播者等多方产生共鸣,引起共振反应[5]。用户对新闻有认同感后,会对新闻事件甚至新闻平台产生信任感,这是用户思维的最终目标。即使某些平台的服务器加载较慢导致用户的体验感相对较差,用户也不会对新闻本身的真实性产生质疑,而是产生信任感与认同,新闻机构的权威性会提高。
新闻文本叙事是情感的载体。新闻文本首先是内容的载体,但是只传达内容并不会真正打动用户,打动的前提是有爱和情感。人工智能环境下,新闻叙事主体从新闻的生产、符号表达、视觉化的功能体验甚至是每一张图、每一个字都想为用户表达情感。新闻文本形态因用户体验受到情绪感染而产生改变。虚拟现实等一些领先技术的加持与应用[6],能够使用户走进新闻事件中,引起情感上的共鸣,获得最佳的传播效果。用户身处新闻现场,与事件经历者一起理清新闻事件的经过,通过自身的分析和判断能力发现新闻现场的每一处细节,引起情绪上的变化。为了达到情感交互的目的,用户往往会选择某个新闻文本进行深入交流,这样会拥有足够的理解空间、接受精准信息、获得更加丰富的情感体验。
新闻文本叙事是个性的表达。不同的新闻文本叙事形态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新闻文本叙事的个性不同,另一方面是新闻文本叙事的风格不同。对新闻文本进行建构时,如果能很好地理解用户个性化需求的心理,便可以构建专属的用户群。大数据的日趋完善使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收集的数据信息可以充分了解用户的观看喜好。精准化传播是当下互联网媒体追求的目标,精准化筛选信息推送给用户,改变了传统新闻的普适化。传统新闻是以新闻事件和新闻工作者的视角为主,在新闻生产上不能全面了解用户需求,而新媒体的新闻生产和报道是以用户的需求为主,个性化推送内容,基本满足了每一位新闻接受者的需要。推送到用户手中的新闻媒体形态众多,除传统的文字弹窗外,还有新闻图片、动图及音频文件等推送的新闻,运用简单明了的叙事结构,提升用户阅读新闻的效率,优化体验。无论是情感的载体还是个性化的表达,用户持久的新闻叙事体验,本质上都是新闻生产者挖掘并满足用户的深层次需求。
任何新闻信息都不是单独存在的,需要对其进行融合和加工才能形成新闻。这个过程不仅运用于信息,技术、人体感觉、环境都应该进行联通和融合。时效性是传统新闻的叙事特征,技术的运用使人工智能环境下新闻的特征转变为即时性,对正在发生的新闻进行直播以及场景展现,新闻事件发生与新闻报道几乎同时进行,突破了地理空间的限制,实现一键转场。2020年3月16日,新华社联合武汉大学、中国移动推出全球首次5G+VR技术“云赏樱”,满足用户足不出户观赏武大樱花绽放美景的需求。以学生会顶楼、马院顶楼等多视角、全方位展现樱花之美,首次实现360度VR全景直播。
运用人工智能技术重构场景,还原新闻事件,打破时间限制,特别是在呈现深度新闻报道的时候,不但能够更好地刺激观感,而且可以利用不同媒介把新闻内容信息以更完美的方式展现出来,这样做是为了使用户深层次地理解新闻。利用虚拟现实、全景式环绕等各种技术手段,让受众切身感受新闻发生过程,既从感性上认识新闻,也从理性上分析新闻。例如《人民日报》2020年4月15日推出的《中国抗疫图鉴》,通过长漫画的形式,再现了从新冠肺炎疫情初期大家归心似箭准备回家过年到全国各地医疗队伍赶往抗疫一线,最后武汉“解封”樱花盛开的77天全过程,展现了全国人民众志成城、齐心协力抗击疫情的艰苦历程。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在网络空间中通过技术手段给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线上与线下、国内媒体与国外媒体搭建了一个新闻信息共享的平台。2015年,新华社全媒报道平台开始正式使用,伴随大数据的快速发展和5G技术的全面覆盖,逐渐在整个媒体行业形成了一个集内容生产、传播和运营为一体的、服务于优质内容生产的公共平台[7]。打破了文字、图片、视频之间的界限,融合了多种信息资源平台,发掘了多样的信息采集渠道,提高了新闻信息的采集效率。然而在传统模式下,采集信息主要依靠群众热线,或者利用记者编辑关系网等,现在这一切都在悄然发生改变。媒体大脑“Magic”智能生产平台的升级版本2.0在2018年6月13日问世后,通过大数据处理、智能算法、人机协作等技术生成的智能系统,可以自动生成视频内容及文字、图片等[8]。它借助图像识别技术,让机器对所采集的所有信息进行理解、分析和判断,再利用大数据和算法技术,将相关联的最新信息与原有内容进行匹配、检索和排列组合,然后依据抓取到的数据自动剪辑合成一条数据、视频为一体的智能新闻,显著提高了新闻的生产效率。
在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时代,新闻报道大多以声音、视频、图文等单一、实体的形式出现,不便于收集统计。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和全面覆盖,数字技术可以将这些庞大的信息以数据形式收集整理,形成新闻信息大数据。这样的信息采集,为新闻提供新的视角和素材,使新闻信息采集的深度更甚。传统新闻报道中可能没有被挖掘的其他新闻视角,如表情包、图片,或与之相关的人文报道,都可以通过数据新闻等视觉化的方式呈现出来。新华社在报道新冠肺炎新闻的过程中,每天的感染人数均以数字新闻的形式进行报道,再融合Vlog、动图、漫画、H5、海报等多种元素。例如2020年4月8日推出的新闻《疫情中,我们在讨论什么?》聚焦用户在疫情期间对新闻信息的关注变化,从家庭生活、复工复产、国家制度优势、国际疫情形势四个方面,运用热词、数据动图分析出用户最关注的话题,从对“中国速度”的赞赏、“中国方案”的肯定,深入到“制度优势”与“中国模式”的理性思考与讨论。
人工智能技术丰富和改变了新闻生产和传播手段,扩大了新闻行业的边界,使媒体不再以自身作为经营中心,媒体与企业、用户之间的壁垒不断消失,任何机器、个人、平台、媒体都可以作为媒介进行传播,意味着“万物皆媒体”的时代到来。这要求紧紧围绕用户,与企业或组织加强合作,全面革新新闻生产方式,同时与不同行业加强合作,利用跨界协作建立全新的用户群体。跨界协作并不局限于两种产业间的简单合作,而是基于跨界创新产品,满足不同用户需求,创造新的产业价值。央视新闻新媒体在2020年4月6日联合各大电商平台、生活服务和社交平台,联手淘宝、京东等数十个知名品牌,启动“谢谢你为湖北拼单”大型公益活动,人民日报新媒体也联合推出“为鄂下单”公益直播活动,推动湖北复工复产,同时运用超链接的形式打造征集平台,用户可以在线推荐湖北各地好物好货,利用明星效应以及淘宝优惠活动吸引用户下单购买产品,帮湖北带货,并通过合作企业的媒体端口进行分众化传播,颠覆了品牌固有的形象,以服务用户为导向,通过跨界整合形成资源共享平台,带来价值共创。
新闻媒体与其他机构、企业合作范围扩大,使用户可以在不同媒介或者客户端体验到的新闻场景间进行高质量转换。人工智能技术依靠大数据,成为最关键的信源,预判新闻热度走向,细化分析不同媒介特点,将新闻场景和新闻文本植入其中。用户积极与新闻媒介和新闻文本建立联系,使新闻生产过程实现转化,创造新的价值。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典上,新华社在国内首次使用滚屏交互融合模式,推出的《壮丽七十年 奋斗新时代》专题,无缝切换移动端与PC端,一改传统专题竖屏滚动模式,带给用户前所未有的颠覆性阅读体验,打破以往内容形态的壁垒,将板块主题与内容有机结合,多样化、交互性聚合在滚动屏幕上,满足用户多元化需求,方便用户在不同端口进行阅读。
人工智能技术改变了新闻生产:新闻生产流程下,信息采集效率提高、用户可以同步了解新闻现场情况,新闻信息采集深度加深、通过大数据挖掘新闻;新闻生产模式下,新闻的采集、报道、传播等过程都具有多元化特征。新闻通过“两微一端”“中央厨房”等平台进行多端口传播,利用人工智能学习特征、在线智能交互、用户行为检测等技术,通过用户反馈以及收集用户信息的方式进行精准化新闻推送。新闻生产的变化,使得新闻文本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出现了360度全景新闻,动画、视频、音乐等媒介形式与H5、AR等技术结合起来,与用户进行双向交互。视频和图片取代了简单的文字报告,新闻的表达更加丰富和全面。用户不仅可以阅读和收听新闻,还可以通过技术沉浸在新闻现场,以此加强新闻叙事的表达。文字的简单化被直播视频的动态化取代,文字的抽象化被数字图表的动画形式取代,新闻的文本叙事逐渐具有多媒介化特征的新趋势。
传统的产品思维理论是指优质的产品需要通过广告大力推广得到大众的认可,进而成为大众眼中的知名品牌,这和新闻行业推广品牌的运作原理迥然不同。在人工智能迅速发展的大潮流中,产品思维转化为互联网思维,意味着一个成功的新闻品牌来源于新闻文本叙事的魅力。用户充分认可新闻产品,靠的是:打动用户、服务用户、聚集用户的新闻叙事特征;和用户互动、个性化服务用户、和用户交流的新闻叙事体验;满足用户需求、关注用户变化、创造新用户的新闻叙事策略,在“内容为王”的同时充分满足、服务用户。因此,用户的好评会比广告有更好的宣传效果,其他用户与新闻产品之间也因此会产生信任关系。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与新闻文本叙事的变革,使得这种信任关系持久稳定,可以很快打造为知名的新闻品牌。
【注释】
[1][美]阿尔文·托夫勒:《第三次浪潮》,中信出版社2006。
[2]吴声:《场景革命:重构人与商业的连接》,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7),89。
[3]张屹:基于增强现实媒介的新闻叙事创新策略探索,《国际新闻界》2015(4)。
[4]数据为人民日报客户端直播官方数据
[5]喻国明,谌椿,王佳宁:虚拟现实(VR)作为新媒介的新闻样态考察,《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
[6]周勇,倪乐融,李潇潇:“沉浸式新闻”传播效果的实证研究——基于信息认知、情感感知与态度意向的实验。《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8,40(05):31-36。
[7]李欣悦:媒介融合环境下的传统主流媒体转型——以《人民日报》为例,《新闻研究导刊》2019,10(11),200-201。
[8]贺晓红: AI视域下新闻生产模式的变革研究·长春工业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