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药物分析教学中的应用

2020-08-07 08:51金黎明侯熙彦门磊许永斌马金龙
科技风 2020年20期
关键词:药物分析思维导图教学

金黎明 侯熙彦 门磊 许永斌 马金龙

摘 要:《药物分析》是制药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特点是知识点多、内容繁杂、难学难记。将思维导图应用到《药物分析》教学中,指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关键词:思维导图;药物分析;教学

《药物分析》是我校生命科学学院制药工程专业的核心课,也是药学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在9年的教学过程中发现,《药物分析》知识点多、内容繁杂、教师难教、学生难记[1]。将思维导图应用到《药物分析》教学中,具有很好的效果。

1 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由英国著名教育家东尼·博赞创立。它将大量的文字信息濃缩、整合成一张图,图文并茂,并通过弧线连接节点形成的网络结构呈现出各级主题及其之间的关系。它最大的优点是能够呈现整体结构,便于掌握知识的全貌。学习者可以充分发挥左右脑分别在逻辑与形象思维优势上的功能,从而开启人类大脑的记忆潜能。

2 思维导图在药物分析教学中的应用

笔者在教学中发现,《药物分析》课程的内容特别繁杂,若仅仅依靠教师应用多媒体课件讲授,学生难以跟上教师的思维。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思维导图,在教学的导入、展开、总结等各个环节予以应用,有助于学生理清思路。

比如,在绪论部分,通过一张《药物分析》课程整体内容框架图(图1),就可以将整本书的内容进行总结和概括,让学生一目了然。在讲解“药物的杂质检查”章节时,就可用思维导图将本章的全部内容进行概括(图2)。在讲解“苯乙胺类拟肾上腺素药物的分析”和“巴比妥类镇静催眠药物的分析”章节,运用思维导图,在总结章节内容的同时,还可以通过虚线,将结构决定性质、从而决定分析方法的思路更好地体现出来(图3、图4)。

从图1—图4中可以看出,在《药物分析》教学过程中应用思维导图,教师可以整合课程知识,通过层层递进的线图,突出教学的重难点,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体系。教师也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后复习时绘制思维导图,绘制的过程中必须加入自己的思考,从而提高主观能动性。这也能很好地体现“以学生学习成长为核心”的教学理念。

3 结语

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检验,在《药物分析》教学过程中引入思维导图,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保证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性,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

参考文献:

[1]黄琦,周孝瑞,蒋成君.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药物分析教学改革与实践[J].安徽医药,2011,15(5):655658.

[2]赵伟曼,王清清,陈阳,等.思维导图在《药物分析》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8,39(6):127129,144.

基金项目:大连民族大学“课程思政”专项课程建设项目

猜你喜欢
药物分析思维导图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药物分析课程说课设计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药物分析》教学中的应用
地方院校应用型本科转型过程中药物分析教学改革探讨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