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工业滨水码头景观设计的实践与反思
——以南京大唐电厂出灰运煤码头改造为例

2020-08-11 02:07董世富
中国园林 2020年7期
关键词:滨水防汛码头

董世富

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传统经济结构的调整使得旧工业区域逐渐被荒废遗弃,由此产生了大量工业厂房和滨水码头闲置地。同时,还有一些工矿企业由于受到新一轮城市更新等政策的影响,再加上地租、交通、环保或其他因素,需要向城市外部迁移,使原有的工业区域变成了废弃地或工业景观遗址,为城市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亟须解决的环境和社会问题[1]。

时至今日,这些曾经由工业设施带动而繁荣的区域,虽然失去了其本身的水陆运输和工业生产功能,但其景观格局依然可以成为促进城市区域发展的媒介[2]。为了重新振兴旧工业城市滨水区域,国外率先进行了相关的设计与实践。城市滨水工业码头景观作为促进社会发展、整治城市环境的新手段之一,在景观都市主义、滨水区域复兴计划和绿色基础设施等学术理论中都有所提及或被付诸实践。由此可见,同时具有滨水和工业双重性质的滨水码头景观,应作为一种重要的景观项目类型被重视起来,设计师应该使其发挥自身更多的优势,为创造更加美好的人居环境作出应有的贡献[3]。

1 后工业滨水码头景观的重要性和特殊性

滨水码头景观是滨水城市的主要特色之一,对塑造城市形象具有独特作用。早在农业社会时期,由于受到基础设施和交通工具的限制,陆路运输不够发达,船舶运输承担起了几乎全部巨型物资的运输。因此,作为水上运输的枢纽,码头在滨水城市的发展中一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战”之后,由西方国家开启的工业革命使滨水码头再次繁荣起来。依托水路运输,大型沿河沿海城市迅速发展,港口码头数量及规模激增,在20世纪后半叶达到顶峰状态。此后,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建立,传统工业开始走向转型的道路,经济不再单纯依靠第一、二产业拉动,再加上城市陆路运输的蓬勃发展,工业港口码头逐渐衰落,许多场地面临被废弃的境地。

从滨水码头自身角度出发,由于受到其本身性质的影响,这些地块往往占地面积庞大、交通便捷,并且拥有良好的景观潜力,但也因水文、工业遗留等因素的限制使其改造充满独特性与挑战性[4]。虽然困难重重,但码头的历史复兴对城市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其不仅可以改变当地的环境风貌,还能起到促进文化交流、发展城市旅游业,以及重新激活城市经济等作用,从而帮助城市形成独具特色的新型后工业经济体系。因而学者普遍认为,设计师应该认真对待后工业码头项目的重建设计[5]。

国外的码头历史复兴运动开始较早,始于20世纪中叶。1970年北美洲巴尔的摩内港项目(Baltimore's Inner Harbor Project)首次掀起了城市码头景观复兴运动的高潮。随后欧洲在美洲的基础上进行拓展,着重研究了不同尺度旧工业码头景观的改造方法及意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1980年伦敦达克兰(London Docklands)滨水景观改造和南安普顿金丝雀码头(Canary Wharf, Southampton)改造项目[6]。时隔几十年后的今天,国外的设计理念由原本简单的产业升级、景观重建,转变为保护性开发、打造区域独特的精神归属感。

纵观国内外滨水码头景观的改造案例,目前国外项目的实施流程大致可分为景观设计、景观管理和财政支持3个阶段。由于受到政策等方面的影响,国内外在景观管理和财政支持方面的表现不尽相同。但在景观设计方面,国内外项目的设计手法基本一致,大致可以分为:1)对场地工业遗迹和文脉的保护性开发;2)赋予场地新的使用功能(游憩、商业、展览等);3)满足人们不同时段多样化的使用需求;4)挖掘场所精神,打造独特的吸引点,重塑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影响力[7]。

笔者在对国内外滨水码头景观改造设计的理论与实践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南京大唐电厂出灰运煤码头改造项目,详细指出了此类项目从设计到施工各个阶段容易遇到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和工程实践措施。

图1 场地位置及周边环境

图2 改造前市政防汛墙实景

图3 改造前场地内实景

2 南京大唐电厂出灰运煤码头改造设计方案

2.1 历史变迁

南京大唐电厂出灰运煤码头位于南京市下关区滨河开发沿线上,毗邻长江。项目南起中山码头北端长江防汛墙,东至江边路市政防汛墙,北至大唐码头与南京航道局码头之间的交界处。基地周边有中山码头、汪精卫办公室等多处历史保护遗迹,民国文化资源丰富。基地内部为工业旧厂房和机械构架,特点鲜明。江中“浦龙号”趸船曾承载孙中山灵柩跨江上岸,赋予场地本身浓厚的历史纪念意义。

随着市场经济形态的不断调整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近年来,下关电厂被迁建至南京郊区,而原有的电厂码头则被废弃。当码头停止货运之后,社会各界人士呼吁将旧码头作为工业遗产加以保护利用。随后,南京市政府于2012年出台《南京下关滨江区总体规划》,确定对电厂码头进行保护性开发,改造成具有工业遗产展览功能的公共游园[8]。在上位规划的指导下,设计团队对场地进行勘察,将场地景观重生作为主要设计理念进行设计。

由于本项目位于市政防汛墙外的长江沿线,且业主没有给出具体的用地界限,因此出于整体协调考虑,沿防汛墙拟定设计范围。改造前,场地位置及周边环境如图1~3所示。

2.2 历史元素与现代景观相融合的实践

此次设计在景观重生这一主要设计理念的指导下,分别从工业遗迹、生态元素和景观功能3个角度出发,将工业文化、码头文化和人文文化相融合,并注入新时代时尚元素,打造后工业时代时尚文化滨水集聚地。设计总平面图如图4所示。

2.2.1 打破界限——结合功能,恢复河道与人的联系

人具有亲水的天性。水源是滨水景观重要的视觉欣赏点之一,满足亲水性需求也是滨水项目设计的重中之重。广义上来说,亲水性并不单纯局限于人和水的接触,视觉、听觉、嗅觉等也是构成亲水性的重要手段。

图4 总平面图

图5 建成后的长江防汛墙实景(guoxnnj摄)

图6 建成后的市政防汛墙实景(guoxnnj摄)

图7 景观雕塑小品

为了最大限度地打破人与水的界限、满足亲水性,防汛墙改造被列为此次设计的重要任务之一。由于其受自身防洪防汛功能限制,不可拆除或降低,因此只能在原有的基础之上加以利用。项目涉及的防汛墙分为2种。一种为城市防汛墙,其与城市道路相连,是场地的边界围墙。这些旧有墙体较为单调,缺乏视觉欣赏点和独特性,设计将其结构全部保留,依托场地周围的建筑风格对其立面加以改造。另一种为场地内的长江防汛墙,是对长江水位的第一道防卫线。然而在景观视觉欣赏层面,旧有的防汛墙为约3m高的连续砖墙,使场地沿江面被完全禁锢在墙内,这种做法不仅无法实现场地特有的亲水性,还使整个场地显得局促狭小,造成心理上的压抑感。因此,为了最大限度地达到亲水性的目的,在设计中采取了“放宽视野”的改造手法,即在视线范围内,用透明玻璃防汛墙代替实体墙面,并将设防高度提升,使其大于百年防洪要求,将整个滨江面纳入场地中来,用视觉上的亲水性代替使用需求上的亲水性,赋予场地新的视觉享受。

在丰富亲水性体验需求方面,由南至北将场地划分为3段东西向的长条形空间,并利用原有高差变化,设置内景、中景、外景3段景观区域。在3段区域中,分别通过设置亲水平台、延展平台和建筑内庭水体等方式,形成相对开敞又独立的景观水域,满足游人多种形式的亲水需求。图5、6分别为改造完成后新建的市政防汛墙和长江防汛墙的实景效果。

2.2.2 融入历史——整合记忆,塑造精神载体

滨水码头因其自身坚硬粗糙的质感和超强的滨水工业性等异质性特征,吸引着大批游客前往观赏。然而,这些特质在滨水区域再开发时往往被消磨殆尽。因而在此次设计中努力寻找一种新的方式,使整个区域的文化得以延续共存。相较于国内传统的大拆大建模式,后工业景观的塑造需要在保留工业景观异质性的同时,将原有的废弃地环境改造成良性发展的动态景观经济生态系统[9]。因此,在设计中,除了几处位于视觉廊道关键点并对场地氛围产生不良影响的建筑被拆除外,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场地内原有的废旧构筑物,来维系旧有的地域特征和场所记忆;在外立面处理上,采用与周边环境相融合的色彩、材质等元素对整个区域内的建筑立面进行整合,以求对内形成独特的场地属性和场所感,对外与周边区域相呼应,构建别具一格的城市风采。再者,结合对周围景观肌理和视觉符号的提取与分析,局部构建新的建构筑物,使其与场地保留建筑融为一体,并赋予其新的功能[10]。

同时,设计也从细节出发,将工业遗迹与现代景观元素相融合,就地取材,以体现场地的工业感。例如,对基地内的工业元素进行提取,选用与之匹配的雕塑小品(图7),并将其散置在场地之中,形成一条贯穿场地的文化元素暗线,向游客讲述植根于此的历史、文脉和情感。

2.2.3 挖掘活力——包容并蓄,打造多功能混合型开放空间

为了更好地营造具有活力的多功能开放空间,采用功能转型、功能附加、环境优化等手法,提升整个区域的形象和影响力,激活滨江活力。滨水码头设计的关键不仅仅是弘扬工业文化、码头文化,更重要的是如何同深深植根于场地之中的人文文化相融合。

对文化设计的要求,既包括延续场地原有的传统文脉,也包括推陈出新,打造出一个具有当代特征的精神场所。与传统设计手法相比,设计不再单一地展示设计师对场地历史文化的提炼,而是通过加入新产业的模式(如引入时尚传媒产业,辅以演出、展示、教育、餐饮娱乐和酒吧等配套商业),打造以传统传媒产业为核心、以时尚消费为外延的多功能混合型开放空间。在寻求时尚与传统统一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创造商业溢价值,打造和谐共生、自给自足的人文景观生态系统。

同时,在场地设计中追求场地故事性和叙事性的表达。以工业和码头为主题,创造体验式艺术化的景观设计。通过一系列的艺术装置、雕塑小品、铺地、户外秀场和眺江走廊等标志性景点的展示与表达,向人们还原一段历史。由于受到建筑、滨水等条件的影响,场地具有丰富多样的空间感,巧妙利用不同的空间体验串联游线,增添场所的叙事性,引导人们置身场地感受当年的历史在新时期的生命力,并在回顾过去、展望未来的过程中领略工业文化与人文精神的交融。

图8 结构改造方式示意

图9 水生植物种植槽剖面

3 工程项目技术难题和解决措施

3.1 基础处理,防止沉降

南京大唐电厂出灰运煤码头历史悠久,使用年限较长。设计团队在对其现状进行多方位调研考察之后,发现场地原有基础较为老旧、脆弱,出于安全考虑,需要对其加以修正和保护。同时,由于整个场地几乎贴近江水,长江涨落潮带来的泥沙在此反复冲刷、淤积,所以场地的基础以潮湿细软的滩泥为主,不能承载很大的重力。因此,整个设计都需要轻质化处理,即在原有的基础上做最小的改动以求产生最大的变化。

场地设计同时从结构和景观2个角度出发来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是结构方面,主要采用拆、固、增、改相结合的方式,最大限度地减轻主体对结构荷载的压力,加固原有承重结构(图8)。这种做法不仅可以拓宽视线范围、扩大场地的空间感,还可以使整个场地的建筑群更加多样化,增强场所的趣味性。

景观设计方面,为了达到改动最小的目的,采取用游径串联景观的营造手法,即从动态的游径出发进行设计。通过精心选择景观视线范围内的主题与景色变化来规划游客的游览路线,采取“俗则屏之,嘉则收之,因地制宜,景到随机”[11]的设计手法,对视觉效果欠佳之处加以遮挡或改造,反之则拓宽或强调。设计中还最大化利用高差打造错落有致的观景平台,充分利用场地现有元素,创造丰富多样的视觉体验和游览体验,从而避免过多改动。结构工程落实方面,采用柱体承重方式分散眺江平台的重力,同时在施工过程中,采用砂石垫层、粗质建筑垃圾回填等方式增加地基土的抗剪强度。局部地基改造完成后,在裸露在外的泥沙层表面散置大小随机的河石,以减少江水对基础和柱础的冲蚀,从而提高基础的整体稳定性,达到排水抗涝、隔离抗蚀等作用。

景观配景方面也强调轻质化设计。例如,在甲板检修口等承重有限的场地中,采取铺设木龙骨、设置轻质木质成品树箱等来减少自身重量,满足景观效果。在有乔木种植需求的甲板区域,在满足承重、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首先缩减土球,降低乔木自带土的重量;其次,在与结构专业沟通后,总深度1.2m的树池两侧于0.75m的高度上被轻薄耐候钢板以45°角的方式斜切,用以减少部分混凝土使用体积,最大限度地减轻自身重量。

3.2 抗风抗湿,防洪防汛

本项目的另一个特殊性是基地位置处于江水之上、城市防汛墙以外。因受长江水位影响,场地内常年水位变化大、风浪大,因此景观设计需要满足抗腐蚀、耐冲刷和防洪防汛等要求。

针对这些特殊问题,采取了不同的、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1)针对不同水位设置不同景色。资料显示,基地所在的长江南京段丰枯水期水位变化较为明显,为了兼顾不同时期的景观效果、满足排水需求,利用地形并提取雨水花园的设计手法,在场地铺设中大型河石。精心选择的河石不仅可以在丰水期加固基础、迅速引导水体下渗,还可以在枯水期露出水面,从体量和材质上与周边的工业氛围相呼应。2)在景观面层选择上,有意选择了抗腐蚀、耐冲刷的面层材质,如复合防护涂层、素混铺地等,力求在色泽和质感上体现工业风格。3)在滨水平台尽端设置种植水生植物的雨水收集槽,并在江岸区域种植水生植物,充分利用不同植物的生长特性适应长江水位变化需求,以求实现视觉效果上的延续(图9)。

图10 互动型景观小品

图11 中庭水中(长江水)树池剖面

3.3 满足基本工程要求,构建公共开放空间

3.3.1 防汛墙

防汛墙是滨水景观必不可少的重点元素,如何将观赏性与实用性相结合一直是从业者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本项目包含的防汛墙有市政防汛墙和长江防汛墙2种。2种防汛墙由于防汛功能要求不同,对景观改造的可接纳度也有所不同。对于可接纳度较小的市政防汛墙,采用重新贴砖等纯立面装饰的手法,不对其内部结构加以改造,参考周边建筑风格得出立面形式,力求与周边环境相统一,打造区域整体景观视觉形象。对于场地内的长江防汛墙,设计团队在多方求证与沟通后,决定用高强度钢化玻璃替代原有的实心墙体,通过增加玻璃的耐候度、硬度来满足防汛需求。同时,为了确保无虞,还增加了钢化玻璃的高度,使其整体高于百年洪水水位线,为防汛墙的防汛功能增加安全系数。在视觉效果方面,由钢化玻璃改造的长江防汛墙视野更加开阔、开放性更强,增强了游人与水的亲切感。为了打造良好的景观视觉效果,改造后的防汛墙还在柱体内侧添加了嵌壁式灯槽,这种灯槽不仅可以作为安全警示灯使用,同时因其具有侧光照明、温和不刺眼等特性,也可用来弥补场地夜晚照明不足等缺憾,为江边的夜景增添一缕温馨的色彩,引导游客游览和思考。

3.3.2 互动型景观小品

作为城市开放空间的滨水码头景观,更希望通过设计充分调动起使用者与景物之间的情感共鸣,设计出符合现代人情感需求的景观[12]。在此次设计中,为了使人更好地融入环境,加入了互动性景观的设计,充分考虑居民运动、休闲、游览等需求,设计了带有运动游戏功能的景观小品。游客可以通过使用动感单车产生电能,点亮头顶上方的蘑菇伞设施(图10),从而达到提供视觉欣赏点、缓解压力、放松精神和生态环保等使用价值。同时,小品的整体造型也充满工业感和线条感,可被当作景观雕塑使用。

3.4 生态节能,循环利用

在整个项目中,设计团队旨在遵循生态节能的设计理念,强调用生态元素烘托工业质感,以自然的方式丰富功能空间。例如,在材料选择上,通过场地自产生成的煤渣回收再利用等方式制造透水砖铺地,这种材质不仅可以起到降低造价、节约能源、循环利用水资源等生态作用,还可以充分利用其特有的工业属性,丰富场地的历史感与工业氛围。

3.5 长江中种树的特殊性

出于项目本身的特殊性和景观视觉效果的需要,本次设计在长江中设置了种植池。受到长江水位全年涨落变化及江水侵蚀冲刷等影响,此次设计对于树池防涝性,土层本身的抗冲刷性、耐侵蚀性,甚至树种的选择和后期养护等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因此,在多方考察分析之后,设计出了创新性的解决方案。首先,采取钢缆锚定的方式对土球加以捆扎,再用钢索固定件将土球固定在种植槽内,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土量流失。在排水抗涝方面,在树池4个边角分别设置1根由珍珠岩填充的排水管,并用粒径10~15mm的黑色砾石加以覆盖。此外,每个树池还设有1根直径100mm的外接排水管,接口处设置铁丝网并铺垫卵石,防止杂物进管。施工工艺详图如图11所示。

在树种选择方面,充分考虑到长江水位涨落变化的特殊性,选择了造型优美、适应性强、速生、抗风、耐水湿和耐盐碱的优质绿化造林树种——东方杉(Taxodiomera peizhongii),作为江水中种植的景观造型树种。大量实践表明,上海至南京地段的东方杉能够在自然生长的状态下适应各种立地条件,同时东方杉也是一种对养护需求较少、适宜当地环境的植物,因而适合在本项目中使用。

图12 耐候钢板实景

图13 平台雕塑做法实景

3.6 富有工业色彩的小品设计

在所有后工业滨水码头改造项目中,富有工业色彩的小品设计一直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元素。其在塑造场所形象、提升文化属性、营造场所氛围等方面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

通过提炼场地本身的特殊意向和文化,设计出了深深植根于场地的特色景观铺地(图12)和工业景观雕塑(图13)。并在施工过程中,考虑到对原有基础的保护,遵循不对其做过多改造的设计理念,采用预埋筋焊接钢板的做法,将镂空素砼填充的刻字防滑耐候钢板黏结固定在混凝土上方。

4 结语

南京大唐电厂出灰运煤码头项目建设历时2年,由于是改造项目,在施工过程中设计团队也遇到了很多不确定因素,如场地建筑与原图纸不符、勘探出不明构筑物影响桩基施工、长江涨水影响施工进度,以及场地局促大型设备无法进场作业等,导致了设计的变更和施工难度的增加,但也是由于这种种的机遇和挑战,最终塑造出了独一无二的大唐电厂码头公园。虽然在建设过程中依然存在很多遗憾,但比较令人满意的是,项目最终坚持保留下了场地原有的记忆,相对合理地平衡了工程限制与美学要求,并尝试了防止地基沉降的改造方法,提出了防洪防涝、抗风抗湿的工程措施。项目从建成迄今已有4年时间,我们很欣喜地看到老旧的码头重新焕发新生,成为南京又一个具有魅力的城市景观焦点。

注:文中图片除标注外,均由作者绘制或拍摄。

猜你喜欢
滨水防汛码头
夏季防洪防汛
全自动化码头来了
防汛当前莫添乱
大咖妙语论道 “最宜居”的滨水新城,最理想的人居状态
黄韬 滨水新城齐集三大“兴奋点”,绝版人居成就溢价黄金期
陈晓明 进入加速期和成熟期,未来十五年是花都滨水新城黄金时代
乡村防汛 浚沟当先
防汛,就是要和隐患“对着干”
前往码头
在码头上钓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