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传统工艺美术产业的现状分析和改良建议

2020-08-10 09:08郑锋
卷宗 2020年16期
关键词:传统工艺经济发展

郑锋

摘 要:传统工艺美术产业是我国文化产业中发展较为成熟的组成部分,探索河南省传统工艺美术产业的发展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发展改良措施,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与文化的传承,提高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关键词:传统工艺;美术产业;改良建议;经济发展

河南省作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在这里诞生了灿烂辉煌的中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孕育摇篮。因此河南省的工艺美术不仅蕴含了大量的传统文化内涵,也代表着中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与艺术性,有着重要的传承意义。随着现代经济与工艺的不断发展,对传统工艺美术产业造成了较大的冲击,如何保障传统工艺美术产业的艺术性,让其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成为当前一个较为严峻的问题。笔者通过对河南传统工业美术产业现状进行调研,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自己的改良建议,希望能够提升河南传统工艺美术产业的实力,使其在传承中华文化的同时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唤起人们对中华民族传统工艺美术的重视与传承。

1 河南省传统工艺美术产业现状

1)成本高昂、传统气息缺少。河南省传统工业美术产业的创造源泉为河南众多的历史典故与历史传说,文化创造者通过将自己的作品结合丰富的历史典故与大众普及的艺术风格,创造出符合人们现代审美的文化作品,其外在视觉效果不仅符合中华民族的审美标准,内在也表达了中华文化的特殊性。这些作品虽然看似简单,仅仅是一个泥人,但其精美的外表与其中蕴含的文化确实不可忽视的,如三国人物类泥人,就蕴含着河南悠久的中原文化与价值观念。近几年来,我国逐渐与世界接轨,生活物质的不断发展,外来的时尚与高雅文化也流入河南,河南省的传统工业美术产品丢弃了原本质朴的本性,在外观上追求精美与高雅,以至于成本不断上升,且使用传统文化作品的加工手法制作带有现代艺术气息的作品造成了作品不伦不类的现象。如河南许昌的泥泥狗就使用了传统加工方法制作现代卡通人偶的现象,在角色选择上摒弃了传统的中华人物,而是选择外国的卡通人物,外观用色上也摒弃了中华传统的简单大方思想,变得鲜艳明亮。这类作品丢失了传统文化气息,成本高昂,人民群众很难去接受与认可,从以前面对的全年龄段客户变得幼龄化,造成只有小部分孩子喜欢的情况。

2)元素多样,作品之间无联系。河南传统工业美术历史悠久,早在秦汉时期就有了较大发展,并流传于市井之间,由于当时的许多工艺来自贵族,并由各个平民改良发展形成,导致许多作品在外观上可能存在多样性,但其艺术内涵却有着共通性,存在着相互借鉴的情况。发展到唐宋时期,河南省传统工艺美术已有了较大进步,拥有了较为完善的工业生产体系,涌现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并以相关图文记载流传至今。如全国闻名的朱仙镇木版年画与唐三彩,都是的河南艺术文化产业的代表作品。近几年来,随著改革开放力度不断加大,传统工业也提出了自己的改革口号,其实良好的改革并不是要摒弃自己全部文化,而是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现代文化产品完全丢失了传统作品中的精华部分,一味追求外国的电子与机械手段,出现了许多带有现代元素符号的传统工艺作品,这些作品用着传统工业文化的制作方法,外观及文化却完全摒弃了中华传统文化,使购买的人产生游离之感,抹杀了河南传统工艺的本来魅力。

3)题材选择失败,缺乏传统精神。题材上的慎重选择是传统工艺美术作品的生存基础,符合大众的艺术审美与价值观念的题材是产品成功的标准[1]。河南传统工艺美术作品之所以能够流传千年,正是因为其产品题材选择上严格遵守大众的文化价值观,选择自己当地的历史文化名人或建筑。新时代以来,传统工艺美术产品面对社会中各种商业活动与奖项,抛弃了自己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在题材选择上逐渐以追求商业利益为核心,选择市面中较为热门的卡通角色或网红人物进行作品创造,这样的题材选择在短时间内虽然能够给产品带来较大的经济价值,但从长时间宏观上来看,拉低了整个传统工艺产品的艺术价值,使产品沦为了工业快消品。题材上的选择一部分原因是大宗欣赏注意力发生了改变,更多的则是传统工艺产品题材选择上偏离了大众,偏离了时代,忽视了人们的欣赏习惯,人们也就对产品产生了厌恶感。

4)传承风险,缺乏创新人才。由于河南省传统工艺产品缺乏创新,一味的追求继承而忽视了创新,导致传统工业产品经济效益较低,出现了传承上的风险[2]。物质上的充分保障才能更好的追求精神上的享受,生产传统工艺产品的企业或匠人首先还应将产品的物质效益放在第一,但传统的工艺产品仅仅只是继承了较好的,满足大众欣赏水平,能获取较高利润的产品,缺少了创新,导致大众出现审美疲劳。由于现代产品的多样性,年轻一代人们缺乏了对传统的了解,造成了河南省传统工艺传承出现后继无人的现象,一部分家族式经营者由于各种原因也只能勉强支撑。无论任何产品,拥有良好的人才是发展的主要动力,而河南省传统工艺产品已经缺少了这份动力,逐渐变得衰落。

2 河南省传统工艺美术产业改良建议

1)政策上进行扶持,构建传统工艺美术生产体系。对河南省传统工艺美术产业进行扶持,要求政府必须对河南省传统文化及美术行业进行充分的调研,在政策制定上严格考虑到河南省大众的审美观念与艺术价值观,这样才能够保证政策的实用性。对于传统工艺成本高昂,传统气息较少的问题,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政策,对传统工艺进行宣传,引起人们对传统工艺的重视,并通过整合产业链的方式减少生产成本,使其能够满足大多数人的购买能力。同时还应该抓住党中央十八大改革文化体制这一机遇,以传承为目标,创新为动力,构造出河南特色传统工艺美术生产体系。

2)文献整理,减少传统作品失传风险。由于河南省历史源远流长,在这片土地上产生了大量的传统文化作品,而记录这些作品的文献保护却缺乏相应重视[3],导致文化存在失传的危险。面对这一危险,政府应对各个地方的文献资料进行汇总整理,由于大多数传统文化产品的生产方法记录都来自手抄本,缺乏相应的出版物,政府在整理后还可以将这些数据出版,让更多的人们了解到河南省丰富的传统文化,产生学习兴趣,为传统文化继承培养感兴趣的人才。

3)价值观培养,符合市场竞争环境。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需要政府对人们价值观进行培养,培养人们正确对待传统文化作品的态度。在培养人们重视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应保证传统文化的纯粹性,在其能够满足现代社会价值观的条件下保持其科学发展,满足市场激烈的竞争环境。传统工艺文化产品要被承认并发展下去,就需要经过市场的考验,因此河南省传统工艺文化产品要紧贴大众,满足大众的审美观与价值观。传统工艺美术产品的匠人在继承的同时也应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在继承中创新,保证产品能够经受住市场的考验,继承发展下去。

4)增强文化教育,培养专业人才。高校生是传统文化产业继承创新的主力军,在传统文化继承中,政府应该加强高校生的传统文化教育,为传统工艺产品建立相应的生产理论依据。同时,学校还应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在学习传统文化的同时让学生了解到传统文化作品的魅力,丰富教学内容,可以通过民间匠人精湛的制作手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传统文化美术产业培养专业人才。

3 结语

“穷则变,变则通”是我国先贤的重要发展思想,振兴河南传统工艺美术产品就要在此思想基础上进行变革,通过科学有效的手段将传统工艺美术产品进行整合,培养起专业的继承创新人才,制作出符合当代人们审美、价值观的传统工艺美术产品,使河南省中原精神文化发展壮大到全世界,让河南省优秀的传统工艺美术作品得到认同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邢志鹏.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中国传统工艺美术新思维探究[J].南方农机,2019,50(18):238+244.

[2]沈瀚文.绍兴市传统手工艺与现代“智”造的发展融合[J].艺海,2019(02):144-145.

[3]朱晓礼,方宏智.传承创新——苏州传统工艺美术在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发展趋势研究[J].艺术科技,2018,31(09):95+201.

猜你喜欢
传统工艺经济发展
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发展
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发展
传承·融合·再创造——传统工艺青年论坛综述
浅谈“锔瓷”传统工艺及其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