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好遇见你
悠扬的钢琴声响起,听着儿子像模像样地一边弹着钢琴,一边唱着李玉刚的这首《刚好遇见你》,我突然也和儿子一样,有了成就感。
儿子略带沙哑的嗓音继续唱着,“因为刚好遇见你,留下十年的期许。”这首歌很悦耳,歌词也很有意蕴。都说“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能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的确,缘分这东西真的是一个很神奇的所在。一个新生命降临到我们的生活中,如一棵小树苗一样茁壮成长,从一开始的弱不禁风,到能够在风雨中挺立;从一开始芽梢的嫩黄到后来长成盎然的绿色,再到枝干在风沙的打磨下,结成一层层黑色的痂。在这个过程中,你见证了一个生命的成长,目睹了生命蜕变的奇迹。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很多父母也许会和我一样有一些很痴很傻的想法:这个生命怎么就到了我的身边呢?我们前世有过什么样的缘分呢?
正如歌名“刚好遇见你”一样。儿子,我想对你说,这辈子能够在红尘中和你相遇,就是神奇的缘分。虽然我并不相信前世今生之说,但是我从不敢轻视生命的存在,你这样一个生命的到来,一定是上天交付给我的一个重要使命。所以我不敢放松,也不能懈怠。缘分是一个很神奇的东西,你说它有,它看不见、摸不着;你说它没有,它却又在我们生活、生命中无处不在。就像我和你一样,上辈子会不会我们早就约定好了呢?我先到人世间打好前站,你跟着来继续我们的缘分。我们共同来创造生命的奇迹,共同来完成人世间那些艰难却又不得不完成的使命呢。
周国平曾说过,“孩子,只是一个灵魂寄居在你们家”。是啊!在生命进程中,说到底,我们都是彼此的一个过客而已。所以,我们应该学会珍惜、懂得珍惜。如何珍惜呢?作为一个独立的灵魂,我们是两个平等的个体,我无比渴望你成长为一个和爸爸能够进行灵魂对话的个体,成为一个独立的、成熟的个体。为此,我们为你做好适当的引导、适时的提醒、必要的教育。你自然也要学会锻造一个自信、热情、善良、勤奋的自我,世间的优秀品质有很多,你任意取出其中的一二,使它成为你的气质,便可以终身受用。世上的坏的东西更多,懒惰、贪婪、自私、狭隘等等,任意一种你如果不小心沾上,也会后患无穷。所以“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只有这样,你才是懂得珍惜上苍赐予你的生命。
作为灵魂你是独立的,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作为生命,我们之间已经密不可分。我们之间的关系不仅是今生存在,而且是永生永世存在。我们的身上应该有着各自相同又有所区别的使命。那就是我们对彼此、对亲人的责任和使命。这些都是和我们的生命一起打包而来,不可推卸也无法推卸。我们两个人在我们的家庭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我们都是男人。男人只是一个性别的称呼,我们更要做一个男子汉,一个有担当的男子汉,做这个家庭里两个响当当的能够顶风雨、抗寒露的男子汉!这才不负我们今生的相遇。
正如你现在弹奏这首《刚好遇见你》的情景。你的成功便是我的成功,我的快乐便是你的快乐。我们不仅要共同合奏《刚好遇见你》的钢琴曲,让它悠扬响起于我们的家里,更要合奏此生此世的“刚好遇见你”,让它铿锵地响起在我们的生命里。
两只蝴蝶
我想我是不是老了,最近,看书时会湿润了眼眶,听歌时也会酸涌心头,而今天则是在高大宽敞的礼堂里听着你在弹奏《梁祝》。我一边激动地拍着视频,一边听着那低沉而缓慢的琴声从钢琴的音箱里袅袅上升,突然脸颊上感受到凉意,两行泪水竟然没有任何征兆地从眼中偷偷滑落。
你用指尖讲述着那段凄美的爱情故事,琴声渐趋平缓,音符蹦跳着讲述梁山伯和祝英台的故事。祝英台女扮男装他乡求学,得遇梁山伯。台上琴声如清溪潺潺,“叮叮咚咚”如泉落涧中,听来让人和风拂面。看着你胳膊轻扬,身体轻俯,有模有样、身心融入地弹奏。我的思绪划入记忆的那片小湖,从小时候到现在,你学的项目不多也不少,但最后总是无疾而终,现在一直坚持学习的钢琴,也命运多舛,老师换了三个,时间横跨三四年,才算把这硕果仅存的种子保住。今天,我终于看到一株细苗慢慢探出头来,一切终像那平缓的琴声一样趋于正常化。
台上的琴声渐渐上扬到高音区,這时梁山伯上门求亲,却被告知祝英台已被许配给别人,接着被从祝家赶出。台上琴声渐趋缓慢、凝涩,如同在风中拼命挣扎的小树最后被狂风吹折,在一个超高音符之后便戛然而止,转入低沉的哀诉。声音呜咽如泣如诉,似那风在峡谷中悲吼,如那雨丝从空中飘落。
艺术是高雅而优美的,然而有谁知道,那悠扬悦耳的琴声的前身其实只是一次次单调重复、断断续续的敲击,在成调之前它几乎不会给人以美的享受。弹奏者和听众一样地享受这琴声,得是上百次甚至更多次的弹奏之后的事了。那个时候,演奏者早已形成了一种条件反射,指尖接触到琴键之后,便会不由自主地伸向各个琴键,那悠扬的琴声便会如不竭的泉水一般流淌而出,就如你现在这个状态。你正和听众一起,在欣赏这清扬的琴声,感受这旋律里流淌着的诗意和灵感。
其实,你并不是一个有艺术天赋的孩子,做事也谈不上有多耐心,我又何尝不是一样呢?每次听你弹的音调如打地鼠一样“笃笃”,没有任何的美感,心里也是五内俱焚。所幸是那不断被焊接的琴声拯救了我们那焦躁不安的情绪,在你不断的敲击中,美的旋律如夏日里的凉风、冬日里暖阳,在冷暖中调节你我的情绪,荡漾在屋内,你用手终于收服了那黑白琴键。
梁山伯回去后不久就抑郁而终,葬于祝英台出嫁必经的路上。祝英台轿子难以前行时,得知前方就是梁山伯的墓地,她下轿奔向墓地,墓突然裂开,祝英台投向石墓,很快石墓合上。过了一会儿,两只蝴蝶从墓里比翼飞出。琴声这时变得很轻柔、很缓慢、很悠扬。那两只蝴蝶正从那石头缝里艰难地挤出来,两翼上还沾着些许雨水和泥土,那双翅膀还很柔弱,风和阳光都呵护着它们。你用你的双手控制着琴声,仿佛怕惊着了那可爱的生灵。渐渐地琴声“叮咚叮咚”沿着音阶缓缓爬升,如同珠落玉盘,如同碎玉灌瓶,如同风铃乱摇,如同鸟鸣枝头。琴声左手回应右手,形成回声,仿佛那对蝴蝶在风和阳光中嬉戏、呼应。琴声在你手指交错、长按、短触、点击中散发于大厅之中。我们则沉浸这美的意境之中,那两只蝴蝶从琴音中款款飞出,绕于房梁之上。
梁祝化成的蝴蝶该是无法认出马文才和那些轿夫吧,蝴蝶的身躯太小,无法装得下那么多是是非非,它们眼中只有另一只蝴蝶。就像爸爸此时的心情,孩子,爸爸在泪光中已经无法分辨那坐在琴凳上的是你还是我,还是一只正展翅轻松飞舞的彩蝶!
花山雨夜
到花山脚下已是傍晚时分,汽车雨刮器不断刮着沾在玻璃上的、越来越浓厚的雨雾,“呼呼”声中,天空由灰暗而疏朗。我在心里遍寻着古人写雨的诗句,却发现用“渭城朝雨浥轻尘”,时令不对;用“山色空蒙雨亦奇”,有些轻佻;用“巴山夜雨涨秋池”,愁绪过满;用“夜阑卧听风吹雨”,过于悲壮。算了,也许大脑里所储存的这些诗句太少了,也许是我此时此刻的心情一时难以捉摸,不寻章摘句也罢。
停了车,推开车门,一时有些恍惚,繁华苏州随处可藏优美林壑果然名不虚传。在这左近枫桥,右靠科技城,背后即是纵车疾驰的太湖大道的地方,竟然有这么一座宁静、幽美之所在,怎能不让人惊喜。抬头看见景区门楣上“花山”两个字,才知道这里就是花山,那两个古朴而飘逸的大字颇有些清高自许的姿态,此刻正含笑地看着我。我再想刚才沿山脚一路蜿蜒之时,就有些身入丛林峻岭的感觉,窗外的雨也出奇的轻柔和灵动。现在看来这种直觉是多么的正确,久居都市的人对山林的气息还是异常敏感的。想起刚才在那短暂几百米的路程中,在车子的七拐八弯中,竟有种很自得的错觉,那就是身后那座繁华的都市和承载的城市综合征确已渐渐走远甚而消失,看来这是花山给我的见面礼和赏赐啊!我再次看了一眼“花山”二字,心里也像开满了花一样,虽然这是一个寒冷的冬日黄昏。
踩着晶莹圆润的鹅卵石从那看似随意,实质是精心铺就的小径一路走去。大概是天晚,也可能景色太过于迷人的原因吧,总之我找不到出去的路了。四周太安静了,偶尔传来几声清脆的鸟鸣,其余就是一片清雅的寂静、沉静的安宁。
我正犹疑是不是地方走错了,这地儿怎么看也不像开会的地方,这时看到一位拎着包的年轻人走了过来,我问道:“请问你知道这里的花山隐居酒店在哪里吗?”
那人未答先问:“你是作协开会的?”
我一听这意思他也是来开会的,心想看来地方是不会错了。又听得他说道:“我也在找,没找着!”我心中一乐,有人同行就好,找不着路也有个伴儿了。于是我们两人便继续沿着小径向幽深处走去,我看到不远处楼上有灯光,说那边好像有人。但才走了几步,又看到一个小门,也似乎有着光亮。我们已经走过了,想想又折回来,抬头看到粉墙黛瓦的围墙上有一大理石门楣,上书“空山可留”。进去一询问,回答就是这里。我们沿着一道长廊向前走,右手边有一个池塘,池塘中有座假山,黑夜中依稀看到它的瘦骨嶙峋和高耸突兀。走了没几步,就看到一个长长的厅堂,里面有灯光,光线不算强烈,柔和而温馨,隐约听到话音。我们推开门,屋里已经济济一堂,听到作协张主席那清亮的嗓音和那机智而风趣的发言,“今天是我们高新区作协2020年迎春联谊会……”
我签了到,领了书,往前走。领略着两侧书架上满排的书和屋内古色古香的摆设,看到在大厅的西侧,一位老師写的“宁静致远”四个隶体大字静静地平摊在案桌上,气宇轩昂而又含蓄内敛。我挑了一个沙发坐下,旁边是一位年轻的网文大咖。一个新会员正在自我介绍,诚恳而深情地说着自己对文学的喜爱,然后谦虚又不失自得地说出自己创作的成果。在座的很多人也均是硕果累累、著作等身。
和我一起来的年轻人,张主席介绍时,一口气报出了几十家报纸的名字,大家笑了,有感叹有称赞;他也笑了,笑着解释这些曾经很出名,现在已经消失的报纸名以及他的那些大作。大家在笑声中领了奖,可惜领奖位置的光线有些暗淡,手机闪光灯下拍下那在暗淡的光线中无比清晰的人们,一如他们在写作的漫长甬道中顽强奋进的身姿。我把玩着桌上一个可折叠的袖珍型的竹篱笆,做得很精致,一根根细草被码得整整齐齐。看着面前那个小瓷瓶里插着的绿植,绿意盎然,身姿挺拔,骄傲而又矜持着。屋内开着暖气,温暖如春。我想着刚才看到的“空山可留”四个字,不得不佩服张主席选择这样一个别致而精致的所在作为作协开会的地方,真是再恰当不过了。因为山之空,所以方可容纳我们这些笔底春秋,思接千载的书生们;因为山之空,所以我们才会顿悟写作惟空才会大;因为山之空,所以才让我们愿意留下我们最难忘的记忆和最深邃的思绪。
我看着窗外那仍在飘飘洒洒的雨,手里翻着刚才领的一位老师的新著,突然想起李清照在其《摊破浣溪沙》中的一句:“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今夜的雨对于我们而言是伴着我们的笔和我们的书的,所以它才美得不可方物。
浮生偷得半日闲,花山留客书生谈。感谢你,雨夜的花山!
绿色青春
春天跌跌撞撞地迎面而来,凭窗远观,小区对面是一块很大的空地,即使相隔如此之远,也不影响我一饱眼福。那满满的绿意直冲眼帘,其愉悦,远甚于吃了一顿营养早餐,也不亚于轻尝浅呷一杯明前的清茶。
春风和煦,这个时候正是踏青的最佳季节,可是我现在只能远看那位身穿绿色霓裳的清秀女子孤独地在那儿,而不能一亲芳泽,确是一种遗憾。这个时候我特别地想念儿时故乡那一望无际、漫田遍野的绿色。
三十多年前的乡村,当时是怎样的一个情景呢?房子都是草房子,公路都是土路。家家都养猪、羊,还有牛。我们这些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得帮家里干活儿,挎着篮子到田野里去割羊草、猪草。羊草只要是草就行,什么趴地草,小蓬草、牛筋草都可以。猪草要比羊草讲究些,像阿拉伯婆婆纳、刺野、枯麻菜、车前子这些才可以。田间沟头长满了这些知名、不知名的草,我们对它们谁是羊草谁是猪草更是烂熟于心,甚至还掌握它们的特殊功用,比如说,手被刀割破了怎么办,揪一把刺野,敲成刺野泥整个儿地涂在伤口的周围,没几个时辰伤口就止血愈合了。可以说,这些草是我们儿时最熟识的伙伴。我们甚至还给它们起了名字,比如阿拉伯婆婆纳叫甜菜,车前子叫猫耳朵,这些都是当时农村酒席上非常吃香的主打菜。我们还在河沟里挖洞做锅灶,以草为菜、以泥为饭,玩得不亦乐乎。我们整天疯玩到父母满村里叫骂,“死哪去了,玩得不想吃了,成仙了你。”
我们爬树、在河里游泳、在麦田里捉迷藏,我们……
那时没有电脑、没有手机,连电视一个村里也没有几台,然而,我们拥有的是整个的田野和自然。那时天是那么的蓝、水是那么的绿。我们的童年是美丽的,我们的童年是宁静的,我们的童年是纯净的。
再美丽的童年也会有结束的一天,无忧无虑的日子如那门前的流水一般无声而又真切地流着。
放下挑猪草的篮子,背起了书包,我们哼着国歌——那时候的流行歌曲走进了学堂。放了学之后,依然相约到田野里疯玩,书包被扔到了一边。我们在草地里打滚,光着屁股到河里去游泳,一个个如混江龙一般,把小河搅得浪花四溅、水波翻滚。一群群鸭子被我们吓得在水里四处逃窜,发出“嘎嘎”的叫声。“哈哈”则是我们响彻天宇的笑声。
玩累了,我们躺在河岸上看夕阳。乡村的夕阳真美啊!守着一个又一个夕阳西下,我们痴痴地看着那西边橙黄的如同蛋黄一样的圆球。
“那最西边会是什么样儿的呢?”我们中一个叫华子的人问道。
“不知道,要不你去看看,到时告诉我们。”
“哈哈。”我们一声狂笑。
华子抓起一把泥土洒向了我们。
华子是我们中成绩最不好的,也是被老师骂得最多的。三年初中之后,我上了高中,华子和另一位叫祥子的人去了很遥远的地方当兵。华子家里只有他一个孩子,他去当兵的那年除夕,我到他家去,两位老人枯坐在堂屋里抽着闷烟。我问华子的消息,他们摇着头对着我:“还是读书好,不要离家这么远,摸不着够不到的,唉!”
我陪着他们说了会话,安慰他们说:“没事,就是三年的时间,很快的,读书将来也要离家,一样的,早晚不同而已。”
谁也没有想到,过年之后不久,我在学校里竟然收到一封从西藏寄来的信。撕开信封,一张照片掉了出来,一位帅气黝黑的军人照片模糊了我的双眼。
“那太阳下面的地方很美,白色的,我看到了。我面前的这条江叫雅鲁藏布江,我所在地方叫墨脱,全国唯一一座没有通公路的县城,一年中只有两次可以下山,其余时间不是被洪水冲垮了道路就是被大雪封住了山。我对面就是印度士兵……”我记得他身上的军装是绿色的,那种神圣的绿。我还记得他在信里的最后一句话:“这里除了白色就是白色,我想念家乡的绿。”
三年的军旅生涯,我们无法想象他是怎样在那样一个雪域高原、苦寒之地支撑下来的。但是最终凭借农村孩子的吃苦耐劳的精神入了党,后来转业分配到县城的百货公司,也转了居民户口,算是脱了农村的根。再后来,他自己打拼成了一个小老板,他的父母也扬眉吐气了。
而我也上了大学,再后来做了教师,从乡下中学辗转到县城中学,再后来跑到江南的一座城市里教书,安家落户。诚如我当年对华子的父母说的,我跑得比那帮小伙伴们谁都远,比谁时间都长。
今天,我在一座繁华的都市十几层的楼房里敲击文字,回忆着这段青春往事。我的眼前仿佛又涌现出故乡那无边无际的绿,那种绿是我们这一代农村孩子的初心,是我们的血液,是我们的根,是我们的魂。
一杯冬酿酒嗳!
第一次听说冬酿酒是在开车时,听到音乐广播里对冬酿酒的介绍。大概知道这样的一些信息,冬酿酒是苏州人在冬至夜必喝的一种酒,这种酒一开始是用草药、糯米制成,属于黄酒序列,因为酒精度很低,2~4度,所以老少皆宜,有人可以喝几大杯。但这种酒保质期很短,只有二十天左右,但是现在市面上已有保质期为几个月的冬酿酒了。
虽然到苏州八年了,但是对冬酿酒还真是不太熟悉。这次偶然的听广播,使我陡然对冬酿酒产生了兴趣,尤其是它的保质期只有短暂的二十天,一年只有一次喝的机会,让我更是有一种不可抑制的向往,人嘛,好像都有这样一种习惯:越是不易得的东西,越是希望拥有。
几天后的冬至夜,我開了瓶冬酿酒,看了一下标牌,果然只有2~4度,成分有糯米、桂花、糖、栀子等,酒的颜色看上去是那种清绿的。我倒了一杯,才发现酒的颜色原来是金黄色,青绿色是受瓶子的误导,酒面上还浮着一些细碎的桂花瓣,一股清香和清凉之意娓娓而来。打开酒瓶、倒入酒杯,冬酿酒没有像那些浓烈的白酒一样,酒香四溢,让人未尝先有微醺之感,而是过了好一会儿,才发现空气中有股隐隐约约的香味。香味如袅袅轻烟一般直钻鼻官。虽不浓郁,但异常清晰。轻抿一口,一股凉意如那深山清泉一般迎着舌尖热情递上,瞬间,又有一种酵母的微酸,迅速地占据舌头的所有部位,如针灸一般熨帖,如大地逢甘露一般畅快,如鱼戏莲叶间一般自由。
因为实在喜欢这种滋味,所以特意将酒含于口中片刻,直至那种甜意、凉意和香意完全被口腔吸收,才恋恋不舍咽下去,经过食道百转千回,很快胃感受到那股甘泉的到来。“咕咕”,我仿佛听到胃间发出畅意的呻吟声。2~4度的酒精度对于胃而言,可以忽略不计,相对于那48度甚至56度的烈酒,胃的感受当然是天壤之别。
烈酒如火,每当一口入口清凉的白酒,入肠胃之后如烈火焚胸一般难受,总有一种上当受骗的感受。年轻时拼命喝酒,胃拼命地帮我消化,结果把胃弄得疲惫不堪。想来真是愧对胃兄,现在喝上这一杯冬酿酒也算是补偿吧。想到这里,我又喝了一大口,闭上眼,靠于椅背。
老婆在旁边说:“有这么好喝?倒给我喝喝。”
我倒了一杯给老婆,她喝了一小口,说道:“这哪是酒,这是饮料,还是你喝吧,你倒红酒给我。”
我微笑,把她的半杯一饮而尽,老婆就半杯红酒的量,她没有像我那样多次醉得不省人事,无法理解那种头痛欲裂的痛苦,更无法理解这种没有任何负担的小酌的轻松。
我突然想起很久之前看到的一篇小说,内容是一个酒鬼,最后不喝白酒,改喝黄酒,文章表现的是对英雄迟暮的感伤。我非酒场的英雄,现在也没有彻底戒掉白酒,自不会有这种情感。然而,一杯冬酿酒让我看到中年身心俱疲的自己,当年豪气万丈,废寝忘食,从农村调到县城,又从苏北跑到苏南,现在想来真佩服当年的自己那股毫不畏惧、破釜沉舟的勇气。就像一杯烈酒,明知喝了会醉,明知喝了会倒,还是一饮而尽,人生难得几回年少时,年少不轻狂,怅对金樽空对月。然而人到中年,机心渐消,雄心壮志也被生活磨得差不多了,这个时候一杯黄酒或者红酒入胃换得些许醉意蒙眬,确也别有一番意味。正如那位返璞归真的酒鬼,别人觉得是他老了,其实只有他自己才知道自己真正的需要是什么。不是在酒桌上威风八面,而是独自一人浅酌细尝,是品酒更是品人生。
在江南的冬至夜,品这样一杯冬酿酒,看儿女绕膝,确是幸福溢怀。第一次喝酒没有人反对,反而被老婆嗤笑,江南确有江南的好处,江南的气候温暖怡人;江南的评弹优雅别致;江南的山水玲珑润泽。这样的地方才会酿出如此养人润胃的冬酿酒。白酒激出人内心的真性情,短时间的释放,可以减轻都市生活中的人们日益沉重的内心。而冬酿酒则会在糯米、花香中让人的身心放松、如同流连于花丛中的蝴蝶被花儿呵护,又如同被安放于莲藕中哪吒的那颗心,在天地灵气的滋养下涅槃重生。
在手机上百度冬酿酒,看到“此酒有人喝了几大杯,醉了很难受”的内容,觉得怀疑,然而却确乎是困意袭来,便躺在床上小憩片刻,不多久便又被老婆叫醒,帮儿子洗澡,觉得神清气爽,四肢通畅。今天是冬至夜,冬天里最为寒冷的一天,据说喝了冬酿酒可以温暖一个冬天。无论是否是这样,有这份祝福,有这份呵护,再寒冷的冬天也是温暖的。
作者简介:陈继军,高级教师,现供职于苏州市文昌实验中学校,著有文集《情丝絮语》,在《参花》《西部散文选刊》《苏州日报》等媒体发表作品四十多万字。
(责任编辑 徐梦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