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小波
“这种教训对于本人来讲是深刻的。20万左右的不义之财把自己辛苦工作30年来的成绩化为乌有……”近日,小金县党员领导干部再次学习了小金县委统战部原副部长、工商联原党组书记刘杰案,这是刘杰忏悔书中的一段。
小金县交通局原局长刘杰。
小金县纪委监委相关干部称,之所以加强刘杰案的警示教育学习,是因为他太典型了,从老师一步步提拔为领导干部,违纪违法金额不大、过程不短,小心翼翼自以为能瞒天过海,还是被巡视发现问题线索。
2018年9月,四川省委第三巡视组在小金开展扶贫领域专项巡视,在与时任县交通运输局局长刘杰谈话中发现其相关问题线索。9月18日,经小金县委同意并报阿坝州纪委批准,小金县纪委监委决定对刘杰立案审查调查,并采取留置措施。
经查,刘杰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违规收受红包、礼品,超标准报销差旅费;违反工作纪律,上班时间赌博,不正确履行职责,给国家造成经济损失;违反生活纪律。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私设“小金库”;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在工程项目建设中为他人谋取利益,收受贿赂;以收取管理费、服务费等名义,单位受贿;以发放津补贴的名义私分国有资产。
从一名乡村老师到团县委副书记历经多个一把手岗位最后到县交通运输局局长,刘杰一路走来靠的是勤奋和努力。而性格中的小心谨慎,也让他曾对身边的各种诱惑抱有强烈的警惕之心。然而随着职务的提升,身边越来越多人围着他转并且频频引诱之,一种微妙的心理变化却在发生,也让刘杰进一步“自我催眠”。
2013年4月,刘杰到县交通局任职。当时,小金公路建设方兴未艾,交通局职工经常下乡,而由于没有补助颇有怨言。7月,刘杰召集班子成员开会以解决办公经费不足及下乡补助为名决定设立“小金庫”,并确定了“小金库”管理人员及资金使用办法,与会人员均表示同意。
为进一步充实“府库”,刘杰本人或授意其他班子成员联系相关乡镇、部门,通过虚报冒领等方式套取县乡道养护费、抢通保通资金、临聘人员工资等各类资金,并将工程项目返还款、交通固定资产租赁收益、行政罚没款等通通纳入“小金库”。
面对日益充实的库存,单位或私人接待、发放津补贴,刘杰大笔一挥就搞定,单位和个人尝尽了“甜头”,吃上瘾、拿上瘾,面对干部职工集体的拥护,刘杰自我满足的同时也认为私设“小金库”不算“大问题”,是为了“方便开展工作”“为大家增加点福利”,继而堂而皇之地把“小金库”当作自己随意支配的提款机,用“小金库”里的钱购买高档烟酒、接待“哥们朋友”和笼络小圈子。
2013年至2018年,“小金库”收入108.3798万元,支出106.939576万元。其中,套取的国家资金37.204万元,发放津补贴79.442万元(含私分金额),刘杰个人领取3.837万元。
自知处于高风险和高关注的岗位,一方面想捞好处,一方面又担心被查,于是刘杰给自己定了“大钱不收,收小钱;生人不收,收熟人;转账不收,收现金”的三收三不收原则,以求安全过关。
2014年,小金实施“农村公路攻坚年”行动,当年硬化、提升、改造村组道路及产业路1000余公里。刘杰顿觉大有可为,在公路建设项目中,他向“信得过”的工程老板许诺,以多给工程项目、快拨工程款、验收不找茬等方式暗示,发放“通行证”,收取“过路费”,为了和他保持长期“合作关系”,老板们也心照不宣、积极迎合。
面对各种贿赂“纷至沓来”,刘杰却并非照单全收,而是“小钱装兜里,大钱存库里”。2014年至2018年期间,他多次收受多名老板贿赂20万元,其中最大一笔只有5万元。同时,以拉赞助、收管理服务费等名义收取57万余元贿赂,放在单位“小金库”里。
刘杰处心积虑处处小心,以求瞒天过海,然而天网恢恢,以身试法者必被绳之以法。明知自己违法犯罪,却通过“立规矩”“讲原则”来寻求精神上的宽慰,把自己的路走到了尽头。其所谓的“原则”不过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的招数,最终忘了初心,害人害己。
刘杰系列案中,县交通运输局涉案人员12人,乡镇村涉案人员24人。涉及科级干部19人。
2019年3月,刘杰受到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其涉嫌受贿、单位受贿、私分国有资产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2019年7月刘杰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6个月,并处罚金2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