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高校人才培养国际化实践探索

2020-08-10 09:21朱蓓蓓田间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31期
关键词:国际竞争力双一流建设

朱蓓蓓 田间

[摘 要] 《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明确指出,要“坚持立德树人,突出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吉林大学作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在“双一流”建设中将一流人才培养作为学校发展的根本目标和不懈追求。2018年,为切实提升人才培养国际化水平,实现“人才大循环”,启动实施“吉林大学学生国际竞争力提升计划”,列支专项经费,资助在校学生赴世界一流大学/学科进行学术交流与联合培养,聚焦提升学生国际竞争力与人才培养国际化水平,进而助推“双一流”建设。

[关键词] 人才培养国际化;国际竞争力;“双一流”建设

[基金项目] 2017年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综合性大学人才培养国际化战略实施路径的研究与实践”(2017XZD006)

[作者简介] 朱蓓蓓,女,吉林长春人,博士,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双一流”国际化建设、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田 间,男,吉林长春人,硕士,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双一流”国际化建设、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31-0035-02    [收稿日期] 2020-01-09

当今世界,商品、资本、信息等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广泛自由流动,全球化与信息化成为时代的主要特征。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日益突破地理空间界限。

一、“吉林大学学生国际竞争力提升计划”的建设背景

2015年10月24日,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明确提出将“推进国际交流合作,加强与世界一流大学和学术机构的实质性合作,将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有效融合到教学科研全过程,开展高水平人才联合培养和科学联合攻关”作为五项改革任务之一。国际化成为衡量大学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世界一流大学的基本特征。

二、“吉林大学学生国际竞争力提升计划”的建设内容

“吉林大学学生国际竞争力提升计划”(以下简称“提升计划”)包含两个子项目,即“提升计划”常规项目和“卓越计划”竞争性项目,由学校统筹规划,设立专项引导经费支持,由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牵头,相关职能部门协同联动,共同配合各教学科研单位特别是“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单位,自主设计并组织实施各类学生国际学习项目。

三、“吉林大学学生国际竞争力提升计划”的建设成效

经过一年的建设实践,吉林大学2018年累计派出在校学生3,909人次赴国(境)外交流研修、联合培养、攻读学位、参加国际会议和国际竞赛等,占2018年在校学生总数的5.35%,是2017年派出学生人次数的2.22倍。全校共有10家教学科研单位派出学生比例超过10%,10家单位派出学生赴世界排名前100大学研修人次数占派出学生总量超过50%,4家单位2018年学生派出比例比2017年增长了10倍以上,其中增长幅度最大的达15.05倍。在校学生的国际视野得到进一步拓展,国际对话能力和国际合作与竞争力得以提升,学生在国际合作中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不断增强。

(一)学生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大幅提升

2018年,在校学生3,909人次,即5.35%的全日制学生获得了出国(境)交流研修、攻读学位、联合培养和参加国际会议、国际竞赛、国际实习的机会,学生在国际合作项目中的参与度和获得感大幅提升。在出国(境)项目的参与学生中,有一大批学生是第一次走出国门,第一次站在国际会议的报告台前,第一次坐在全球顶尖大学的课堂里。越来越多的学生渴望用多元文化的碰撞开阔自己的眼界和胸怀,用世界科技前沿的高度激发自己的学习热情和创造性,与世界各国的同龄人成为朋友、伙伴,甚至是竞争对手。

(二)学生的自信心和学校的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

吉大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知识储备,通过学校和各教学科研单位组织的行前培训、外语和专业知识训练等,能够很快适应在国(境)外的学习和生活,尤其在交流研修、参加国际会议和国际竞赛过程中展示了吉大学生良好的学术素养和形象,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学生的眼界与自信不断提升。吉大学子在各类国际学术舞台频繁亮相,不断喜获佳绩,大幅提升了吉林大学和相关学科的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

不少学生在参加短期交流研修项目的过程中,找到了未来出国深造的导师;参加完双学位项目的吉大学生,大多获得了世界顶尖名校的录取通知书。

(三)学生的科研参与度明显提升

通过参与出国(境)交流研修项目,在校学生特别是本科生对于科研的参与度明显提升,发表论文的数量和质量均有所提高,学生国际竞争力提升计划对于科研成果产出的辐射效益日益明显。

(四)为人才梯队提供储备

本着聚焦人才培养,着眼未来人才储备与师资队伍建设的“人才大循环”理念,多数教学科研单位将“提升计划”作为本单位本硕博贯通式培养和人才储备的重要手段,并取得了喜人的成效。通过“提升计划”,更多吉大学子选择毕业后赴国(境)外高校继续深造,而在学期间出国(境)交流研修的经历将有助于学生获得世界名校的认可,未来也将成为学校师资队伍和优秀校友的重要储备。

(五)进一步提升了学科的国际合作规模与水平

“提升计划”作为项目抓手,有力地推动了各教学科研单位搭建全球合作网絡,拓展了国际合作渠道,提升了各学科的国际合作规模与水平。一方面,学生出国(境)项目的开展需要依托学院和教师的国际合作伙伴和平台;另一方面,通过学生出国(境)交流研修、联合培养,也将进一步密切学院和教师与国际合作伙伴之间的合作关系,拓展合作领域,提升合作的质量和效益。

四、经验与启示

(一)充分发挥国际处作用,精准推进“双一流”国际化建设

国际合作与交流处作为学校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归口管理部门,在人才培养国际化中应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树立“国际化+”理念,建立学部联络员制度和外事助理制度,指定专人对口服务教学科研单位;开展专项实地调研,定期组织在校学生出国(境)交流意向调查,充分了解教学科研单位和学生的实际需求,协助各学科设计个性化的国际化建设方案;依托各类国际合作平台和项目,多维度助力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创新,长效推动“双一流”建设。

(二)构建多元的国际学习项目体系,满足学生多样需求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留学生输出国,无论是公派留学还是自费留学的数量都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然而,参与国际竞争并非留学生的专利,在国内高校就读的学生同样需要拓展国际视野,主动参与国际竞争和全球治理。因此,除了以獲取学位为目的的国际学习项目,“双一流”高校还应积极拓展形式多样的在校期间出国(境)交流研修的项目,构建多元的国际学习项目体系,帮助学生从学涯规划、职涯规划的角度理性参与国际学习项目,鼓励学生积极尝试,培养学生立足全球,放眼世界的胸怀和开放、包容、协作的国际理念。

(三)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培训,为学生参与国际学习提供保障

学生出国(境)项目时间相对有限,学生需要在短时间内适应在国(境)外的学习和生活,在有限时间内提升自身收获与项目效益。因此,在学生出国(境)之前就需要在校内营造国际化氛围,为学生提供全英文授课课程,提高外语水平和国际对话能力,帮助学生了解国际礼仪和跨文化交际知识等。

(四)多部门协同联动,共同推动人才大循环

国际学习项目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在调查研究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统筹规划,同时需要加强多部门协同联动和人才培养全过程监控。院系作为学生培养的实施主体,也承担着策划和组织符合本院系学生特点和需求的国际学习项目的重要职责。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中国政府网,http://www.gov.cn/xinwen/2015-11/05/content_5005001.htm.

[2]刘奕涛.国际学习:加拿大增强学生全球适应力的战略抉择——基于加拿大国际教育研究小组的建议[J].现代教育论丛,2018(5):76-82.

猜你喜欢
国际竞争力双一流建设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中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分析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