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伟健 叶天宽 赖文娣 彭涛
[摘 要]在互联网蓬勃发展的时代,通信企业也不断进行创新设计互联网产品。第三方支付工具作为快速发展的便捷支付方式,提升了用户购买互联网产品和服务的效率。与此同时,通信企业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结算过程中双方平台数据的一致性问题,也给通信企业的第三方支付资金账务稽核带来了思考。文章以某通信企业为例,分析了其第三方支付资金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应对措施,从而为企业的第三方支付资金账务稽核体系的建立提供有益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互联网产品;第三方支付;资金稽核
[DOI]10.13939/j.cnki.zgsc.2020.12.078
1 前言
通信企业的营收资金是指企业通过营业机构或授权委托代理机构向客户收取的通信服务、销售通信商品等收入款项所取得的货币资金,具有业务量大、资金分散、资金流量大等特点。[1]这时,资金稽核作为确保资金安全的一个方式,其重要性和紧迫性更加凸显。目前通信企业资金稽核主要是针对营业厅营收款、合作渠道销售基础通信业务营收款等,缺乏对互联网业务营收资金的稽核方法和体系。但是,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第三方支付工具的发展,通信企业也根据市场变化研究新的创新收入模式,根据用户需求进行互联网产品创新,并通过便捷的第三方支付方式售卖给用户。为了确保第三方支付资金收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也给通信企业的第三方资金稽核带来了新的思考。
2 第三方支付营收资金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互联网时代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通过第三方支付方式购买产品和服务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第三方支付是指具备一定实力和信誉,与各大银行签约提供银行支付结算系统接口的第三方独立机构交易平台,其中以微信支付和支付宝支付最具代表性。目前第三方支付的市场规模已经达到百万亿级别,并且在不断壮大。根据艾瑞咨询统计,2018年中国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达190.5万亿元,2019年预计将超过260万亿元,其中支付宝和微信的占比达93.5%。[2]当然,作为直接面向个人消费者的通信企业,不可避免地面临着第三方支付资金在整个营收资金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的现实。
以某通信企业为例,其业务产品支付方式接入了第三方支付的端口,用户可以在企业的网站、公众号、App等线上渠道选择订购自己需要的产品和服务,然后通过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机构来进行缴费。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营和分析,发现存在如下五个常见问题。
2.1 系统单边账
相比于线下支付的即时收账,第三方支付较容易受到网络延时的影响。在公司业务系统与第三方支付系统对接的过程中,如果第三方支付系统出现了网络延时,比如当天的订单延时变成了非当天的订单;或因支付状态同步错误,第三方支付平台漏传数据至业务平台,导致业务平台无订购记录,从而造成系统单边账的问题。
2.2 入账错误
一方面企业的上线产品较多,不同产品由不同部门管理;另一方面产品对应开设的第三方支付账户也有多个,比如支付宝A账户和B账户,微信支付A账户和B账户等。在进行技术开发过程中,如果没有清晰的管理规则,很容易导致支付账户设定混淆。比如原本A产品收入应入A账户但是错误的进入了B账户,从而产生对应账户收入入账错误的问题。
2.3 收入归属分类错误
由于各产品分别归属于不同的部门,业务系统与第三方支付平台对应的产品名称未进行统一规范,导致不同平台的业务数据对应的产品名称可能存在差异。另外存在多业务共用一个第三方支付账户或单个业务使用多个第三方支付账户的情况。这大大增加了财务稽核对第三方账户数据分类整理的难度,很容易导致收入归属分类错误的问题。
2.4 银行流水无法认领
企业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结算一般按日进行,即一笔银行流水金额对应为一天所有交易合计的提现金额,一个银行账户收入对应多个第三方账户来源的收入。若仅从时间和金额两个字段进行提现核对,只能进行模糊匹配,即银行流水与对应的第三方支付账户提现中无唯一匹配值,导致银行流水的金额无法一一归入对应的业务中,产生银行流水无法认领的问题。
2.5 入账不及时
第三方支付平台能够提供个性化的提现周期功能,企业可根据实际进行申请和设置。通信企业一般要求的第三方支付归集账户资金滞留原则上不超过T+1天,如业务所属的第三方账户进行了余额提现区间设置为一定金额,就会导致第三方支付账户提现周期与相关规定不符,超过T+1天,导致部分资金进入企业银行账户不及时的问题。
3 第三方支付资金稽核管理体系的建立
以上为第三方支付资金常见的几个问题,为了防范风险和解决以上问题,建立针对第三方支付资金稽核的管理体系势在必行。通过稽核及时发现差异并核查处理,确保第三方支付资金的安全、准确和及时。结合上述第三方支付营收资金的风险特点,可以考虑从以下方面建立对应的稽核管理体系。
3.1 制定稽核规范
稽核部门与各业务部门共同梳理第三方支付资金的风险点,将这些风险点转化并纳入稽核要点,明确差异处理要求,制定第三方支付资金稽核规范等。设定专门的稽核人员,并以日、周、月为周期开展第三方支付资金的稽核工作。稽核要点需包含:核对业务平台订购明细与第三方支付平台订购明细的一致性;核对第三方支付平台提现金额与银行收入流水的一致性;核对第三方支付平台订单总额与交易明细中收入、退费、手续费合计金额的一致性。
3.2 实施稽核流程
根据规范开展日、月稽核,及时发现第三方支付资金可能存在的稽核差异。稽核人员将稽核发现的差异情况反馈至相关部门进行核查并处理。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相关部门收到稽核差异后,应在一定的时间内进行核查并反馈差异处理方案,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差异处理。稽核人员及时跟进差异处理进度并每月进行通报,同时需对差异调整后的数据进行再次稽核。稽核人员可对稽核差异进行归类和差异处理方案整理汇总,后续对企业新产品上线前测试作参考。
3.3 提高稽核效率
业务动作完成后即第三方支付资金数据提供后,越短时间内进行稽核,对于风险识别的时效性越强。根据企业的实际业务发展情况,选择人工稽核或系统稽核。在人工稽核的情况下,可通过统一不同业务平台数据格式和传输,利用Excel VBA等小程序进行部分步骤的自动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稽核效率。如果使用系統稽核,稽核效率将大大提高,但是需充分确保系统稽核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3.4 推动优化系统
稽核人员需在整理分析业务数据和第三方支付后台数据差异情况的基础上,协同相关部门提出改进建议,推动系统优化。如发现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状态同步错误或漏传订单数据等问题,或因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功能升级后,业务平台对接的第三方平台账户接口不稳定,导致数据传输延迟的问题,建议企业内相关部门与第三方支付平台技术人员进行沟通排查,由双方共同优化系统接口,避免稽核差异的产生。
4 结论
该企业通过建立上述第三方支付资金的稽核管理体系,加强了对第三方支付资金的风险管控,解决了常见的系统单边账、入账错误、收入归属分类错误、银行流水无法认领、入账不及时等问题。该企业的稽核体系建设案例,可以为面临类似问题的其他企业建立第三方支付资金账务稽核体系提供有益的借鉴作用。为了加强防范信息化风险,建议通信企业根据业务发展的实际,开发第三方支付资金的系统稽核功能,将稽核流程、稽核标准嵌入系统。通过减少人为干预环节,形成系统-人工互为镜像的稽核体系,最大限度地提高风险识别的有效性和稽核效率。这一模式将成为下一步通信企业第三方支付资金稽核的研究和实践方向。
参考文献:
[1]王晓静.通信企业营收资金财务稽核管理的实践探索[J].现代经济信息,2010(15).
[2]艾瑞咨询. 2018中国第三方支付年度数据发布[R].上海:艾瑞咨询,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