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牧 裴富华 黄勃
(1. 山东科技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 青岛 266590;2.淄博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岱庄煤矿,山东 济宁 272075)
岱庄煤矿位于济宁煤田的中北部,济宁市区正北约4.0km 处,井田面积为65.6253km2,总体上为一走向北东、倾向南东的单斜构造。区域构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井田构造,区域的构造作用及井田在区域构造中所处的位置,都直接控制着井田构造的展布规律[1]。
该区区域地层的褶曲构造主要受北东向的基底褶曲构造控制,井田内次一级褶曲构造较发育,发育北东向、北西、近东西向的三组次级褶曲构造。以北东向为主,近南北向褶曲发育在井田的西部和中南部,东西向褶曲主要发育在井田的南部。北东向褶曲有四个向斜以及四个背斜;北西向褶曲也存在四个向斜和四个背斜;而近东西向褶曲则只有一个向斜以及一个背斜。
截至2019 年底,生产巷道及开采工作面共揭露落差<10m 的小断层804 条(其中,10m >落差≥5m 的断层135 条,落差<5m 的断层669 条),多以北东向为主,近南北、北西向次之,揭露的断层多为张性断裂。小断层在3上煤层东北、东南、中部和3下煤层北部及16 煤层中东部较为发育,落差在0.8~5.0m 之间;在平面分布上常呈弯曲状,沿走向有分叉、分支现象,其延伸一般不远;断裂面粗糙、不平,倾角波动大,一般在45°~77°不等;断裂面两侧存在一定宽度的岩层破碎,两侧常有指示断盘相对运动的构造形痕,如擦痕、牵引等。
该井田煤矿揭露的断层多以北东向为主,近南北、北西向次之,且绝大多数为张性正断层。根据各项工程资料揭露,井田内共发育有64 条落差≥10m 的断层,其中落差≥100m 的4 条、100m>落差≥50m 的8 条、50m >落差≥20m 的20 条、20m >落差≥10m 的32 条。在平面上的组合关系及展布规律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根据矿井生产以来揭露各类小型断层的组合特征、相互关系,归纳出以下三类断层组合:
(1)平行排列的断层组合
具体表现为走向基本一致、有较小间距的一组小断层,呈有规律的排列。
如图1 所示,间距分别在20m、50m 左右;3上煤层中部1301 工作面揭露的DF5、DF6 断层,走向北东,间距约60m 左右;3上煤层东部1353 工作面揭露的DF4、DF15 断层,走向北东,间距约50m 左右。
图1 3上煤层1307 轨道顺槽、3301 轨道及皮带顺槽揭露断层示意图
(2)收敛-发散式断层组合
具体表现为一组断层向一个方向收敛、向另一个方向散开的排列形式。
庄头断层与庄头支断层-4、庄头支断层2 均向北东方向发散,庄头断层与庄头支断层-1 向西南方向发散,散开方向断层最大间距约为320m 左右;庄头支断层-3 断层向北东方向收敛与庄头断层最后相交。如图2 所示。
图2 庄头断层及分支断层置示意图
(3)小断层群密集成带(或区)
在一定区域内小断层密集出现,构成密集带或区,成为小断层复杂块段。例如在3上煤层庄头支断层南部,3上煤层4311、4312、4318 工作面,DF4 断层南部。另外,该井田内小断层的分布还具有递变性及分带性等特征。
由于采区的主要巷道大都为沿煤层布置,凡落差10m 以上的断层都迫使采区巷道要长距离在岩层或半煤岩中掘进,比如3上煤层4313 工作面受断层的影响致使工作面不连续。
工作面中遇到小正断层会使煤层变薄,当煤厚小于最低采高时,工作面必须破顶板或底板推进[2-3]。因此,落差2m 以上的断层均将造成破顶或破底板推进,从而降低了工作面正常循环进度和产量下降,而且使原煤中矸石、灰分随之增高,煤质变差。另外,断层附近顶板难于管理,容易造成冒顶事故,影响着安全生产。比如3上煤层4311、4312、4318 工作面受北东及北西向小断层的影响较为严重。
该井田山西组地层以含水砂岩为主,厚度大,断层两盘含水层易对口接触,断层带以导水为主。石盒子群、太原组地层由于以隔水地层为主,断层两盘含水层对口接触几率极小,断层带以隔水为主。但太原组下部地层与奥灰间距小,因而与奥灰含水层对口接触处附近的断层破碎带以导水为主。
下组煤-580m 水平水文地质补充勘探的补勘区涉及到的断层主要为庄头断层、庄头支断层、八里铺断层、八里铺支断层。十下灰、十三灰、奥灰放水试验证明平面上庄头断层、庄头支断层、八里铺断层、八里铺支断层均为导水断层。
在大中型断层的切割影响下,三灰、十下灰、十三灰等主要含水层在井田内会与煤层对口或间距缩短,增加了矿井突水的危险性,在生产中必须引起高度重视[4]。
该井田中小型断层的发育给煤矿生产带来许多不利影响,从今往后应加强小型构造的研究和探测工作,从而能更好地掌握小构造发育规律,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安全隐患,降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