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
诸葛亮在《诫子书》里这样教育自己的孩子:“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句话对中国人的性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人墨客常常把这句话写成书法作品,挂在自己的书房、客厅以自勉。其实,它不但被奉为个人境界和修养的圭臬,而且还成为很多家族传世的家风。因此,节俭往往被中国人视为一种持家的美德。
从古到今,节俭与奢靡相比,都是更为人称道的德行,而且不论身份、地位、收入高低。相传春秋战国时期,鲁国有一位季氏贵族厉行节约,要求家人穿粗布衣,吃家常饭,家里的马也不允许喂给人吃的粮食,只允许喂草料和糠秕。有人劝他,这样寒酸影响国家的形象,何况,家里并非没有条件,为什么不能在吃穿用度上改善一些呢?他回答说,家里的确有能力改善一下,可是一想到很多老百姓还吃不上饭,穿不上衣,住着简陋的房舍,就在良心上不能允许自己那么做。况且,别的国家评价鲁国不应该根据贵族家眷穿着的华美程度和饮食用度的奢华程度,而是应该根据这个国家人民幸福安康的程度啊!劝说的人感到很惭愧,开始向季氏学习做一个节俭的人。由此可见,节俭不是寒酸,而是心里面有别人,有天下。
或许,会有人认为今天都在鼓励消费,拉动经济发展,主张节俭的家风与时代精神不符。甚至有人认为,传统的节俭美德是因为经济发展落后,物质生活匮乏。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已经不必继承这种价值观念了。
这种观念看似有道理,实则大错特错。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对鼓励奢靡的观点一定要保持警觉。经济的繁荣,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都要面对一个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在财富集中的地区和群体中,我们或许可以看到物质十分丰富而充足,可在周围也一定还有很多人過着十分贫苦的生活。
有一位女慈善家在纽约募捐,资助那些无家可归的人。为了表达对她的尊重,纽约很多富人为她组织了一个晚宴。宴会上,女慈善家对大家语重心长地说:“我们今晚的宴会很隆重,我很感谢。不过,如果这笔经费可以拿去资助那些无家可归的人,我会更加感谢。”
今年,是我们国家脱贫攻坚决胜之年。如果我们每个人能够心中有天下,有国家,有那些挣扎在贫困线上的同胞,就一定会看到节俭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此外,节俭还反映了深刻的生态意识,是真真切切的天人境界。太史公有言:“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所谓“天人之际”,就是人与自然之间。当前,人类面对的最大困境是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我们现有的生活方式高度依赖化石能源,而化石能源的消耗会造成环境恶化和气候变暖,进而导致一系列生态灾难。没有生存,何来发展?如果我们对能源的节约警觉程度不够,以现有的速度消耗能源与环境,人类将会面临灭顶之灾。从这个意义上说,节俭已经不是一个人、一个家族、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事情,而是关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事情。
愿我们能从自身做起,搜集家族里感人的节俭故事讲给下一代听,让他们能在精神上传承节俭的家风。只有这样,我们的子孙后代才会有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