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非遗”传承的“123”高职艺术类通识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2020-08-07 05:34金心亦段笔耕
美与时代·上 2020年5期
关键词:通识艺术类非遗

金心亦 段笔耕

摘  要:高职“非遗”传承与艺术类通识教育的目标一致、内容统一,在培育高职学生坚定文化自信、追求高尚情操上的作用是相得益彰的。按照“非遗”项目与高职艺术类通识教育协同发展理念,针对“非遗”项目纳入高职艺术类通识课程的现有困境,提出基于“非遗”传承的“123”高职艺术类通识课程体系构建样本,对高职培育学生文化自信,有效传承非遗项目,艺术类通识课程体系构建提出参考性意见。

关键词:高职;非遗;艺术类通识教育;“123”课程体系构建

项目基金:本文系2018年度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文化自信视域下非遗项目纳入高职艺术类通识课程体系实践研究”(18JY001);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技能大师工作室(段笔耕)研究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因此,新时代背景下,作为培养“大国工匠”的主阵地,高职院校在当代“匠人素质”的语境下必须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非遗”文化资源作为民族文化形象的立体展现,是激活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载体。当前高职院校在“非遗”项目融入通识课程体系的过程中,存在着教学目标不明、课程体系紊乱、教学方法空泛等方面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从而构建起切实有效的基于“非遗”传承的高职艺术类通识课程体系,充分发挥“非遗”文化浸润、感染、熏陶的育人价值。

一、高职“非遗”传承与艺术类通识教育的哲学思辨

新媒体时代,高校学生在完全自主化、平民化的媒介机制影响下产生了道德危机,特别是与本科生相比生源起点不同、心理状况不稳、辨别能力不强的高职学生,在高职院校一味地注重学生技能培养的背景下,影响了对主流价值观的传承。高职院校进行“非遗”传承的主要目的在于传承传统文化、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文化自信。从目标上来看,这和艺术类通识教育在引导高职学生树立审美意识、感受文化的精髓、开发职业迁移能力是紧密相连的。

“非遗”文化源远流长,包含了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具有多样化的审美形态。艺术通识教育是现代全人教育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有效发挥出立德树人的重要独特作用,其范围涵盖了技艺美、音乐美、文学美、自然美、社会美、科学美等,与“非遗”传承的内容是相通统一的。艺术通识课程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认识真善美的能力,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引进高职课堂,一是能够丰富艺术通识教育中抽象的审美概念,促进高职学生主流价值观的传承;二是将“非遗”文化置于系统的审美体系中进行有效传承,指导人们认识“非遗”、体验“非遗”、感受“非遗”,对民族文化复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非遗”项目融入高职艺术类通识课程的现实困境

(一)内容选择

在“校园‘非遗热”的背景下,已经有不少高职院校进行“非遗”项目纳入艺术类通识教育的路径探索与实践尝试。但是大多数高职院校开设的课程仅局限于“非遗”艺术鉴赏课的层面,“非遗”作为艺术类通识课程资源进入课程体系时存在结构混乱、状态封闭、功能遗失等问题,广而泛地进行抽象的理论逻辑剖析,并未细而精地进行具象的模块化系统学习,不符合新时代的信息读取模式,无法调动学生深入探索的积极性,导致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认识不足、研究不足及传承不足。

(二)方式方法

将“非遗”项目进行高职艺术类通识课程资源转化的时候,很多院校只是孤立而无序地在艺术类通识课程中增加一块“非遗”赏析的内容,并未梳理“非遗”项目脉络、打通通专课程体系,未将“非遗”项目按照“通识——平台——方向”的课程体系要求进行层次递进的分解与导入,造成了艺术通识课程与艺术专业课程的断联,无法调动学生的关注度与积极性,产生了高职“非遗”传承浅尝辄止、不求甚解的现象。

(三)特色建设

与本科教育相比较,高职教育在教育品牌及社会影响力方面都稍显弱势。在此背景下,“‘非遗热”给高职院校的发展带来了契机。高职院校在“非遗”传承上有得天独厚的地域及实践教学经验等优势,两者可以双向互动、协同发展,但是一些高职院校并未充分把握住这个契机,打造出特色教育品牌。

三、基于非遗传承的“123”高职艺术类通识课程体系构建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探索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方式,推行模块化通识教育”。新时代背景下,艺术类通识课肩负着培养大学生艺术素养的重任,“非遗”项目的项目导向与任务驱动有利于推行模块化通识教育。因此,承接上述研究成果,提出基于“非遗”传承的“123”高职艺术类通识课程体系构建样本,以坚定文化自信为建设目标,以“理论+实践”“‘第一课堂+‘第二课堂”为两种主要的教学形式,以艺术通识必修课、艺术通识选修课、艺术特色选修课为三个课程类别构成体系。

(一)一个建设目标

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背景下,高职“非遗”传承与艺术类通识课程体系构建相辅相成,弘扬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本目标从“非遗”项目纳入艺术类通识课程体系的教学实践入手,可以细分为三个方向:

1.艺术类通識课程体系建设

以传承文化基因、建设教育品牌为主旨进行“非遗”项目纳入高职艺术类通识课题体系的教育理念构建;以教学内容的开发与拓展、教学方式的创新与发展、课程标准的修订与完善为抓手进行“非遗”项目纳入高职艺术类通识课程体系的路径探索;以培养具有特定产业指向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突破点拓展人才培养的新方向。

2.“非遗”项目传承

对“非遗”项目进行脉络梳理与教学顶层设计,将“非遗”模块按需求结构导入艺术类通识课程体系为基础,进行“通识+平台+方向”的课程体系整体设计。厘清“非遗”项目进入课程体系的思路,改善“非遗”纳入艺术课程教育时的无序状态,科学传承“非遗”项目。

3.学生培养

按照“知识——技能——素质”三个层次进行学生培养目标设定,在知识目标上要求学生具体学习“非遗”工作流程,对具体“非遗”项目的认知程度从事实性知识扩展为元认知知识;在能力目标上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审美判断力及创造力,为专业课程的学习及与产业的接轨提供基础素养;在素质目标上要求学生自发传承发展传统文化,培养爱岗敬业、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训练高效细致、事半功倍的工作方法。

(二)两种教学形式

1.“理论+实践”

依托“非遗”项目的传承意义及技能价值,聚焦于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理念“匠人素质”语境下的解构与重构,打造“非遗”通识课程“理论+实践”教学形式,除去传统的理论教学之外,通过“工匠技艺中心”“非遗传承研修基地”等实训中心的建设与运行,按需加入实践学时。并且通过校内创建“大师工作室”,引“非遗”传承人入校共同带领学生开展技艺传承与创新,以“理论+实践”的教学形式促进非遗项目的“活态”导入艺术类通识课程体系。

2.“‘第一课堂+‘第二课堂”

依据学生的学科背景及需求层次,进行艺术类通识课程分层教学目标的设置。其中,以“第一课堂”为普及型教育及兴趣索引点,以“第二课堂”为专业型教育及技能增长点,通过“匠艺工坊”“常州吟诵社团”等社团活动助力“第一课堂”教学进行非遗项目的美学原理内化熏陶与实操技能衍生训练。

(三)三个课程类别

1.艺术通识必修课

艺术通识教育课程群内的必修课是面向整体学生开设的,必须拥有提纲挈领性的系统性引导价值,例如全面介绍民族传统文化的课程《中国传统文化导论》,培养学生审美与创新能力的课程《创意思维与方法》。非遗项目导入这类课程的时候,主要导入非遗项目的基础性知识、整体性结构、普遍性规律,旨在培养学生普适性的审美能力与职业素质,让学生对艺术的历史、审美的方式、文化的内涵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引导学生从精神内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等方面掌握艺术文化原理与审美创新意识。

(2)艺术通识选修课

艺术通识教育课程群内的选修课是分类介绍艺术门类的课程,鼓励学生根据兴趣跨学科进行选修,自由选择深入了解艺术方向。对于高职学生来说,艺术通识选修课有利于打通专业体系、贯穿学科脉络,扩展知觉视野,扭转高职院校“重技能,轻素养”的教育倾向,落实现代全人教育理念。以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艺术通识选修课“民间工艺美术”为例,一方面学生通过本课程的理论学习,深入了解民俗,了解“非遗”传承,了解民间工艺美术的发展规律及蕴含的人文精神;另一方面,本课程中导入了地域性非遗模块“金坛刻纸”“留青竹刻”等“非遗”项目的技艺体验,邀请留青竹刻代表性传承人徐枫教授等非遗大师进班授课,指导学生进行地道的“非遗”项目工作流程体验,相比原先抽象、封闭的教师理论教学形式,“理论+实践”“教师+大师”是一个更加活跃的动态的教学结构。

3.艺术特色选修课

艺术通识教育课程群内的特色选修课在某特色艺术项目的专项传承研究、审美赏析、技艺传承类课程。相对于艺术通识选修课是全校性任选的公共选修课程,艺术特色选修课是为了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而开发的课程,与艺术通识必修课、艺术通识选修课三位一体共同推进学生普适性能力培养为本,“双创”核心素养培育为上的多元化人才培养结构。依托“现代学徒制”“卓越人才培养”等教育平台的打造,基于校内入驻的“非遗”大师工作室,学生在这类课程中可以体验到专门化、针对性的理论内化及技能素养,例如开设“乱针绣技法”“常州吟诵”等课程,潜移默化地将“非遗”文化内化为个人修养、学识,为“非遗”传承培养潜在接班人。

四、结语

当下高职“非遗”传承进入瓶颈期,艺术类通识课程出现了结构混乱、状态封闭、功能遗失等问题,在坚定文化自信背景下,通过自身教学实践开展研究,提出基于“非遗”传承的“123”高职艺术类通识课程体系构建样本,促使“非遗”传承,提升高职学生文化素养,培养高素质技能应用型人才,建设高职特色教育品牌。

参考文献:

[1]顾世春.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EB/OL].[2019-10-21].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9/1021/c40531-31410424.html.

[2]張莹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美术课程资源系统的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13.

[3]王晶.我国高职通识教育模式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13.

[4]陈蕴贤.泉州南音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传承模式的构建[J].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17(4):33-36.

作者简介:金心亦,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视觉文化与艺术设计理论及实践研究。

段笔耕,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理论及实践研究。

猜你喜欢
通识艺术类非遗
高校通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研究
新商业模式下新商科通识课建设的思考和探索
2020年艺术类招生采用我省统考(联考)成绩的院校名单(部分)
山西省年普通高校艺术类专业考试安排
2019年艺术类招生采用我省统考(联考)成绩的院校名单
2018年艺术类招生采用我省统考(联考)成绩的院校名单
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的现状与路径构建研究
独立学院通识教育教学管理问题及对策分析
“非遗”走进高校
官渡古镇“非遗”联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