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洵 徐轶瑛
【摘要】新闻反转、网络谣言等事件频发,标志着“后真相”时代到来。本文基于后现代主义的视角,分析“后真相”信息传播主体的狂欢过程,总结角色、观众间的传播机制,反思“后真相”现象。
【关键词】移动社交;“后真相”;后现代主义
【作者简介】郑洵,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研究生。徐轶瑛,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副教授。
一、研究背景
上世纪九十年代,类似水门事件的幕后真相不断被揭露,促使民众反思政治事件背后的真相。史蒂夫·特西奇在《国家》杂志使用“后真相”(post-truth) 一词,指出统治者令民众生活在一个后真相的世界里。二十一世纪初,“后真相”从政治领域扩展到日常生活。拉尔夫·凯斯在其《后真相时代:现代生活的虚假和欺骗》一书中指出,说谎已成为现代人的生活方式。近年,杰森·哈尔辛在《后真相制度、后政治与注意力经济》一文中提出“后真相制度”,用后现代主义的视角分析权力对社会的控制。[1]
伴随着英国脱欧、特朗普当选总统等国际政治事件,“后真相”一词使用率飙升。[2]2016年末,《牛津词典》宣布“后真相”为年度词汇,随后,关于“后真相”的讨论达到高峰。英国货车事件等反转新闻频发,促使人们不断思考媒体、受众的关系,某明星被死亡等网络谣言大行其道,暴露社交平台的弊端,这些都标志着信息传播进入“后真相”时代。
《牛津词典》将“后真相”定义为一种情形,即客观事实在塑造舆论中的影响小于诉诸情感和信仰。[3]同“后现代”“后民族”等以“后”(post)开头的词语一样,“后真相”从一开始就具有解构、批判的意味。
二、传播主体:角色与观众的狂欢
戈夫曼曾建议,作为技术、政治、结构与文化的一种补充,戏剧观点可以构成第五种视角。[4]拟剧论提出角色、观众作为分析的要素,角色即在表演期间呈现的预先确定的行动模式,观众即与角色相对的做出其他表演的人。正如巴赫金所说,第一世界是统治阶级拥有绝对权力的官方世界,而第二世界是全民自由参与的“狂欢式”的生活。[5]传统媒体、自媒体与受众正处在从秩序的第一世界向狂欢的第二世界的转变。
(一)主角的恐慌
回顾部分传统媒体对重庆万州公交车坠江事故的报道可以发现,新闻经历了多次反转,有些媒体甚至反过来指责舆论偏见。为了争取时效性,以抢占新媒体平台的头版头条,不惜自导自演、虚伪表演。无独有偶,某报曾在其新媒体账号上发布一则“大学生破解彩票漏洞获利380万”的新闻,后经调查发现,信源来自一篇网络文章,且缺乏真实的时间、地点和人物。
从前者片面追求时效性到后者过于看重“吸晴效果”,无不从侧面反映部分传统媒体在移动社交时代的地位恐慌。在纸媒时代,传统媒体凭借其独一无二的“把关人”地位,充当舆论舞台的主角。传统媒体往往是受众获取新闻的唯一来源,其地位不会轻易动摇。而在移动社交时代,传播渠道不再被媒介组织独占,这强化了每个人的信息主体地位。[6]新媒介赋权,解构了“把关人”的地位与权力,传统媒体仅凭遗留的先天优势,暂时维持着主角的形象。新媒体的时效性及议题新鲜度不断抢走受众,导致前者不再是获取新闻的首选来源,其地位危机和恐慌便油然而生。进而部分丧失新闻伦理,触发舆论生态的“后真相”化。
(二)配角的小丑化
正如达拉斯·斯麦兹所说,媒介的真正产品是受众,受众以“收视率”的形式打包卖给广告商,媒介以此獲得利润。在社交平台上,受众又何尝不是自媒体的产品?当“人人都是记者”的信条席卷互联网领域时,一个视“流量”为金钱、唯“流量”是图的自媒体生态开始繁盛。近几年,自媒体通过“流量”攫取不菲利益的网络营销事件层出不穷。利用社交平台半封闭式的传播结构和受众“看热闹”的心理,自媒体挂着羊头吆喝,背后其实卖着一样的狗肉——“流量”,进而幻化成舞台上小丑化的配角。2016年11月发生的罗一笑事件充分展现了自媒体的小丑特性,作为主角的传统媒体缺席,作为配角的自媒体赢得“流量”,被玩弄的只有受众。
一大批过去只是配角的自媒体鱼贯而出,社交平台得以兴盛。这不仅给舞台本身带去了井喷式的“流量”,也让配角们赚得盆满钵满。自媒体之间的竞争令彼此面目全非,其小丑化的表演带来“后真相”的闹剧。
(三)观众的参演
与此同时,观众也不甘寂寞。移动社交为受众提供舆论参与的舞台,转发、评论、点赞功能的出现使过去默默观看表演的观众开始登台参演。英国货车现39具尸体事件的反转不仅是西方媒体带着“有色眼镜”报道的结果,还与社交平台的西方网民息息相关。西方网友对中国的口诛笔伐、反思道歉,都是盛行一时的主流舆论。在纸媒时代,反馈渠道的缺失让传统媒体唱独角戏,受众更多参与初级群体内的讨论,冲突也很容易在亲密的面对面交流中得到化解。而在移动社交时代,新媒介不仅解构“把关人”权力,也解构社会矛盾。后者在为数不多的现实场景下难以排解,便容易在网络上释放。观众的参演把现实社会的潜台词上升到社交平台,令表演不断戏剧化:
首先新闻失实与阴谋论重合。西方世界对中国的固有偏见认为,中国人民生活得不幸福,以至直到今天还有许多中国人选择以极端方式离开祖国。这种阴谋论恰好与“埃塞克斯郡货车死亡事件;39名死者是中国公民”的新闻吻合,于是西方网友便在推特、脸书上对中国进行言语攻击,造就一边倒的舆论风向。此外,关于中国的刻板印象是国家冲突的表露。当前中国与部分西方国家力量对比的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加快,中国与西方世界关系中竞争的因素随着中国国家实力的增强不断上升。[7]在事故原因还未调查清楚之前,西方媒体和受众就断定,39具尸体为中国籍,从这种偏见中不难看出关于中国的刻板印象。刻板印象的表露意味着国家冲突,即中西方世界固有的社会差异。西方媒体关于英国货车事件的报道放大了这种社会差异,西方网友成群结队地讨伐则扩大了整体的国家冲突。中国的飞速发展动了西方世界的奶酪,也让部分西方人分外眼红,他们在媒体的裹挟下尽情释放着对中国的歧视和偏见。
三、传播机制:圈群、对话与角逐
(一)圈群的“弱关系”
观众之间的交流以圈群为核心。格兰诺维特指出,弱关系是短暂的社会接触形成的发生频率少、亲密度低的一类社会关系。[8]从他的视角展开,由于观看同一场表演而在一个圈群中的观众,彼此之间形成的是弱关系。在英国货车事故新闻的评论区,西方网友不仅发表个人评论,还会彼此交流事故原因,受众之间的观点交流基于一种弱关系。弱关系主要具有提供信息传递通道、充当信息传递的桥的作用。[9]受众之间的弱关系充当了各种阴谋论、谣言传递的“桥”,它使其他评论区的未知信息流向这个评论区,促成不同圈群之间信息的流动。
(二)对话的“强内容”
对话即角色与观众之间传播的双向化过程。移动社交时代,角色在舞台上表演,观众可以参演,二者之间打破了位置的藩篱,开始对话。这时重要的是传播的内容,而不是位置的固定性。西方媒体在社交媒体上就货车事件的进展报道时,西方网友在评论区可以随时评论。从格兰诺维特的视角出发,以往的媒体与受众之间,重要的是传受双方的主体区别,即“强主体”;现今媒体与受众之间则诞生了对话机制,重要的不是主体区别,而是对话的内容,即“弱主体”“强内容”。在货车事件的新闻报道中,BBC将“死者为中国籍”的信息传播给网友,网友又立即评论,产生舆论偏向,舆论偏向反过来对BBC的议程设置产生影响。从BBC到网友再到BBC,如此往复,便产生了“对话新闻[10]”的现象。
(三)权力的角逐
角逐即主角与配角之间传播权力的竞争。尼克·库尔德利提出社会取向的媒介理论,认为应该关注媒介构成和启用的社会进程。[11]从他的视角出发,传统媒体与自媒体在信息流通平台上的传播行为实质是媒体报道权力的竞争,即关于整个舞台上角色构成和角色启用的角逐。传统媒体片面强调时效性造成新闻失实,实质是不断强调其主角地位,向自媒体展示存在和运作,就媒体传播权力展开竞争。权力的竞争造成权力的失衡,使新闻市场乱象丛生。谁都可以传播,谁都不担责,最终传统媒体与自媒体“新闻接力[12]”式免责。
结语
面对移动社交时代的“后真相”,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应该划定新闻传播市场的“权力分野”,同时施行新闻担责制度。受众对信息应该“合理怀疑”“重复检验”,并放下偏见,提高媒介素养。
参考文献:
[1]支庭荣,罗敏.“后真相”时代:话语的生成、传播与反思——基于西方政治传播的视角[J].新闻界,2018(01):54-59.
[2]胡泳,后真相与政治的未来[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7,24(04):5-13+126.
[3]https://languages.oup.com/word-of-the-year/201 61
[4][美]戈夫曼,著.黄爱华,冯钢译.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231-232.
[5][苏联】巴赫金,著.李兆林,夏衷宪等,译,巴赫金全集·第六卷[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12-13.
[6]王爱玲.媒介技术:赋权与重新赋權[J].文化学刊,2011(03):70-73.
[7]吴心伯.特朗普执政与中美关系走向[J].国际问题研究,2017(02):15-28+121.
[8][美]马克·格兰诺维特.罗家德,译.镶嵌:社会网与经济行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69-71.
[9]魏春梅,盛小平,弱关系与强关系理论及其在信息共享中的应用研究综述[J].图书馆,2014(04):18-21+27.
[10]史安斌,杨云康,后真相时代政治传播的理论重建和路径重构[J].国际新闻界,2017,39(09):54-70.
[11]Couldry,N.(2012) Media, Society, World: Social The-ory and Digital Media Practice, Cambridge: Polity Press.16-17.
[12]郑满宁,后真相时代新闻舆论场健康度及优化对策[J].中国出版,2018(03):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