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权管理对急诊科护士职业倦怠及职业认同感的影响

2020-08-10 06:16:30徐静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0年14期
关键词:倦怠感认同感急诊科

徐静

急诊科护理工作感染率高、风险度高、患者危重度高,具有规律性差、工作量大、回报与工作量不对等特点[1],护理人员长期处于精神高度紧张状态,加之近些年护患矛盾、纠纷事件不断发生,更进一步导致急诊科护士出现职业倦怠感,影响护理质量[2-3]。授权管理[4]是指管理人员在一定范围内,将权力及责任授予下级,并监督其行使相应的行动权、自主权及决策权,使其由被动的开展工作变为主动工作,有效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护理部及护士长通过下放一定权力及责任,希望护士能够更为积极主动的地入护理工作中,提高其护理质量,以实现缓解护士职业倦怠及职业认同感的效果。本研究以在我院急诊科从事护理工作的30名护士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5月在我院急诊科从事护理工作的30名护士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我院在岗人员;从事急诊科护理工作时间≥1年;对本次研究知情,并自愿参与。排除标准:本次研究期间发生严重心理应激事件;研究期请假时间≥7 d;以往在我院急诊科工作,后经人事调动,至其他科室从事护理工作。均为女性,年龄22~41岁,平均(29.68±4.02)岁,从事急诊科护理工作时间2~16年,平均(6.86±2.29)年;文化程度:中专3名,大专21名,本科6名;职业类型:正式在编7名,聘任制23名。

1.2 研究方法 我院急诊科自2019年2月实施授权管理,该管理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2.1 急诊科护理风险分析 以“急诊科护理风险”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期刊平台搜索相关文献,并将文献内容与我院急诊科工作实际经验相结合,分析得出急诊科护理风险主要包括以下方面[5]:护士专业技能水平较低;前瞻性分析及判断力较差,难以对突发疾病采取有效措施;急救流程不熟练,药品及器械难以及时到位;有创操作较多,院内感染和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工作热情较低,相应措施难以落实;护理文书的书写重视程度不足,存在潜在的护患纠纷隐患。

1.2.2 授权管理方法 根据我院急诊科护理工作情况,并结合各护士兴趣及特长等因素,将30名护士分为5个风险管理小组,其中:基础护理组包括22名护士,急救知识技能组包括2名具备主管护师以上职称的护士,器械药品管理组包括2名护师以上,且责任心重的护士,院感控制组包括2名对感染方面知识掌握程度较高护士,文书质量控制组包括2名细心且护理文书书写质量较高的护士。同时由各小组成员对所负责的护理项目进行风险管理。由护理部及急诊科护士长具体制定各风险管理小组的岗位职责,并对其进行统一授权及监督,各风险管理小组及其职责包括:(1)基础护理组。该小组由22名护士组成,根据护理人员实际情况,分为3个班次,并在各班组内设置班长,以满足临床急症护理工作的需要。成员责任包括:科室内环境的管理,并确保患者在入院后能够及时得到有效的基础治疗及护理干预,同时负责对危重症患者进行抢救工作;对于急诊患者,在其入院后立即由2名以上护理人员评估其病情,之后协助患者进行常规检测,另外,该组护理人员负责与其他科室沟通,以保证患者院内快速转运[6]。(2)急救知识技能组。以经验丰富的护士为主,由2名具备主管护师以上职称的护士组成,负责收集急救操作、技能的相关知识,并定期向科室内护士开展危重患者抢救应激操作相关知识的宣教,确保急诊科护理流程的规范化;另外,在对危重患者进行抢救时,可由急救知识技能组成员参与或指导抢救的过程,并在抢救过程中提出相应意见。(3)器械药品管理组。由2名职称护师以上,且责任心重的护士组成,负责对急诊科室内急救药品及器械进行检查,保证器械时刻处于备用状态,同时保证急救药品及用品在有效期内,为顺利开展急救操作提供物质基础[7]。(4)院感控制组。由2名对感染方面知识掌握程度较高的护士组成,负责治疗室、观察室及急诊科室内各项消毒隔离措施的落实情况,对科室内护士进行预防感染的监督、指导及宣教工作,同时对科室内进行气管插管及导尿等操作的患者进行重点干预,以避免院内感染的发生[8]。(5)文书质量控制组。由2名细心且护理文书书写质量较高的护士组成,负责对科室内护理文书质量的检查,并督促护士在开展相应护理操作后,及时记录护理措施,并针对文书中存在的问题注解。

1.2.3 制度的落实及监督 由护理部及急诊科护士长监督制度的实施 ,定期召开科室会议,总结、分析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分析并提出整改意见,以保证及时解决,并对问题的当事人耐心指导。同时,适当引入奖励机制,对工作表现突出的小组,适当给予奖励,树立模范形象,在思想上及行动上提高其他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另外,对连续出现问题的小组进行专项指导、以确保及时改善存在的问题,避免相同问题多次发生。

1.3 观察指标 比较授权管理小组实施前后护士的职业倦怠感和职业认同感。(1)采用职业倦怠量表(MBI)[9-10]对护士职业倦怠感进行评价,该量表包括情感耗竭、去人格化及低个人成就感共计3个维度,22项条目,各条目评分0~6分,总分为132分,分数越高表明其职业倦怠感越强。(2)采用职业认同感量表[11]对护士职业认同感进行评价,该量表包括职业认同、职业目标、职业价值观、职业态度及职业自我概念共计5个维度,各维度评分0~20分,总分100分,分数越高表明其职业认同感越高。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

2.1 授权管理实施前后护士职业倦怠感比较(表1)

表1 授权管理实施后护士职业倦怠感比较(分,

2.2 授权管理实施前后护士职业认同感比较(表2)

表2 授权管理实施后护士职业认同感(分,

3 讨 论

急诊科作为护理风险程度较高的科室,其患者病情多较为复杂且抢救操作多样,同时伴有急救药品及器械使用频率大,工作任务重等特点,导致该科室护士长期处于精神高度紧张的状态。随着近些年医患及护患纠纷的不断发生,加之长期社会上重医轻护思想的影响[12],给护理人员及医院均造成较大负面影响,导致其出现职业倦怠感,而护理人员的工作倦怠感,影响护理质量,进而降低其核心胜任力及职业认同感。授权管理通过下放权力及责任,提高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满足了护理人员被重视的心理需求,进而使其能够更加积极的投入到护理工作中,同时护理责任感也显著提高。田小红[13]等指出,通过实施授权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进而提高其决策效果及护理工作质量,另外,在管理人员主要负责对护理工作进行管理,使其腾出时间及精力处理其他事件。

3.1 授权管理能够有效改善护理人员核心胜任力、职业倦怠感及职业认同感 结果显示,授权管理实施后,急诊科护士核心胜任力、职业倦怠及职业认同评分优于实施前,急诊科护士核心胜任力、职业倦怠及职业认同评分的有效改善,主要原因如下:(1)授权管理提高了护士在护理操作过程中的自主权、行动权及决策权,因此在护理工作中,其被信任及被重视的情感需求得到满足,使其能够更为积极的投入到护理工作中,提高核心胜任力[14]。(2)多数护士直接参与到对危重患者的抢救中,产生强烈的职业成就感,有效提高了其对职业的认同感。(3)各小组护士在工作中,互相监督及协作,进而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及团队意识,有效促进了其树立正确的职业目标、态度及价值观[15]。(4)出现职业倦怠感的主要受患者传统观念中重医轻护思想影响,同时当护理工作中差错其缺陷等导致不良情况发生率偏高,护理人员常对自身工作意义产生质疑,而通过实施授权管理,在护理工作的各环节加强护理质量,有效避免以上不良情况的发生,提高护理人员对自身工作的认可程度,有助于改善其职业倦怠感。

综上所述,对急诊科护士进行授权管理,能够有效改善其职业倦怠及职业认同感,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倦怠感认同感急诊科
静脉配置中心工作人员职业倦怠感情况及影响因素研究分析
急诊科床旁超声的教育和培训
急诊科抢救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应用
临床护士职业幸福感探讨
浅析大学实习英语教师的身份认同感
PDCA模式用于手术室护理人员职业倦怠感缓解效果探讨
外科病房年轻护士自我效能感 工作满意度及工作倦怠感研究
职业认同感对新入职护士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
天津护理(2015年4期)2015-11-10 06:11:34
急诊科护理安全管理的探讨
西藏科技(2015年11期)2015-09-26 12:11:30
护理绩效考核在急诊科的应用
西南军医(2014年5期)2014-04-25 07: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