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梅
初识《婚姻与家庭》杂志是在20多年前。1998年,平日里关系要好的表嫂正在经历表哥外遇。表嫂各种搬救兵,想把表哥劝回来。那时,我买了一本《婚姻与家庭》杂志送给她,里面就有一篇文章是关于如何应对外遇丈夫的。婚姻出了问题,不要急着外求,或立刻离婚,或马上挽回,而要内求,看看两个人的关系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只有真正解决了这个问题,不管最后是留还是走,对两个人来说都会是最好的选择。
当时,我觉得这样的做法很有智慧,特别值得借鉴,说不定可以帮到表嫂。可是,表嫂被气昏了头,眼见劝和无望,就上演了一哭二闹三上吊,后来又去表哥单位找领导。一番折腾下来,表哥头也不回地离开了家,也离开了我们那个小城,后来竟然还进了监狱。
我不知道他们的关系到底出了什么问题,但在家族里,表哥还算是很有担当、很重情谊的人。因为婚姻关系没有处理好,离婚后大概觉得颜面尽失,又急于证明自己,结果没有把握好原则,触犯了法律,令人唏嘘。
这件事让我深切感受到,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真是太大了。婚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矛盾和冲突。重要的是,我们是否有解决冲突的智慧,而这真的是需要学习的,尤其是借鉴别人的经验,举一反三。
在20多年的婚姻生活中,我和老公也有不少冲突。幸运的是,因为《婚姻与家庭》杂志的熏陶,我早早就意识到经营婚姻的重要性,后来还从事了心理学培训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意识地将所学理论和方法学以致用。因为自己很受益,就特别想分享出去,让更多家庭受益。2016年9月,在内蒙古妇联和赤峰市区两级妇联的支持下,我和一些爱心人士在红山区婚姻登记处进行离婚调解与离婚辅导。3年多的时间里,服务了近5000个家庭,离婚调解室成了婚姻“保卫站”。
更让人欣喜的是,在前行的路上,我们不是孤军奋战。《婚姻与家庭》杂志关注到了我们的工作,并进行了采访和报道。当记者方方把当期杂志发给我时,我发现这本多年不见的杂志还是那么温暖、智慧。通读整本杂志,更是感受到了它的与时俱进,确切来讲是走在了时代的前沿。不仅理念先进,表达方式也是百姓喜闻乐见的,不高深也不晦涩,真的是顺手拈来一篇文章就可以打开一扇窗,透进一束光,照亮一颗迷路的心灵,拯救一个离婚边缘的家庭啊。
我们的服务团队如获至宝,当即决定订阅全年的《婚姻与家庭》杂志。想着把杂志放在离婚调解室,让等待的家庭都能翻一翻,说不准看到哪一篇文章或是哪一句就开窍了。但很快就发现了问题:着急离婚的家庭根本没心思看杂志。怎么才能让这么好的杂志更好地发挥作用呢?大家见招拆招,立刻想了一个小妙招:把杂志的内容记下来。遇到有需要的家庭,我们就立刻把有可能对其有启发的文章讲给他们听。鲜活的生命故事和生动的理论讲述,很容易让想经营好家庭但苦于经验有限的家庭眼前一亮。然后再顺势把杂志借给他们,在一借一还中和他们建立良好的关系,讨论起家庭问题来也就不是“白丁”了。虽然有时杂志也会一去不复返,可想到有《婚姻与家庭》杂志在手,他们也不会过得差到哪里去。
我们都戏称《婚姻与家庭》杂志是团队流动的婚姻家庭调解专家,里面每一篇都是专家的文章,不好好用真是可惜呢!《婚姻与家庭》杂志还是我们的媒体使者,当地电台的晚间谈话节目每周日都是婚恋主题,新一期的杂志一到,我们就赶紧给主持人送过去,里面的很多内容都成为过谈话主题呢。
感谢在35年的时光里,《婚姻与家庭》杂志引领中国家庭学习与成长,看社会品人性,用生动的纪实和溫馨的情感把轻松美好的婚姻家庭新观点源源不断地输送给想要获得幸福的家庭,就像一束来自远方的光,点燃了幸福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