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艳艳 周家琪 刘艳萍 杨红蕾 丁艳丽 曾霞 胡旭红 李慧杰
近年来,随着中医护理门诊、中医养生和社区医养结合慢病管理的深入开展,对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准入制度和坐诊护士的资质认证制度有了规范要求,急需培养一批热爱中医护理事业、理论水平较高、专业技术精湛的中医护理骨干人才,提升中医护理队伍的专业素养和服务能力[1]。根据《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 (2016-2020年) 》明确提出大力开展中医护理人才培养,促进中医护理技术创新和学科建设,推动中医护理发展[2]。为此,专门针对中医院非中医院校毕业护士中医知识培训现状及需求进行相关研究。我们于2019年6月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研究,现报道如下。
1.1 研究对象 选择河南省3家省级中医院的非中医院校毕业的护士,于2019年6—7月共发放调查问卷(排除外来进修和实习人员)800份,收回有效问卷789份,回收有效率98.6%。男37名,女752名。年龄<30岁479名。正高级3名,副高级31名,中级258名,初级497名。
1.2 调查方法 根据本次调研需要,参阅大量相关文献,采用德菲尔专家函询法。通过咨询护理管理专家8名,其中4名中级职称,4名高级职称。请专家对问卷所涉及的相关内容进行审阅后,自行设计《河南省省直中医院非中医院校毕业护士中医知识培训现状及需求调查问卷》。问卷对被调查者中医基础知识培训内容及需求共设置了11个单/多项选择题,2019年5月首先对本院护士进行了预调查120名。调查后修改增加项目2项,删减2项,信度测评符合要求后于2019年6—7月发放问卷800份,在调研前对调查过程进行了研究,并对参与调研的小组成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培训,引导被调查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相应条目及答案上打钩,答完后统一回收。收回有效问卷789份。
2.1 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表1)
表1 789名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名)
2.2 非中医院校毕业护士中医知识培训现状(表2)
表2 非中医院校毕业护士中医知识培训现状(名)
2.3 中医护理培训时间调查(表3)
表3 中医护理培训时间调查(名)
3.1 加强非中医院校毕业护士对中医知识的培训 中医护理人才无论在数量上还是专业水平上均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中医护理人才的短缺已经成为制约中医护理发展的瓶颈问题,因此要加强非中医院校毕业护士对中医知识的培训。
本调查结果显示该群体对学习中医知识态度非常积极的占47.1%(372名),希望能够学习到更多中医操作技术相关知识的占81.6%(644名),期望通过讲授提高中医护理知识技能,更新专业知识,提高中医护理知识宣教能力和中医护理研究能力,促进个人职业规划的长期发展,这与王迪[3]关于护士核心能力与中医护理人才分层培养体系构建的观点一致。3.2 中医护理临床带教的师资水平需进一步提高 调查中被调查者希望培训教师为经验丰富的临床医师占41.2%,临床护士占45.9%,学校老师仅占12%。说明被调查者更青睐具有临床实际工作经验和操作技能的医护人员来担任。而实际状况是中医骨干以中级职称为主,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高级职称护理人员,更多分流到行政工作岗位,削弱了中医护理学科的临床带教和科研能力,全面发展中医护理需要更多的学科领头人。因此需要优化师资力量。
3.3 中医院护士按需和分层培训体系的建立与实施[4]被调查的789名非中医院校毕业的调查对象,从工龄、职称比例来看,护理人员层次结构、梯队建设较为合理,第一学历61.1%为大专,本科占22.3%,研究生占0.1%,护理人员的学历层次逐步提高。目前我国尚未建立统一规范的中医护理培训模式,针对不同教育背景及层次的护士并没有分开进行,从而影响培训效果。在今后的培训计划中,可以针对不同的工龄、学历、职称分别授课,做到“按需”和分层培训,完善培训体系,做好培训规划,培训内容要有针对性、创新性。
3.4 非中医院校毕业护士的中医护理知识培训教学方式灵活多样 一是科室中医骨干启发引导,以点带面,形成热爱中医的特色氛围;二是医院可应用微信公众平台(护理助手)、中医护理工作坊、具体案例分析等方法,以图片、文字、音频、视频、图文消息等为载体,把抽象难懂的中医理论知识通过多样形式推送给需要的护士,激发其学习兴趣[5]。根据王婷等[6]的研究结果,信息化平台的应用能提高护士培训效果;三是构建规范的社区中医护理实践模式,要重视培训迁移的结果,社区护士的中医培训项目需要充分结合社区护士和居民的需求,以便中医药特色优势充分服务于社区居民[7];四是推行非中医院校毕业护士中医护理能力提升工程:举办专家讲座、护理师承学术活动、院内师承弟子讲学、外出进修;五是针对现阶段参差不齐的中医护理人才队伍,建议将其分为“普通型、骨干型、专家型”三个层次进行培养。
在我国,当前西医护理院校和中医护理院校所占比例不协调,而中医医疗机构的护理人员也以西医护理院校毕业为主,中医护理人力资源短缺。为达到安全、广泛、深入地开展中医特色护理技术项目的要求,不仅满足临床工作需求,更要深入社区,扩大中医护理服务半径,必须加快该群体中医护理人才的培养, 做好专科培训, 持续开展体现中医特色的临床护理服务[8]。特别是培养专家型中医护理人才,能够应用专门技术解决临床问题、开展中医特色护理门诊,带动团队中医护理技术创新与发展[9]。
调查问卷中显示该群体中医药理论知识的知晓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另外,中医护理科研相关知识在本调查问卷中的关注率较低仅有15.5%,该护理群体被调查对象第一学历以大专为主占61.1%(482人),对护理科研不了解不熟悉导致了关注率的降低,在今后的护理教育体系中更应该拓展护理科研方面的知识,强化科研意识,提升护理人员的科研能力[15]。当前社会、医院、患者对中医高级护理实践人员的需求日益增加。因此,开展系统的中医知识培训, 提高护理人员的中医护理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势在必行 ,以满足患者日益增长的中医护理多元化需求 。本研究不足之处是研究范围有限,此结果只是针对河南部分省直中医院的调查研究,若需要更加精确的大数据分析还需要开展多中心合作调研,为中医院工作的西医院校毕业护士在中医药理论和护理操作技能培训方面提供更加切实可行的指导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