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美华
美国科学教育专家兰·本达教授在《小学科学教育的“探究—研讨”教学法》一书里,对科学课堂中的“有结构的材料”作了具体而又细致的界定:材料的种类和组合以及交给孩子们的次序就是材料的结构。所谓结构严密指的是各个材料之间、材料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具有这样功能的材料叫作具有严密结构的材料,简称“有结构的材料”。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一线教师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科学探究离不开物质材料的支持,教师通过有结构的材料为学生提供探究的载体,指导学生操作有结构的材料来收集事实、整理事实,在此基础上形成概念、探求规律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关键。
特级教师曾宝俊在《科学课》杂志《教学三十六计》系列文章中反复谈到,所谓“有结构的材料”就是教师经过精心设计的典型材料的组合。这种材料的组合,既要揭示与教学内容有关的一系列现象,体现科学性,又要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贴近他们的日常生活,还应具有趣味性,使学生喜欢并有能力通过对材料的探索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取新知。
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对材料的选择和控制缺乏思考,容易忽视材料的选择与呈现时机。
合理选用材料
1.立足生活实践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身边易获取、低成本的材料是科学探究的首选材料。就地取材,采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材料能点燃学生的探究热情,启迪思维,提高学习效率。
《比较韧性》一课有一个内容是“谁更柔韧”,教材希望学生通过实验比较卡纸片、木片、铁片和塑料片这几种材料的韧性,让他们了解不同材料的韧性不同,其中塑料的韧性最好。在实际教学中,很难找到宽度、厚度完全相同的四种材料,且在材料前端挂钩码很容易滑落。
鉴于此,教师将教材中不容易准备的条形材料换成了容易准备的棒状材料(形状、长度相同的塑料棒、木棒、铁棒)。同时为了方便学生挂钩码,更顺利地完成实验,教师还将三种材料的末端进行了加工——在材料一端缠上胶带。
为了方便实验中的操作、测量与记录,教师自制了支架。支架主要使用了亚克力板和小角铁,使学生能更方便地固定这三种材料。教师在支架上方和右侧贴好刻度尺,学生借助刻度尺可以直观、清晰地完成观察和测量活动。
教师根据学情改进实验,把有结构的材料利于探究学习的特质凸显出来,为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提供了基本保证。
2.化抽象为直观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中,但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教师要从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出发选取材料,使学生喜欢并有能力进行有效的科学探究。
《压缩空气》一课指向的大概念是“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对于“微粒”一词三年级的学生是第一次遇到,要让学生从微粒的角度理解空气压缩时的变化,从而对现象做出解释,就要引导他们通过实验寻找可视化的证据。
课堂中,教师借助注射器,用两个相同的注射器抽进“达到同一刻度”的水和空气,然后堵住注射器管口,用力慢慢往里推活塞,再松开活塞,等活塞静止后,观察整个过程中空气和水占据的空间是否会发生变化,做好观察记录。学生按步骤进行实验,发现堵住注射器口往里推活塞时,空气占据的空间缩小了;往外拉活塞时,空气占据的空间扩大了,自然而然地引发了学生对空气压缩和扩张现象的思考。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用小圆圈表示组成空气的微粒,试探性地从微粒的层面对空气压缩时的变化做出解释就比较容易了。
3.兴趣引发动力
科学课中的活动应充满趣味性、思维性、探索性,活动材料应该直观、形象。
学习《液体的热胀冷缩》课后,学生知道水在凝固成冰的过程中体积会变大,所以将水冷冻时应预留充足的空间,但其他液体是否也具有这样的特性呢?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究生活中常见液体(如植物油、酱油、食醋等)是否同样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并布置了一项有趣的家庭作业——制作自己喜欢口味的冰棒。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学生反馈了很多信息:有的选择用酸奶、牛奶、新鲜水果、绿豆、果汁、汽水等食品制作冰棒;有的通过实验发现茶水、食用油、酱油、可乐等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现象。这一有趣的探究体验让学生感受到科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实现了科学探究的延续性。
适时呈现材料
材料出示的次序影响着学生思维发展的层次性,教师应根据教学活动的具体情况,把握好材料的呈现方式和时机,使学生的思维活动步步推进,层层深入。
1.有序分层呈现
教师要循序渐进地提供研究材料,引发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帮助学生建构科学概念,避免因材料过多、过杂,引起学生尤其是低段学生的注意力分散。一位教师执教《空气能占据空间吗》一课(2017年5-6月《科学课》杂志《精设计巧改进》一文)时,其精妙之处在于材料发放的层次性。
层次一
教师出示一个玻璃罐,先往罐子里装弹珠,直到弹珠塞不进去为止,接着装沙子、装水,学生发现罐子的空间被弹珠、沙子、水占据了。教师通过这个活动为学生构建固体、液体能够占据空间的概念,自然引出本课探究主题——空气能占据空间吗?
层次二
教师针对原实验中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对教材中的实验方法和材料加以改进,设计了三个探究活动,既促进探究活动的深入,又增强了实验的趣味性。
活动一:压瓶入水。教师提供剪去底的矿泉水瓶、水槽(槽里有一个乒乓球),将无底矿泉水瓶放在乒乓球上方,竖直将瓶子压入水中。瓶子的位置不能移动,学生仔细观察,在实验记录单(一)上,畫出乒乓球的位置以及瓶内的水位。
探究活动二:改变瓶子内乒乓球的位置。在活动一的基础上,不改变瓶子的位置,拧开瓶盖。观察乒乓球的位置以及瓶内水位,画在实验记录单(二)上。
探究活动三:让乒乓球上下移动。教师提供自制教具——在无底矿泉水瓶子瓶口处绑上大气球代替打气筒。请学生捏紧气球,将矿泉水瓶垂直扣在乒乓球上进入水底,等待一会儿再观察乒乓球的位置以及水位。然后松开捏气球的手,片刻后继续观察水位和乒乓球的变化,反复操作几次后与组内同学交流发现,并做好记录。
学生通过系列探究活动及观察、对比乒乓球在瓶内的不同位置,认识到空气确实存在,且认同空气和其他物质一样能够占据空间。
层次三
学生利用指定的材料设计一个空气占据空间的实验,使探究更具开放性。教师为学生准备的材料有:注射器、塑料杯、餐巾纸、气球、装有漏斗的密封锥形瓶。
学生小组内根据实验材料合作讨论设计实验方案,用这些简单的材料进行实验来验证猜测,用实验现象做论据支持自己的观点。
教师有序呈现有结构的材料,学生的思维和认知不断深入,有效提高了探究活动的深度。
2.即时整体呈现
科学课堂中存在一节课内要实施多个实验操作的困难,这造成师生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有效的科学探究。教师可以根据内容,化分散为集中,适当整合实验,保证探究的时间和探究中学生思维的延续性,提高探究的效率。
如《溶解》一课,要求过滤食盐、沙、面粉与水的混合物。如果每个小组都进行三种液体的过滤实验,时间根本来不及,材料过多也影响了学生的探究。如果每个组只对一种混合物进行过滤,学生就不能观察到三种混合物过滤后的现象,不利于“溶解”概念的建构。
教师思考后,将三个过滤漏斗组装在一个铁架台上,这样每组学生都能同时对三种混合物进行过滤,节省了时间。学生在过滤结束后,观察三张滤纸,能很明确地认识到面粉像沙子一样被留在了滤纸上,不能溶解在水中,进一步完善了“溶解”的概念。
新疆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
教研室(8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