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5月16日,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出发现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普布扎西/摄)
2020年是中国人首登珠峰60周年。同时,测量登山队5月底登顶珠峰,重新测量珠峰高程。
在珠峰山区采访的近40天里,有幸认识了皮肤黝黑目光坚毅的登山家、心思缜密逻辑严谨的测量科学家,指挥有序胸怀大山的登山组织者,还有默默无闻任劳任怨的牦牛工、勤劳耕种笑容依旧的村民、自在放牧沐浴阳光的牧人,也有苦心经营旅馆的村民老板。很多时候,我们一起生活、一起工作,甚至一起分享各自的喜怒哀乐。而这一切点点滴滴,逐步在我的内心世界勾勒出一个完整的珠峰山区全景图。
4月底,拉萨河流域已进入春季,珠峰山区依然是寒冬掠过的萧条。汽车经过山区,窗外依然是光秃秃的山谷和远处的雪山。
车子每往前走一点,海拔就不断往上升高。快到大本营,有一座陈年冰川冻土堆积的小山坡,翻过这座小山坡后眼前出现一个平坦的坝子。珠峰大本营就坐落在这里,由上百顶大大小小的帐篷组成。
这里海拔5200米,氧气含量相当于海平面的一半。初到大本营,身体机能需要进行一次“格式化”,呼吸加速、胸口发闷、心跳加速,人体迅速进入一次膨胀模式。
大本营是一个由登山管理者、商业登山人员、登山协作人员、科技人员、媒体从业者、高山厨师和牦牛工等组成的社会。
大本营最大的帐篷是一顶拱形帐篷,这里是餐厅,也是最具人气的地方。还未接到任务的登山向导喜欢围坐在火炉旁,喝着甜茶有说有笑。爱玩的向导就在附近三人一组进行藏式骰子比赛,气氛融洽温馨。
他们中间,有已经登顶珠峰十五次(包括今年登顶)的高级向导扎西次仁,也有勇敢而默默无闻的登山修路队员。
扎西次仁是西藏圣山公司的高级向导,也是全国著名的高山摄影师。至今,扎西次仁和另一位同伴创造了登顶珠峰15次的中国记录。2008年北京奥运火炬珠峰传递活动中,扎西次仁用手机拍摄传送了峰顶点燃火炬的照片,并由新华社向全球发布。此次珠峰高程重测,他依然作为新华社特约记者,第十五次登顶珠峰。
为了完成好今年的报道,我们在大本营一起研究相机传输、拍摄角度、电池保温等问题,也在登顶前后就摄影报道进行了多次培训和沟通。也许长期在色块鲜明的地方生活,他们对摄影摄像的理解比常人快速、准确。这些特征在日后高海拔拍摄并传回的作品中得到了验证。多张照片被新华社摄影部评为当日最佳照片,同时《中国摄影报》等专业媒体多次头版大幅展示。
这次在大本营,最受人关注的营地属国测队的营地。营地中间飘扬着国旗。郑林是第二次参加珠峰测量活动。
2005年,刚刚参加工作的郑林有幸参与了当年的珠峰高程测量。他说:“时间过得很快,我一直在思念大本营的生活。”
此次,他们又是为精确测量世界的新高度而来。“珠峰任何显著变化,都对全球地学、生态等领域研究有重要指示意义。”国测一大队副总工程师陈刚在前进营地说。
成功,往往需要过人的毅力和勇气。因天气原因,存在流雪、雪崩、滑坠等威胁,今年测量登山队冲顶计划两度被推迟。
珠峰是世界的高度,也是人类勇气的高度。5月27日,8名测量登山队员终于顺利登顶。在面积不足20平方米的峰顶斜面上,身穿红色衣服的队员开始竖立觇标,安装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天线。同一时刻,地面6个交会点对峰顶觇标进行交会观测。
这是一次国家任务。测量珠峰意义重大。他们标注珠峰,历史则标注他们。
生活在大本营的人,涌向同一座山峰,而每一个人却怀揣着各自梦想。
□ 2020年5月27日,自然资源部第一大地测量队队员郑林在使用全站仪对珠峰峰顶进行交会观测。(新华社记者 普布扎西/摄)
来自定日县的牧民格桑,每年登山季都会赶着牦牛,穿梭在大本营和前进营地之间的山路上——在登山营地间运输物资。这条随时有滚石的山间小路,就是格桑的脱贫之路。每年登山季期间,他和他的众牦牛,可挣得人民币六万元左右。这些钱,他可以用来盖新房、买家具,改善生活。
而对于每年在珠峰山区捡垃圾的阿旺扎西来说,传承和弘扬安全、科学、环保理念的登山精神,是他此行的目的。
新华社前方报道组组长多吉占堆说,这是他登山报道33年的“告别赛”,也是封山之作。
西藏,一直笃信因果。每一件事不是单独的出现,而是每一个环节环环相扣的结果。
登山运动是一项集体运动,很多人的名字不在最后的荣誉册里。然而他们就像大河的支流,不断输入能量,奔向大海。我们报道登山家、科学家、牦牛工、农民,以及开餐馆的老板等,努力还原一个完整的登山报道轮廓。
摄影是一个传递信息的完整途径。极高海拔的影像需求也恰恰能满足人类的求知和幻想欲望。
新华社借助测量珠峰高程报道,登山和新闻摄影融媒体实现跨界融合,将喜马拉雅山脉的绝世之美展现在世人面前。
于我而言,近40天在海拔5000米以上的地区采访拍摄,是我记者生涯中最艰难、最难忘的一次经历。
视觉的盛宴和身体的煎熬同步并行。我一直坚信:大自然给予的太多,丰富了自己,成全了自己,所以唯有敬畏和仰望。一个月的时间,计划冲顶,又推迟,又计划,又推迟,反反复复,像极了人生。
□ 2020年5月28日,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队员在返回大本营途中。(新华社记者 普布扎西/摄)
期间,有过失落;有过同事从海拔6500米下撤时的激情拥抱;有过顶峰信号时有时无的焦急等待;也有看到珠峰极致美景时的怦然心动和与海拔8300米的特约记者视频通话后的默默流泪。
最终,一切以一次完美的采访报道,画上了句号。
特约记者扎西次仁、边巴、拉巴,出色地完成了海拔6500米以上的拍摄和传输任务。同时,历史性地把测量队登顶世界之巅、成功开展测量的画面第一时间传送,新华社的独家摄影视频影像传播到了全世界,完美阐释了登山精神、新华精神。
作为摄影报道的负责人,对特约记者拍摄的每一张照片,如获至宝地进行编发,对摄影融媒稿件进行策划、拍摄。对接总社编辑部进行多次加工,实现传播最大化。
登顶之日,记忆犹新。
当测量登山队的队员攀越陡峭的珠峰横切面时,震撼的画面成功传到电脑里,瞬间血脉贲张,激动不已。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奋斗,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担当。如今的测量登山队队员们不惧艰难,敢于攀登,创造历史。他们身上同样闪耀着珠峰登山先辈们的攀登精神。这种精神也鼓舞着我们,攀登自己事业的“珠穆朗玛峰”,努力成为新时代的影像攀登者。
1960年5月,王富洲、贡布、屈银华,在人类攀登史上首次从北坡登顶珠峰。英雄登上地球之巅,极大鼓舞了艰难岁月里的中国人。
这场攀登从侦查到最后登顶成功,前后持续三年,仅登山队员就超过200人。
新华社记者郭超人也是其中之一。新闻记者记录历史,同时自己也是历史的一部分。作为新华社记者,郭超人完成了一个时代的传播。从此登山报道成为新华社新闻报道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众多新华社记者前赴后继走进雪山、传播登山精神。
2008年,北京奥运圣火在珠峰顶峰成功传递,再次燃起了中国人内心的自豪。新华社第一次借助先进技术把登顶点燃火炬的场面第一时间传播给全世界,实现新闻摄影的一次飞跃。
新华社摄影记者索朗罗布背着沉重的摄影器材登达海拔6500米的“魔鬼营地”,拍摄大量的新闻作品,为后来的新华社记者探出了一条道路。
世间所有的路,一定是前人走过的。今年,我寻着前辈的足迹,又一次来到珠峰脚下,报道珠峰高程测量。时代在进步,技术在突飞猛进。5G首次进入珠峰地区,手机的广泛运用、直播平台的兴起等,遥远偏僻的珠峰山区,一下子成为没有屏障的世界,信息随处实现交流交汇,产生源源不断的共鸣,新的技术不断倒逼新闻记者。
更加快速、更加深度、更加优秀的画面,成为我们不断迎接挑战的砝码。
今天,新一代的新华社记者,站在前辈肩膀上,攀登影像的高峰,这是新华社记者的光荣传统。
“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团结凝聚人心,海拔高境界更高。”
这就是新华社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