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卫民
修辞手法是使语言表达更加生动有效的重要方式,学习修辞知识可以有效提高初中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依照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教师总是通过各种方式讲授教材中的优秀课文,为学生语言素养的形成打好良好的基础,但是对文章中语言运用的修辞手法却讲解得不多,加之现行的初中语文教学目标也没有明确修辞手法的教学,导致初中生对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存在着很大的不足。对此,我们要明确修辞手法教学的重要性,了解修辞手法的教学原则,深入挖掘修辞手法的教学途径,用多元化的教学措施为初中生学好修辞知识创造积极的氛围。
一、初中语文修辞手法的教学原则
早在2011年,教育部就在中学语文教学要求中强调了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重要性。而修辞是强化语言文字综合应用的一种重要方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修辞知识始终渗透在教材的点点滴滴当中,是初中生语文学习中接触得比较多的一种语文知识。
1.精准掌握修辞手法的概念
要求学生掌握各种修辞手法的概念是修辞教学的基础。在初中语文的教学要求中,明确提出了要让学生掌握八种修辞手法的熟练运用,分别为比喻、拟人、夸张、对偶、反复、设问、排比、反问等,此外还要对借代、双关等修辞手法有初步的了解。许多初中生在经历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仍旧没有吃透某些修辞手法的概念,导致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出现了不少的问题。比如许多学生往往分不清比喻与拟人两种修辞手法的区别。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将修辞的概念讲解和例句的分析结合起来,给学生详细讲述各种修辞手法的含义与特点。如比喻,就是指在描述事物时,将人们常见的熟悉事物喻指不理解的陌生事物。像“月牙儿好似一艘小船”就是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又如反复手法,是指重复运用某个词汇与句子,以强化所要表达的感情,彰显全文的中心内容。像我们熟悉的《国歌》中的最后部分“前进!前进!前进!进!”就是典型的反复手法。通过将修辞的含义与例句进行融合教学,就能让初中生对修辞手法的概念有更加深入的理解,通过例句则可以让学生对修辞手法的运用有比较直观的感受。
2.融入情感
在运用修辞手法时,一定要融入自己的思想情感,这是修辞手法运用的基本原则。鲁迅先生认为,文章应当蕴含真情实意,要少些做作与卖弄。叶圣陶先生也提出写文章不要沉迷于技巧,即使辞藻再华丽,没有中心思想就等于失去了灵魂。修辞手法虽然是对语言文字的粉饰与加工,但并不是说只要将优美的辞藻与复杂的修辞堆砌起来,就能达到好的表达效果。因为修辞手法的运用不是单纯的表达技巧,而是融入了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所以要在写作中运用好修辞手法,就要融入自己丰富的情感,然后才是对文章语言的优化加工,教师们一定要在教学中帮助学生理清两者的关系。
3.契合语境
在运用修辞手法的时候,契合文章的语境也是重要的原则之一。一切修辞手法的运用都是为了增强文章的感染力,所以在使用过程中,必须契合文章的语境。修辞手法的运用不是单纯的语言表达技巧,也不是一种孤立的优化语言表达的手段,而是以基本的语言环境作为基础的,并在特定的环境中产生修辞的特定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向学生强调语境对于修辞手法运用的重要意义。
二、初中语文修辞手法的教学途径
1.阅读理解
在阅读教学中,通过对具体文本的解读来学习修辞知识是一个重要的途径。教师在讲解范文的时候,如果要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自然也少不了对文章中修辞手法运用的分析讲解。例如我们在学习朱自清的经典散文《春》时,课文里面大量运用了比喻这种修辞手法。像对花朵的描述:把红花比喻为火,粉花比喻为霞,白花比喻为雪。像对春雨的描述是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朱自清先生通过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雨点、花朵等景物描绘得栩栩如生,使读者产生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突显了作者对美好春天的喜爱之情。此外,课文中还大量运用了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对于这些内容,教师在课文讲解的过程中,既要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蕴含的思想感情,也要让学生理解修辞手法的运用,及其在语言表达上的独特功效。
2.写作训练
语文教学中的写作训练也是培养初中生修辞手法运用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结合修辞例句的讲解,为学生设计仿写训练,比如让学生模仿修辞例句的格式进行仿写。比如在学习完朱自清的散文《匆匆》后,教师可以选择其中的例句:“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哭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模仿例句的格式进行仿写,这样一来,学生既强化了对课文的理解,加深了对修辞手法运用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仿写训练中,真正学会了修辞手法的实际运用。这与新课程标准强调的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文知识的精神相契合。
三、初中语文修辞手法的教学方法
1.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是辅助教学的优质工具,语文教师应用多媒体设备,可以搜集到大量文字、视频、图片、音乐,将这些内容与修辞手法的教学结合起来,通过刺激学生的视听感官,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用多种方法应用多媒体技术,首先是对修辞手法教学素材的积累,教师可以从网络上下载歌曲作品,在许多歌曲作品中大量运用了修辞手法,比如《林中鸟》,歌词中运用了许多拟人的手法,将小鸟不屈的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又如歌曲《你的眼神》,歌词将眼神比喻为细雨,体现出了十分细腻的情感。另外,教师还可以用多媒体展现情景,把修辞运用的效果进行直观的表现。比如夸张的情景,教师可以播放某奶茶的广告视频:该奶茶一年卖出了七亿多杯,杯子连起来可以绕地球两圈,旁边搭配一张杯子围绕地球的图片,以体现广告词的夸张效果。在相宜的情景中,学生可以更加透彻地了解修辞手法的含义,认识到更多的修辞素材,在学习中逐渐强化自身的语言修辞应用能力。
2.讲解与练习相结合
传统的修辞教学,普遍存在着重讲解、轻练习的弊端。教师往往比较注重修辞理论的分析讲解,而忽略了对学生实践运用能力的培养。如果没有充足的实践运用经验,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理解也只能停留在表面。因此,语文教师首先要在教学中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结合修辞手法使用得精妙的范文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要具体分析范文中修辭手法的精妙之处,让学生体会修辞手法运用的效果。随后,教师要与学生进行深入探讨,或者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自主探讨和合作探究,探索如何从文章的整体角度理解其中修辞手法的应用技巧,以及通过什么样的学习方式,才能将这些修辞技巧融入到自己的写作过程当中。最后,就是练习的环节,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选题,以作文或者散句的形式进行自主写作,再由同学或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批改。通过讲解与练习的结合,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写作中修辞手法运用的重要性,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促进修辞手法运用能力的提升。
3.分类教学
对于不同类型的修辞手法,教师可以按照其难度的不同,采取分类教学的方式,对不同的修辞手法进行分门别类的教学。例如,比喻是初中生接触最多的一种修辞手法,该修辞有一个特征,即在喻体与本体之间多由“好似”“好像”“仿佛”“犹如”等关联词进行连接,通过这些形式上的特征,教师要对学生加以引导,培养学生对修辞手法形式的敏感性,当看到这些关联词时,首先要结合比喻修辞的概念进行分析,这些句子是否与比喻的修辞手法相契合。还如,拟人手法,由于拟人修辞与比喻修辞有很多相类似的地方,学生往往容易混淆两者的区别。在关于拟人手法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教学环节,对两种修辞手法的异同进行深入细致的比较辨析,使学生对两者的相同与不同点做到了如指掌、运用自如。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修辞手法难易度的不同,分门别类地进行归纳总结,让学生熟练掌握,并做到运用自如,逐渐夯实初中生修辞手法的认识与运用能力。
初中生修辞手法的运用能力直接关系到学生语言文字的表达水平。初中生无论是在阅读理解还是在写作的过程中,都要准确把握各种修辞手法的概念,联系文章的语境进行精准的理解与使用。熟练运用修辞手法可以为学生的写作增光添彩,并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加以重视,并通过积极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措施,促进学生语言修辞运用能力的提升,强化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作者通联:江苏连云港市板浦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