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腾飞
摘 要:地下管线施工是市政工程中的重要施工项目,如果质量存在缺陷,会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基于此,本文对施工的要点和流程等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论述,希望能够达到施工标准。
关键词:市政工程;地下管线;施工技术
我国城市化进程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对市政工程的施工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地下隐蔽的各种地下管网施工质量控制的优劣将直接影响着城市人民的生活质量。但是地下管网比如供水管道、排污管道、天然气管道、供电管道、各种通讯管道等等相互交叉,错综复杂,很容易造成施工二次破坏,所以对施工技术提了很高的要求,对现场施工管理也是相当大的考验,所以要重视市政工程地下管线施工技术的施工标准,通过技术的合理运用,有效的施工工艺,合理的安排好施工顺序,保证市政工程地下管线的施工质量。
1 市政地下管网工程施工的现状
在国家建设大方略下,房屋建筑及交通可能是主体,但是市政工程是整个城市正常运转的保证,尤其是地下错综复杂的各种管线,相当于人体的各个血管支脉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现在城市的现状是市政基础工程是形象工程,而地下管网施工是百年大计的工程,但是许多新建小区及商业区的规划与現有的市政地下管网往往会发生交叉冲突,造成管网的二次破坏并且加大了新建地下管网的施工难度,对地下管网的施工技术要求越来越高,促使着很多新兴的施工技术不断涌现出来。一套科学完整的施工技术是工程顺利进行的保证,因为市政工程地下管网一旦因为相互破坏交叉影响而损失了使用功能,不但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还会对人们的正常生活尤其是交通行业造成极大的不方便。
2 管线施工技术要点
1)沟槽开挖施工准备。在进行管线沟槽开挖前,为确保实际施工质量和效率,需对工程项目所在区域进行全面地勘探,将地下障碍物、管线具体分布位置进行标记,并与相关市政地下管线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判断实际勘察与资料是否存在差别,避免后期出现重大的设计变更和施工变更,并参考勘察结果,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管线保护措施,最大程度上提升施工质量和效率。
2)管沟开挖。一般来说,在进行市政工程管道开挖时会采用以下2种方法:人工开挖法和机械开挖法。在使用人工开挖方法时,需要严格控制管沟的高程和宽度,并确保管沟底部的土体不会受到破坏;若采用的是机械开挖法,则需要对其设计标高进行有效的把控,其范围为20.000~30.000cm,并采用人工开挖的方式来进行后期清理。需注意的是,在对地下管沟进行开挖时,要严格遵循先深后浅的施工原则,并将土体放置在一旁,方便后期回填。
3)管道铺设技术。为进一步有效地促进管道铺设的顺利进行,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地下管线进行有效的设计,并严格按照施工设计图来进行相关构件的采购与安放。此外,为确保管道铺设的准确性,要对所使用的管道进行数据测量和编号处理,并采用中心线对称法对管道铺设的全过程进行集中控制。需要注意的是,钢管的铺设严格遵循由低至高的顺序来进行,若出现意外情况无法按照原定的计划进行则要将管口封堵住。为进一步有效地降低铺设误差,需要使用经纬仪或水准仪等器械对安装位置进行测量从而及时地调整位置。
4)管道安装技术。对于管道工程而言,其实际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很大程度上受到管道实际安装质量的影响,因此,在进行管道安装前,要对管沟基础进行全面的检查,确保管沟的开挖高度、宽度符合施工设计规范,并不存在大量的异物才能进行管道的安装。下面将管道安装工序进行了系统地整理:(1)清理承插口,在进行管道安装前,要保证管口的清洁度,需要用清水将管口进行清理;(2)套胶圈,管道与管道之间进行连接是需要套用胶圈,需注意的是,为保证胶圈的平直度,要将胶圈由上至下进行套接;(3)对口处理;(4)顶装;(5)检查各个接口位置是否完好。
5)浅埋地下管线施工技术。浅埋地下管线施工技术作为地下管线施工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施工人员在应用浅埋地下管线施工技术时,必须运用加盖法对其进行具有针对性的保护,才能实现延长地下管线使用寿命的目的。另外,浅埋地下管线施工技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必须与市政工程施工方案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才能制定出满足市政工程施工需要的技术措施。而这些技术措施则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如果挖槽施工过程中出现管径过大的现象,则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管线的加固,才能在充分发挥混凝土材料优势的基础上,实现有效保护浅埋地下管线的目的;(2)如果挖槽施工过程中出现了管径过小的现象,则必须采取加槽盖法对管线进行相应的保护,才能最大限度的降低挖槽管径与设计方案之间存在的误差,以便于浅埋地下管线施工技术性能的充分发挥。
6)深埋地下管线施工技术。在应用时要对灌浆孔的位置进行合理分布,通常情况下在管路两侧进行浆孔设置,需要按照均匀分布的原则进行。浆孔之间的距离应该在1m左右,浆孔和管线的距离需要控制,标准在20cm,如此可以使得加固达到为最佳效果。浆液的扩散问题也需要进行重点管控,注浆的标准流程是应该是先外排,之后进行内排,按照这个顺序进行注浆能够形成坚固的加固层,使得加固效果得到提升。注浆材料选用在一般情况下应该是水玻璃、水泥浆液,而注浆的加固目标应主要放在土体中。如果土体加固时厚度达到2m,就可以分成四层注浆。为了保证充分且均匀的浆液分布效果,需要用振动钻机进行注入。
3 地下管线施工质量控制
1)井室砌筑。井内砌筑是市政工程管线施工项目尤为重要的施工环节,为进一步有效地提高实际施工质量,在进行施工前期,同样需要对砌筑部分进行全方位清理。首先,将井室作为管道安装挂线的中心处,紧接着便可以进行基础设施的砌筑,需要注意的是,在砌筑过程中要检查井室的尺寸,确保各项施工顺序都符合相关设计标准。在进行井室砌筑时,还可以采用丁砖砌筑法,即层层砌筑、层层浇筑的方式,以保证砌筑质量和效率。
2)试验检测技术。管道工程施工过程的试验检测主要指的是闭水检测。由于管线闭水封口常存在井下,并使用砖墙封堵,因此需要在砖墙砌筑之前,完成试验检测,确保管道封闭性良好。在封口施工结束之后,开展闭水试验。试验之前检测管道材料的质量以及实际的施工质量。重点对管道接口的密封性、管身是否存在裂缝和沙眼等质量问题进行检查,一旦质量不符合标准,应立即使用砂浆修补,涂刷渗水区域。试验之后对于不符合施工标准的管段,应使用有效的修补措施,问题严重难以通过修补方式解决的,应更换管道重新铺设。
3)安全控制。在地下管线中,分布着水管、燃气管、电缆等重要设施,一旦损失将会为工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很大的损失。如果因为特殊管线的损坏,会酿成重大的安全事故,所以在施工中,安全施工是工程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在施工前做好调查工作,制定严密的预防保护方案,在施工中,负责管线保护的相应责任人要做好监督工作,督促施工人员严格按照施工规范执行。对于施工中可能会发生损坏的管线,要提高做好各项应急措施,只有抢修设备准备齐全才可以施工,对于燃气管线的施工,要做好消防安全工作。一旦管线被损坏,要在二十四小时内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对于特殊管线的损害,要及时汇报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抢修。
4 结语
综上所述,市政工程建设迎来了新的契机,对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地下管线施工是一项重要内容。必须在结合实际情况的基础上,针对地下管线的特点,把握施工技术的要点,增强工序的合理性,保证达到规定标准,发挥出管线的作用,促进市政工程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晓荣.市政施工中地下管线施工技术探讨[J].江西建材,2016(23):90-91.
[2]范梅开.探讨市政工程施工中地下管线施工技术[J].低碳世界,2016(32):78-79.
[3]柳英颖.在市政施工中地下管线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民营科技,2015(10):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