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财经大学 云南 昆明 650221)
“单一窗口”实际上是指一种“交换”设施,允许参与贸易和运输的各方能够在单一的入口点提交标准化的信息和文件,以满足所有与进出口和过境有关的监管要求[1]。“单一窗口”概念的技术开发已经进行了若干年,它的提出是希望通过这样的“无纸化贸易”来简化国际贸易程序,促进各国、各地区、各部门间的贸易发展。
全球贸易的主要成本是监管部门要求向政府当局提交大量信息,以遵守进出口和过境相关的文件和证书。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是减少这些行政程序的有力措施,然而,这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是:互操作性的缺乏、流程繁多耗时、信息共享和可追溯的局限性。随着区块链、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兴起,迎来了提高交易生态系统效率、透明度和互操作性的新机会。利用区块链的共识机制可以使贸易双方能够同时访问相同的数据,能够帮助贸易双方进行互操作。同时,基于区块链的智能合约可以使利益相关者自动化遵守各种合同义务。
本文将对区块链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中的应用进行探索,基于区块链的相关技术,通过分析区块链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中的研究动态,提出区块应用在我国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中的优势,并对发展作出展望。
区块链是一种分散(没有单个实体控制网络)的、能够记录与所有参与者共享的交易数字记录或分类账,其中交易使用各种加密技术以保证存储的高度安全和可验证[2]。由于交易是在点对点的基础上共享和验证的,因此区块链可以在不需要中央机构或可信中介机构的情况下运行,当有信息加入区块链时,就会有时间戳记录产生,变得不易修改。区块链能够创建一个不由任意一方控制的、共享的、可信的账本,所有参与者都可以随时访问和检查。
图1 区块链基本架构
如图1所示,区块链系统基本架构包括以上六层。其中,数据层对底层数据区块、相关的数据加密和时间戳等基础数据和基本算法进行封装;网络层的三种机制实现网络中节点间的信息交流;共识层可以让网络中分散的节点对交易和数据达成共识;激励层让参与记账的节点完成区块链的安全验证工作;合约层则对各类脚本、算法和智能合约进行封装,赋予了区块链可编程的特性;应用层则对区块链的各种应用场景和案例进行封装。
目前我国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处于领先位置的主要为上海、广州、福建等地区,北京、海南、深圳等地也在积极建设中。我国首个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于2014年在上海启动,随后我国于2017年在全国范围推行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标准版。随着不断地发展到2018年,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标准版实现了与25家部委的系统对接和共享,包含了基本服务功能12个,对外服务项目495项,应用系统60个,覆盖了全国所有口岸、特殊监管区、自贸试验区和跨境电商综试区[3-4]。
中国(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现已是3.0升级版,通过上海自贸试验区制度的不断创新,从最初的1.0版一直不断升级,其借鉴了国际上建设单一窗口的经验,使得自身单一窗口的建设越来越成熟,贸易便利化程度越来越高。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对接了包括中央到地方政府的22个部门,并对28万家企业提供服务,其进出口贸易量超过了全国的1/3。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不断完善,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了通关效率,已见初步成效。厦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于2015年正式运行,先后推出1.0版和2.0升级版,服务项目涉及金融、政务、港口等九大业务。在“单一窗口”的运作下,厦门自贸区的国际贸易效率显著提高,成为了全国参与部门最多,且运行效果最好的“单一窗口”,实现了与国家标准版“单一窗口”完美对接。中国(浙江)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正推进地方特色版建设,建设具有浙江特色的自贸区,开发跨境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自由贸易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和义乌市场采购贸易信息平台。福建、广州、北京等地区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也在稳步进行中,目前虽然已有比较好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局限性,需要新兴技术作为支撑,实现快速发展。
2019年1月,在海南省第一次人民政府企业家咨询会议中,马云提出利用区块链技术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将海南打造为一个数字化岛屿[5]。使用区块链技术建设以数字化为基础的贸易基础设施,以此建设海南数字自由贸易港,通过数据和移动支付的领先性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2019年11月,上海发布了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区块链+”业务[6],该业务覆盖了国际贸易的整个流程,形成“监管+服务”10大功能板块,将区块链技术的多种优势应用于金融、医药、海关、保税等国际贸易各个领域,以实现各部门间的信息实时共享、互操作和业务协同,这样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数据准确性和业务真实性。2020年1月,中国(福建)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区块链公共服务平台领先全国上线运行[7],该平台将为国际贸易发展和营商环境提供高效、稳定、透明的支撑。平台分为两期且有不同的目标,一期结合地区发展特点,围绕跨境电商新兴发展趋势,有效整合跨境中电商、物流、通关等环节,同时利用区块链溯源防伪技术的特点,打造“溯源链”;二期将跳出跨境电商发展一般贸易,打造“贸易链”。2020年4月北京发布区块链助力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使得国家贸易更加便捷。综上为目前将区块链应用于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较快速的几个地区,上海作为我国首个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启动地,在技术创新上也较领先其他地区,发布了相对完整的“区块链+”应用成果,接下来将分析区块链应用于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的优势并对未来发展做出展望。
区块链去中心化、分布式账本、不可以随意篡改的基本特性,奠定了其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中的应用基础。分布式记账技术保证区块链上交易数据不能随意篡改,可以保障交易过程的公开透明,这样有利于简化“单一窗口”交易之间的纠纷程序。区块链的智能合约使得交易双方可以遵守合同自动化,可以提高“单一窗口”间的互操作性,大量节省了时间和管理成本。区块链共识机制中加入数据区块的节点都必须经过验证,可以保证国际贸易产生的数据之间的一致性和真实性,实现信息实时共享。区块链的时间戳技术为区块的链式结构产生时序,可以提高交易数据的可追溯性。
当然,区块链技术应用于“单一窗口”的各种优势最终都是保证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能够在有限时间和成本中安全高效运行。也希望可以利用区块链技术加快“单一窗口”的建设速度,加快我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信息的互联互通,增强我国国际贸易的治理能力。
对于我国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未来的发展方向,将基于区块链技术从信息共享、互操作性和业务效率三个方面提出展望,以对接现阶段“单一窗口”数据落地难、信息不对称、数据标准化程度低、业务繁琐、效率低下等的问题。
1.打造信息共享公共平台
现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主要为三种模式,“单一机构”模式、“单一系统”模式和“公共平台”模式。三种模式当中,“公共平台”模式具有较高的效率和简便的流程,我国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的发展可以选择应用该模式,但存在的问题是该模式业务流程改革阻力大,所以需要结合区块链技术,将分散在各个部门的信息整合,打造基于区块链的“单一窗口”公共平台。在统一的平台上同一区块链系统中,在共识机制和智能合约等的共同作用下,保证“单一窗口”间信息的实时共享。
“公共平台”模式保证信息的统一处理、监督、核查和管理,同时以区块链技术作为支撑,可以引领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提供更加智慧化的服务,促进国际贸易中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提高口岸运行效率,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难题。目前应该加快区块链技术在“单一窗口”中的应用,保证信息的实时共享和数据点安全问题。
2.实现各部门互联互通,提高互操作性
目前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的发展主要为地方自主建设,在地方建设稳步进行的基础上应该实现各地“单一窗口”和各部门间的互联互通,实现互联互通的关键在于部门和地区间的互操作性。互操作实现的关键又在于各“单一窗口”间技术、语义、法律和组织上的互操作,现对于我国“单一窗口”来说主要表现为实现法律法规政策的一致化和数据标准化。而传统互操作实现方式流程较复杂,手续繁琐,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互操作研究日趋火热,可以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单一窗口”的互操作中,实现技术、语义、法律和组织上的互操作。在公共平台上使用用相同区块链技术或者增加根据各地建设在区块链中一个公证系统已完成数据的标准化,采用我国规定标准使用统一的标准化数据进行交易,提高互操作性。“单一窗口”在地方建设的同时应该兼顾与其他地区和部门之间的互操作,在区块链技术运作下保证互操作的同时也可以提高效率。
3.简化操作流程,提高效率
在完成信息共享公共平台,实现互联互通之后效率的提高已见显著成效,提高互操作性的一个目的也是为了简化流程,提高效率。这表现的是信息传输和部门对接之间的效率提高了,使用区块链技术可以简化“单一窗口”贸易的整个流程,在信息传输、实时共享、数据转换、交易纠纷等个方面都可以通过区块链自动解决,在提高效率的同时减少了人工成本并节约了时间。当然,操作流程的简化和效率的提高是“单一窗口”建设应该保证的基础,各地“单一窗口”在稳步建设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加入一些新兴技术。
国际贸易的发展是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关键部分,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的出现不仅增强了我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跨境贸易,还增强了国内各地区各省之间相互贸易。目前各地区“单一窗口”的发展还有较大的局限性,区块链技术的出现让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的发展有了新的方向。通过分析目前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的建设现状和区块链应用于其中的动态,对区块链应用于我国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的未来发展趋势提出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