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发展靠创新,创新靠人才,如何在碎片化时代完善“育人机制”成为目前高校、社会、家庭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育人机制”的基本思路及运行方式应基于时代特征、育人目标,考虑其时代性、内容性、沟通性、保障性等方面如何协同,在实践中通过推动内容建设、团队建设、技术建设、制度建设的融合发展,解决对“微资源联动育人”的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研究、受众研究和效果研究五个方面的具体问题。
[关键词]课程思政工作;“同心圆”共建策略;立德树人
[基金项目]河南省委高校工委、河南省教育厅2019年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联动教学法理论与实践研究”(2019SJGLX001);2019年度郑州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融媒体时代课程思政建设的‘同心圆策略研究”(2019ZZUJGLX031)
[作者简介]周荣方(1981—),女,河南信阳人,硕士,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27-0072-02[收稿日期] 2019-12-09
一、高校课程思政工作面临的矛盾
高校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早已有之,随着融媒体与高校教学、师生生活不断地深度融合,高校课程思政工作面临着以下三方面矛盾。
1.精分受众与同向同行的矛盾。融媒体时代的云计算使精分受众成为可能。越来越多的媒介以“精准投放”在媒体战中胜出,然而当融媒体进入高校课程思政工作中,“精分受众”意味着“专”“精”,却也带来“关注面过窄”的问题,不利于各类专业课程与高校思政课同向同行,更难以形成协同效应。“精分”基于专业,“同行”基于责任,如何在“精分受众”的基础上实现“协同效应”?破解的关键点在于:寻找“公约数”。
2.加法思维与融合思维的矛盾。目前对于“课程思政工作”的模式研究,各学者多从自身专业着手,策略研究多为“思政课+”或“+思政课”的模式,事实上“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各学科、各门类、各部门等互相联合、取长补短,以达到协同效应。因此其工作规律并非“相加”而应“相融”,但目前尚缺乏将“融合思维”与“课程思政”工作相结合的模式研究。加法思维利于突出核心,融合思维利于专业协同,那么在课程思政工作中,如何协调两种思维模式?破解的关键点在于:从“加法”中明确核心方向,从“融合”中探究扩容方式。
3.“课堂为主”与“网络为主”的矛盾。目前课程思政在建设过程中多以高校内传统教学模式为着眼点,以教师团队的建立为主要模式,研究如何改进教学方式、教学计划,以及各学科教师如何互相协作。然而教学活动涉及教与学,目前各高校注重“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育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而同时,目前高校大学生多为“85后”,属于互联网“原住民”,熟悉网络技术,适应网络思维,了解网络规律。如何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传递信息,是目前高校教师团队努力推进的工作,因此在课程思政工作的建设中应该重视学生这一教学活动的主体。如何在网络环境中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如何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充分保护学生的“互联网特长”,使网络渠道成为课程思政建设的渠道之一,破解的关键点在于:二者均为教学渠道,对于如何協调运用,则要以核心方向为主导。
二、“同心圆”共建策略具备的优势
1.明确核心地位。“同心圆”共建策略的提法首先突出“同心同德”,即核心为“立德树人”。这是专业课与思政课同向同行的方向引导,任何专业的人才建设都是在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准备,此为专业责任感。对社会责任的明确,更有利于学生定位专业课学习方向,把握本专业相关内容,构建适合本专业的知识体系。即:不同的专业圈,同一个核心圈。
2.容纳“和而不同”。“同心圆”共建策略的提法,一方面强调核心明确,另一方面鼓励异彩纷呈。高校专业设置依据社会需要,因此各专业都有自己的专业方向与特征。专业课的不断探索与发展,有利于充实和激发更多有效的思政元素。这不仅能够充实高校思政课教学,使课程思政的建设迈上新台阶,也有利于推动高校整体教学工作的发展与建设。
3.“联动”拓展形式。融媒体与高校课程思政的结合,有四个特点最为重要:“融”“联”“异”“动”。“融”即各专业与思政课之间融会贯通;“联”即课程思政以挖掘和激发各专业与思政课的“公约数”为基础,实现双方的联合运作;“异”即各专业与思政课保持自身学科的特殊性,这是学科的吸引力与作用力;“动”即“动力”“行动”“动静”。动力表现为学生个人对专业的兴趣以及对社会责任的认同,这是行动的意愿;行动表现为师生双方在不同平台对于课程思政建设的实际推动,这是形成“动静”的基础;课程思政工作虽然立于高校,但高校资源取之于社会,其各项工作的影响必然应回馈社会,同时有影响需要有规模,因此应着力形成线上线下、校内校外多方关注、多方联动的局面。
三、“同心圆”共建策略实践成果
1.以“小平台联动”打破学科壁垒。融媒体迅猛发展,完善自媒体形式,将“联动”引入自媒体,这一“融合”扩充着自媒体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要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即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个要求与自媒体的特点相结合,恰恰是融媒体时代推动课程思政工作建设的关键点之一。基于融媒体带来的“融”“联”“异”“动”等特点,首先,“小平台”建设应鼓励突出师生个人特色,因为在信息化的今天,特色才是品牌;其次,要鼓励平台形式多元化。运用微信、微博、小视频等多种方式,形成课程思政建设的矩阵队形;第三,坚守核心。“小平台”建设的核心是“立德树人”,“小平台”建设队伍培育的核心是高校的专业课与思政课课堂教学相结合。
2.以“联动课堂”展示学科魅力。高校对于学科的设立与扩充主要以社会需求为依据,因此学科魅力体现在学科的理论研究、学科的精神传承、学科的社会责任以及学科的发展前景。高校内各学科特点不同、课程安排逻辑不同、各课程间关系不同,这种差异形成了各高校不同的魅力所在。因此坚持“和而不同”“因势而谋”的原则,驱动各专业以“社会责任”为内核,发挥各自优势,与思政课同向同行,是目前高校课程思政工作的策略之一。
如何在融媒体时代真正于课程思政建设中实现“融合”,需要各方面思政因素“联动”运作。“联动课堂”遵循“一核心三联动”的原则。坚持“立德树人”的核心内容,推动线上线下联动、课上课下联动、校内校外联动,坚持以灵活的联手方式,激发各方面思政元素,推动课程思政工作热起来、火起来、动起来。
3.以“情感共鸣”实现同向同行。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学科精神,他体现着这一学科的价值目标和愿景追求,这指引着每一个专业的从业者。而同时高校思政课要想达到“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要想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就需要运用二者的“一脉相承”,找准高校专业课与思政课的共鸣点,通过师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引发情感共鸣,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自觉行动,真正推动各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
引发“情感共鸣”依据三个原则:有情怀、有行动、有计划。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国思政课教师提出“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这不仅是对思政课教师的要求,更是对全体教师的要求,这是作为高校教师的教育情怀。有情怀才能有行动,行动的核心要本着“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有计划地推动教育工作,激发学生内在能量,以他们为表达主体,寻找专业课与思政课最大“公约数”,画出课程思政的“同心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