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应荣
摘 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尤其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提高我国的科技竞争力,对于国家的繁荣昌盛意义重大。一个国家的国力强盛必须依靠科学技术,而科学技术的提升决定于一个国家公民的科学素养,因此,在小学生阶段一定要重视学生的科学素养教育。
关键词:小学生;科学教育素养;策略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对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提升国民科学素养势在必行。而小学阶段正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为了培养四个现代化的全面人才,就必须重视科学素养的培养。那么,在小学阶段如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教育呢?
一、科学教育纳入小学教育的范畴
小学生正处于思维发展的上升时期,他们的思想认知和心理有极大的可塑性,这是培养科学素养的绝佳时期,一定要把握好这个特殊阶段,为学生的科学素养培育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科学素养也是小学生全面发展的必备要素,它不但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在一个民族的未来发展中意义深远。因此,在小学阶段,教育者一定要有科学素养培育的理念,重视小学科学教育在我国人才培育体系中的战略地位,树立从源头培养人才的意识,把科学素养的培育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目标,在制订学校规划的目标时,一定要把科学教育作为长远发展的目标,落实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从各个层面高度重视科学素养的培育,让其落到实处。
二、学校要完善科学教育所需的课程资源
一切教育的落实必须依赖于课程,小学科学教育也是如此,设置有效的课程资源,可以切实落实科学素养的培育。在小学阶段,科学课程要以培养学生的探究性思维为核心,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通过亲身体验,培养科学探究能力。这就要求老师一定要转变教学观念,摒弃传统一言堂的授课习惯,重视学生的主體性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让他们参与到学科学习中。
在科学教育中,课程教学的完成需要依靠实验器材,通过实验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发展其思维,促进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面对一件件新奇的实验仪器时,老师要及时做好引导,让学生明白:这是什么,用它来做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通过一步步的引导,让学生对实验探究产生动力,然后着手指导他们进行实验活动,只有这样的知行合一,才能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起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与学习效率。比如在学习“改变生态平衡”一节内容时,可课前动员学生自己动手制作课堂所需要的生态瓶,这就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
三、创新探究式教学方法
在传统的科学课堂教学中,老师观念陈旧,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思维不活跃,课堂效率低下,学生对科学学习的参与度不高,而且在教学时,老师只是概括化地进行知识传授,照本宣科地灌输知识。这些知识都是前人经过科学研究得出的现成知识,老师只是让学生死记硬背知识,从不考虑知识的运用和内化,学生学习知识也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这极不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养成。
在新课程背景下的科学教育,老师一定要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通过理论学习提升自身的科学素养,根据建构主义的教育理论,在教学中创设情境,在情境中展示学生应该具备的知识,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科学观,以此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比如,随着社会的发展,手机成为一种主要的通讯工具,但是科学技术就是一把双刃剑,手机带给人生活、工作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很大的副作用,人们对手机的依赖程度大大超出手机最初的设计。当手机成为生活中的必需品之后,很多人产生了手机焦虑症,一离开手机就没有安全感,青少年变成了低头族,甚至成为手机的“奴隶”,手机如一条锁链捆缚住了人们的手脚,甚至心灵。手机的毒害之祸在小学阶段漫延,面对这一现状,如何管控学生的手机是值得深思的问题。有的老师采取强制回收手段,有的老师甚至因为手机对学生处以体罚,但是这些方式收效甚微。因此,在科学学科教学中,老师可采取疏导的策略,让学生体验失去手机的焦虑,然后及时引导,让学生正面积极思考手机作为科技产品的价值,最后要让学生明白手机只是一种技术的体现形式而已,技术本身丝毫不关心人们如何运用它,而正是人们给它赋予了种种功能,这一切源于人的操作认识,本身无善恶之分。所以,科学技术手段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人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科学技术带来的消极影响以及由此产生的对人的副作用。经过这样的正确引导,学生从心理上对科技有了一种客观的认识,对科技价值有了正确的判断,明白了科技只是一种工具,不能让科技挟持了人类。
总之,在新时代背景下,科技的力量无处不在,新时代下的小学生需要具备的第一素养应该是科学素养,只有提高了自身的科学素养,才能成为德才兼备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邹颖.小学生科学素养现状与促进策略的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3.
[2]禹绍蒙.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研究[D].芜湖:安徽师范大学,2014.
[3]刘芳.天津市三、五年级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实证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09.
编辑 冯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