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延强
摘要:在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从风险管理的视角出发来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相关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企业的经营效益。企业通过加强内部控制,不仅能够促进战略目标的实现,还能提升企业内部管理的效率,进一步加强对内外风险的防范。本文从风险管理的视角来分析企业如何加强内部控制的相关工作,全面分析了当前多数企业内部控制工作中存在的相关问题,从而提出一些有效的改善途径来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的工作,希望能够帮助企业在风险管理视角下进一步提升企业内部控制的执行效果。
关键词:风险管理;内部控制;问题;改善途径
一、企业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之间的关系
(一)具有共同的目标
企业制定内部控制的最初目的就是预防经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风险问题。在企业发展初期,其制定的内部控制主要就是为了确保企业财产的安全,保证会计数据信息的真实有效性,实际是就是控制风险的一种措施,这也就是所谓的风险管理。所以,从各自的目标来分析,企业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都是严控经营过程中的风险问题,从而保证企业在一些不利的条件下也能顺利实现预期想要达到的目标,共同促进企业的发展。
(二)两者之间相互补充
企業风险管理的主要工作就是识别和评价企业实际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一些风险问题,然后采取有效的内部控制手段来对这些风险进行清除和解决。从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涵义来看,内部控制是风险管理的重要环节,从而保证实现企业的共同目标,而企业内部控制系统是否规范化又主要取决于企业对风险的识别和评价工作。所以,两者之间是共同作用,相互促进的,都是为了企业的进步。
二、风险管理视角下当前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风险预警系统不够完善
当前,多数企业虽说构建了相应的内部控制风险防范机制,但在具体的风险防范机制中并没有设立相应的风险预警机制,使得企业的风险预警系统并不完善。所以,企业也就无法及时发现内部控制工作中的一些风险问题。企业在日常经营管理过程中,所采取收集内控数据信息的方式并不科学,没有采用信息化的手段来收集相关的数据信息,也就使得企业无法有效整合企业内控风险的数据信息,从而也就无法形成科学的风险预警系统,不利于企业风险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进而影响到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
(二)风险评价系统并没有发挥出相应的作用
当前,多数企业构建的风险评价系统并没有真正的发挥出相应的作用,形同摆设。从风险评价工作的实际情况来看,大多数的风险评价人员没有真正理解内控风险评价工作的作用,当然在具体的评价工作中也就不能体现出风险评价的效用,使得企业无法准确预判发生的风险问题是否得到有效的解决,不利于企业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
(三)企业内控风险的控制目标不够清晰
企业从风险管理视角下来加强内部控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分散企业的风险问题,从内控风险的控制目标来看,这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很难在具体的工作中落实相应的要求,无法有效划分相关责任部门及责任人的具体职责。多数企业在内控风险控制目标的设定中,并没有对风险控制目标进行详细的划分,同时也有没有侧重点,使得工作人员在具体的内控工作中抓不住重点,很难发挥出风险内控的效用。同时,企业更多的只是追求降低风险的发生概率,没有清晰的风险控制目标,使得企业的内控控制工作没有明确的方向,严重影响风险内控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缺乏专业的风险管理人才
目前,多数企业的风险管理岗位都是由企业的财务人员来担任的,通常情况下,财务人员本身就承担着比较繁琐的财务会计工作,很难再分散出更多的精力来开展相应的风险管理工作。所以,当前企业在风险管理工作中,缺乏专业的风险管理人才及团队,无法为风险管理提供可靠的人力资源保障,也就阻碍了企业风险内控体系的构建,无法落实内部控制风险的相关工作。同时也不利于企业财务人员的整体素质的提升,对相关工作的开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三、风险管理视角下企业加强内部控制的改善途径
(一)不断完善企业的内控风险预警系统
企业风险管理的主要工作就是健全和完善自身的风险预警系统,这一项工作往往容易被忽视。健全和完善企业的内控风险预警系统,能够帮助企业有效识别经营过程中的各类风险问题,从而为企业开展风险内部控制工作中提供一些可靠的数据信息,只有通过有效的识别风险,才能帮助企业制定出更加科学的风险防范措施。企业健全和完善风险预警系统的主要途径就是不断拓展信息的收集渠道和方式,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从而对企业出现的风险进行精准快速的分析,为制定风险防范措施提供可靠的支持。与此同时,内控风险预警系统的完善,能够有效提升企业风险的识别和防范能力,通过对风险问题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和整理,能够有效促进内部控制工作的顺利进行,进而推动企业的进步。
(二)高度重视风险评价系统的效用
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风险管理体系来对风险进行科学的评价,充分运用合适的评价标准和方式对可能发生的风险类型进行预测,从而确定风险的相关数值,形成风险评估报告,再通过先进的信息化平台,将其传送给相应的部门,相关部门再充分结合企业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再制定出科学且执行力较强的风险管理途径,进一步降低企业风险发生的概率,从而对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以此来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相关工作。
(三)分层次划分内控风险管理控制的目标
企业一定要制定出清晰的风险内部控制目标,必须从全方位来分析,根据不同的侧重点来分层次划分内控风险管理的控制目标。首先就是要符合企业整体经营和发展的目标,确保企业的可持续稳定发展。其次,制定出企业内部控制风险的直接目标,通常情况都是依照制定的各种风险类型的标准来对风险进行适当的管理和控制,从而有效预防相应的风险问题。最后,将企业对各类风险的管控工作设置为目标,不断加强企业风险管理人员的风险管控意识,充分认识到风险控制的重要作用,在企业内部形成风险控制的相关机制。
(四)不断提升企业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的水平
企业整体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水平,都需要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当企业一旦出现风险问题,就可能会对企业的整体发展产生沉重的打击,因此,企业需要高度重视自身内部控制风险管理水平的提升,从而减少风险发生的情况。第一,不断提升企业内部风险管理团队及人员的风险管控意识,让他们充分认识到内部控制风险的危害作用;第二,加强企业文化的建设,充分融入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的先进理念,同时应加强企业文化的宣传,让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的理念逐渐在各个员工之间普及,进而提升企业整体的内控风险管理水平。
综上,在风险管理视角下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是提升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之一。企业负责人需要从风险管理的视角来详细地分析经营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问题,从而提出有效措施来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以便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同时,企业需要充分结合发展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科学合适的风险管理体系,进而提升企业的风险管理水平,保证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能够有效的开展,从而推动企业的正常经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海霞.基于风险管理的内控制度体系建设探讨[J].辽宁经济,2017(11):76-77.
[2]钟晓春.风险管理视角下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研究[J].财经界,2019(10):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