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燕红
摘 要:新一轮的课堂教学改革要求围绕多种多样的活动开展课堂教学,把议题式教学活动引入课堂,教师的作用不但没有减弱,反而增强了,对教师的自身综合素质要求不但没有降低,反而提高了。因此,要有效发挥教师在思想政治议题式教学中的有效作用,必须要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思想政治;议题式教学;有效作用
议题式教学是新一轮课程教学改革的产物,它具有明显的时代性和丰富的科学性,它对改变目前存在的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学习动力不足、学习习惯不良等方面问题有着很大作用。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指出,把“围绕议题,设计活动型学科课程的教学”作为首条教学与评价建议,要求新一轮的课堂教学应围绕多种多样的议题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开展议题式教学的意义在于议题式教学活动能够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能够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进一步升华。
思想政治课堂引入议题式活动,打破了传统的教师是主动者,学生是被动者的模式。议题式教学中,学生是主动者,教师是指导者、引导者、组织者、管理者。教师地位作用的变化,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才能更好地发挥教师在议题式教学活动中的有效作用。
一、提高教师设计议题的能力
传统思想政治教学中,问题的设计一般是根据教材知识设计的,简单、直接。在议题式教学中,议题的设计要求比较高,既要考虑学生学习活动和学习思维的规律,又要考虑教学开展的逻辑性和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原有经验水平和认识基础及学生的关注点和兴趣点,选择合适的议题,然后深入研究议题情境和设计与学习内容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在由浅入深、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中主动积极参与,达到理想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提高设计议题的能力。
二、提高教师合作教学的能力
传统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只需要进行思想政治教学,可以不和其他学科的教师发生业务上的交往而独立完成教学工作。但在议题式教学活动中,围绕议题进行教学,需要利用计算机上网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处理数据等,这就跨越了教师的专业领域,这就需要多学科教师联合起来,需要教师从个体教学模式转向合作教学模式。议题式教学活动要求教师从关注本学科知识转向关注其他相关学科知识,从独立完成教学任务到和其他教师合作完成教学任务。因此,教师在教会学生合作学习的同时,自己也要学会合作教学,不断提高教师合作教学的能力。
三、提高教师情感教育的能力
传统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学是一个注重认知而轻视学生情感的教育过程。议题式教学活动则很重视学生的“体验”,而“体验”过程是一个充满情感的认知过程。新一轮的教学改革,突出强调了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在议题式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议题探究的欲望,帮助学生形成主动学习的内驱动力;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与社会发展变化,选择适合学生参与的议题素材,减少学生在进行议题式教学过程中产生的挫败感和厌倦感。教师可以通过议题式教学活动把自己的情感体验与学生分享,使学生产生情感体验的共鸣,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师也可以通过对学生的积极评价,让学生充分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快乐。因此,不断提高教师情感教育的能力,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促进学生情感因素的释放、个性的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提高教师更新知识的能力
传统思想政治教学中,学生主要是通过教师教学获取教材知识,要求教师牢固掌握教材知识就可以。议题式教学中,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层出不穷,是多种多样的,很多内容和方式可能超出了教材和教师掌握的范围,教师要不断增强学习,不断拓展知识深度和广度,不断更新知识体系,不断更新知识获取的方式,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更新知识的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议题式教学活动这种变化。
五、提高教師科学研究的能力
传统思想政治教学中,只要求教师搞好课堂教学任务。议题式教学活动中,还要求教师必须具有科学研究的能力,教师要善于了解国情,善于分析各种社会现象和问题,善于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关注社会变化,关心身边生活,成为与议题式教学活动相适应的教科研型教师,从而适应议题式教学对教师的素质要求。
因此,教师应该围绕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更新教学理念,解放思想,以议题式教学活动的开展为契机,从教育理念、工作方法、知识构成、行为表现等方面,不断转变和完善自我,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有效发挥教师在思想政治议题式教学活动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余国志.议题式教学: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新路径:以“做好就业与自主创业的准备”为例[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7(28):26-28.
[2]严宏亮.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探究:以垃圾围城为例[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7(19):14-15.
编辑 王振德