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信医疗的综合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

2020-08-10 06:16:20郭晓迪张苍曾咏梅刘书红邹青于坤华温春苗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0年14期
关键词:痛苦出院依从性

郭晓迪 张苍 曾咏梅 刘书红 邹青 于坤华 温春苗

2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需患者终身自我管理,包括饮食控制、体育锻炼、用药管理。患者因此思想负担和心理压力较大,其随着病程的延长,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痛苦[1-2],影响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和治疗依从性,导致血糖代谢不佳,增加致残率和致死率[3-4]。目前国内此类干预研究较少[5]。本研究选取102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基于微信医疗的综合干预对2项糖尿病患者心理痛苦和血糖代谢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2 型糖尿病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6]中关于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认知功能正常,且自愿参与本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有个人微信号且定期使用。排除标准:1型糖尿病;合并急、慢性感染或糖尿病并发症;合并认知或语言功能障碍,不能配合治疗。随机将其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男27例,女24例;年龄38~77岁,平均(56.74±4.68)岁;病程3~16年,平均(9.72±1.38)年。对照组:男29例,女22例;年龄40~78岁,平均(57.06±5.84)岁;病程4~17年,平均(9.77±1.42)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1)建立健康档案。填写基本资料并进行基线调查,包括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医学应对问卷、糖尿病心理痛苦量表。(2)院内管理。责任护士每天指导患者开展糖尿病宣教活动,发放糖尿病健康教育手册,每天下午组织一次糖尿病知识小组教育,内容包括:认识糖尿病、血糖检测、饮食管理、运动计划、心理疏导、糖尿病并发症等,每次30~40 min。(3)出院日5 min入组教育。介绍本项目的益处,随访计划和随访内容、形式。出院日与患者共同制定血糖监测方案,发放血糖监测日记,指导患者学习血糖监测方法和记录方法以及复诊时机。(4)出院后系统化随访。出院后6个月按时随访并填写调查问卷,解答患者疑问。门诊随访结束后,给予相应的教育资料,并给予指导。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利用微信平台采取认知行为干预、放松训练、应对技能干预和社会支持干预等措施。每次干预后,要求患者将干预内容和学习体会分享至朋友圈,以此促使其按时参与本干预活动。具体内容见表1。

表1 基于微信医疗的综合干预

1.4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血糖代谢指标。包括: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采用电子血糖仪测定FPG,2hPG;于干预后采集静脉血5ml,采用离心过滤机离心10min,分离血清,放置在-20 ℃的环境中保存待测;采用全自动测定仪测定HbA1c。(2)比较两组干预后心理痛苦各项指标。采用糖尿病心理痛苦量表(DDS),共17个条目,分为情感负担(30分)、医生相关痛苦(24分)、生活规律相关痛苦(30分)、人际关系相关痛苦(18分)4个维度。采用Likert 6级计分法,按2012年评分标准,无或轻度痛苦:<2.0分,中等痛苦:2.0~2.9分,严重痛苦:≥3.0。分数越高,心理负担越重。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

2.1 两组干预后血糖代谢情况比较(表2)

表2 两组干预后血糖代谢情况比较

2.2 两组干预后心理痛苦指标比较(表3)

表3 两组干预后心理痛苦指标比较(分,

3 讨 论

近年来,糖尿病发病率逐年升高,多数患者对糖尿病认识不足,尤其是高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较差,血糖控制不佳,加之糖尿病并发症具有高发性、严重性、不确定性的特点,患者极易产生心理痛苦,从而降低治疗依从性,影响生命质量[7-10]。常规护理干预主要集中在住院期间,出院后,无法实时有效监测血糖。因此,探讨一种更具针对性与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方案尤为重要。

随着智能手机普及,微信已逐渐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即时交流的主要途径,借助微信平台,医护人员在出院后对患者进行随访管理,形式多样化,可采用文字、图片、语音和视频等,使不同层次的患者都能接受和理解,从而最大限度获得自我管理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减轻心理痛苦的程度。另外,移动医疗服务的便捷可及性可降低老年去医院的次数,减轻其负担的同时提高了健康管理依从性[11-13],自我血糖监测(SMBG)配合程度及治疗依从性随之提高,促进FPG快速达标。结果显示,观察组FPG,2hPG,HbA1C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糖尿病患者心理痛苦是在疾病治疗、自我管理过程中产生的情感障碍,一定程度上影响治疗依从性、自我管理行为及生活质量。刘继荣等[14]研究指出,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的应对方式,从而减轻负性心理,帮助患者树立科学的自我管理行为,改善心理痛苦程度。本研究创新之处在于(1)基于微信平台的电子随访管理系统,具有实时性、一对一互动、百分百到达率、形式多样化,并且成本低廉等优势,保证随访的顺利开展本文研究结果显示,通过采用基于微信医疗的综合干预,观察组心理痛苦总分低于对照组(P<0.05)。(2)建立了护士长、1名专科护士、1名专职健康教育者的随访团队,其中已有1名获得了“中国健康教育者”证书。根据糖尿病饮食、运动、血糖监测等主题,制订了标准化的随访指南,保证了随访干预的规范性。(3)干预方法不同于以往的健康教育,该研究采用心理学干预方法如放松训练、认知行为干预、社会支持干预、应对方式干预改善心理痛苦状况。

综上所述,基于微信医疗的综合干预应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中,能明显改善其心理状态,提高血糖控制效果,值得临床借鉴。

猜你喜欢
痛苦出院依从性
降低“支付痛苦”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谁痛苦,谁改变
海峡姐妹(2020年9期)2021-01-04 01:35:36
中西医结合治疗一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出院患者的疗效观察
甘肃科技(2020年20期)2020-04-13 00:30:58
分担痛苦
痛苦力
海峡姐妹(2017年7期)2017-07-31 19:08:15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第五回 痊愈出院
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