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2020年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姗姗来迟,根据前期政府发布的粮食市场调控政策,今年稻谷最低收购价较上年稳中上涨,首次对稻谷收购采取限量收购的方式。稻谷收储制度改革迈出“提价控量”的新一步。
稻谷收购政策提价控量是亮点
新的稻谷收购政策提出,2020年国家继续在稻谷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综合考虑粮食生产成本、市场供求、国内外市场价格和产业发展等因素,经国务院批准,2020年生产的早籼稻(三等,下同)、中晚籼稻和粳稻最低收购价分别为每50公斤121元、127元和130元。且根据近几年稻谷最低收购价收购数量限定今年的最低收购价稻谷收购总量为5000万吨,其中籼稻2000万吨,粳稻3000万吨。且收购采取分批下达的方式进行。第一批数量为4500万吨(籼稻1800万噸、粳稻2700万吨),不分配到省;第二批数量为500万吨(籼稻200万吨、粳稻300万吨),视收购需要具体分配到省。
深入研究今年的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跟往年相比,有两大重要的变化。一是,价格较上年稳中上涨,向市场释放积极信号。其中早籼稻同比涨20元/吨,中晚籼稻同比涨20元/吨,粳稻同比持平。二是,首次开启限量收购模式。
节后稻米市场行情小幅震荡调整
春节后,受新冠病毒疫情影响,国内稻价格较春节前出现小幅上涨趋势,后期随着米厂陆续开工生产,阶段性供需偏紧状况有所缓解,稻价格又开始小幅回落。此次疫情爆发对于稻米市场而言,属于突发性的黑天鹅事件,短期推动稻米价格走高。但是从长期来看,稻米市场基本面仍没有发生明显改观,供需宽松的局面依然持续,稻米价格缺乏持续上涨的基础。后期随着疫情逐渐缓解、国储拍卖持续向市场投放原粮,米企开工率回升,稻米价格开始逐渐回落。
稻谷政策性收购与拍卖双向进行
按照往年惯例,截止到2月末,东北粳稻托市收购将结束。今年受疫情影响,整个2月份新稻收购基本处于停滞阶段,为了有效缓解农户卖粮问题,东北粳稻收购延期1个月。粳稻收购虽然延期,但是疫情影响持续,基层售粮节奏依然偏慢。
陈粮拍卖市场上,早籼稻拍卖持续推进。出于防疫的需要,从2月10日开始,首批2016~2018年产中晚籼稻投放市场80万吨,较往年提前了一个月的时间。稻谷原粮供应十分充足,且随着大米加工企业陆续开工,陈稻需求量逐步增加,拍卖行情逐步好转。
整体来看,稻谷最低收购价稳中上涨向市场释放出积极的信号,鼓励种植双季稻,有助于推动稻谷春耕恢复。短期疫情仍是影响稻谷市场的关键性因素。受疫情影响,企业复工仍处于缓慢进行阶段,大中专院校尚未正式开学,受制于终端大米集中性消费尚未复苏,稻米价格短期仍以稳弱走势为主。(据中华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