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摄影
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中国最大的沙漠,被称作“死亡之海”,飞鸟不进、野兽难寻,被视为“生命禁区”。然而,在这无水、无电、无信号的无人区,省道254线尉犁至且末公路建设者们默默坚守,努力为塔克拉玛干沙漠再添一条进出要道。
省道254线尉犁至且末公路项目路线全长333公里,位于新疆天山山脉南坡与阿尔金山北麓之间的塔里木盆地,路线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是目前世界上在建里程最长、流动沙丘分布最广、施工条件最恶劣、严寒酷暑沙尘暴频发、施工难度最大的沙漠公路。建成通车后,将是新疆第三条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公路,且末到库尔勒的距离将缩短280公里,行车时间将由原来的12小时缩短为6小时,百姓出行更加便利,同时将带动沿线地区经济发展,助力脱贫攻坚。
2020年5月14日,笔者来到塔克拉玛干沙漠时,沙漠公路建设正处于关键阶段,施工队正在热火朝天铲除施工以来的最大一座沙山,铲平之后该公路路基将于今年9月实现全线贯通。
“剥洋葱”式削低沙山
在尉且公路135公里处施工现场,笔者看到5台体格庞大、马力强劲的推土机轰鸣着在高耸的沙包间来回穿梭,以“蚂蚁搬家”的方式把黄沙推至低洼处。
“由于沙山的土方量比较大,运距较远,再加上高温天气影响,施工比较困难。”国交建新疆乌尉公路包PPP项目尉犁至且末沙漠公路项目副经理闫海说,要想在这样的无边沙海中修路,首先得推开沙丘。
项目开工以来,闫海已记不清到底挖了多少沙,削平了多少沙山,“我成了现实版的‘愚公’,每天都在不停地挖山。”他笑着说。
工人们在沙丘上铺设草方格
路基两侧的沙丘外围修建起一道防沙障
“这是近期施工遇到的‘拦路虎’,这处沙山向前绵延有1公里,挖方量120万立方米,开挖深度达到30多米,是项目开工以来的最大难题。”在征服一个个沙丘后,施工人员终于遇到了开工以来最大的考验——迄今为止最大的一座沙山,这座沙山不挖开,最后45公里公路的路基就无法施工。为此,项目部增加了5台大马力推土机,共15台推土机轮流作业,从高处把沙子一点一点推至低洼处。
“山高沙多,我们采用‘剥洋葱’的方式把沙山削低。”闫海说。
据了解,最后的沙山被推至适宜施工的程度后,建设者将在推开的沙路上铺上编织布,再铺上碎石碾压筑成路基。
要在沙漠中修路就必须先固沙,否则风沙袭来路面会被沙子掩埋。
闫海说,他们借鉴其他沙漠公路防风固沙的办法,全线修建草方格防护工程,即在路基两侧的沙丘外围先修建一道防沙障,阻拦部分流沙,再陆续用芦苇铺设草方格,把流沙阻挡在路面以外。
塔克拉玛干沙漠风多,沙丘流动性大,因此路基两侧的草方格必须修得更宽,防护能力才能更强。路基旁,笔者看到工人们正在沙丘上铺设草方格。一名工人把芦苇整齐地摆放成一条线,另一名工人用方头铁锨对准芦苇中间位置用力踩下去,芦苇深深扎进沙中,露出地面20厘米左右。重复往来,一个个长宽约1米的草方格整齐地向远方蔓延。
“干了十几年工程,从来没有这么苦过。”驾驶员甘在位停下推土机,第一句话就让笔者愣了一下。
沙漠中荒无人烟,也少见绿色,已经在该项目上工作了2年多的甘在位早就看够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景象,相比来说他更喜欢低头看看手机里的电视剧。
这里是无人区,没有通信信号,仅有一部卫星电话供紧急时使用,大家闲暇时只能看手机里下载好的电视剧。
可电视剧总有看完的时候,甘在位休息时最喜欢和工友换手机。“自己手机里的电视剧都看了四五遍了,大家就互相换着手机看。”他说。
一旦有人出沙漠进县城办事,大家就把手机交给他,嘱咐他下载一些新的电视剧。
工作地点远离人烟,再加上施工紧张,工人们外出机会少。项目管理方督促工人们轮换走出沙漠逛逛,“在沙漠里待久了人会‘疯’的,出去散心的机会就格外难得。”闫海说。
轮到自己外出时,甘在位赶到尉犁县城的第一件事是和家人视频通话,看着视频中的妻子儿女,他也不怎么说话,只是一个劲地笑。
吃东西、逛街、购物,甘在位有时还会找个宾馆住一晚,痛痛快快洗个澡。沙漠里用水全靠运送,每晚睡前能有一盆水洗脸他就很满足了。
心情舒畅了,甘在位便再次回到沙漠,继续驾驶推土机忙碌。“选择了这个活,就得把它干好,不能撂挑子。”他说。
沙海深处,也正是因为有甘在位这样的施工人员长期坚守,忍受着孤独和寂寞,脚下的道路才能一点点成形、延伸向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