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有效性提升策略研究

2020-08-09 08:45骆洪骆川
新课程·上旬 2020年12期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小学数学

骆洪 骆川

摘 要:教学手段的丰富以及教学理念的创新程度自新一轮教育改革实施以来远超以前,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得到显著提升。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新型教学模式之一,自开发之后便受到师生的广泛青睐,对教学效果的提升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目前仍然有一些教师对这种新型教学方式的功效与价值、应用原则、实践策略缺乏认识。对此,以小学数学课程为例,就如何有效利用这一新型教学方式以达到提升教学有效性展开讨论。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小学数学;有效性

小組合作学习是一种建立在团体式学习基础上的教学方式,将其运用到教学活动之中,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升学生参与积极性,还能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更重要的是能锻炼学生的合作精神、协作能力,符合当前的素质教育要求。在本文中,笔者结合自己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探索所积累的一些经验,就如何有效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分享几点拙见。

一、科学组建小组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安排小组是最重要的一个步骤。只有小组安排合理,学生之间才能实现高效合作、高效学习。对学习小组的安排应遵循以下几点:第一,人数适宜,通常以4到6人为宜。第二,组内异质。小组内部成员应各有特点,这样才能取长补短,实现互帮互助。第三,组间同质。小组与小组之间应保持水平均衡,这样有利于创造良性的外部竞争环境,避免出现有的小组轻轻松松探讨出答案,而有的小组绞尽脑汁难以取得成效的情况[1]。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对学习小组的安排如下:首先,按照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学生的数学成绩、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兴趣等)由低到高将全班学生分成三个部分,分别是学困生、中等生和尖子生。其中,中等生人数占全班人数一半,而另外两部分学生人数各占全班人数25%。然后,按照1个尖子生、2个中等生、1个学困生的搭配方式组成若干个4人小组。

二、分配小组任务

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顺利开展需要学习任务做前提,学习任务是将每个小组的学生凝聚起来的载体,也是组内成员劲往一处使的动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重视任务的设计,不可过难,也不能太容易,否则难以发挥出小组合作的价值。一般来说,对任务的设计应遵循实践性、开放性的原则,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其中[2]。例如,在讲解“圆柱体的体积”这个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展示两个圆柱形杯子,一个杯子又细又高,另一个杯子又粗又矮。教师让学生探索两个杯子中哪一个杯子装的水更多。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圆柱体的计算方法。又如,在讲解“梯形面积”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大屏幕给学生展示一个标记出各边长度的梯形,然后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计算出这个梯形的面积,并总结出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这类小组任务具有实践性、开放性,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全身心参与其中,助力高效课堂的构建。

三、提供有效指导

很多教师认为,小组合作学习与其他学习方法最大的不同在于它将学习主动权完全交给了学生,任由学生自主发挥,所以自己在课堂上应当采取“不干预”策略。实则不然,新课改强调构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所以,在这个大前提下,无论教师在课堂上采取怎样的教学方式,均要明确自己的职责,发挥出指导作用。当然,教师的干预要适度、适时,不能干预太多,否则就抑制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3]。一般来说,在学生遇到困惑或者犯错的时候,教师再适当干预,给予一定的提示。例如,某小组在探究圆柱体计算方法的时候陷入困境,不知从何着手,教师可以提示学生运用极限思维方法,按照圆的面积计算方法探索圆柱体体积的计算方法。也可以提示学生运用类比推理法,由长方体等立体几何的体积计算方法推导圆柱体的体积计算方法。这样的暗示、指导既能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又能激活学生思维,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彰显。除了教师的适当干预,每个小组优等生、中等生也要发挥出自身的作用。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兵带兵”的模式,所以,教师要鼓励中等生帮扶学困生,学优生帮扶中等生和学困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共同提升。一般来说,在教师提出问题之后,应当先让学困生发表意见,然后中等生进行补充,最后再由学优生进行指导和优化。这样既保证了每个人参与,又避免了两极分化现象的出现,可以让学生之间真正实现互帮互助,从而获得共同提升。

四、进行归纳总结

在学生完成合作学习之后,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成果展示,并让组与组之间互相评价,通过这一途径引导学生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最后进行归纳总结。例如,对于梯形面积的计算,有的小组使用了分割法,将梯形拆成三角形和正方形,分别计算出其面积,再对其进行整合,探索出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而有的小组使用了剪拼法,还有的小组使用了补全法。不同的小组运用了不同的研究方法,引导学生相互借鉴、学习,不仅加深学生对这节知识的理解、消化,还能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对于活跃课堂气氛、改进教学质量有显著效果,适合数学这门难度系数较大的学科,也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和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于学生,于教学,于社会,均是有益的。在教学实践中,笔者遵循科学原则,从安排小组到分配任务,再到有效辅导、组织学生归纳总结,一步步落实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信心以及数学成绩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故此与同行分享,以期共同提升数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范玉静.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开展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2015(29):75.

编辑 鲁翠红

猜你喜欢
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小学数学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