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炫钢
“带着希望,肩负理想,魂牵百姓,怀揣朝阳。”2016年1月,姜庆松主动申请到延边州和龙市南坪镇柳洞村担任第一书记。自此,这个坐落在和龙市中朝边境线上的村子,成了他的“战场”。
关键时刻站出来,做村民们的“主心骨”
“任何一名第一书记面对这种情况都会这么做的,党培养我们这么多年,关键时刻不上啥时候上!”当人们夸赞姜庆松在那场百年不遇特大洪灾的表现时,他始终这么说。2016年8月30日,受台风“狮子山”影响,和龙市普降暴雨。洪水汹涌而至,柳洞村被洪水围困,村民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危在旦夕。姜庆松率先顶着狂风暴雨,趟着齐腰深的洪水,如一面行走的旗帜般带领村干部和党员将居住在洼地的56户96名村民和66名滞留人员转移到安全地带,并妥善安置。
为了确保易地搬迁新村不受洪水侵袭,他组织党员干部、沙场作业人员经过3个昼夜的奋力抢险完成了堤坝加固。洪水暴雨侵袭后,通往外界的路、电、饮水、通讯全部中断,柳洞村成为一座“孤岛”。就在这时,村民刘昌龙突发脑血栓,危在旦夕。姜庆松得知情况后,一刻也不敢耽误,“没有公路就走山路,没有山路,就沿着铁道走”,他冒着大雨带着几个村干部抬着刘昌龙沿着村旁的铁路线行走了18公里,将其送至医院,使他得到及时救治。
面对洪水灾害,姜庆松身先士卒、临危不乱,获得吉林省抗洪抢险个人二等功和延边州防台抗洪救灾先进个人称号。关键时刻,他带领村民上下一心、共克难关的那份责任和担当,让第一书记的为民初心和公仆形象在群众心中牢牢扎根。
盖房修路建阵地,做村里的“大管家”
曾经的柳洞村村部和民房大多都年久失修,村内交通不便,人居环境很差。为了改变这一局面,姜庆松决定先从村部着手,他先后20多次到各部门协调资金,经常拉着“黑脸”去监督工程质量,有时甚至直接加入到工程队伍中忙活,手上的茧子磨了一层又一层,脸黑了一圈又一圈。2016年8月,集便民服务大厅、文体活动室、多功能室、卫生计生室于一体的360平方米新村部和3000平方米的文化活动广场终于完工。
“只盖村部还不行,还得想办法解决老百姓的住房问题。”村民住房安全都无保障,又何谈精准脱贫?姜庆松跟自己较起了劲,每天早出晚归地协调争取,有时忙得顾不上吃饭,一个面包就是一天的伙食。凭着一股子拼劲,姜庆松为柳洞村争取到了第一批易地搬迁资格和企业提供的价值80余万元的家用电器。
建设村内栅栏、新修道路、架设路灯……随着整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全面提速,姜庆松当初设计的那张图纸上所有标志都成为现实,柳洞村也脱胎换骨变了模样,成为一个美丽整洁的“世外桃源”。
服务群众显真情,做农民群众的“自家人”
姜庆松在驻村过程中意识到,农民作为脱贫攻坚的主体,仅仅给钱给物还远远不够,只有找对路子、解放思想,时时对农民“头脑充电”,才能将党和国家的各项“利好”政策转化为农民脱贫致富的硬措施、好办法。为此,姜庆红坚持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深入农户家庭、走到田间地头,宣传脱贫理念,传达党的政策,把正确的扶贫思想传达到全村家家户户。村党支部书记金浩感叹道:“一开始,走家串户不仅村民有抵触情绪,我们村班子也不愿意干,但姜书记有韧劲,带着我们‘厚着脸皮一户户地走、一家家地唠,让我们逐渐成了村里的‘自己人,赢得了村民的信任和支持。”
工作中,姜庆松把村民当亲人和朋友,时间久了,村民同样视他为亲人、朋友,大事小情都要找他商量。2016年10月,得知村民吴相虎因车祸重伤无法及时收割玉米时,眼看一年的辛苦就要“打水漂”,姜庆松立即向组织汇报情况,州、市两级组织部门组织了50余人帮助秋收,解决了吴相虎的后顾之忧。
作动员找项目促发展,做脱贫致富的“领路人”
为有效解决部分村民思维陈旧、观念简单,存在等靠要思想的难题,姜庆松主动走访年轻的贫困户做思想工作,积极帮助他们谋划产业项目,实现自主脱贫致富,为其他贫困户树了标杆、打了样。贫困户崔光秀谈到自己的创业经历时还不由感叹:“我做梦都没想过自己能发展产业,如果没有姜书记鼓励我、帮助我,我哪能有今天啊。”
姜庆松经常翻着报纸勾勾画画,上网搜索资料,把每一条适合柳洞村村民致富、村集体经济增长的经验都记录下来,在谋划致富方面,他的“金点子”总是比别人多。经过姜庆松的认真梳理分析,反复和村干部、村民探讨交流,柳洞村产业发展的路径逐渐清晰。“咱们村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借鸡生蛋,用好用足扶贫资金项目,不能让国家的钱在我们村打了水漂。”
农村发展缺少的就是渠道,姜庆松便发动身边亲属朋友,寻求上级部门帮助支持,最终与延边犇福清真肉业有限公司等企业搭上了桥,带领全村以资金入股、土地经营权抵押等方式实现村企联营。充分利用柳洞村的现有资源,采用土地入股、场房租赁等形式,引进延边峰山食品有限公司,大力發展集养殖、种植、民俗观光旅游为一体的绿色有机循环经济,为村民实现有效增收提供了稳定来源,村民年人均收入近万元。
村民有钱了,村集体也要摆脱“贫困”。为扭转村集体经济“空壳”的被动局面,姜庆松多次组织村干部到其它地区学习先进经验,探索符合柳洞村集体经济增长的发展道路,建立起延边州第一个“五同”教育培训基地,建成拓展训练基地,并大力推进民宿旅游项目,推动集体经济实现“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飞跃提升。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柳洞村集体经济积累已迈入百万元行列,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作者单位:中共延边州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王若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