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果(复旦大学哲学博士、副教授) 编辑/臻熙
这次,我们由梁漱溟的一些书延展开去,借一点微光,来略谈哲学家以身载道的思想和人格魅力。看中国哲学史,不少哲学家谈到“以身载道”,即躬身力行所坚信的真理,以生命为思想之写照。
一个人,如果他知行分裂、身心不一,意味着他的实践活动、他实际的人生轨迹不支持他的内在思想,它们分属于两套系统。如果他的实践活动和他的人生轨迹不支持他的思想,那么他的思想也就无法从他的行动当中得到营养和升华。
一流的哲学家必须也一定是知行合一的。所谓知行合一,就是你要用自己的生命来实践自己的思想,而实践活动本身也会对你的所思所想形成反思、验证、矫正,以此促进和更新。这会大大地提升你的思想力量,因为你的身与心、理性与感性等于拧成了一股合力在滋养你的思想。如果一个人身心分裂、表里不一,那么他的能量不是集中于一处,而是杂乱分散的,甚至是反向的,这就是一种自我能量的内耗、身心意志的相互抵消,对他的思想提升不但无益而且是很大的障碍。一个人的水准早期或许是靠天资或才气,到达一定高度之后,如果还想有所突破,那就得靠精神意志,而只有精神意志的统一才能使精神意志最大化,助人自我超越。
你看,梁漱溟在他的书里提到一种思想境界,即“生命的和谐”,这是一种生命的圆满,是一种生命能量的高度统一,会使人具有一种非凡的力量。所谓“生命的和谐”就意味着你的知(思想主掌理性)、情(情感主掌感性)、意(意志支配行动力)是同一个方向、致力于一处的。而力量的集中要比力量的分散更强有力,这其实是我们大家都知道的一种常识。古龙、金庸的武侠世界里涉及上乘修炼时,常常会提到一个高超境界——“打通任督二脉”,其实想要表达的就是这样一种生命的内在统一、整体性的和谐一致。我一直认为,我们绝大多数人相比于那些在各个领域卓尔不群的大咖,最大的弱项并不在于我们的智商情商或者天赋能力不如人,而在于那些大咖的知情意是统一的,而我们的能量则大都内耗在了无休止的自我纠结、灵肉挣扎、自相矛盾与自我开脱中,说到底,我们的任督二脉一直在互相对抗,浪费了我们的能量,也磨损了我们的精神意志。
我们经常把“科学”和“技术”放在一起使用,但其实它们是两个层面的东西——科学指向真理,它是一种“学”,而世上所有的“学”,文学、哲学、科学……归根到底都是一条求道之路,这个“道”可以理解为“真理”,世上所有的“学”其实都在探求真理,它们蕴含和启示一个人看待世界的方式、对待人生的态度,这就是思想,而各种“学”的本质差异仅在于它们的探求真理的角度不同而已——殊途而同归,归于真理;而技术,它是一种术,是一种工具,是人们在求道过程中或者在实际操作时所凭借的一种手段和途径。你看,科学本身就是一种思想,一种认识世界的方式和一种不懈追求真理的精神。就这一点而言,所有学科都是血脉相通的同胞,都是真理的孩子,只是个性、长相各不相同罢了。
很多科学家是哲学家,像帕斯卡尔、波尔、爱因斯坦等不胜枚举,科学研究越深入,就会不可避免地渐渐进入哲学领域,就像科学研究到最后往往逃不开几个基本问题:世界的起源是什么?生命的本质是什么?物质的尽头是什么?时间是一个线性的过程还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迂回往复?……这些问题的产生和追问,实际上就是进入了“哲学门”。
确实如此。不过“才气”这个东西终究指的是能力,不涉及人格。当你说“家”的时候,有一些“家”单纯靠能力就可以办到。但是最高层次的“家”,还是离不开人格,而且也只有最高级的人格才能激发出最高级的才能。
什么是“家”?为什么这个人是某种“家”而那个人不是呢?大部分人会说那是他在能力上、才气上有过人之处。如果普通人只有5分的话,那么文学家可能是7分以上。但两个同样能力在7分以上的文学家,要超越对方,恐怕秘密就在于其人格力量。而人格力量多半跟一个人的道德修养、胸怀气度有关。要达到“家”还是相对容易的——大众5分,你达到7分以上就算一个“家”了。但是如果你要让自己从一个“二流的家”变成一个“一流的家”“超一流的家”,成为一个纯粹的、9分乃至10分的“家”,没有人格的支撑力量是很难做到的。
人文精神说到底是一种指向真善美的人格力量。一个人在才能上不断“破格”上进,“破”到最后,要“破”的不再是才能,而是他的精神境界。
围棋大师吴清源说过一句话,我印象非常深,他说在一流棋手之间谁输谁赢这件事,其实不是由大家的棋艺决定的。因为一流棋手的棋艺通常不相上下,在伯仲之间,最后谁输谁赢往往是由他的精神的境界决定的。
再看武侠世界,古龙和金庸的小说里面,真正的武林高手到最后修练的都是内家功,不再是外家功了。因为拳脚功夫它有上限的。到了第一流高手,拳脚功夫相互之间虽风格迥异,力量却也都在伯仲之间。你要怎么样破解这种伯仲之间的拳脚功夫,其实是靠你的内在修养,靠你的内功支撑。
你看,上乘功夫都是内功,上乘功夫都是修养的功夫。上乘功夫靠的已经不是智商和情商了,靠的是灵商,灵性层面的高低。这个词不是我原创的,曾经有人提过,只是后来没有被发扬光大。
现在思想界有两个“商”,一个是爱商,指的是一个人爱的能力。另一个是灵商,灵性、悟性,事关灵魂的品质。智商不能解决爱的问题,情商虽能使你在人群社交中八面玲珑、左右逢源,但它终究也解决不了爱的问题。灵商,很多时候跟爱商非常接近,因为爱归根到底是两个灵魂之间的欣赏、珍惜与默契。古时陶渊明看到的桃花源,后来人遍寻无踪,失意而返。其实,并不是世上所有人都能看见桃花源。只有高洁的灵魂,能穿过柳暗花明,带你找到那个桃花夹岸、落英缤纷的乐园。
那么,灵魂的品质由什么来决定,肯定不是才气,终究还是你的人格。而人格这个东西,除了光明与真理,恐怕没有其他提升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