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一周之内,胜选的保守党政府两次加码“环保事业”。
2月11日,首相鲍里斯·约翰逊宣布2035年英国将禁售燃油车,比2017年梅首相提出的“2040目标”提前5年;而2月17日,英国交通部长格兰特·沙普斯则表示,首相“希望”在2032年停售所有燃油车,包括混动和插电混动车型。
此举不但令人瞩目,还引发了业界不安。似乎约翰逊正在和欧盟成员国进行某种意义上的业绩比拼。人们不知道,这样的规划是出于严谨的现实考虑,还只是一种政治手段。
观察家们认为,2020年11月,英国在格拉斯哥将主办联合国气候峰会(COP26)。这是继哥本哈根会议、巴黎气候会议之后最重要的全球气候会议。
作为主办方,保守党政府显然想在峰会前提出大胆设想,占据道德高地。不过,首相表态,距离动议成为法律,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欧盟在制订“燃油车禁售时间表”上走在全球前列。挪威2025年禁售,德国、丹麦、爱尔兰、荷兰、瑞典2030年禁售,法国2040年禁售,而欧盟作为一个整体,则计划2040年禁售。
不过,上述国家的时间表,都没有成为法律。大家用了“希望”、“将会”、“计划”等软性词汇,严肃点的,则走到议会提案这一步。譬如德国,绿党大力倡导的“2030禁售提案”已被联邦参院通过,但联邦议院(相当于通常意义上的众议院)尚未同意,后者的立法高于前者。而且诡异的是,参院决议的措辞是“要求”、“想要”。
同时,默克尔总理也圆滑地表示:“向电气化交通方向的转型方向自然是正确的,但现在还给不出精确的(退出)日期”。
这被认为是环保正确和工业企业利益之间的经典平衡术。而英国,连一纸上院提案都没有,所谓首相表态,充其量不过是“愿景”、“倡议”而已。鉴于西方各国的政策连续性都很感人,不形成法律的目标,都可以忽视。
不过,北欧国家(除掉瑞典)因为缺乏燃油车工业链条,对禁售燃油车这种事都表现得激进。拥有发达汽车产业的国家——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英国往往趋于保守。现在,英国的表态,似乎刷新了人们的印象。
作为英联邦成员的印度,其能源部在2017年宣布,不但要在2030年禁售燃油车,还要在2020年销售600万-700万辆电动车。2019年印度的乘用车销量为181万辆,而4月开始的新财年,截至2019年底,电动车销量1554辆。至少2020目标实现毫无希望。而印度的北方邦还为电力基础设施不足而烦恼,大规模充电设施更是子虚乌有。
如果欧盟官员是出于政治目的“许愿”,印度官员则纯粹完全沉溺于“口嗨”。认为印度产业政策不靠谱,并非刻板印象。
虽然尚没有一个国家用立法方式将“承诺”固定下来,但对于印度以外的国家来说,树立目标仍有严肃的现实意义,至少英国就有些精明的算计。
英国工业协会CEO郝伟斯已经公开表示担忧,他的理由是将对英国现有的汽车产业构成打击。事实上,在2016年后,英国一直被汽车业投资不足困扰。日产、宝马、捷豹路虎、本田纷纷在欧盟内部寻找替代投资地,转移产能。
脱欧之后建立的新关税协定,将大幅拉高英国汽车产业链的成本,直至令其丧失竞争力。届时,英国将面临更稀少的技术人员输入、更漫长的通关转运时间、更苛刻的市场准入,这根本不是关税加10%,成本随之增加10%的问题。
即便没有什么燃油车禁售时间表,英国汽车产业也日薄西山了。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趁机重建全新的电动车产业链呢?后者更短、更集中。更重要的是,对欧盟的供应和市场依赖更少。
因为燃油车停售之前,就会掀起电动车销售浪潮,重新激活英国的汽车产业活力。和挪威这种小型市场不同,英国汽车市场是230万辆级别的。如果消费有爆发的迹象,反而有希望挽留投资、保住就业岗位。
前提是充电设施能够进行大规模部署,而不是像现在“买了灯泡没电线”。
问题是,如何建立产业链条?目前在英国的整车商大多意兴阑珊。他们可能只会在看到“确定”的商业机会之后,才会增加投资。英国缺乏本土的电池产能配套的原因,可能是因为缺乏上游的矿石冶炼、阳极和电解液制造等产业。
而欧盟则不缺乏这样的企业,德国和奥地利都在大力支持投资电池产业,三星SDI、宁德时代都拥有德国项目。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对于电动车,英国只能成为养肥了的市场,而不是生产基地。当然,英国可以幻想自己充当“设计工作室”的角色。不过,现在电动车设计上,英国贡献的智慧不多,少数几家创业公司也没有做大。
这同样是一环扣一环的链条,如何完成最初的“编织”,约翰逊恐怕想不了那么多。他的逻辑是直线型的,提议看上去也是真诚的,而非观察家们认为的选举议题操弄、提前卸除压力(工党一如既往地在环保问题指责保守党),同时赢得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国家的支持。
在经济利益面前,小小政治压力不在话下。不过,此举的确给困境中的英国燃油车生产带来新的不确定性。税收和就业岗位的损失是现实的。
和德国慕尼黑-巴伐利亚工业区的强大游说力量不同,传统的伯明翰-曼彻斯特工业保守势力已经奄奄一息。这些年伦敦的金融城,让英格兰沉溺于赚“容易钱”的快乐之中。没有分到一杯羹的苏格兰一直愤懑难平,在卡梅伦时期“苏独公投”失败后,脱欧给了他们新的发难口实。约翰逊暗示的新工业机会,虽然不足以安抚对方,但聊胜于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