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春鹏
摘 要:对各型地铁车辆进水情况进行原因分析,并进行防漏雨工艺优化探讨。
关键词:地铁;进水;防漏雨;工艺优化
针对各型地铁车辆车内漏雨进水情况进行排查分析,分析进水原因分析进水原因并提出优化及车辆长期存放措施。
1 地铁车辆漏雨进水原因分析
1.1 现状调查
目前各地铁车辆采用气密电动塞拉門密封方式,车辆存放时无法通风,致使侧门无法密封严密。车内门罩板、电气柜下方有与车体地板型腔贯通位置,进入车内的水会进入车体地板下方,地板防寒材、车体地板型腔内电线及电器元件均有进水风险。
1.2 原因分析
车辆进水原因分析参见表1
2 优化措施
2.1 针对各漏雨原因制订对策进行优化改善,优化项点参见表2。
2.2 具体实施措施如下
2.2.1 增加车门精调方案
※车门挡销与车门车门挡销与嵌块水平间隙数值明确:辅助锁未压紧时,挡销与嵌块及门槛均无干涉;车门关闭后,挡销与嵌块水平间隙1~2mm。
※挡销与嵌块垂直间隙明确:门扇关闭状态下,锁舌外露锁扣和锁体之间的间隙为5(+2,-2)mm
※在门关到位后,滚轮和门扇的间隙大于3mm,门扇隔离锁操作轻便,开关有效触发,锁舌重叠量大于8mm
2.2.2 增加车门辅助锁压紧工装
研发新制车辆在户外长期存放时,车辆无风、无电情况下,压紧辅助锁的工装; 压紧辅助锁工装保证无电无气时辅助锁也能压紧采用压紧挡块辅助压紧辅助锁的,每隔一个月取下压紧挡块释放辅助锁。具体参见图1。
2.2.3 两侧门立柱下部走管缺口封堵
封堵方案:增加封堵板粘接在车体门立柱,开“U”型孔避让供风气管后,整体用密封胶封堵。见图2。
2.2.4 车门门槛与门框之间需涂打密封胶
采用密封胶对车门门槛与门框之间涂打密封胶封堵,具体参见图3。
2.2.5 上线套管之间涂打密封胶
设计图纸及工艺文件均增加套管上线口密封要求。具体参见图4。
2.2.6 车内客室电器柜底部地板布、防寒材更新
检查第二列全列一二位端电气柜底部,拆除电气柜下地板布及防寒材,全部有不同程度积水,对第二列地板布及防寒材全部进行更换。更换情况参见图5。
2.2.7 座椅下继电器控制盘与地板布间隙重新密封
检查第二列全列一二位端电气柜底部上线口,上线口密封胶破损开裂。对该位置密封胶抠出重新涂打。优化前后对比效果图参见图6。
3 改善效果
3.1 质量提升
通过依托北典型地铁项目进行防漏雨攻关及优化提升,保证了轨道车辆运营及户外存放进水风险。避免车辆电气部件及内装部件淋雨的可能性。使内装及电气部件因淋雨导致故障风险大大降低。提高车辆存放及运营可靠性。
3.2 安全提升
提升了车内部件尤其是电气部件安全性,大大降低电气部件故障,有效保证车辆运营安全性。
3.3 成本节约
通过优化改善,大大降低了车辆漏雨引起的地板布局部拆除更换、门立罩检查、侧门检修、电控柜下上线口密封检修、车下电气部件检修包含电气制动设备、线槽、高低压分线箱内电线、电器元件绝缘、耐压等试验及检修人员、工时及原材料成本,合计平均成本节约1.2万元/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