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莹,赵永乐
(红河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云南蒙自 661199)
文化适应(acculturation)泛指人与其他文化的人或社会环境接触时所产生的变化,一些研究也被称其为文化涵化。[1]在人口频频发生跨文化流动的当今社会,文化适应能力对于跨文化交流十分重要性,人们对良好文化适应的标准也在不断变化。
文化适应的心理学理论,于1918年首次由Thomas和Znaniecki提出。随后,文化适应的研究愈发受到重视。[1]传统的文化适应概念认为,相互接触的文化系统之间会逐步接近并渐趋一致,形成一种融合性的新文化,这种融合并非字面意义上的平均化,而更多体现为一种“吞并”式的融合。往往是“居于劣势的社会,它的文化受到居于优势的社会文化的影响而发生急剧的变迁,以求与居于优势的社会文化相一致。”[2]这种理论在历史上影响力较大,而且影响力延续至今。如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往往名义上打着“多元化”的幌子,但实际上对外来移民采取“同化”(assimilation)政策,要求外来文化群体单方面适应本土文化,即所谓的“熔炉”政策。
但这种观念和政策难以应对近一个世纪以来的大规模跨文化移民问题。随着二战后殖民体系的崩溃,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第三世界国家的控制力以及文化输出力都在减弱,民族自决再次成为国际主流。与此同时,国际移民数量却比过去只增不减,在文化和经济方面都对移民输入地区产生了很大冲击。[3]一些跨国比较研究还显示,并非穿越国境线的跨文化移民才产生文化适应问题,在不同经济文化水平和类型的地区之间的移民现象同样产生双向的文化适应压力。[4]所谓双向是指文化适应对外来文化人口和原住人口均造成心理压力,这些都是原有的单向文化适应理论无法解释的。
面对这一现象,学界开始重视和研究非单向的文化适应现象。当代结构功能主义思想对社会学领域产生了很大影响,在此影响下,多元文化背景下构建一个稳定社会的可能性逐渐得到学者们的认同。反映在文化适应这一概念上,一些学者将其重新界定为一种文化的某些方面被带入另一种文化,经调整使之适合该文化,而文化适应的目标从单方变化变成了“一方或双方原有文化模式发生变化”。[5]即文化适应可能是相互的。
文化适应领域不仅面临理论的转折,在方法论上也存在转型。文化适应主要的研究方向有两个:一是从理论角度对文化变迁和人的适应过程进行探讨,二是实证性的研究文化适应与心理过程的关系。[6]后者在近年来更加受到重视。随着心理学研究技术和理论趋于成熟,人类学研究领域也逐渐接受了心理学的方法和理论,逐渐将量化研究方法与传统的田野研究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系列针对文化适应心理的实证性研究。[7]这些心理取向的研究方法通过将传统人类学研究与当代实验和统计测量技术相结合,能够更准确的预测个体或群体的文化心理发展趋势,具有极高的应用前景,因而成为当代人类学研究的一大趋势。[8]
加拿大学者Berry提出的双维度文化适应模型是多元化文化适应理论模型的代表,也是文化适应理论构建与量化实证研究结果互为印证的典范。他把文化适应界定为不同文化群体成员因接触而发生文化和心理的双重变化,认为这种变化存在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包括对新文化的心理适应和接受过程,以及对原有文化的认同与保留过程。在此分类基础上,Berry又进一步根据双维坐标的四个象限把个体的文化适应类型分为四类:整合(integration) 、同化(assimilation)、分离(separation)和边缘化(marginalization)。Berry认为,由于文化适应现象的普遍性,个体必然对所处的文化环境有所互动,因而所有个体都必然属于其中之一的类型。[9]这种分类打破了以往“主流”文化作为适应标准的格局,将环境文化与个体原有文化放在了逻辑上平等的地位,挑战了传统理论中“主流同化少数”“逐渐趋同”的假设,使之成为一种真正的文化多元化与平等化的理论。
这种双维度四分类模型还阐释了一些困扰文化适应理论界多年的矛盾现象。如已研究发现,外来移民对主流文化适应越好,其健康问题——尤其是精神健康问题的几率也越高,此乃被称为“移民悖论”(immigrant paradox)。[10]这一现象与单维度文化适应模型的预测截然相反,一直都是困扰理论界的难题。双维度文化适应模型则能完美地解释了这一现象。该模型预期,对当地主流文化接受程度决定了个体在物质环境中的适应状况,但对原来的文化保持状况则决定其心理适应状况和精神健康程度。对原有文化和新环境文化都适应的移民,其总体社会适应能力显著高于放弃原有文化的人,因而健康问题也较少。对此类社会现象的较好解释力,使得多维度模型得到学术界广泛支持和认可,成为该领域实证研究最常用的预设理论模型。[11-12]
双维度模型的这些特点,也使得重新审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适应问题变得十分重要。以往从单维度的文化适应视角来看,少数民族学生能够通过各种学业测验进入大学就读,这本身就是一种文化适应水平极好的阶段。这些学生无论从日常语言、生活习惯,到文化心理认同等方面,都不应该有明显障碍。有些以云南高校学生为对象的调查研究也证实,大学生文化适应水平较好,而且并非随着年级的变化而变化,说明这些学生在就读大学之前就已经具备稳定的文化适应水平。[13]但基于云南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又显示,这些大学生普遍存在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14]在国内高校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政策优惠和帮扶力度较大的背景下,这些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不能完全用经济困难或者地方差异等外部因素来解释,但文化适应问题依然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多维度理论基础上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状况进行测量是一个既有理论意义,又有现实价值的研究课题。
使用自编双维四类型文化适应问卷调查,对高校在校哈尼族大学生文化适应状况进行初步调查,以了解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现状,并分析其内在规律。
选取哈尼族学生较多的两所云南高校:红河学院、文山学院为取样点,共取样450名哈尼族大学生,全为云南省生源。选择哈尼族大学生是基于两点原因:一是因为人口特征。该民族人口基数较大,而且属于聚居区较为集中,文化特色保持较好的民族,其调查结果对于研究少数民族状况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代表性。二是工具问题。在针对哈尼族聚居区居民的入户调查研究中,研究者已编制了较为客观、可行的调查问卷,并在研究中证明其可靠性。此次调查使用该标准化蓝本,并与已有数据进行比较,以确认大学生文化适应状况与聚居区居民有何异同。通过数据筛选,最终得到有效被试425人。其中:女生301人;平均年龄20.7岁;大一73人,大二250人,大三63人,大四39人。
使用以东亚文化适应量表(EAAM)[12]为蓝本重新编制的《哈尼族聚居区居民文化适应调查问卷》[15]该问卷为标准化的7级评分Likert问卷,共37个题项,其中一个题项用于反映被调查者家庭经济状况,其余36个题项分为同化、分离、融合、边缘化四个分量表,得分越高说明此类倾向越显著。已有研究的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证明,该问卷基本达到作为社会科学研究的标准。参数如下:χ2/df=1.858,RMSEA= 0.050,GFI = 0.90,AGFI = 0.88,PGFI = 0.73,NFI= 0.79,NNFI = 0.87,CFI=0.88。此外,该问卷还要求被试报告与主流文化环境接触的情况。为了便于理解,以“与汉族接触的时间”来代表其与主流文化接触的时间,并以此时间与其年龄比较,推测其个人生涯中与主流文化接触的程度。
问卷调查表发放在校内进行,以随机寻访的方式在校内取样哈尼族大学生,发放纸质问卷调查表并当场回收。问卷调查表回收后将数据录入电脑,使用统计软件SPSS处理。
根据理论构建,该问卷调查表为分类型问卷,不计总分,只计算各分量表分数。结果显示,哈尼族大学生文化适应倾向以融合型为主,但具体状况与聚居区居民有很大不同,在四个维度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大学生同化和边缘化趋势显著高于居民,而分离与融合趋势均显著低于居民,而且方差齐性检验证明两者的得分分布也不同,居民的分数更加集中,而大学生的表达更分散。结果见表1,因方差不齐,其中t值均为修正值。
表1 哈尼族大学生与聚居区居民文化适应情况对比
从相关分析的角度,可以看出边缘化倾向与分离和融合倾向均有高于0.3的中等程度相关,其中分离与边缘化为正相关,而融合与边缘化为负相关。这一关系符合双维度文化适应模型的理论预期。
表2 哈尼族大学生文化适应各维度得分相关性
统计显示,不同性别的哈尼族大学生在同化、分离和融合三个维度上表现有所差异。其中:男性在同化与分离两个维度上得分较高,而女生则在融合方面得分较高,边缘化得分性别差异不显著。
表3 不同性别哈尼族大学生文化适应得分比较
此外还发现,不同年级的被试之间在同化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其他维度差异不显著。四个年级的文化适应得分见下表4。
表4 不同年级哈尼族大学生文化适应得分比较
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只有同化维度存在年级差异,其他三个维度的年级差异均不显著。事后检验(LSD)发现,同化维度的差异主要来自大一、二学生得分高于大三、四学生。进一步两因素方差分析显示,同化均分的性别与年级因素还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F=2.64,p=0.049),但由于大四男生样本较少(仅有7人),而且显著性接近临界值(p=0.049),这一结果的意义并不明显。
经济状况自评方面,大学生与普通居民差异显著。进入大学就读的哈尼族学生家庭经济状况理应好于聚居区平均水平,但两者的经济状况自评正好相反,大学生的经济状况自评等级显著低于居民的自评(2.88±1.55,3.99±0.72,t=12.39,p〈0.001),说明经济状况自评主要源自于同周围人对比。而经济状况自评又与边缘化存在较弱且显著的相关,经济状况越差边缘化倾向越明显,两类数据的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为0.158。这一特点与聚居区居民类似,其经济状况与边缘化倾向的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为0.142。
在文化环境方面,大部分哈尼族大学生与主流文化接触程度较高,平均接触汉族的时间占据个人生涯的92.8%,而且有79.8%的大学生从小即与主流文化有接触。因为终生接触者数量较多,数据不符合线性回归要求,以是否终生接触为标准将对象分为两类进行比较。统计结果显示,这些从小接触主流文化的哈尼族大学生具有更高的同化、融合趋势,以及较少的边缘化趋势。
表5 主流文化接触程度对文化适应的影响
此次调查结果显示,哈尼族大学生文化适应并非优于普通哈尼族居民。从单向的对主流文化适应角度,大学生同化倾向确实高于普通居民,而在分离和融合方面都显著低于哈尼族居民。但是大学生边缘化趋势明显高于哈尼族居民,说明大学生文化适应并不一定顺利,他们感受到的环境与文化压力可能导致出现类似“移民悖论”的现象,即虽然同化水平高,但精神健康水平反而不如普通人。
边缘化适应类型一直是文化适应分类理论中较为特殊的一类,也是导致四种文化适应类型划分在数据分析上面临困难的原因。在以往研究中发现,这一类型的适应倾向似乎并非纯粹源自文化问题,而是多方面因素——包括个人精神健康因素在内——共同决定的。通过因子分析法等测量统计手段,已有研究能够较好地提取出其他三种类型的文化适应测量项目,但对于边缘化维度的支持总是较为模糊。[16][17]使用标准化问卷编制手段得到的边缘化测量工具在实践中也缺乏稳定性,其信效度均不够理想。[18]但边缘化倾向却是研究中最受关注的一个指标。研究表明,相比于其他三种倾向,边缘化倾向与社会适应不良、精神或心理健康异常等负面问题关系密切。[19]这可能是一种相对独立的文化适应负面指标,而且如此次调查所示,同化并不能保证减少边缘化趋势。“移民悖论”相关研究显示,对在保留所属文化认同的前提下适应新的文化环境才能有效避免边缘化。这与本研究的结论相符。哈尼族大学生边缘化倾向与融合倾向呈现较强的负相关(r= -0.350),而其他倾向均与边缘化正相关。无论是单纯的抛弃原有文化认同去适应主流文化(同化),还是为了保留原有文化而拒绝主流文化(分离),均显著增加了边缘化的倾向。其中,分离倾向与边缘化倾向具有较强的正相关(r= 0.413),说明拒绝主流文化依然是社会适应不良的高风险因子。因此,对于哈尼族大学生不能默认其文化适应状况良好,而应引导和帮助其对各种文化环境都建立良好的应对机制,保持其身心健康。
本研究还发现,性别、年级、经济状况以及生涯中与主流文化的接触程度都对文化适应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哈尼族男性大学生更倾向于选择一种文化完全融入,表现为同化或者分离较高,而女学生更倾向于融合,表现出了更高的文化适应性与灵活性。以往一些调查认为哈尼族文化中女性社会地位较低,[20]但此次调查发现,哈尼族大学生中女性占到多数,而且其文化适应和学业成就均好于男性学生。这说明加强民族地区的教育建设对作为传统弱势群体的女性更加有益,有利于提升少数民族女性的社会地位。而这些接受了高等教育的少数民族女性对于多元化文化环境的适应也较好,更能健康的融入主流社会。
年级因素对文化适应的影响仅体现在同化倾向上。大一、二学生的同化倾向略高于大三、四学生,其他倾向的年级差异不显著,可能与大学生文化倾向逐渐趋于多元化有关。此外,因为取样不均,大三、四学生的数量较少,因而年级差异的来源还有待进一步验证,未来应采用年级分层取样的方式保证数据的可靠性。总体来看,因为文化适应类型是在长期社会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因而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在大学四年期间学生处于较为稳定的文化环境中,在文化适应方面没有太大的变化。
相对而言,经济状况和主流文化生涯接触情况是社会环境对个体长期影响的反映,其对文化适应的影响更明显和有逻辑性。因为大学生来自经济发展水平各不相同的地区,此次研究以自评相对经济状况等级的方法反映其相对的家庭经济状况。结果发现哈尼族大学生普遍对家庭经济状况不满意,其评分显著低于七点量表的理论中值(2.88±1.55,t=14.95,p〈0.001),而哈尼族居民的自评与中位值基本持平(3.99±0.72)。两者的经济状况自评均与边缘化倾向有显著的负相关,而且数值较为接近(0.158,0.142),即经济状况越差,边缘化倾向越明显。如果将两者数据合并后还发现,经济状况与边缘化倾向的相关系数进一步增加到0.172,说明哈尼族大学生边缘化倾向的增加有可能是源自经济状况自评水平的下降。采用哈尼族大学生和居民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可以间接说明这一点,经济状况自评与边缘化倾向具有显著的回归关系(B=2.69;Beta=-0.127;t=3.50,p〈0.001;F=12.26,p〈0.001)。一般认为,经济状况较差是文化适应不良的诱发因素之一。[21]此次调查更加说明,经济状况的好坏是一个基于个人心理感受的指标,因而采用自评结果比人均GDP或者收入金额这样的指标更有预测力。
与此同时,有力预测指标是与主流文化的生涯接触程度。大学生已经进入到人格稳定成熟的青年阶段,文化接触与适应模式基本成型。大学阶段的文化适应状况对于预测其今后的文化适应乃至社会适应状况有较大参考价值。结果显示,终生与主流文化接触的哈尼族大学生具有更高的同化倾向与更低的边缘化倾向。尤其是后者,对于哈尼族大学生来说具有更重要的意义。从总体来看,高同化倾向本身并不能减少边缘化倾向,但与主流文化的长期接触可能产生这种效果。这也说明文化适应与充分接触之间的关系。一般的文化适应理论均认为良性和早期的文化接触与文化适应质量有正相关。青年前期的充分接触基本都能产生较为良好的文化适应,而中年之后才开始的文化接触通常难以适应。[22]这说明应该让少数民族学生从小在保留和认同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接触主流文化内容,以便减少其接触新文化环境时所受的冲击,尽早建立良性的文化适应模式。不过此次调查中涉及文化接触的项目还比较简单粗略,实际上,文化接触是一个复杂的现象,在今后的研究中应该使用更加专门化的工具进行反映。
哈尼族大学生总体文化适应情况较好,融合倾向较其他类型的适应倾向更明显。大学生在同化和边缘化倾向上显著高于聚居区居民,而分离和融合倾向显著低于居民。哈尼族女性大学生更倾向于融合型适应,而男性大学生同化与分离倾向更明显。自评经济状况较差的哈尼族学生边缘化倾向更加显著,而且两者存在线性关系。从小与汉文化接触的学生同化倾向更高,边缘化倾向更低,说明从小进行充分的文化接触是一个有利于文化适应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