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星怡 岳桂花 潘婷
摘要:本文通过湖北省幕阜山片区的农业经营体系发展现状,分析了当前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业经营体系存在的农业农村经营主体实力不高、经营体系服务不完善、农业机器装备落后等问题。同时结合乡村振兴战略,提出要完善农业经营体系,实现规模化经营,发展壮大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特色农业、大力培养与吸收人才资源,推动农业快速发展的对策建议。借助幕阜山丰富的自然资源实现规模经营,对其他地区研究乡村振兴战略完善农业经营体系也具有借鉴意义。
Abstract: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the agricultural management system in the Mufushan area of Hubei Provinc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of the current agricult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of the agricultural management system, such as low strength of agricultural and rural management entities, imperfect management system services, and backward agricultural equipment. At the same time, combined with the strategy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promot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such as improving the agricultural management system, realizing the large-scale operation, developing the agricultural management subject and the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e, vigorously cultivating and absorbing the talent resources. The use of Mufushan's rich natural resources to achieve scale management is also of reference significance for other regions to study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ies and improve agricultural management systems.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农业经营体系;幕阜山片区
Key words: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agricultural management system;Mufushan area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20)22-0076-02
1 湖北幕阜山片区农业经营体系概述
1.1 幕阜山片区介绍
湖北省幕阜山片区于长江中游,是湖南、江西和湖北三省交界地,长江中游的重要生态和水源涵养地,集中特困扶贫特困区,覆盖面积大,贫困人口多,包括咸宁市通山县、通城县、崇阳县和黄石阳新县,国土总面积8572平方公里,经济发展落后,生产生活困难。近年来,通过对片区扶贫开发,农民生产的腊米、油茶、楠竹、湖蒿等产业已经初具规模,不过由于没有大量资金持续投入,后续的生产培育无法开展。该地区缺乏加工农头企业,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基本上都是随行就市的未加工的初级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要想实现农民收入的增长较困难。片区地形复杂,干旱洪涝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因自然灾害导致片区内水土流失面积多达356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减少,农作物被毁,严重制约了片区内农业的发展。
1.2 幕阜山片区农业经营体系现状 ①农业生产基地初具规模。幕阜山片区产业种类多,发展空间大,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粮油加工、纺织卫材等主要产业,逐渐形成系统化的产业链。幕阜山片区有100万亩的高产优质粮基地和40万亩的高产优质稻基地;阳新县、通山县、崇阳县等多个乡镇发展油茶110万亩;阳新县扶持木港等镇发展吴茱萸、扶持白沙等乡镇发展金银花,通山县发展菊花、杜仲、黄柏、厚朴等中药材,建成15万亩中药材基地;阳新县建设沿富河流域、大冶湖阳新片和海口湖等发展壮大水产养殖业,养殖面积达到30万亩;通山县通过人工增殖放流工程、网箱养鱼工程、精养鱼池改造工程养殖面积达到10万亩;崇阳县利用青山水库发电后的冷水资源,发展三文鱼、中华鲟等冷水鱼养殖1.5万亩,大力推广特种水产养殖,此外还有柑橘、蔬菜、茶叶、干鲜果等农业基地。②特色产业不突出。幕阜山片区绿色农业特别是茶叶、雷竹、水果等支柱产业产品的生产只停留在第一步初步加工阶段,产品的种类非常的单一,在市场的竞争力非常弱,支柱性产业也无法发挥其支撑作用,在深度加工过程中,技术落后,产品质量良莠不齐,资源丰富,但不懂得有效的利用,导致大部分资源被荒置浪费。对所有的农产品一手抓,没有总抓手,无法探索出产品的销售出路,无法打造出属于本地的特色产品。③基础设施落后。片区内基础设施落后,大部分的农业耕作都是靠人力和简单的机械,没有高科技机械设备,所以在农作中效率非常低下,并且农产品的产量也非常低,因為自然原因,防护措施没有到位,所以导致了农产品的产量与劳动经常不成正比,也极大的打击了农民的耕作积极性。此外,片区内的农民大多科技知识储备量低并且交通不畅,政府对于该地区的资金投放与工作重心不明显,导致了无法吸引优秀的企业和科技人才来帮助幕阜山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农民对农业的种植方法又没有科学的手段,农产品的产量每年都很低,产业链条短,大部分的农民都是分散化经营,相互之间不沟通协作,并且土地流转问题也一直存在,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农业生产规模化的发展。
2 湖北幕阜山片区农业经营体系存在的问题
2.1 农业经营主体不完善 在城镇融合一体化发展背景下,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农村空心化严重,农村人口老龄化、农业兼业化现象普遍,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非常不平衡,只有少部分土生土长的农户专注于农业的种植,农业的发展被严重滞后,目前的农业经营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在的农业发展需求。农业生产性收入不高,成本也不低,在城乡二元结构形成的背景下很多农村年轻人奔波于农村和城市之间,两者兼顾不暇,往往会因此忽视掉农业的重要性,导致了严重撂荒现象,政府对此提出了帮扶政策,收效也是甚微的,对农业资源造成极大的浪费。经济的发展导致农村人才的流失,许多接受了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都想去大城市发展,导致从事农业发展的大部分农户的教育程度普遍都是中小学文化程度,无法适应与应用现代化的农业种植技术,并且耕种效率低当地的农业经营小农户还是占大多数,能够引领农业发展的领头羊还处于初步成长阶段,整体实力弱、规模小,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分散,无法集中参与管理,交流经验,信息传达机制繁杂,效率较低,各经营主体之间分散化经营不能进行有效合理的合作沟通,劳动力、资金等分配不均,浪费农业资源不能有效被利用。
2.2 农业服务体系不健全 幕阜山地处偏远,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不能够满足农民的生产需求。虽然在一些地区成立了农村合作社,但是由于农民的参与度不高,并不能够带动农民进行科学的耕种,合作社服务作用甚微。农业生产的产后服务不到位,缺乏当地政府的政策扶持和制度保障,生产资料也无法及时的供应,市场上需求者的偏好相关组织也没有及时准确的告知生产者,这就使得后期的农产品与需求商品匹配度不高,在种植过程中也没有大范围给农户普及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等,对产品的品质和产量没有保证。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大都追求经济利益,忽视农民的切身利益,因此其凝聚力、吸引力和服务能力水平较低。农民孤立无援最终迫于交通不便和经营能力的限制,只能选择就近交易,难以进入大农产品市场,导致农产品后期损耗增加,严重阻碍了产品专业化发展。
2.3 农业专业化水平低 随着科技的发展,大家不再只关心农产品的价格、产量,农产品的质量、技术含量等方面越来越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例如甘肃省具有复杂的地形、多变的气候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近些年来甘肃省的社会生产力不断提升,各地区都根据自身的丰富资源、科技水平等形成了不同的农产品生产区,针对自身优势和资源发展绝对特色农产品,主要有中部定西和南部陇南为主的中药材生产区,河西走廊、泾渭河流域、沿黄灌区等优势蔬菜生产区,陇东的平凉、天水、庆阳等地为主的优势苹果生产区等。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专业化程度也不断的提高,各地都有自己的特色农产业。
2.4 农产品缺乏销售渠道 幕阜山片区是成片的山区,缺乏资金,无法吸引大量的企业投资,没有资金的注入,大量的运转流程无法正常开展,农产品无法及时的满足市场的需求,导致农产品越来越没有销售市场,所以销售渠道少而窄;而且特色产业发展滞后,在农产品市场上没有强劲的竞争力,特点不突出,同质商品充斥产品市场,无法吸引到有众多需求的消费者,市场竞争力弱,导致产品销售不畅。目前幕阜山的农产品还有的是农民自己销售,对产品只是简单的初加工,虽然没有多余的中间商,但是由于销售渠道辐射面小,农民与消费者的信息不对称,经常出现双方所需不匹配,面对面的这种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交易模式导致交易的效率低,耗费的时间成本也高,也没有形成完善的产-销模式。还有的是通过中间商的营销方法把农产品推向市场,在这种模式下管理层一般采取粗放化管理,各个环节之间信息不共享,组织化程度低,农民通常是按照自己的主观经验去种植农作物,完全没有了解大众的需求,所以农民一般所能提供的产品的数量占总需求的比重非常小,在近似完全竞争的市场中,农民没有议价权只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也间接导致了需求小的农产品常年滞销。
3 湖北幕阜山片区农业经营体系存在问题的发展对策
3.1 小農户生产和经营组织化 将分散的小农户组织起来,是为了高效快速地发展第一产业,快速推进农业现代化。从组织安排的形式来看,将小农户组织起来的方式主要有能人(种养大户)带动、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带动、市场带动和农业企业带动等。要高效地将小农户组织起来应当从人力资本、组织设计、经营管理、科学技术普及和农业辅助系统建设等几个方面共同推进。
3.2 加强农村人力资源建设 在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从传统的农业生产转型为现代化的农业生产过程中,人的发展重要。通过对人力资源的挖掘有助于将人力资源转化成人力资本。因此,咸宁幕阜山片区应保护适龄儿童上学的权利,真正发挥九年义务教务的意义。其次,该片区政府要积极组织小农户进行技能培训,操作运用现代化的农用机器设备,学会科学地种养,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收益。最后,该片区还应该大力推广大学生回乡就业政策,吸引知识分子回乡发展。
3.3 完善金融服务,满足小农户资本需求 现代农业发展的根本基础是资金的支持。由于幕阜山片区资金要素供给不足,以往通过政府的资金供给和改革农村金融组织的方式服务农村经济并没有产生预期的效果。因此,该片区政府机构想要发展现代农业应当完善金融服务,为融资能力及贷款能力均较弱的金融机构,提供保证金,与银行合作,创新金融产品,以保证金为杠杆,扩大对农业经营主体的贷款额,并以财政资金的形式进行贴息,一定程度上补齐小农户的资金缺口。其次,为降低农业经营主体的道德风险,必须建立农业征信体系,有效区分经营主体的信用程度,并采用联保等方式降低融资风险。
3.4 发展农村电商,加强农户与互联网的对接 随着现代技术和商业模式的发展,任何产业都不是相互独立的,都需要融合和互通,农业发展也需要其他产业的助推。幕阜山片区应适时地推进物流电商的发展,在该区域上加强与咸宁市沿江县市区的合作,打造码头经济,直接降低幕阜山片区的物流成本和销售成本。同时引进一批高质量的电商企业,加强农户与互联网的对接,能显著提高幕阜山的农产品的宣传和推广力度,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其次,农村地区由于较闭锁,接受新事物时滞性较长,对农村电商这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的认识不足,所以,加强农村电商的政策宣传力度也是发展农村电商的关键。
参考文献:
[1]王斌云.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构建路径——评《现代农业产业化经营与管理》[J].中国食用菌,2019,38(06):31.
[2]本刊评论员.建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J].农村经营管理,2018(10):1.
[3]朱嘉彤,林泽锋.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大学生“回流”影响因素研究[J].价值工程,2020,39(08):284-286.
基金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201910927011)。
作者简介:朱星怡(1999-),女,湖北襄阳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为经济学;潘婷(通讯作者)(1982-),女,湖北咸宁人,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