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大贺 栾振昌
(1.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公共基础部,福建 永安 366000 ;2.牡丹江师范学院体育科学学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0)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国内社会的主要矛盾作出重大科学论断,从“物质文化”到“美好生活”的升级体现了需求的变化,为新时代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1]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为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解决新常态下经济领域的一系列重大结构性矛盾,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简称“供给侧改革”。供给侧改革就是用改革的思维,从制度、机制和技术等方面进行结构性调整,提高供给质量和扩大有效供给,从而达到资源配置最优化。[2]该理论同时为我国教育和体育领域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
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多层次体育需求与体育有效供给不足的矛盾依然突出。”[3]在高等院校,随着大学生群体体育健身需求质量层次的日益增长和体质健康指数改善呼声的不断提高,学校在体育场地设施、课程设置、课外体育、学生自主锻炼等方面投入不断加大,已取得一定成效。然而,受学校范围内人群密度较大等因素制约,从大学生体育服务供给方式和效率来看,仍表现出人均不足、结构失衡,供给方式单一、效率较低,学生体质下降趋势明显等问题。
如何从大学生群体体育健身健康需求出发,创新高校校园体育服务供给模式,保证体育服务供给精准有效,是当前摆在各高校体育部门工作人员面前的一道难题,是推动大学生体育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研究从高校校园体育服务的供给侧入手,拟从体育课程、体育社团活动、学生自主练习等方面探究切实可行的高校体育服务一体化模式,为大学体育改革贡献力量。
1803年《政治经济学概论》出版,作者为法国经济学家让·巴蒂斯特·萨伊。他在该著作中第一次提出著名的“供给创造需求”观点,被经济学界称之为“萨伊定律”。该定律逐渐被认定为西方供给经济学的鼻祖,后来发展成为西方供给学派的核心思想。[4]在这一定律的指导下,通过投资、出口、消费“三驾马车”驱动,为20世纪30年代全球的经济复苏与发展贡献了巨大的力量,但也随之产生了相应的“副作用”,为转变产生“滞涨”副作用的经济发展方式,西方经济学家逐步对供给侧引起重视,发展成为新供给经济学。“新供给创造新需求,将资源向新供给、新业态转移,逐渐推动经济结构转型,促进经济发展。”是新供给经济学的核心观点。[5]
面临新的经济发展形势,2015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提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6]自此供给侧改革开始为国内各个领域改革与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在高校体育与健康领域也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当前全国性的疫情面前强健的体质、较强的免疫力成为对抗病毒的最有利武器。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体育健身服务需求引领潮流、体质健康指数连年下降的现状不容乐观,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有必要从供给侧入手,改善高校校园体育服务供给。
社会主要矛盾,是制定社会发展规划的主要依据。新的时代矛盾下国内经济领域发展战略规划,在解决发展不均衡不充分方面,将重点放在根除供给侧结构性问题上。基于体育视角,应深刻认识时代矛盾变化,提升体育产品与服务供给能力,提高供给质量和水平,推进体育强国建设。高校校园体育引领时代发展潮流,需求变化更新速度更快,矛盾问题更为凸显。目前,大学体育产品与服务供给,依然存在与大学生群体需求脱节的问题,如供给目标匹配度不高、结构失衡、供给质量与效率不高等,难以适应新生代体育需求多样化、个性化,高质量、高品质的综合体育需求。
为此,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应以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为参考依据,深入了解学生体育供需矛盾变化,以解决学生体育与健康领域的突出问题为重点,以新生代学生体育价值需求为导向,参考借鉴经济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效方案,从而推动高校体育服务在供给侧领域实现质量、效益、效率变革。
实现体育更加均衡更加充分的发展,既是我国新时代经济供给侧改革的目标追求,也是新时代体育供给侧改革的目标追求。[7]高校校园体育供给的均衡应包括体育资源配置、体育产品与体育服务等几个方面。均衡的体育资源配置体现在体育场馆设施资源尽可能的对所有学生开放,稀缺设施资源收费门槛设置不应过高,体育赛事惠及面更广等。体育产品均衡充分供给,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在传统的田径、球类、操课等产品供给的基础上,增加轮滑、定向越野、素质拓展、跆拳道等新兴体育项目产品培育,还可以增加特色性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建设。体育服务均衡发展,在体育课堂、体育社团活动、学生自主锻炼方面加大服务力度,实现“课社自”一体化均衡发展。
以学生为中心,满足学生个性化多样化需求,为终身体育服务,是大学体育供给侧改革的终极目标和价值归附。知识方面,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情感意志方面,培养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提高锻炼身体的自觉性,磨炼意志、陶冶情操;行为方面,发展个性,培养运动兴趣、养成运动习惯,使其受益终身。大学体育供给侧改革当顺应并满足以上三个方面的需求,不断提高学生校园体育生活获得感、幸福感。
首先,体育课程供给年段不均衡。体育课程是高校体育供给的最大来源,受众广泛,具有强制性,然而在课程设置方面存在较大的不均衡性,具体表现在高校的大一/大二年级开设体育课程,本专科高年级及研究生群体体育课程基本处于不开设或极少开设状态。
其次,体育设施资源供给性别不均衡。高校校园传统体育设施资源配置主要集中在田径、足篮排等大球类,然而与之相不匹配的是田径项目和大球类项目主要受众群体为男生,女生在此类项目上的参与度相对较低。与之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女生喜爱的、参与度较高的乒羽网小球类等项目,受场地器材及外界天气条件影响较大,室内场地资源供给明显不足。
再次,体育竞技训练与校园体育服务投入不均衡。由于竞技体育具有功利性的特点,学校在对学校的体育发展上,无论是资金配备还是资源、师资支持,均会有意识的向竞技体育倾斜。反观学生校园体育生活课余指导方面却捉襟见肘,体育社团活动无专业老师指导司空见惯,学生参与体育运动项目处于无规则、盲目参与状态,学生整体运动康复保健知识匮乏。
大学体育供给的不平衡不充分,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供给侧与需求侧缺乏有效对接,体育供给方式上存在滞后。从需求端去看,大学生体育需求表现出明显的个性化、高端化、外向性和超前性,在需求表达方面存在一定程度不畅,体育政策方案的制定上缺乏学生端的参与。从供给侧看,体育活动、赛事以及体育服务等供给质量不高,效率低下,不能满足当前学生群体需求。长期以来,大学体育供给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方主要为体育师资团队和团委学生工作部门,这种以校方为主导的体育供给方式,决策者的重视程度和兴趣爱好决定了大学体育供给的内容。体育工作在多数学校处于边缘化的地位,短期很难有较大改善,对学生的需求不够重视,供给侧出现供给方式滞后和错位现象。
体育社团组织在表达学生体育需求方面有天然的优势,对体育产品与服务提供上更能紧跟时代潮流,但体育社团建设更多的还是依附于团委和学工部门,在日常的工作开展中存在执行多,服务少等弊病。此外,社团的生命周期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受学生社团干部队伍不稳定的影响,社团体育供给存在较大的不稳定性。另外,不同社团间的相互排外,也会对社团体育服务供给带来影响,使受众学生减少。由于社团体育供给的依附性和不稳定性,使有效供给质量和效率不尽人意。
大学体育供给主要由体育课程、体育社团活动和学生自主练习构成,三者供给侧结构不尽合理。从供给比例上来讲,体育课程活动占据了大学体育供给侧的绝大部分,然而这部分的受众学生仅有正在参加体育课的学生,与之相不匹配的是整个校园有体育课程学习任务的学生普遍没有超过一半。仅次于体育课程的是社团的体育供给,通常来讲初入大学的大一大二学生群体是体育社团活动参加的主力军,随着年级的增长,学生体育社团活动参与比例逐渐减少,这也加深了体育供给结构的不合理性。在学生自主练习方面,受课程任务、社团活动、体育竞赛等驱动,在课余时间参加自主练习的学生仍然主要集中在大学低年级段。近年来的学生体质测试数据明显的可以看出,大学高年级学生的体质健康指数下降趋势更为明显。不合理的供给结构使学校体育供给的质量和效益大打折扣,制约学校体育的高质量发展。
该模式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为支撑,以大学生体育需求为导向,从运动促进健康的视角出发,通过构建课堂教学、体育社团活动和自主练习三位一体化模式,解决大学体育当下在供给侧存在的困境,运行机制如下图。
图1 需求导向的大学体育精准供给运行机制
提高体育课程供给质量,可以借鉴大学体育“2421”课程结构[8]和“1、—、0”分类培养体系[9]组织教学等先进教学改革成果。“2421”模式是将一节90分钟的大学体育课分为四模块,分别为20分钟的准备活动模块、40分钟的技术学习模块、20分钟的素质练习模块和10分钟的整理放松模块儿,以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1、—、0”分类培养体系,“1”是指对运动技能优异学生引导“纵向拔高发展”参加竞技比赛,为学校争荣誉;“—”是对大部分普通学生进行“横向多维度”引导,使之全面发展;“O”对身体素质基础薄弱学生进行“内涵充实”使能圆满完成课业任务。体育课堂的高质量、高效率供给是解决大学体育供给侧改革的重点所在。
改革体育课程供给总量,促使学生更多参与。这里可以参照体育课程改革一直走在前列的浙江大学。浙江大学将“体育课”,由144调整为252学时,实行本科四年全覆盖。[10]该校2019级培养方案规定,本科阶段体育课程学生须修满课6+N个必修学分方能毕业。“6”指学生入学的前六学期,课内体育课程每学期修1学分,前3年内修读完毕;“N”指课外体育要在大四(或大五),继续修满68学时/学年,完成课程剩余的1学分。
优化体育社团供给能力,满足学生个性化、多样化需求。体育社团供给在质的改善上,可以给每个体育社团配备专业指导教师,有条件的师范类或综合类院校还可以配备两到三名体育专业课学生,对社团进行技术服务指导,提高体育社团活动组织质量。体育社团供给在总量上,对新兴体育项目社团的建设多做鼓励引导,在政策和配套设施多进行扶持,使新生社团尽快走上正轨,丰富新兴体育项目活动供给和赛事提供。
提高体育社团精品项目的资源获取能力,促进健康发展。人力源、资金资源、时空资源、关系资源以及项目资源等均属于高校大学生体育社团的资源。[11]采取合理措施,保障体育社团资源供给,促其健康发展。
对体育社团成员建档立卡,加强日常考勤,尤其是赛事活动参与考勤。将社团体育竞赛成绩荣誉计入课外体育学分,督促学生融合参与。
学生身体素质提升的关键在于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为此需建立覆盖全校学生的自主练习引导考核评价体系。体育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为学生自主练习提供易于实施监督的可行性方案,校园健身跑通过几年的探索实践方案趋近成熟,跑步打卡计算次数、里程累计,与学分挂钩,带有一定强制性,国内的武汉大学、浙江大学等数百所高校普遍落地推行,并取得相应效果。参考各高校经验,大学自主练习体育供给无不是在完善客观条件和科学监督考核上下功夫。学院建立相应的制度、规章、考核措施,将体育场馆资源数字化与学生自主练习结合,学生在制定的规则范围内参与“必修”的自主练习获得学分。全校范围内的学生课余体育健身跑作为一种强制性的体育供给方式,对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尤其是心肺耐力的提高会有较大帮助。
非强制性的学生课余自主体育练习,以体育竞赛活动为抓手积极推进。校园体育赛事活动要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做到年度竞赛工作有计划、有方案,有序推进,保证实施质量,赛后及时总结、适时报道,使全校师生对运动有充分的认识,调动学生参与赛事的热情。
大学生群体不断增长的多元化、多层次、高质量体育需求,与高校体育供给不均衡不充分、供给方式滞后、供给结构不尽合理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基于大学生群体需求导向精准供给,有效供给,高效供给,已成为高校体育供给不可回避的问题。通过“课社自”一体化模式的构建,在课程方面着力提高现有体育课质量下,深化改革力度争取增加体育课程总量,力求体育课程在高校各年段全覆盖;在社团体育供给方面,加强扶持与引导,打造社团体育精品项目与多样化并举,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在学生体育自主练习方面,强制性练习与促进性练习共同推进贯彻始终,解决学生体质下降顽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