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由于电脑、互联网、手机、社交平台等不断发展和迭代,人们步入了一个全新的社交媒体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的现实下,广播等传统媒体虽然遭遇冲击,但其本身也被社交媒体激活并不断赋能。
以新闻评论来说,与过去相比,如今人们发评论、说观点、制作音视频等的门槛,已大大降低。社交媒体时代的到来,激活了广播新闻评论的新特征和新变化,不过也存在某些亟待改进的“顽疾”。未来,社交媒体将继续赋能广播评论,广播评论应不失时机在内容、理念、形式、渠道等方面优化创新,以更好回应受众需求,实现自身发展。
互联网的普及发展、新媒体和各类社交平台的兴盛,对传统媒体形成冲击和解构,也激活了传统媒体。在当前传媒格局下,广播媒体要想适应新媒体,进一步扩大影响力,显然需要继续重视广播评论的功能和作用。从现实看,近几年在社交媒体的激活作用下,广播评论已呈现诸多新特征和新变化。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社交媒体时代,也是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深度融合的时代。在传统模式下,广播新闻评论的播发和呈现平台主要在广播电台,进入社交媒体时代后,广播评论同时也呈现在网页、微博、微信和一些优质网络音频平台上。比如,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湖南广播电视台广播传媒中心潇湘之声等,一些广播评论节目还会在喜马拉雅FM、蜻蜓FM等音频平台上直播或重播。广播评论的播发和呈现,已经由旧向新、由单一向多元方向发展。
过去,由于受到种种因素限制和驱使,广播新闻评论的选题和内容更多给人“严肃”“高大上”之感。比如,在一些广播电台的评论节目中,针对正面报道、主题宣传、政策文件、讲话精神等的评论和解读,长期以来占据了较大比例。而近几年,进入社交媒体时代后,一些“接地气”“有点软”的选题开始不断出现。尤其是出现了不少与受众生活和切身利益有关、社会民生类的“软性”选题和内容。比如,北京人民广播电台2019年的《“梦回民国”的荒唐梦该醒了》《在拥堵的珠峰面前,请学会明智的转身》《运动员不是网红,不需要当流量明星》等评论选题,就让人印象深刻。而在《在拥堵的珠峰面前,请学会明智的转身》这期节目,就以“登珠峰热”为话题,并谈及背后诸多风险和乱象。这则广播评论呼吁,攀登珠峰不仅是对登山者身体和意志的考验,更考验着他们的人生观念和对生命的认知。在世界最高峰面前,有时候,明智的转身和成功登顶同样重要。
与过去相比,网络新媒体的准入门槛较低。进入社交媒体时代,广播新闻评论节目的参与主体更为平等多元。参与节目和事件讨论的人员,不再只是过去端坐演播室的专家学者、本台评论员、特约评论员等,同时也有演播室内外、网上网下的受众。受众在自由参与广播评论节目的过程中,也能进一步感受到身份和话语权的平等。这与传统的广播评论时代相比,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和变化。
以前,广播新闻评论的受众是相对固定的。不仅是受众年龄层的固定,受众的收听时间、收听方式、参与方式等等,都相对比较固定。进入社交媒体时代以后,收听和参与广播评论的受众年龄层次更为丰富,收听和参与方式也更为分散随机。理论上来说,拥有手机和自媒体账号的受众,能够随时随地,比如在等车、坐地铁的间隙,登录微博微信或相关音频平台,随机“刷”到、搜索到广播评论。
从技术层面来讲,过去一档广播新闻评论节目的存在和运行,主要依赖无线电波的支持。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社交媒体时代的到来,广播评论的技术支撑开始迈向更加智能和开放的方向。诸如人工合成语音、AI主持人、评论员等开始出现。比如,2018年11月,在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新华社联合搜狗发布了全球首个合成新闻主播——“AI合成主播”。新华社的一些新闻和短评可由“AI合成主播”播发。这其实也给一些广播评论节目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2019年,全国广播行业的发展普遍进入‘台网一体、移动优先’的阶段,广播技术建设与内容建设逐步深度融合,把握移动化、可视化、智能化、社交化传播特点,更多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成果,进一步巩固扩大主流舆论阵地。”[1]未来,随着大数据、5G等新技术的驱使,广播评论的发展将有更多新的可能。
除以上新变化之外,也有人概括认为,“新媒体时代,广播评论发展呈现出新特点,具体表现为:赋新闻以思想、评论速度加快、选题和形式日趋多样化、评论员队伍逐渐扩大、广播元素更加鲜明等。”[2]然而,进入社交媒体时代以后,广播评论在被激活出新特征、新变化的同时,也仍然有一些“顽疾”,需要探索改进。
一是,评论内容质量良莠不齐,整体水平有待提高。如今,利用新技术、新渠道为广播新闻评论“加持”,已经成为不少媒体的共识,不过这些更多停留在物质和技术层面。广播新闻评论的内容质量,总体上仍旧良莠不齐。有的广播评论内容停留在表面,很难触及事件真相和根本,内容趋于浅薄化;有的因为时长和节目编排等限制,呈现出碎片化和“首尾不顾”的现象;有的广播评论则充满“套路”。一些评论员的思维和表达内容,可以反复地、轻易地再“套”在其他新闻事件和人物上。
二是,评论的“话风”太硬、同质化严重。麦奎尔在《受众分析》中提出,“新闻的受众总是热衷于在与自己对世界认识一致的前提下,来建构和发展自己对‘真实’事件的认知和评价。”[3]评论是以理服人的过程。广播评论更是一种语言的艺术,最讲究说理浅白明了,深入浅出,在理性的基础上使人“共理共情”。如果“话风”太硬,其表达效果和社会效应往往就不乐观。进入社交媒体时代以后,由于受众参与的平等、随机等因素,对广播评论的语言和“话风”要求更高。然而,目前不少广播评论节目却陷在这个旋涡里。广播评论的主持人、评论员“话风”太硬不说,就连一些参与节目的受众和评论爱好者,有时候也难以避免话风“硬”和“宣传腔”的尴尬。另一方面,在不同媒体和节目里,针对同一新闻事件和现象,一些专家和评论员的见解和观点,同质化也非常严重,很难谈出深度和新意。
第三,广播评论的互动和“二次传播”效果,总体不够理想。相比纸质媒体,广播更强调互动。进入社交媒体时代后,广播评论的互动更能够达到实时互动的地步。然而总体来看,目前广播评论的互动仍旧有局限,更多停留在播放网友语音观点、从微博、微信摘录网友留言等途径。今后,是否可以将评论节目更多放到网络社交直播平台上,值得探索。另外,广播评论的“二次传播”效果也不乐观。如今,受众不再是被动的信息和观点接受者,同时也是分享者、原创者、评论者,怎样创造条件让一些精彩的广播评论在舆论场上形成更大更好的传播效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思考题。
在激活广播评论的基础上,社交媒体也会给其赋能。未来,在社交媒体的赋能下,广播要想继续扩大影响力,从广播评论的角度来观察,怎样才能更加出彩,拥抱更大可能呢?
首先,始终坚持“内容为王”。不管在哪种媒介时代,好的内容始终能够打动人心,给人启迪,广播新闻评论也是一样。这背后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要继续运用新技术、新方式加强对受众群体的研究。对于受众关注和喜欢什么内容,需要下功夫、花精力做好相关调研和监测。在确定好节目或栏目定位、理念的基础上,真正摸准听众关心什么、需要什么,近期有什么热点现象或者话题。这样,新闻评论节目的内容才能更加贴近受众、贴近生活,“内容为王”才有实现的可能。另一方面,需要继续履行好广播新闻的舆论监督作用,发挥广播新闻评论的引导、监督、表态和深化作用,杜绝低质化、碎片化倾向。在理念、议题、内容等层面牢牢把好关,广播新闻评论就能拥有旺盛生命力。
其次,自身优势不可丢。回望人类新闻传播史,无论哪种媒介形式,都有其自身优势。广播说到底,还是一种声音的艺术。广播新闻评论所拥有的声音质量,在如今媒体融合、社交媒体勃兴的新时代,依旧有其继续存在的独特优势。这里的所谓“声音”,既包括主持人、评论员、专家学者的音色和吐字发音等外在条件,更包括声音背后蕴藏的思想厚度和深度价值。如果因为一味强调加快融合和“多条腿走路”,而丢掉了自己原本的“看家优势”,那将得不偿失。从另一层面来说,广播新闻评论如果在坚守和不断提升自己声音优势的基础上,再去不断探索新的节目形式、新的传播手段等,就可能产生更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第三,新的渠道仍需拓展。社交媒体时代,广播新闻评论需要继续利用好各种技术条件和平台,不断丰富拓展自己的发声阵地和空间。如今,随着诸多社交平台的出现和壮大,广播新闻评论的发声渠道和空间有了更多可能。广播新闻评论的空间不再局限于过去的电波、演播室和汽车,而是走向了更为广阔的互联网、微博、微信、各类手机APP等。如何利用好这些新的发声渠道,打造广播新闻评论更多更大的说话和生存空间,同样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探索和不断尝试。
最后,互动性和“短音频”潜力可挖掘。社交媒体时代,广播新闻评论要想走得更远,就需要充分利用和借鉴好互联网技术优势。具体看,有两方面还大有可为:一是,创造丰富的条件提升与受众的互动空间。目前一些地方和机构的广播新闻评论已经在这方面作出不少尝试,但是形式和效果都还远远不够;二是,或许可以借鉴短视频的形式,挖掘广播评论的潜力,比如尝试“短声评”或者“短音频”。特别是在诸如全国两会等重大新闻现场和突发新闻事件上,“短音频”的作用和效果更值得期待。
综上所述,社交媒体时代激活了广播评论,未来也会在方方面面赋能广播评论。在此现实下,广播需要与各类新媒体不断加深融合,借助社交媒体时代的诸多势能,搭上媒介融合的快车道。取长补短、发挥优势,广播评论就能不断获得新的生命力。
【注释】
[1]《盘点2019广播业:新媒体全场景放大传播声量》,刘书峰,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9年12月18日
[2]《新媒体时代广播评论的发展特点》,李志明,《中国广播》,2012(05)
[3]《受众分析》,丹尼斯·麦奎尔(英),刘燕南等译,第126 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