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鸿志,张 敏,胡荆萍
(青岛科技大学 外国语学院,山东 青岛 266061)
化工英语作为科技英语的一个分支学科,涉及多学科交叉渗透,涵盖多个领域,包括煤炭、石油机械、绿色化学、化学工艺、皮革化工、生物化学等,是一门具有专业性强、描述客观、用词准确简洁等特点的特殊用途语言。化工英语作为科技英语的一个分支,在中西方科技交流中起着桥梁作用,对中国借鉴学习西方尖端科技、实现技术进步与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笔者在知网上输入关键词“化工翻译”进行检索,共查阅到2000—2019年相关文献42篇,其中8篇发表在《中国科技翻译》《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等重要期刊上,其余34篇均为普通期刊,统计发现,近二十年来国内化工翻译的研究成果较少,从2012年起,有关化工翻译方面研究的论文数量才略有上升,但每年发表数量仍不足10篇,这说明该领域的研究还存在很大的空白,也从另一方面反映出化工翻译行业的发展前景广阔。
另外,从这42篇文献的研究角度分析发现:涉及介绍化工英语语言特点的占26篇,涉及介绍翻译策略、技巧或方法的共有29篇,而涉及化工英语翻译所存在问题的仅为5篇,而在分析过程中使用过理论指导的也仅有11篇。由此可以看出,目前对于化工翻译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探究其语言特色及翻译策略、方法和技巧,而对存在或者应该注意的问题及相关理论在化工翻译领域的应用研究还很薄弱,研究还很不充分,需加以重视。
通过对所选文献归纳整理发现:研究中涉及的主要理论有文本功能理论、功能对等理论、“信、雅”即忠诚翻译理论、语言迁移理论、索绪尔能指与所指语言学理论、文本类型理论、目的论、纽马克翻译理论;而提出的翻译策略、方法和技巧多从词汇、句法、语法、修辞等层面切入,其策略包含直译、意译以及翻译中的增译、减译、词义引申等。
笔者针对陈潇、郝雪娟等学者发表在《中国科技翻译》《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等重要期刊上的8篇典型文献进行了归纳对比(见表1及表2),[1-8]发现以下几个突出问题:
(1)理论应用或指导不充分。8篇文献中仅陈潇的《赖斯文本类型视阈下化学英语文本翻译》在研究过程中提倡采用系统的翻译理论做指导,论文以赖斯文本类型理论为核心,提出该理论下的翻译策略以及该理论对于化学文本翻译的启示等,并从化学文本词法、语法及句法等方面对化学文本特点进行概述,基本算是翻译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另外,郝雪婧的《煤炭工业英语的特点及翻译》也有一小段文字粗略地介绍了奈达的对等理论,但没有更多的说明,也没有举例分析。而其余6篇对翻译理论都只字未提。
表1 典型作者文献文本研究角度及特点
表2 典型文本文献词汇、句子及长难句翻译技巧及运用
(2)讨论化工翻译中存在或需注意问题方面的研究不够。纵观所选8篇典型刊物的文献,发现它们研究的角度主要集中于化学英语语言特征、翻译策略、技巧或方法。其中6篇涉及的是化学文本语言特征,而且基本只描述了翻译技巧等,只有田传茂的《警惕科技翻译中的陷阱——以石油机械汉译英为例》从专业词汇的角度讲述了译者在翻译中应当注意的问题。作者在文中将陷阱比成“假朋友”,即普通词具有了专业性的意思。作者认为在处理这些专业和半专业性的术语时,要能够清楚地识别字词的普通含义与专业技术含义,要慎重选词,找准同一技术概念在不同科学技术领域可能对应的不同术语,还要熟悉掌握那些专业领域约定俗成的表达。
(3)对化工翻译领域的涉猎面有限。如前所述,化工行业覆盖面广,包括煤炭、石油机械、绿色化学、化学工艺、皮革化工、生物化学等。而这8篇文献中有3篇都只涉及石油英语,有1篇涉及煤炭工业英语,其余的4篇都只是泛泛地讨论了化工科技英语。由此可见,目前对于化工翻译研究的领域还很狭隘,这给从事化工翻译研究的工作者提供了广阔的才华施展空间。
(4)文献集中于探究化工用语、文本特点以及一些具体的翻译方法。郭惠丽只是简略提到化工英语具有问题质朴、语言简练、结构严密的特点;刘璐、徐高峰仅从词汇角度说明了化工专业英语词汇意思部分对等和完全不对等的概念,这与田传茂文章中提到的“部分假朋友”和“完全假朋友”的概念不谋而合;陈潇、郝雪婧、韩淑芹和邹宇分别从词汇、句法和语法等角度对化工英语特点进行了说明。
其中陈潇、郝雪娟、韩淑芹、邹宇等4人对文本的层次及特点进行了分析(见表1)。四人都认为词汇上大量使用缩略词、专业术语,语法上多使用被动语态;而在句法上,四者看法存在分歧,介绍的角度也出现了不同。陈、韩、邹三人认为化工英语中广泛使用非言语表达(即图表、公式及数据等),而陈、郝二人认为在句法上化工英语多用复杂长句和it句型。相比而言,陈潇的文本分析角度及特点比较具体全面。
除了以上4人涉及文本层次及特点外,有6人涉及技巧或方法的运用(见表2,3)。通过表2可以看出,6篇文献对词汇的翻译仅给出一些粗略的建议,主要集中于一般的句子及长难句的翻译方法。针对涉及被动语态的句子,有3位学者提出变被动为主动、译为汉语无主句、把字句或被字句。而由表3可以清晰地看到,学者们提出的技巧主要集中于增词减词、分译合译、顺序逆序、词性转换及被动变主动,这为我们今后的化工翻译研究和实践提供了一些参考依据。
表3 技巧使用及数量图
通过分析上述文献,发现以下几个问题值得深入探讨:
(1)化工英语翻译过程中理论运用和引入。在对化工英语翻译研究的过程中,多数学者只是集中于研究本身,而忽略了理论的指导;少数有理论指导的文献,也在翻译理论与化工翻译实践的结合过程中没有做到无缝衔接,只是简单地套用理论,没有真正用翻译理论指导翻译实践活动。怎样在注重实践的化工行业翻译中合理引入和运用翻译理论是今后化工翻译研究所需要突破的问题。
(2)化工英语中动词的翻译研究。在笔者检索到的42篇相关文献中,陈潇的《赖斯文本类型视阈下化学英语文本翻译》提到了动词的翻译,但只是单纯给出了一些建议而没有具体明确的翻译方法或者技巧。另外,赵萱、郑仰成在他们著作中认为动词在任何语言中都是最重要的词类,并总结了动词的几种一般译法(直译、引申、转译、省译、重复、增译等),这些技巧虽可以为我们今后从事相关领域的翻译实践提供一些参考,但这些有关动词翻译的文献并没有涉及动词的翻译理论研究。
(3)化工英语翻译研究的对象选择。从笔者检索的文献来看,相关文献的研究对象仅集中于词汇、句子等微观层面,或者孤立地研究了词汇、句法、语法、修辞等,而很少涉及段落、篇章的宏观研究。正如Mona Baker所言,“连贯就是表层文本背后的概念关系网络,能使读者感受到文本上下文观念和意义的联系”。[9]由此可见,能够在文本篇章层面自然而然地实现两种语言的转换,保证译文语义连贯通顺,需要从篇章整体去谋划。
(4)化工英语翻译所需知识储备。化工英语作为科技英语的一个分支,既有科技英语的共性,又有自身的语言特色。对化工英语文本进行分析,了解其用语规范,能够让译者在化工翻译实践中少走弯路,少犯错误。对化工英语翻译过程中采用的翻译技巧、方法及策略进行理论探索并在实践中适当准确地加以运用,同时结合化工英语文本的特点,能够让译文有迹可循、更加地道精准。而作为化工领域的翻译工作者,要想在翻译过程中使译文符合行业规范,也需要广泛深入研究化工中英文文献,了解专业背景知识,这样才能使得译文符合专业的表达要求。
化工英语作为专门用途英语,具有鲜明的语言特点。在翻译化工英语文本的过程中,一方面,我们要了解熟悉化工用语的特殊性及相关规范(即词法、句法、表达习惯、翻译的一般原则与方法),使译文保持其语言特色,简洁、精准、地道;另一方面,译者要选择相应的翻译理论,在其指导下,最大限度地将意思表达连贯,语言运用得体,切实将理论加以运用,以此来提升译文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