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葳
摘 要:《新青年》的出世,代表着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开启,它的发展过程直接推动了新文化运动思潮的发展,并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实现了“推动中国人思想观念与文化风气变革”的作用。《新青年》杂志的创办,不仅解放了中国知识分子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的思想,而且引发了新旧思想的激烈斗争,对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新青年》杂志发展阶段的研究,结合历史背景,来分析《新青年》杂志在新文化运动中所产生的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新青年;新文化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
于1915年创刊至1922年休刊的《新青年》杂志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在7个年头中,适应了时代的要求,构建了中国社会新的视野,并全方位地改变了中国。“新青年”引領时代步伐,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思想理论准备,为中国革命的发展和中国现代新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在中国民主革命运动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在中国新闻史上,“新青年”也占有重要地位。它的功绩不在于“新闻”本身,而在于“民主”和“科学”等新思想的宣传。方汉奇先生认为,《新青年》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向着封建主义的旧思想文化发起猛烈攻击,唤起了整整一代青年的觉醒,在思想文化史和新闻事业史上都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1]。陈独秀等一些有识之士的思想进化,使《新青年》的发展分为不同的阶段,同时也不断地推动着新文化运动发展的进程。
一、第一阶段(1915年-1918年)——对新文化的宣传
陈独秀创建《新青年》,并不是个人喜好使然,而是时代进程的一个必然,《新青年》未创刊之前,对新知识、新文化的谈论从来没形成气候。陈独秀振臂一呼,新人、新观念、新精神、新思维纷涌而至,随之中国旧学的腐朽崩塌了。
陈独秀认为:“吾国年来政象,惟有党派运动,而无国民运动也。吾国之维新也,复古也,共和也,帝政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而且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容心……”这就是中国政治改革失败的主要原因。因此,他认为中国要政治改革必须首先改变中国人的思想,这也就是陈独秀创办《新青年》的动机和目的[2]。《新青年》创刊开始,陈独秀作为主要撰稿人,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宣传。
(一)提倡自由民主,主张新道德,反对封建礼教
在创刊号上,陈独秀以“民主和科学”的资产阶级民主为旗帜,大力提倡欧美资产阶级民主,批判传统的封建伦理。为了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能展开新的局面,陈独秀把希望寄托在青年身上,在《敬告青年》一文中提出了六大原则性问题: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他认为,在目前充满着“窒息之绝望”的中国思想文化界,中国青年应深切认识到这种情况“于人身则必死,于社会则必亡”的严重性,从而作出“孰为新鲜活泼而适于今世之争存,孰为陈腐朽败而不容置于脑里”的抉择[3]。这些在当时成为思想启蒙的有力宣言。
《新青年》在当时还发表了一系列关于社会、文化、生活、妇女、青年、教育、婚姻、家庭、贞节等问题的文章,宣传资产阶级自由平等理论和现代西方哲学。李大钊、鲁迅等人也发表了一系列文章,针对袁世凯复辟时期所掀起的复古风潮,以“孔道”为核心,强烈抨击封建文化思想,引导和鼓励青年人冲破封建伦理的桎梏。
(二)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1918年8月15日,陈独秀在《新青年》第五卷第三号上发表《偶像破坏论》,他提出“宗教上,政治上,道德上,自古相传的虚荣,欺人不合理的信仰,都算是偶像,都应该破坏”[4],文章在开头生动地刻画了一个迷恋偶像者的状态,继而对当时社会存在的一系列愚昧的迷信现象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和批判。后有学者认为其言辞中有偏颇之处,但其文中的现实意义,就是为了打破“思想界的锢敬”,使人们的思想获得解放。
(三)发动文学革命,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白话反对文言文
《新青年》在第二卷举起了文学革命的旗帜,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在当时成为《新青年》战斗的主要任务。经过1915年和1916年的准备,胡适于1917年1月发表了《文革论》。陈独秀在2月又发表了《文学革命论》,所写的文字都是新文学理念的基石,他的宣言体对后人影响深远:“欧洲文化,受赐于政治科学者固多,受赐于文学者亦不少。予爱卢梭、巴士特之法兰西,予尤爱虞哥、左喇之法兰西;予爱康德、赫克尔之德意志……吾国文学豪杰之士,有自负为中国之虞哥、左喇、桂特郝、卜特曼、狄铿士、王尔德者乎?有不顾迂儒之毁誉,明目张胆以与十八妖魔宣战者乎?予愿拖四十二生之大炮,为之前驱。”[5]
1918年,胡适、沈银默、刘半农发表了一些白话诗,《新青年》第四卷、第五期出版了鲁迅的第一部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以白话小说的形式对封建礼教和多余的旧文学进行了猛烈的抨击,这比其他尖叫更深刻,更容易被新知识青年接受,它已成为中国现代文学产生的标志。随后大量新文学作品开始不断涌现,同时大量外国作家的作品也开始在《新青年》上译载,对西方的文艺理论进行了介绍。
《新青年》在前期的宣传中也有不足之处,它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思想全盘否定,对中国历史的一概抹杀,而对西方文化和民主自由思想却抱着绝对的崇拜。但是,这些初期的宣传,为新文化运动,乃至为最终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跨出了重要一步。
二、第二阶段(1918年-1920年)——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
1918年7月,陈独秀发表了《今日中国的政治问题》,表示我们应该谈论政治和关心时事。从此《新青年》开始了从宣传民主科学到直接干预政治的转折期,并开始慢慢成为一份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刊物。
当时正是中国新文化运动发展的高潮阶段,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中国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的接触从“一鳞半爪”变为了现实的学习和对比。李大钊等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敏锐地意识到马克思主义是解决中国社会问题的强大思想武器,在《新青年》等报刊上先后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和《Bolshevism的胜利》等马克思主义的文章,并在1919年将他轮值主编的《新青年》六卷五号编成《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撰发长篇论文《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
随着国内外时局的发展和新思潮的迅速传播,《新青年》开始由宣传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日益向宣传社会主义思想转变。1920年《新青年》第7卷第6号由陈独秀编成《劳动节纪念号》并发表了《劳动者的觉悟》《上海厚生沙厂湖南女工问题》。陈独秀指出“社会上各项人,只有做工的是台柱子”,没有他们“我们便不能生存,社会岂不是要倒塌”。他号召工人运动應向更高的水平发展[3]。这表明陈独秀等知识分子,开始把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结合起来,并通过《新青年》这个阵地,从理论、人格、宗教等各个方面向社会各个领域渗透社会主义的启蒙思想。
在李大钊和陈独秀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日益坚定的同时,胡适等改良主义者与其产生了思想观念上的分歧,随着冲突的日益加剧,《新青年》内部开始分化,作者群分道扬镳。
三、第三阶段(1920年-1922年)——中国共产党机关刊物
1920年新青年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当时,陈独秀成为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负责人。《新青年》从八卷一号开始由中共上海发起组主控。编辑部会同其他人员自行组织成立新青年社,直接办理编辑、印刷、发行等一切事宜。《新青年》扩大编辑队伍,在原有风格的基础上加强社会主义宣传,增加了《俄罗斯研究》专栏,介绍苏俄革命、列宁著作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理论指导。此时也展开了对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斗争。为此,陈独秀先后发表了《关于社会主义的讨论》《无政府主义的讨论》《政治讨论》《社会主义批判》等文章,以批判反马克思主义思潮,捍卫无产阶级专政理论。他认为:“实行无产阶级革命专政,无产阶级非有强大的共产党做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当指挥者不可。”[2]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新青年》成为党的机关刊物,主要任务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研究,巩固党组织。陈独秀继续在《新青年》发表具有政治指导意见的文章直至终刊。
《新青年》以全新的世纪意识开启了新文化运动的大门,并在短短数年间,以激扬的文字在学术和文化等领域传播新知、启蒙思想,很多文章在当时起到了振聋发聩的作用。它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接受新思想并付诸行动,爆发了中国近代史上一个伟大的转折点——“五四”爱国运动。它也培育了中国第一代无产阶级革命者,如毛泽东、周恩来、蔡和森等。不仅如此,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新青年》杂志和新文化运动密切相关。可见,《新青年》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作出了巨大贡献,也为中华民族前进的道路指明了方向。
参考文献:
[1]方汉奇.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第2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上海革命史资料与研究(5)[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3]张艳丽.试析《新青年》的历史贡献[J].理论月刊,2009(2):57-59.
[4]陈独秀.偶像破坏论[J].语文教学与研究(学生版),2013(12):6.
[5]陈独秀.文学革命论[J].中学语文,2002(2):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