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馨
【关键词】事业单位 薪酬制度 改革措施
1.1总体薪酬管理水平
事业单位职工薪资主要由政府支持,在我国事业单位改革不断深化情况下,薪酬发放制度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因此不同职位、行业、职务情况造成的薪酬差别较大。目前事业单位的薪酬主要由基本工资、工龄工资、职位工资、岗位津贴等组成。此外还有一定的政府补贴和奖金福利等。基础工资主要保障职工的基本生活,不同职位、职务员工的工资相同,职位工资主要根据职工的级别而定。薪酬制度标准关键职工的切身利益,良好的薪酬制度有助于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目前我国事业单位改革处关关键期,还需要进一步加快薪酬制度改革的速度。
1.2薪酬管理主要问题
当前我国薪酬制度存在薪酬结构不合理、总体水平有限的问题,而且地区之间的事业单位薪酬差距较大,在我国薪酬制度改革较为活跃的情况下,薪酬管理制度、人才技能之间的矛盾差距越来越大。一方面那些科研能力较高,具有一定创新能力人才并不能在现有的薪酬管理体系获得与贡献相等的回报,那些职工较高,并无创造力,却因自身的资历而获得了较高的薪酬。很多事业单位职工的平均工资相对较低,部分职工对薪酬的满意度低,总体上中东部地区的薪酬较高,西部和北方地区的薪酬水平较低。我国事业单位薪酬水平总体上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2.1薪酬调整依据不完善
当前事业单位的薪酬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以上级行政机关的要求为主导,相应的薪酬标准与管理制度与社会不同步,在缺乏明确的职工薪酬法律依据的情况下,事业单位薪酬的调整不及时,薪酬变化的随意性较大,薪酬补贴、津贴与福利发放机制不完善,致使未审议加薪的现象频频出现,由此导致的不公平分配的现象较为频繁,薪酬调整有效性低,难以实现公平薪酬调整。
2.2薪酬结构比例的失衡
事业单位职工的薪酬结构主由有薪酬、津贴、补贴等构成,职业单位职工的薪酬与职级挂钩,目前事业单位职级较高的领导与底层员工之间的薪酬差距较大,事业单位薪酬的透明性不足,一些事业单位职工的薪酬没有归为补贴、奖励或者福利范畴。金字塔式的职工薪酬体系造成底层职工薪酬比例下降,普通职工难免对工作有怨言。随着不同行业事业单位薪酬的差距不断拉大,有些事业单位职工的薪酬满意度不断降低,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事业单位职工薪酬的整体水平。薪酬结构比例失衡存在的时间较长,改变薪酬结构需要的工资成本较高,应立足于事业单位内部薪酬的优化展示,这样才能提高薪酬改革的整体有效性,解决薪酬结构实际问题。
2.3不能激励人才主动性
目前事业单位职工薪酬制度具有较强的统一性,缺乏符合实际的灵活性,薪酬制度不能有效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多数事业单位职工薪酬与职工的职级、职务与资历等挂钩,没能充分的按照事业单位职工的个人能力、技术水平与工作效益发放工资,因此事业单位薪酬制度对个人工资的高低的影响不大。采用层级化的薪酬制度往往更关注更高层领导和高级职称职工的薪酬需要,没能有效对青年专业人才的专业技能与工作能力进行考核,也缺乏有效的激励与鼓励措施。即使职工薪酬制度有奖金奖励、福利奖励的激励措施,也无法有效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普通员工薪酬利益也难以得到保障,这在很大程度上没能調动事业单位底层多数职工工作积极性。
3.1优化薪酬制度结构
事业单位职工薪酬是按照国家标准与地方经济能力制定的,地方人事部门与财政部门对事业单位薪酬发放实施统一管理。根据当前事业单位薪酬制度存在的领导薪酬高,津贴和福利远高于其他干部职工薪酬的问题,应当重点加强事业单位中坚力量、青年职工群众的薪酬水平,从而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首先,应当合理的调整事业单位领导、中层、底层员工的薪酬比例。平衡薪酬的差距,减少薪酬差距较大的现实。其次,针对基层职工创新出台多次性、激励性的薪酬奖励制度,提高工作能力强、富有创新性精神职工的工资水平,保证薪酬分配的透明性与公正性。
3.2完善薪酬激励制度
事业单位薪酬激励应当从国家政策出发,进一步构建完善的薪酬激励法规,通过符合事业单位现实的薪酬管理办法达到动态化调整事业单位薪酬的目标。首先,做到对不同事业单位的基本工资、职位薪资、加薪标准合理判定,保证薪酬调整整体合理性。其次,根据不同事业单位的岗位、内容、难度、风险等确定薪酬调整的比例,围绕职工的贡献定薪,保证事业单位员工的创造的价值与所得收益成正比。第三,确定好不同行业、不同职级之间职工的薪酬差别情况,保证上下级薪酬比例差值的适应性,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各人力资源部门的积极作用。
3.3建立定期加薪制度
随着社会平均工资的不断增加,事业单位也应当形成定期工资增长制度,做到以职工能力与绩效为标准定期加薪。积极学习西方国家的加薪制度,根据职工的能力、工作绩效等标准拟定具体的加薪方案,通过加薪方案鼓励中层职工,有特殊贡献职工,达到鼓励员工创新性发展的目标。例如,事业单位设置工作加薪资金,在考核职工季度、年度工作情况时,根据职工的绩效给予额外的鼓励和特殊加薪鼓励。也可以采用薪酬与福利的货币化激励,在保持薪酬不断增长的同时采用物质奖励、生活补贴等新方式,按照员工的实际实现合理的薪酬分配改革。采用不按照职称或资历的考核标准,这样才能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切实挖掘职工的专业技能,更好的体现事业单位人才的市场价值,保证定期加薪的有效执行,达到切实激励职工目标。
3.4创新薪酬分配方法
事业单位薪酬管理体系改革的关键在于提高薪酬分配的灵活性,把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与薪酬管理结合起来。首先,通过绩效考核监督薪酬分配,薪酬制度必须保证职工主体利益的公平性,积极的征询基层职工对薪酬分配的意见,切实满足职工整体利益。其次,为了满足事业单位引进新型技术人才的需要,还要合理的分配职工的工资、津贴、补贴与资金的分配方式。一般新晋事业单位职工的职称较低,即使拥有更高的学历和专业技能,也很难获得更好的薪酬,为了调动低层职工的工作积极性。第三,还要在职称工资的基础上创新绩效奖励的有效方式,通过按劳分配提高薪酬的公平性。只有逐步的改革已经固化的薪酬制度,才能保证薪酬分配的公平性,保证事业单位职工薪酬不断增加。定期对事业单位职工的薪酬计算方式与发放情况进行合理统计,基于现实情况动态化的调整薪酬计算方式,做到薪酬与职工绩效同步增长。
事业单位深化改革的重要议题是优化职工薪酬制度,合理完善事业单位职工的薪酬结构与激励措施,从而增加事业单位的活力,保障事业单位的有效快速发展。事业单位还要明确薪酬制度的改革对象,切实改善中层和底层员工的薪酬水平,保本岗位与薪酬匹配度,在合理的薪酬安排下促进事业单位职工积极投入本职工作,达到构建更加完善的事业单位薪酬结构体系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