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乔乔 施昌魏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要求,四年级学生需要知道声音因物体振动产生,声音有高低强弱之分,能够制作产生不同高低、强弱声音的简单装置。根据这一要求,自编STEAM课程《探秘共鸣箱》定位在让学生用学到的知识设计、制作一件弦乐器,并尝试进行演奏,在制作的过程中学会运用专业的测量软件(声音分析软件),测量高低不同声音的频率。
本项目共8课时。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通过古筝琴弦、三角锥、木条、钉子等材料制作了一个弦乐器,并用声音分析仪检测了琴弦的具体频率。本课激发学生让制作好的琴弦的声音变得更大,结合真实问题情境,引入了共鸣箱。通过共鸣箱公式的运用和数学运算,学生最终确定共鸣箱的长度,同时产生关于共鸣箱的更多问题,指向本项目的最终目标——制作一件真正的弦乐器。
确定学习目标
1.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请学生上台展示自制的琴弦,然后拨动琴弦,引发问题:会场这么大,参会教师都听得到吗?你们有什么办法可以放大声音?
由于单根弦发出的声音十分微弱,根本无法让现场的所有人都听到,从而引发学生思考如何才能将声音放大。学生通常会想到用麦克风的办法,但实际效果并不好。这一驱动性问题,旨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观察比较,促进迁移
教师出示音叉,敲击音叉后追问:如何将音叉的声音放大?学生根据已有经验提出,将音叉插在箱体上,引出共鸣和共鸣箱的概念。
3.微课引领,揭示任务
观看微课(对一位乐器专家的采访视频)后,学生初步认识共鸣箱,体验不同共鸣箱带来的不同音效,知道不同乐器的共鸣箱不同,同一种类乐器的共鸣箱也不同。学生意识到,共鸣箱的作用是放大声音,从而揭示本课任务:为自制的琴弦制作共鸣箱,让现场所有人清晰地听到琴弦的声音。
利用学生非常熟悉的音叉作为载体,帮助他们搭建已有概念和未知领域的桥梁,帮助他们进行知识迁移,从而理解共鸣现象和共鸣箱的概念。借助微课,为学生搭建脚手架。
探究共鸣箱
1.观察对比,建立模型
教师展示多种乐器(尤克里里、手指琴等),让学生寻找共鸣箱的特点,通过一系列问题,在学生头脑中初步搭建起共鸣箱的模型结构。问题如:你们认为共鸣箱应该具有怎样的特点?它们之间有怎么样的异同?你认为共鸣箱的共鸣效果与什么有关?
通过对多个共鸣箱的观察,学生发现共鸣箱是一个一面镂空的箱体,尺寸、形状不同,引发学生猜测:这可能影响共鸣箱的共鸣效果。
2.聚焦问题,引出公式
教师演示将512赫兹的音叉置于两个长短不一的共鸣箱上(512赫兹和256赫兹的共鸣箱,256赫兹的共鸣箱更长),让学生判断哪个共鸣箱的共鸣效果更强。结果却与大多数学生的猜测不同:短的共鸣箱共鸣效果更好。
在讨论“到底多大的共鸣箱长度才是最合适的”问题后,引出计算公式:
最短共鸣箱长度=1/4(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发声物体的频率)×0.9
猜测与事实不符引起学生强烈思想碰撞和冲突,帮助他们建立科学严谨的研究态度,从而成功引出共鸣箱长度计算公式。特别说明:声音共鸣实验表明,当某一声波共鸣的空气柱长度等于该声波波长的1/4、3/4、5/4……倍时,都会发生共鸣现象,其中最短空气柱长度等于该声波的1/4,即1/4λ(其中λ=v/f)。事实上,我们研究团队通过大量的数据计算分析,得出乐器的共鸣箱长度都是该公式计算结果的0.9倍左右,具体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3.运用公式,解决困惑
学生运用公式计算各种音叉的共鸣箱长度,验证结果,再运用公式计算所设计乐器的共鸣箱长度。
当计算出的共鸣箱长度和实际音叉的共鸣箱长度非常吻合时,学生会将公式内化,帮助他们完成共鸣箱的制作。计算自己设计乐器的共鸣箱长度,同时巩固和强化了专业声音分析仪的使用方法。
4.动手制作,及时测评
教师引导学生用六面图的方式进行详细设计,并根据设计图纸完成制作。学生需要先完成设计,再领取材料制作。
教师讲解制作的要求、注意事项和测评维度(见下表)。
在长达25分钟的设计和制作过程中,教师以观察和辅助有需要帮助的小组为主,在观察的过程中,通过盖章的形式在每组的测评表中完成对学生的测评。
测评维度
[测评要求 得章情况 团队合作,分工明确,没有组员空闲(如设计、裁剪、组装等分工) (合作章盖章处) 设计图纸清晰,有六面图和具体的尺寸,先设计再制作 (设计章盖章处) 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设计和制作 (效率章盖章处) 在做的过程中充分思考,提出有深度的问题并进行反思 (思考章盖章处) ]
测评的四大侧重点为合作、设计、效率和思考,这也是本节课侧重要发展的学生能力。对于取得3个章以上的小组,奖励小组一份更加深入研究声音的小奖品,促进学生的分工合作。
展示与评价
教师请各小组上台介绍共鸣箱,介绍琴弦的声音是多少赫兹,运用公式计算出的共鸣箱长度是多少,并展示共鸣箱的实际效果,分析本小组产生的问题和反思等。
这一环节目的是向他人介绍清楚自己的产品、学习的收获以及产生的新疑问。在小组交流中,学生发现自己小组需要改进的地方,为后续的共鸣箱的深入探究开启新的研究方向,并在思维碰撞中产生新的火花,引发更深层次的学习。
总 评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声音的基础上进行的拓展。在“产生问题—认识共鸣和共鸣箱—探秘共鸣箱—制作共鸣箱—检验共鸣箱—发现更多问题”的过程中,学生怀着浓厚的兴趣完成了本节课的学习,达成了项目的阶段性目标。
1.引导主动思考,发展思维能力
教学的本质就是发展思维,学生思维的推进是这节课的难点。本节课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观察、对比生活中常见的共鸣箱,从而产生灵感。教师通过一系列的问题,不断引发学生的认识冲突,激发他们产生探究共鸣箱的欲望,引出共鸣箱长度的计算公式水到渠成。在层层递进中,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设计和制作共鸣箱,并分享设计理由。在完成整个探究后,学生还能主动反思更多的关于共鸣箱效果的拓展研究,为本项目后续的开展奠定了基础。一个完整项目的开展要着眼学生严谨的逻辑思维培养,要能够帮助他们后续的学习。
2.注重学习过程,培养科学态度
本课着重培养学生小组之间的合作、设计、效率、思考等能力,通过小组之间的分工合作、设计完成共鸣箱的制作,并且能对自己的共鸣箱进行反思和总结,也能对其他小组的共鸣箱提出意见和问题,这些评价均偏向于学习过程而不是学习结果。工程是在设计的基础上进行的,在制作之前注重学生的设计,有目的地培养和强化他们的设计意识,让他们在设计与制作的过程中,意识到严谨求真的重要性。
3.运用多种工具,解决真实问题
在STEAM课堂中,工具的运用尤为关键,其合理性直接影响着学习的效率。在本项目中,教师提供了多种专业的工具,如切割尺、切割垫板等,能让学生体会到工具的重要性,以及正确使用工具的必要性。本节课还隐含了一个看不见的工具——公式,实际生活中也不乏对公式的大量使用,学生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也会频繁地使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他们可能不容易成为公式的创造者,但是必须成为一名公式的善用者,选取合适的公式解决不同的问题,这也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
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區实验小学
浙江省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32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