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探究

2020-08-11 07:37张海东
种子科技 2020年13期
关键词:防治技术种植技术大豆

张海东

摘   要:在大豆种植过程中,种植技术和病虫害是影响大豆生长质量与产量的直接因素。在大豆种植生长期间,种植培育人员应当结合大豆生长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合的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为农民的增产增收提供良好的保障。主要针对大豆的种植技术要点和相应的病虫害防治措施进行了全面阐述,以实现大豆产量的稳定增长。

关键词:大豆;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

在我国农业的发展进程中,大豆可以加工成多种农业食品、饲料及植物用油,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粮食作物。与其他农作物相比,大豆对于自然气候条件和土壤的要求较低,南、北方均可种植。对大豆的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护工作展开具体的分析,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大豆的种植产量,还可以推动我国农业经济的又快又好发展。

1   大豆种植技术分类

1.1   窄行密植技术

不同的大豆品种需要采用不同的种植技术,窄行密植技术只适用于矮小大豆苗的种植,不适用于单株产量高和生产周期长的大豆苗种植。在该项种植技术实际应用过程中,种植人员需要准确把握大豆苗的种植深度,既不能过深也不能过浅,过深或过浅都不能保证幼苗的出土时间,进而对大豆的正常生长造成不利的影响[1]。同时在大豆种植期间,种植人员应当根据大豆作物的实际生长状态合理地开展施肥工作,为大豆的生长提供充足的营养成分。

1.2   垄体分层种植技术

垄体分层是一种新型的大豆种植技术,即在大豆种植垄体下层进行有效的施肥和浇水工作,利用相关的种植器械,科学合理地控制每株大豆苗的种植距离。在大豆种植过程中,种植人员应当挑选品种、质量优良的大豆苗,以确保大豆具有较强的抗病能力和生存能力,进而发挥出大豆垄体营养成分输送的优势[2]。采用垄体分层种植技术进行大豆作物种植工作时,种植人员需要时刻保持土壤的疏松度,为大豆的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该项技术的应用在极大程度上加强了施肥效果,在提高大豆存活率的基础上,还能实现大豆作物的增产增收。

2   大豆种植技术要点

2.1   大豆种植密度

在大豆种植期间,豆苗的种植密度是影响大豆产量的直接因素之一,所以需要种植人员合理控制大豆的种植密度。如果大豆的种植密度过大,就会导致大豆出现断苗或断垄的情况,进而降低大豆的产量[3]。大豆是一种多元的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相较于其他农作物而言品种较多,在大豆的生长周期中,不同的品种会出现不同的生长特征。大豆在生长期间对于环境的需求也是不断变化的,根据其成熟表现,大豆可分为晚熟和早熟两种基本形态。另外,大豆的种植密度会影响大豆作物的正常生长,具体表现为有些大豆作物的枝叶较大,有些大豆作物的枝叶较小。因此,种植人员应当根据大豆的状态进行及时的调整,以保证大豆作物产量的持续增长[4]。

2.2   栽培管理

在大豆种植前期,相关种植人员应当做好栽培管理工作,根据种植区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大豆作物的种植时间,并合理控制大豆的播种深度,以免出现早播、晚播或种植深度不适宜的现象,进而降低大豆的出苗率。同时,配合相关的土壤翻耕作业,对种植区域的土壤进行翻耕且翻耕的深度保持在30 cm,为大豆作物的生长提供良好的条件。做好大豆种植的前期准备工作,对种植区域内的杂草进行全面彻底的清除;在大豆苗生长期间,种植人员应当合理施用有机肥料,通过科学合理的调配,控制氮、磷、钾肥的用量,为大豆作物的生长提供充足的营养成分。在进行具体的大豆栽培管理工作时,相关种植人员一定要保证大豆栽培的有效性,通过加强大豆根系水分和营养物质的吸收,不断提升大豆有机肥料的使用率,为大豆作物的健康、稳定生长提供保证,从而实现农业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2.3   包衣技术

在大豆作物种植生长初期,应用包衣技术可以提高大豆自身的杀菌杀虫能力,为大豆苗的健康生长提供良好的条件。大豆的包衣技术,是指利用大豆种衣剂对病虫进行全面清除,并提高土壤的肥力释放效果,给大豆生长提供充足营养成分,从而确保大豆作物的正常生长。在大豆作物的种植生长过程中较容易受到病虫害和细菌感染,其会对大豆的根、茎、叶造成损害,降低大豆作物对营养成分的吸收能力,进而影响大豆作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效果。种植人员合理使用包衣技术,不仅可以增强大豆作物抗病害能力,改善大豆存活生长环境,而且可以实现大豆的增产增收。

3   大豆病蟲害防治措施

3.1   农业防治

在大豆作物生长周期内,病毒病、灰斑病、食心虫等是主要的病虫害,为减轻病虫害对大豆作物的不利影响,种植人员可以采用农业防治措施进行病虫害的治理工作,开展具体的农业防治工作。首先,种植人员需要做好前期准备,全面检测大豆作物的生长环境和土壤条件,然后选择合适的种植区域,防止大豆种植过程中出现重茬和迎茬的现象,为大豆苗的轮茬种植提供良好的条件。其次,对种植区域内的杂草杂物进行彻底的清理,避免杂草引发病虫灾害,从而影响大豆作物的正常生长。

3.2   化学防治

蚜虫也叫作腻虫,是一种常见的大豆病虫害,主要出现在大豆叶片背面和顶部,一般是以吸取汁液的方式破坏大豆作物的正常生长,在蚜虫发病高峰期会对大豆籽粒和大豆植株造成较严重的损伤,具体表现为大豆叶片呈现卷曲、作物植株矮小,从而导致大豆产量的持续下降。基于这种情况,种植人员可以采用化学防治措施开展具体的病虫害治理工作,使用高配比的乐果或氧化乐果对受侵害的大豆植株进行喷洒,同时配合使用高浓度溴氰菊酯和抗蚜威,彻底清除病虫害对大豆植株的影响。对于大豆作物的食心虫侵害,种植人员可以使用乙磷铝可湿性粉剂对其进行有效的防治。

总之,在大豆作物种植生长过程中,为保证大豆的产量和质量,需要从大豆生长的实际情况出发,采取科学合理的种植技术、栽培管理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措施。

参考文献:

[ 1 ] 韩春杰.探究大豆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J].农业与技术,

2019,39(22):105-106.

[ 2 ] 李淑苹.大豆种植和病虫害防治技术[J].乡村科技,2019

(30):92-93.

[ 3 ] 张国旗.浅析大豆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J].农家参

谋,2019(20):75.

[ 4 ] 纪长娟.黑龙江密山市大豆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J].农

业工程技术,2019,39(23):72.

猜你喜欢
防治技术种植技术大豆
中国大豆供需平衡表
中国大豆供需平衡表
煤矿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技术分析
大豆农场
给小嘴安个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