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舜尧
[摘要]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主动去学,给学生挑战的机会,并感受学习过程,获得体验学习数学的成就感。引导学生将这份成就感变成学习数学的原动力,可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关键词]成就;数学;原动力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9068( 2020)26-0084-02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更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现代教学理论告诉我们,学生的学习是要通过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因此,教师教学时要让学生主动去学,给学生挑战自己的机会,并感受学习过程,获取学习数学的成就感,从而提升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这就要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创设引人人胜的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经历自主探究的过程。
一、创设引人入胜的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说过:“儿童是有主动性的人,他们的活动受兴趣和需求支配,一切有成效的活动都必须从中心去做先决条件。”一节课能否吸引学生,能否引发学生的兴趣,关键在于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是否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从而引领学生投入数学学习中。两只手,一共几个叉?”的问题导人“植树问题”。
课堂教学之初,将俗语的趣味性和数学课堂教学相融,既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教学中贯穿趣味、新奇的知识,又在宽松的氛围中引人数学问题。通过情境的创设,学生产生了探究的欲望,整节课保持着高度的注意力,从而感知学习数学的快乐,体验到收获知识的成就感。
二、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体验学习数学的成就感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是学生在听,而如今应该是学生在做,在合作中探索,在体验中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收获学有所得之后的自豪感、成就感。但在现行的课堂合作探究中经常会出现学习成绩好的几个学生包揽了所有探究任务,其他学生成了小组的“旁观者”的现象。汇报交流也是个别优秀的学生来做,这很难达到合作探索学习的实效。对此,要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才能提高课堂效率。如小组合作分工要明确,交流讨论发言要人人都思考,汇报补充要成为必备环节,才能让每一名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得到思考的机会,发挥自己的实力,在不同层次的交流中得到充分的肯定。
例如,在教学“田忌赛马——对策问题”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准备,小组成员用卡片标识齐王和田忌的上、中、下三等马,其中两名学生分别扮演齐王和田忌来安排马出场的次序,另外两名学生,一名做裁判,一名负责记录对阵方案,汇报齐王和田忌的比赛过程和胜负结果。最后,小组讨论、汇报。活动中小组通过分工、角色定位后每个成员都参与活动,有思维的碰撞,从而达到知识的建构。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有了自己的思考,自身经历获得的成就感自然就会终生难忘。
数学活动的成就感不是轻易获得的,必须经过深入的思考,而不是小组交流时的人云亦云。学习成就感的价值体现在于发现问题的过程。而有时偶然的生成性资源也能让学生获得成就感。
例如,在教学“小数点的位置移动引起数的大小变化”的内容时,教师出示了一张表。
学生看完后,教师静静等待学生提出疑问。这时,一名学生站起来说:“老师,王军怎么可能高13.5米,和我们的四层教学楼差不多高了,这不可能!”话一出口,其他同学都回过神来,教室里炸了锅了:“安娜身高也不对,不可能只有1.5分米。13.5米太高,1.5分米太矮了……”此时,课堂上第一个发现问题的学生很开心,因为他是第一个发现错误的人,从而获得了一份成就感,充分感受了成功的喜悦。
三、建构生活中的数学,体验自主探究的过程
数学来源于生活,但它又是生活的抽象。我们在教学中要将知识回归生活本真,让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生活中积累经验,建构经验模型。《義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学课的内容一定要充分考虑数学发展过程中人类活动的轨迹,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不断沟通生活中的数学与书中的数学的联系,将生活和数学融为一体。”作为教学的组织者,教师要打破教材界限,精心设计接地气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这样才能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
例如,在教学“百分数”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想一想在哪些地方见过百分数,它表示什么意思。在教学“圆的认识”时,就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圆形物体,了解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在教学“利息”“税率”时,让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提前在网上查阅相关资料。学生通过课前调查,自主探究,感受生活中处处存在的数学知识,激发了学习兴趣,也满足了求知欲望,从而发现自己的学习潜能,体验了成功的滋味。
又如,在教学“合理安排时间——沏茶问题”中,教师安排学生自己提出沏茶所需要的工序,学生之间适当补充和教师提醒的环节。然后再提出“怎样才能让客人尽快喝上茶?”的问题,让学生根据要求在“想一想、说一说、画一画、比一比”的活动中找出最佳策略,从而把合理安排时间的思想方法渗透给学生,让学生形成优化的意识。最后,向学生介绍今天学习的内容就是数学家华罗庚研究的统筹学中的内容,让学生体验做一名“小小数学家”的感受。
总之,数学课堂要把学的空间交给学生,把思的时间留给学生,把做的过程让给学生,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感知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数学教学生活化将更好地让学生获得成就感,而这份成就感将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原动力,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重要性,从而更喜欢数学,乐于学习数学。
(责编黄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