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怀宇
摘 要:近年来,大豆食心虫和红蜘蛛灾害频发,严重影响了大豆的质量,导致大豆减产,农作物种植户损失严重。基于此,对于大豆食心虫和红蜘蛛的形态特征和生活规律进行了调查探究,提供了虫害防治的方法。
关键词:大豆;食心虫;红蜘蛛;防治技术
大豆食心虫又称小红虫,红蜘蛛属叶螨科,是我国大豆作物种植的两种主要害虫,害虫通过进入豆荚从而破坏豆粒。通过研究调查显示,食心虫伤害率高达30%,导致大豆产量减少15%左右;红蜘蛛可使大豆减产10%~20%,严重的甚至高达40%左右。因此,要做好大豆食心虫和红蜘蛛的防治,应尽量使用绿色防治技术投入实践。
1 大豆食心虫的发生与防治
1.1 形态特征
食心虫成虫体长5~6 mm,是暗褐色或黄褐色的小蛾,前翅有光泽、黄褐相间,后翅前缘银灰色,其他部位暗褐色。其幼虫淡黄白色,长椭圆形,蛹长约7 mm,总共有4龄,幼虫半透明淡褐色;老熟幼虫圆筒形,鲜红色,部分是橙黄色,体长8~10 mm。
1.2 发生规律
食心虫一年发生一代,第二年的7月中下旬越冬幼虫蛹化,8月中旬为成虫期,产卵高峰期在8月下旬,9月初幼虫开始为害大豆农作物,为害周期20~30 d;在9月下旬之后,老熟幼虫入土越冬,等到第二年再产卵化幼虫为害农作物。食心虫成虫飞翔能力弱,晴天隐藏在作物下方,其产生与湿度、温度以及降雨等因素有着重要关系,其产卵最适宜的湿度是95%,温度为20~25 ℃。
1.3 防治方法
1.3.1 农业措施
食心虫只能在大豆作物上生存,其成虫飞翔能力较弱,无法飞到距离较远的地方,可以选择在距离上次种植大豆的地方间隔1 km以外的地方种植,能够降低90%的虫食率。另外,要及时、多次对土壤进行翻动,破坏害虫的生长环境,降低害虫越冬死亡率。另外,可以选用优质的无毛品种,食心虫大多喜欢在毛绒豆荚的大豆品种上产卵,相较而言,无毛品种上的卵比有毛品种上的卵少。因此,选用无毛品种的大豆,对于降低大豆食心虫害的发生、保护作物的生长发育有着重要的作用。
1.3.2 化学防治
每天5:00~6:00 PM是食心虫成虫发生期,选择3块重茬种植大豆的田地,每块田地选择100 m2用来调查。用细棒或其他工具拨动豆株,计算起飞的蛾数,还可以用捕虫网来捕虫,记下数量,当数量达到40~50只时,统计雌蛾的数量。在产卵高峰期间,对试验区进行卵量的调查,每天5:00 PM在每个试验田里随机取10株豆荚进行调查,统计豆荚上卵的数量,再计算出整个试验田产卵的大概数量,以数据准确性为依据,确定施药剂量。试验结果表明,只要找到害虫产卵高峰期和幼虫孵化期,就能够有效抑制病虫害的发生。因此,在害虫出现之前就要提前采取措施,抑制害虫的生长。采用喷雾法从根部往上喷,尤其是结荚部位要注意药量,一般采用菊酯类的药剂与水混合进行喷施,这是目前治理大豆食心虫害最有利的方法,其具有用量少、成本低、效果好等优点。常用的药剂有来福灵和功夫等,用药量在400~500 L/hm2。
1.3.3 物理防治
喷洒农药等化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大豆的质量和健康,因此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采用物理方法进行防治,可以减轻对农作物的影响。具体可以通过在田间人工释放赤眼蜂的方法进行防治,赤眼蜂作为食心虫的天敌,可以在8月上中旬利用赤眼蜂进行灭卵,释放30万~45万头/hm2,使用1~2次,降低食心虫破坏作物的效率。通过使用赤眼蜂灭卵的方法,既可以保证大豆的高质量,又可以有效抑制食心虫带来的为害,降低食心虫43%的依附率,也可以适当提高放蜂的次数,对于提高害虫的防治率有更好的效果。
2 大豆红蜘蛛的发生与防治
2.1 形态特征
红蜘蛛雌性体长0.4~0.6 mm,红褐色,呈椭圆形;雄性体长0.25~0.35 mm,黑绿色,卵圆球形,是以刺吸式依附在植物的背部从而吸取汁液。其会导致大豆叶子呈黄白色斑点,渐渐变成锈褐色,最后叶片变黄卷缩。
2.2 发生规律
红蜘蛛一年发生十几代,雌性成虫生活在背阳的叶面上,在杂草附近的土壤和墙的细缝中结网,群集越冬。第二年4月开始活动,以杂草为生,后到大田为害农作物;7月温度最高,繁殖速度最快,危害迅速蔓延;9月份气温下降,开始准备越冬阶段;10月份正式进入休眠期。
2.3 防治方法
2.3.1 農业措施
针对红蜘蛛的治理应该主要采用农业防治的方法,配合使用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方法,尽可能减少使用农药,提高大豆作物的质量安全。首先对田间豆荚进行调查,如果每1 000株豆荚就有1个卷叶,那么就应该开始防治。清洁田园,秋收过后开始整地翻地,对土壤进行深翻,对试验田内、路边杂草和墙缝中的杂草进行处理,减少越冬场所,消灭虫源;开春后将试验田内的杂草去除,防止害虫产生;加强田间管理技术,尤其是在天气干旱及温度较高时,开始浇灌种植并施加足量的肥料,促进大豆植株的健康生长,增强抵抗力。
2.3.2 化学防治
进行化学防治时,应合理使用不同种类、不同浓度的药剂或一些新型研发的特效药剂,如浓度为20%的双甲脒乳油1 000倍液、浓度为73%的炔螨特乳油1 000~1 500倍液、浓度为40%的菊马乳油2 000~3 000倍液、浓度为25%的灭螨猛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浓度为5%的氟虫脲乳油1 000~1 200倍液、浓度为2.5%的联苯菊酯乳油1 500倍液、浓度为40%的乐果乳油1 000倍液、浓度为20%的灭扫利乳油2 000倍液、浓度为2%的阿维菌素2 000~3 000溶液、浓度为73%的克特乳油2 500倍液等进行喷雾防治,均有很好的效果。8~9 d喷洒1次,连续喷洒2~3次。
2.3.3 生物药剂防治
有机大豆可以使用浓度为1.8%的阿维菌素乳油、浓度为0.3%的印楝素乳油1 500~2 000倍液、浓度为10%的浏阳霉素乳油1 000~1 500倍液、浓度为2.5%的华光霉素400~600倍液,仿生农药浓度为1.8%的农克螨乳油2 000倍液。当天气过于干旱时,应适当施加浓度为1%的植物型喷雾助剂药笑宝,以及信得宝等。
综上所述,对于大豆食心虫和红蜘蛛虫害的防治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对于害虫形态、生长规律要充分分析。结合实际,尽量应用绿色防治技术,采取适当方法提高技术的有效性,合理控制大豆食心虫和红蜘蛛对于大豆作物的为害,提高大豆的质量、产量和效益,使其达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