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露锋
萧何协助刘邦夺取天下后,继续清正廉洁为官,口碑极好。刘邦不放心,找借口抓了萧何。萧何出狱后汲取教训,不再顾及名声,以圈地贪渎自污。老百姓告状,刘邦却一笑了之,不予追究。此事反映的是开国功臣的真实处境,但也可从中窥见士大夫的道德尴尬——洁身自好而不得。
从汉武帝开始,儒学一直是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然而,儒学充满矛盾,一方面维护专制“纲常”,另一方面也鼓励道德完善和人格独立,至清代,其矛盾愈加凸显,儒学的人格追求,成了专制极度扩张的妨碍。
雍正有一个重要观点,那就是大臣图利固然可恶,“好名”则更可诛。他说:“为臣不惟不可好利,亦不可好名。名之与利,虽清浊不同,总是私心”。雍正不能容忍那种自许清廉而又保持独立人格的清官。他惩处的,不仅仅是年羹尧这样的贪官,更有“海瑞”式的清官。他认为,一个大臣如果过于注重自身修养,在乎自身的名誉,这是与皇上争民心,威胁到皇权。
杨名时是被天下学子膜拜的学界领袖,也是人人称道的清官。担任云贵总督期间,他千方百计地革除雍正“摊丁入亩”等政策的内在弊端,减轻了百姓负担。云南一度水患,百姓流离失所。杨名时从盐商那里借银,救百姓于水火。雍正理政雷厉风行,杨名时则是春雨润物。雍正刚劲的政令,到了杨名时的辖区,就会被分解、柔化,杨名时因此得到百姓的赞誉,被称为“包公在世”。
为百姓做好事,却忘了推功给皇上,这引起雍正的不满。雍正说杨名时“性喜沽名钓誉”“欲以君父成己之名”,他想寻机惩治一下。杨名时在云南从政七年,仅参劾过一位进士出身的知县,这正好成为雍正的靶子。雍正表示:“那些封疆大吏为了图宽大仁慈之名,沽去安静之誉,对贪官庇护之,对强绅宽假之,对地棍土豪则姑容之,对巨盗积贼则疏纵之。”雍正把杨名时看成是孔子口中的“乡愿”,即“德之贼也”。
为了惩治杨名时,把以其为代表的名儒集团妖魔化,雍正将他投入大牢。“四大罪状”虽纯属子虚乌有,然而终雍正一朝,杨名时一直戴罪云南,成了一介布衣。
雍正的继承者乾隆,也有一个“本朝无名臣”的理论,他说,因为朝廷纲纪整肃,本朝没有名臣,也没有奸臣。他这样说,是為了把所有荣誉归于圣主,大臣所做有利于百姓的事情,都是出于圣意。大理寺卿尹嘉铨不认同这个观点,著有《名臣言行录》,乾隆特下长诏斥责他的“名臣论”,并以欺世盗名、妄列名臣等罪名将其处死。
此外,乾隆还大力禁毁德政碑。所谓“德政碑”,是官员离任时,民众为颂扬其政绩而兴建的纪念碑。从康熙、雍正到乾隆,都认为立碑是官员“沽名钓誉”之举。康熙曾言,如果官员进退,都以百姓之口碑为依据,则国家就会丧失“上下贵贱之体”。雍正告诫官员,尽管地方官要爱民如子,但也不能有意讨好民众,“大凡在任时贴德政之歌谣,离任时具保留之呈牒,皆非真正好官也。”大清律法明文禁止现任官员私自立碑纪功,但仍然屡禁不止。乾隆痛下决心,下令在全国范围内销毁德政碑。从乾隆四十九年十二月至次年年底,各地共销毁石碑14541座、匾额949块。
清朝皇帝非常强调专权,事无大小,均由皇上说了算,何况“立碑”乃国家之名器。乾隆禁毁德政碑,表面上是向官场陋习开刀,实质是维护乾纲独断。一切赏罚臧否、行恩施惠必须出自皇恩。
在皇帝看来,兴建德政碑,无论是官员沽名钓誉,还是百姓公论,都不符合统治需求。作为臣子,最重要的是服膺圣训,而不是百姓口碑。与民争利,与士大夫争名,这是皇权专制的本质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